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及光伏组件组装线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及光伏组件组装线。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光伏组件正朝着如何增加组件效率的方向发展,高效组件越来越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叠瓦组件技术因其能够较为显著的提高组件的转换效率,而受到行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
3.结合图1所示,叠瓦组件的制作过程包括:通过激光切割,将整片电池片切割成小片太阳能电池10';然后将切割得到的若干小片太阳能电池10'的正负极通过导电胶相互粘接在一起形成电池串100'。叠瓦组件由于其独特的电池片连结方式,其电池串100'头部的汇流条20'与常规组件的汇流条差别较大,叠瓦组件电池串100'头部的汇流条20'会占用比较多的组件面积,为了减少汇流条20'所占组件面积,因此需要将汇流条20'朝背部进行折弯。现有技术中,汇流条的折弯还只是依靠人工折弯,而且是在汇流条与电池片焊接后再进行折弯。一种具体方式可参考图1所示,在汇流条20'待折弯的位置l'处放置一块工装板30',利用工装板30'的边缘对汇流条20'进行手工折弯操作。采用以上方式进行汇流条20'折弯操作存在以下问题:工装板放置位置重复性差,不同电池串的翻折位置存在差异;人手对汇流条20'施加的力很难保证均匀,可能会造成与相应汇流条20'连结的电池片受损;手工作业效率低下。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6.一种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其包括底座以及移动配合于所述底座上的压头,所述底座具有供放置待折弯处理汇流条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第一承载面以及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连且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与所述汇流条折弯的角度一致;所述压头具有用以压合至所述承载部的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面配合的第一压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面配合的第二压合面。
7.进一步,所述第一压合面与所述第二压合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为100
°‑
150
°

8.进一步,所述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还具有在所述压合部压合至所述承载部后对所述汇流条进行冲孔的冲压组件。
9.进一步,所述冲压组件包括若干伸缩设置于所述压头下侧的冲针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冲针一一匹配的配合孔,若干所述冲针沿所述第一压合面与所述第二压合面交界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0.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待折弯处理汇流条定位的定位部。
11.进一步,所述定位部为自所述第二承载面向上凸伸以抵接待折弯处理汇流条边缘的凸缘。
12.进一步,所述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还具有驱动所述压头朝所述底座移动的驱动组件。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组装线,其包括实现电池片与汇流条焊接的焊接台,所述光伏组件组装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焊接台前端以在汇流条焊接至所述电池片之前对所述汇流条进行折弯的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
14.进一步,所述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移动配合于所述底座上的压头,所述底座具有供放置待折弯处理汇流条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第一承载面以及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连且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与所述汇流条折弯的角度一致;所述压头具有用以压合至所述承载部的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面配合的第一压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面配合的第二压合面。
15.进一步,所述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还具有在所述压合部压合至所述承载部后对所述汇流条进行冲压形成冲孔的冲压组件。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可对每根汇流条实现相同角度的折弯,重复性高,同时大大减小了人工力度,保证了汇流条折弯的效率;此外,在具体光伏组件组装线的应用场景中,由于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位于焊接台之前,可以在汇流条焊接至电池片之前对汇流条进行折弯操作,进而可大幅降低现有技术中因汇流条折弯操作带来电池片受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进行电池串上汇流条折弯的一种示意图;
19.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结构的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示意图;
20.图3所示为图2所示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上放置有待折弯汇流条的示意图;
21.图4所示为对图3所示汇流条进行折弯操作后的示意图;
22.图5所示为第一种实施结构汇流条进行折弯操作前后的状态示意图;
23.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结构的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示意图;
24.图7所示为图6中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25.图8所示为图6中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26.图9所示为图6中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上放置有待折弯汇流条的示意图;
27.图10所示为对图9所示汇流条进行折弯操作后的示意图;
28.图11所示为第二种实施结构汇流条进行折弯操作前后的状态示意图;
29.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结构的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上放置有待折弯汇流条的示意图;
30.图13所示为图12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31.图中,11为底座,111为第一承载面,1110为凸缘,112为第二承载面,113为配合孔,12为压头,121为第一压合面,1210为凹槽,122为第二压合面,13为冲针,20为汇流条,200为通孔,201为第一侧部,202为第二侧部,l为折弯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包括底座11以及移动配合于底座11上的压头12。结合图3所示,底座11具有供放置待折弯处理汇流条20的承载部,承载部具有第一承载面111以及第二承载面112,其中,第一承载面111与第二承载面112相连且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与汇流条20折弯的角度一致;压头12具有用以压合至承载部的压合部,压合部具有与第一承载面111配合的第一压合面121以及与第二承载面112配合的第二压合面122。
34.结合图4、图5所示,较为容易理解,当压头12向下移动至一定距离时,压合部的第一压合面121配合至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111,压合部的第二压合面122配合至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112,第一压合面121与第一承载面111对汇流条20的第一侧部201形成夹持,第二压合面122与第二承载面112对汇流条20的第二侧部202形成夹持,进而使得汇流条20被折弯,且折弯的角度与第一承载面111、第二承载面112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一致。
35.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可对每根汇流条实现相同角度的折弯,重复性高,同时大大减小了人工力度,保证了汇流条折弯的效率。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压合面111与第二压合面112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为100
°‑
150
°

37.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进行折弯的汇流条20最终会应用于光伏组件中,具体例如可用于叠瓦组件中,基于其具体应用场景,汇流条20的内部区域需要形成有通孔200。在图2

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汇流条20在被折弯前,已形成有通孔200;但在本实用用新型的另一些应用场景中,汇流条20在被折弯前并未形成有通孔200。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优选有以下实施结构。
38.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还具有在压合部压合至承载部后对汇流条20进行冲孔的冲压组件。
39.参考图6、图7、图8所示,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冲压组件包括若干伸缩设置于压头12下侧的冲针13以及若干设置于底座11上与冲针13一一匹配的配合孔113,若干冲针13沿第一压合面121与第二压合面122交界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4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7所示,当冲针121缩回至压头12内时,冲针13具有两个向下暴露且相连的端面,这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一压合面121、第二压合面122处于同一平面上。如此,可使得对汇流条20具有较优的折弯效果。
41.可以理解,在采用图6

图8所示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进行汇流条折弯操作时,参考图9、图10、图11所示,汇流条20放置于底座11的承载部上,压头12朝底座11方向移动以使汇
流条20折弯成一定角度,当压合部完全压合至承载部时,冲针13可由收缩状态向下顶出以对汇流条20进行冲孔操作,进而在汇流条20上形成通孔200。
42.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1上设置有供待折弯处理汇流条20定位的定位部。基于定位部的设置,汇流条20在底座11的承载部上具有确定的放置位置,可使得每根汇流条具有完全一致的折弯位置。进而在由多串电池串构成的光伏组件中,同一侧的多个流条20折弯后具有基本平齐的端部,使得每根汇流条20具有基本一致的爬电尺寸空间,且有能保证了光伏组件的美观。
43.参考图12、图13所示,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定位部为自第二承载面111向上凸伸以抵接待折弯处理汇流条20边缘的凸缘1110。如图中所示,当汇流条20放置于承载部上时,汇流条20位于第二承载面111上的边缘会抵接至凸缘1110,进而可使得汇流条20具有确定的放置位置,当压头11下压时,可对汇流条20上的确定位置处进行折弯操作。
44.进一步的,本发明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还具有驱动压头11朝底座12移动的驱动组件。具体实施时,所涉及的驱动组件可以是气缸。
4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组装线,其包括实现电池片与汇流条焊接的焊接台,光伏组件组装线还包括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该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设置于焊接台前端以在汇流条20焊接至电池片之前对汇流条进行折弯。
46.基于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组装线的具体构成结构,由于光伏汇流条折弯装置位于焊接台之前,可以在汇流条20焊接至电池片之前对汇流条20进行折弯操作,进而可大幅降低现有技术中因汇流条20折弯操作带来电池片受损的概率。
4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