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2: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交互式触控电子设备在教育、会议、医疗装置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现有的交互式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显示屏固定在壳体上,显示屏和壳体间限定出可容置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的内部空间。交互式电子设备一般还包括用于使设备和外界对象实现交互的交互模组,交互模组中包括一些需要外露至电子设备外的结构件,具体装配时,可将这些结构件依次并分别安装在壳体上。例如,结构件可以为滤光件、导光柱和电源按键等,其中滤光件可供起到遥控作用的红外光透过,导光柱将外界环境光线采集至电子设备内部,电源按键用于启停电子设备。安装时,将滤光件、导光柱和电源按键依次装配到壳体的右下角位置处。
4.然而,在将上述多个外露的结构件分别装配在壳体上时,装配过程较为复杂,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简化装配过程,并提高生产效率。
6.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用于固定显示面板的壳体,壳体包括前壳,显示装置包括交互单元,交互单元包括滤光件和第一结构件,第一结构件设置在滤光件上,装配时只需将滤光件和前壳装配即可,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还要将滤光件和第一结构件一个个地装配到前壳上,使滤光件和第一结构件与壳体的装配过程变得简单。
7.进一步的,将各外露到显示装置外侧的第一结构件集成在滤光件上,使显示装置的外观没有明显可见的滤光件,会使显示装置外观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滤光件包括位于容置腔室内的安装部,以及通过开口露出外侧的凸出部,且凸出部位于开口中时,安装部挡设在前壳内侧,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所述滤光件脱离前壳。
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的外轮廓与开口的开口边缘相匹配,以使凸出部的侧面与开口的开口边缘贴合,以防止凸出部和开口之间产生缝隙,导致灰尘等进入显示装置内部。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贯穿避让孔设置在凸出上,这样在第一结构件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使各第一结构件均集中在滤光件的范围内,这样各第一结构件的外露部分的分布较为集中,增加外观的美观性。
1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开口位于显示屏的侧端部侧方。这样通过开口设置的滤光件和第一结构件并不会位于显示屏前侧,因此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
1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结构件包括按键,贯穿
避让孔包括按键避让孔,按键的部分结构穿设在按键避让孔中,并且可沿所述按键避让孔的贯穿方向移动。
13.对于第一结构件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多个第一结构件统一集成到滤光件上,再将集成有第一结构件的滤光件装配到前壳上,对比各第一结构件分别装配的技术方案,在易于装配、生产效率较高这一方面体现地更加明显。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结构包括导光件,导光件用于将显示装置外侧的光线传递至显示装置内侧。导光件可以用于采集周围环境中的光线,以供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使用。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按键中有光线传播的情况下,导光件和按键之间还设有遮挡件,以防止按键中的光线泄露到导光件中,影响导光件中的光线强度。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遮挡件为由滤光件向背离滤光件的方向伸出的板状件。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
1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件包括近场通信nfc模组,近场通信nfc模组位于容置腔室中,且与滤光件相对设置。由于金属对近场通信nfc模组的近场通信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使滤光件与近场通信nfc模组相对设置,通过滤光件对近场通信nfc模组进行遮挡,以免干扰到近场通信nfc模组的通信。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使近场通信nfc模组卡扣在近场通信nfc模组的感应面与安装部贴合。这样可尽量减少近场通信nfc模组和滤光件外侧的感应件的距离。
1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前壳包括下前壳,滤光件和开口设置在下前壳上,以符合使用者通常的审美习惯和操作习惯。
2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固定在滤光件后侧面上,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按键触点和感光元件;按键触点与按键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按键配合;感光元件与导光件相对设置,且用于接收导光件传输的光线。
21.将与按键和导光件相互配合的结构件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并将第一电路板也设置在滤光件上,这样感光元件与导光件,按键与按键触点的相对位置较为准确。
2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和导光件的至少一者与滤光件焊接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且不会对滤光件的外侧表面造成影响。
2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下前壳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和/或开口位于显示面板下方。下前壳沿显示面板宽度方向延伸,以对显示面板的整个下端部进行遮挡。
2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后壳,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相对设置,且所述后壳、前壳和所述显示面板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2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滤光件为紫黑色件。以使红外光的透过效率较高。
26.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的a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2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前壳2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相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相互配合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0-显示装置;10-显示面板;20-壳体;21-前壳;211-左前壳;212-右前壳;213-上前壳;214-下前壳;22-开口;30-滤光件;31-安装部;311-安装耳;312-安装孔;313-卡扣部;32-凸出部;33-贯穿避让孔;40-交互单元;41-红外接收器;42-光源;50-第一结构件;51-按键;511-按键避让孔;512-按压部;513-导向座;52-导光件;521-导光件避让孔;53-近场通信nfc模组;54-遮挡件;55-第一电路板;551-按键触点;552-感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
38.<显示装置的基本原理>
39.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依靠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实现亮度显示。
40.液晶显示装置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背光模组透射或遮蔽功能,从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
41.本技术的显示装置可以为交互式触摸显示装置,是利用交互式物理触控屏技术实现的、新型的人机交互输入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一般包括:背光模组、显示面板、触摸检测部件、触控屏控制器、中央处理器等。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面板前表面,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接收后发送至触控屏控制器;触控屏控制器从触摸检测部件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发送给中央处理器,同时能接收中央处理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42.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也可以为交互式显示装置。交互式显示装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将智能设备(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与交互式显示装置相连接以进行通信,可以通过视频信号的传输将智能设备上的内容显示至交互式显示装置。
43.另一方面,显示装置也可以通过内部设有的交互单元,实现与外界对象的交互,该种交互例如可以包括遥控、近场通信等。
44.本技术以在交互式触摸平板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此。
45.<显示装置的组成>
4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47.参照图1、图2,本技术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0、壳体20、以及交互单元40,交互单元40包括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
48.其中,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图像,壳体20用于固定显示面板10,并且壳体20和显示面板10限定出位于显示装置100内部的容置腔室,滤光件30可供用于红外遥控的红外光透过。
49.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背光模组(未图示),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源。
50.[显示面板]
[0051]
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且显示面板10中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为前侧面,在图1中,将垂直于图面方向,且背离图面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将垂直于图面方向,且向内的方向定义为后方。
[0052]
本技术中,显示面板10可以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此。
[0053]
参照图1,是显示面板10的图像显示面正对使用者时的场景,此时,在显示装置100正常使用时,朝向重力方向下侧的端部为显示面板10的下端部。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上侧u、下侧d、左侧l和右侧r,其中上侧u和下侧d相对,左侧l和右侧r相对。
[0054]
[壳体]
[0055]
壳体20用于固定显示面板10,壳体20和显示面板10限定出位于显示装置100内部的容置腔室。进一步的,显示装置100中所包括的背光模组、各种电路板、传感器、电池等模块(未图示)等也可以收容在上述的壳体20中。
[0056]
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中框和胶框(未图示)等部件,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0固定在中框和胶框上,中框和胶框固定在背板上,背板固定在壳体20上,以最终将显示面板10固定在壳体20上。
[005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前壳2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58]
参照图1、图3,壳体20包括前壳21,前壳21可以是沿显示面板10的各侧端延伸的框状件。示例性的,前壳21包括左前壳211、右前壳212、上前壳213、下前壳214,且左前壳211、右前壳212、上前壳213、下前壳214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上述的框状的前壳21。
[0059]
示例性的,前壳21遮挡在显示面板10的侧端部,这里,显示面板10的侧端部具体是指与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垂直的侧端部。前壳21上形成有与容置腔室连通的开口22。前壳21部分结构位于显示面板10的前方,由此可以覆盖显示面板10的显示表面的边缘部;前壳21的另一部分结构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下方,以遮挡显示面板10的各个侧端面。
[006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口22设置在下前壳214上,以符合使用者通常的审美习惯和操作习惯。可以理解的是,开口22的设置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为下前壳214,还可设置在左前壳211、右前壳212、或者上前壳213上,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0061]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开口22位于显示屏的侧端部侧方,例如,开口22可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下端部下方,从而在通过开口22设置第一结构件50时,第一结构件50位于显示
面板10下方,而不会对显示装置100的厚度造成影响。
[0062]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还包括后壳(未图示),后壳和前壳21相对设置,且后壳、前壳21彼此相对以和显示面板10共同限定出上述的容置腔室。
[0063]
[交互单元]
[0064]
交互单元40用于使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外部的对象实现交互。本技术实施例中,交互单元40可以包括滤光件30。
[006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66]
滤光件30用于滤除可见光,并可供用于红外遥控的红外光透过,进一步的,交互单元40还包括红外接收器41。红外接收器41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内部,例如,设置在后述的第一电路板55上,且红外接收器41的接收端朝向滤光件30。显示装置100外的遥控器发射用于红外遥控的红外光,该红外光透过滤光件30被显示装置100内侧的红外接收器41接收,以实现对显示装置100的工作模式的更换、翻页等等的操作。
[0067]
参照图2、图4,示例性的,滤光件30通过开口22嵌设在前壳21上。这样,滤光件30的一部分暴露在显示装置100外侧,滤光件30的另一部分位于容置腔室内。
[0068]
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4,滤光件30可以包括:安装部31,安装部31位于容置腔室内,且固定在前壳21上;以及凸出部32,凸出部32与安装部31连接且凸出于安装部31,凸出部32位于开口22中时,安装部31挡设在前壳21内侧。
[0069]
上述方案中,滤光件30包括位于容置腔室内的安装部31,以及通过开口22露出外侧的凸出部32,且凸出部32位于开口22中时,安装部31挡设在前壳21内侧,也即前壳21的后侧表面,以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滤光件30脱离前壳21。
[0070]
参照图4,示例性的,安装部31围设在凸出部32外侧,且安装部31外轮廓大致呈矩形,凸出部32外轮廓呈长圆形。进一步的,安装部31包括安装耳311,安装耳311上设有安装孔312,在凸出部32位于开口22中时,安装部31挡设在前壳21内侧,同时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耳311上的安装孔312、并与前壳21紧固,从而将滤光件30固定在前壳21上。
[0071]
可以理解的是,滤光件30与前壳21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热熔接、卡接、铆接等其它连接方式,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0072]
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凸出部32的外轮廓与开口22的开口22边缘相匹配,以使凸出部32的侧面与开口22的开口边缘贴合,以防止凸出部32和开口22之间产生缝隙,导致灰尘等进入显示装置100内部。
[0073]
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5,凸出部32上与下述第一结构件50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贯穿避让孔33,至少部分第一结构件50通过贯穿避让孔33暴露至显示装置100外侧。由于滤光件30通过开口22嵌设在前壳21上,因此在凸出部32上设有的贯穿避让孔33与显示装置100内侧的容置腔室连通。这样第一结构件50一部分可以位于容置腔室内,另一部分可以通过贯穿避让孔33而暴露在显示装置100外侧。
[0074]
进一步的,在第一结构件5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使各第一结构件50均集中在滤光件30的范围内,这样各第一结构件50的外露部分的分布较为集中,可以增加显示装置100外观的美观性。
[0075]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滤光件30为紫黑色件,以使红外光的透过效率较高。紫黑色
件是指滤光件30的外观颜色呈紫黑色,以较好地滤除可见光。
[0076]
第一结构件50:
[0077]
本技术中,交互单元40还可以包括第一结构件50,第一结构件50可以指部分结构位于显示装置100内部,部分结构暴露至显示装置100外侧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按键51、导光件52等,也可以指位于显示装置100内部,但设置在壳体20内侧表面附近的部件,例如近场通信nfc模组53等。本技术中,第一结构件50设置在滤光件30上。
[0078]
这样,装配时只需将滤光件30和前壳21装配即可,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还要将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一个个地装配到前壳21上,使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与壳体20的装配过程变得简单。
[0079]
进一步的,将各外露到显示装置100外侧的第一结构件50集成在滤光件30上,使显示装置100的外观没有明显可见的滤光件30,会使显示装置100外观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0080]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50的数量为多个,对于第一结构件50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多个第一结构件50统一集成到滤光件30上,再将集成有第一结构件50的滤光件30装配到前壳21上,对比各第一结构件50分别装配的技术方案,在易于装配、生产效率较高这一方面体现地更加明显。
[008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相互配合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中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相互配合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82]
参照图5,多个第一结构件50包括按键51,与之对应的,交互单元40还包括与按键51相配合的按键触点551,按键51被操作者按压时,与按键触点551接触,实现显示装置的待机、关闭等,以实现人机交互。
[0083]
贯穿避让孔33包括按键避让孔511,按键51的部分结构穿设在按键避让孔511中,并且可沿自身动作方向(案件避让孔的贯穿方向)移动。按键避让孔511可以设置在凸出部32上。
[0084]
按键51包括按压部512和导向座513,按压部512贯穿在导向座513中,且可以相对导向座513沿按压部512的按压方向或者回弹方向移动。
[0085]
按压部512可以采用可透光的材质形成,并在其表面涂覆有不透光的覆盖层,然后在按压部512的外端面上刻蚀出所需的图案,例如电源的图案,这样在按键51有背光源、例如光源42的情况下,按压部512中传输的光线通过电源的图案中射出,以在案件上形成电源状光源的效果。
[0086]
本技术实施例中,按键51与滤光件30焊接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且不会对滤光件30的外侧表面造成影响。示例性的,导向座513可以焊接在滤光件30的内侧表面上,以使按键51固定在滤光件30上。
[0087]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结构件50包括导光件52,导光件52可以用于采集周围环境中的光线,以供显示面板10的亮度调节使用。具体的,交互单元40还包括与导光件52相配合的感光元件552,导光件52用于将显示装置100外侧的光线传递至显示装置100内侧的感光元件552上,显示装置内侧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可根据感光元件552检测到的周围环境的亮度,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以使显示面板的光线照射到人眼中时,达到使人眼舒适的程度。
[0088]
进一步的,参照图6,在按键51中有光线传播的情况下,导光件52和按键51之间还设有遮挡件54,以防止按键51中的光线泄露到导光件52中,影响导光件52中的光线强度。
[0089]
示例性的,遮挡件54为由滤光件30向背离滤光件30的方向伸出的板状件。这样,遮挡件54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当然,遮挡件54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为板状件,还可以是筒状件,筒状件围设在导光件52的周围,只要能够防止按键51中的光线照射到导光件52上即可。
[0090]
对于遮挡件54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滤光件30上,也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内部的其它结构件上。
[0091]
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导光件避让孔521和按键避让孔511可以相邻且间隔开设置,以使遮挡件54的遮挡效果较佳。导光件避让孔521和按键避让孔511的孔径,可以分别和导光件52以及按键51的外轮廓相匹配。可以理解的是,按键避让孔511的孔径可略大于按键51上按压部512的外轮廓,以方便按压部512的按压动作。
[0092]
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件52可以与滤光件30焊接连接。例如,导光件52通过激光热熔接的方式焊接在滤光件30朝内的侧面上。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且不会对滤光件30的外侧表面造成影响。
[0093]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55,第一电路板55固定在滤光件30后侧,按键触点551和感光元件552设置在第一电路板55上;如前所述,按键触点551与按键51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按键51配合;感光元件552与导光件52相对设置,且用于接收导光件52传输的光线。
[0094]
将与按键51和导光件52相互配合的结构件设置在第一电路板55上,并将第一电路板55也固定在滤光件30上,这样感光元件552与导光件52,按键51与按键触点551的相对位置较为准确。
[0095]
进一步的,参照图5,在第一电路板55上还设有光源42,光源42设置在按键触点551的周围,光源42与按键51相对设置,这样,光源42发出的光可以进入到按键51内,使按压部512上镂空的电源的图案发光。
[0096]
参照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交互单元40还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的近场通信功能。
[0097]
示例性的,第一结构件50包括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组53,近场通信nfc模组53位于容置腔室中,且与滤光件30相对设置。这样,滤光件30可以作为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外壳起作用。进一步的,滤光件30与安装部31相对设置。
[0098]
由于金属对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近场通信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使滤光件30与近场通信nfc模组53相对设置,通过滤光件30对近场通信nfc模组53进行遮挡,以免干扰到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通信。
[0099]
现有技术中,在壳体20上设置近场通信nfc模组53时,由于壳体大多为金属材质,为了避免对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通信造成影响,一般会在壳体20上对应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位置处设置避让通孔,并在避让通孔内设置遮挡盖以作为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外壳使用。这样,现有技术在同时设置了近场通信nfc模组53和滤光件的情况下,需要在壳体20上设置两个对应的避让孔,而本技术中,巧妙地利用滤光件30作为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外壳,减少了壳体20上的开孔个数,同时外观也较为美观。
[0100]
进一步的,参照图6、图7,安装部31上设有卡扣部313,近场通信nfc模组53卡接在卡扣部313上,以使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感应面与安装部31贴合。这样可尽量减少近场通信nfc模组53和滤光件30外侧的感应件的距离。
[0101]
参照图6和图7,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位置相对于第一电路板55的位置,更靠近滤光件30。
[0102]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中,根据第一发明构思,使交互单元40中包括的第一结构件50集成在滤光件30上,再将滤光件30装配到前壳21上,因此使滤光件30和第一结构件50与壳体20的装配过程变得简单,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还将各外露到显示装置100外侧的第一结构件50集成在滤光件30上,使显示装置100的外观没有明显可见的滤光件30,会使显示装置100外观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0103]
根据第二发明构思,滤光件30包括位于容置腔室内的安装部31,这样位于显示装置100内部的安装部31还可以用来固定其它的内部元器件。
[0104]
根据第三发明构思,凸出部32的外轮廓与开口22的开口边缘相匹配,使凸出部32和前壳21之间缝隙尽可能减小,使用者在观察外观时,不易注意到该滤光件30和前壳21的界限。
[0105]
根据第四发明构思,贯穿避让孔33设置在凸出上,这样各第一结构件50的外露部分的分布较为集中,增加外观的美观性。
[0106]
根据第五发明构思,开口22位于显示屏的侧端部侧方。这样在安装滤光件30时,不会与显示面板10发生干涉,易于装配。
[0107]
根据第六发明构思,第一结构件50的数量为多个,对于第一结构件50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该先集成,后装配的优越性。
[0108]
根据第七发明构思,多个第一结构包括导光件52,导光件52可以用于采集周围环境中的光线,以供显示面板10的亮度调节使用。
[0109]
根据第八发明构思,在按键51中有光线传播的情况下,导光件52和按键51之间还设有遮挡件54,以使与导光件52对应的感应元件的测量精度较为准确。
[0110]
根据第九发明构思,遮挡件54为由滤光件30向背离滤光件30的方向伸出的板状件。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
[0111]
根据第十发明构思,第一结构件50包括近场通信nfc模组53,近场通信nfc模组53位于容置腔室中,且与滤光件30相对设置。这样可以通过滤光件30对近场通信nfc模组53进行遮挡,以免干扰到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通信。这样滤光件30这一个部件同时起到了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外壳以及滤光的作用,减少了零部件的个数。
[0112]
根据第十一发明构思,使近场通信nfc模组53卡扣在近场通信nfc模组53的感应面与安装部31贴合。这样可尽量减少近场通信nfc模组53和滤光件30外侧的感应件的距离。
[0113]
根据第十二发明构思,前壳21包括下前壳214,滤光件30和开口22设置在下前壳214上,以符合使用者通常的审美习惯和操作习惯。
[0114]
显示装置的上述各单元不限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组成和方法,而是可以将实施例构造为使得全部或一些实施例选择性地彼此组合。
[011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1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117]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11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