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天线罩壳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本体,所述罩壳本体包括有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横截面的中部为一圆弧形段,该圆弧形段的圆弧度数大于180
°
,圆弧形段的内部空间为龙伯透镜夹装空间;第一半壳上在圆弧形段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半壳的横截面为一槽形结构,在第二半壳的2槽边上均形成有第二连接部,第一半壳的2个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半壳的2个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连接在一起,以致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组装形成与龙伯透镜夹装空间连通的天线安装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圆弧形段的圆弧度数在200
°
~220
°
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采用介电常数较低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半壳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是采用介电常数在1~2的范围内的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各第一连接部均是朝向第二半壳方向延伸设置的,且第一半壳的各第一连接部上越靠近第二半壳的部分距离龙伯透镜夹装空间越远。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壳的横截面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龙伯透镜夹装空间的开口正对,第二段、第三段均处于第一段与第一半壳之间,第二段与第三段呈对称设置,第二段、第三段均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二段、第三段各自的第一弯折段与第一段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二段、第三段各自的第二弯折段与第一段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段的第一弯折段的一端与第一段的一端连接,第二段的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与其第二弯折段的一端呈圆弧过渡连接,在第二段的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形成有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第三段的第一弯折段的一端与第一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段的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与其第二弯折段的一端呈圆弧过渡连接,在第三段的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也形成有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各第一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卡装凸部,所述第二半壳的各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卡装凹槽,第一半壳的第一连接部的卡装凸部与第二半壳的第二连接部的卡装凹槽插扣连接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第一半壳的各第一连接部的卡装凸部的两侧均形成有若干倒钩部,第二半壳的各第二连接部的卡装凹槽的两侧槽壁上均形成有倒钩卡位,第一连接部的卡装凸部的倒钩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卡装凹槽的倒钩卡位对应卡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的各第一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背向龙伯透镜夹装空间弯折的折板部,所述第二半壳的各第二连接部是朝向槽形结构外弯折的板体,第一半壳的第一连接部的折板部与第二半壳的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铆钉或螺丝与螺母配合夹压固定在一起。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罩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龙伯透镜夹装空间、天线安装空间均是贯穿罩壳本体的两端面的,所述第一端盖与罩壳本体的一端固定,以封堵龙伯透镜夹装空间、天线安装空间的一端口;所述第二端盖与罩壳本体的另一端固定,以封堵龙伯透镜夹装空间、天线安装空间的另一端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罩壳,其特点在于包括罩壳本体,所述罩壳本体包括有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横截面的中部为一圆弧形段,该圆弧形段的圆弧度数大于180


技术研发人员:董剑磊 朱强 郑洪振 尚春晖 高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4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