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充电弹针腐蚀的智能穿戴产品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充电弹针腐蚀的智能穿戴产品。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普及,智能手表、手环的功能和款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不论是睡眠还是户外运动,智能穿戴产品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不错的使用体验。市场上大部分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使用充电弹针(pogo pin)的方式进行充电,但手表或手环佩戴时,充电弹针与皮肤接触,汗液会腐蚀弹针,造成充电接触不良;另外,若充电弹针长期裸露在外,潮湿的空气也会腐蚀弹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充电弹针腐蚀的智能穿戴产品;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充电弹针长期裸露在外或与皮肤接触,易被潮湿空气或汗液腐蚀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充电弹针腐蚀的智能穿戴产品,包括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充电弹针;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充电弹针相对应的充电孔;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遮挡所述充电孔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伸入所述充电孔内的拨动部;需要充电时,拨动所述拨动部,所述滑板将所述充电孔打开,所述充电弹针露出。
5.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滑动安装所述滑板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边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滑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延伸部。
6.进一步,所述充电孔呈长弧形孔结构。
7.进一步,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所述长弧形孔结构和所述弧形滑槽同心设置,所述滑板为与所述弧形滑槽相适配的弧形滑板。
8.进一步,所述滑槽的一端槽壁上设有第一支撑部,所述滑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9.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弹性力给所述滑板,以使得所述滑板获得向所述充电孔方向复位的趋势。
10.进一步,所述滑板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11.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滑槽的一端临近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吸合件,所述滑板临近所述第一吸合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吸合件相适配的第二吸合件;所述第一吸合件与所述第二吸合件相互配合,用于在所述滑板遮挡所述充电孔时对所述滑板进行锁定。
12.进一步,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二吸合件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13.进一步,所述智能穿戴产品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14.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充电孔和所述滑板设
置在所述下壳体上。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充电弹针腐蚀的智能穿戴产品,包括壳体、封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集成在电路板上的充电弹针;壳体上设有与充电弹针相对应的充电孔;壳体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遮挡充电孔的滑板,滑板上设有伸入充电孔内的拨动部。
17.需要充电时,拨动拨动部,滑板将充电孔打开,充电弹针露出,连接充电接头开始进行配对充电。当完成充电后,拔下充电接头,利用滑板将充电孔遮挡,充电弹针隐藏,可有效防止汗液或潮湿的空气腐蚀充电弹针。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拨动拨动部后的状态参考图;
20.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21.图4是图3中下壳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3中下壳体在充电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图3中下壳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剖视图;
24.图7是图3中下壳体在充电状态下的剖视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26.图9是图8中下壳体、滑板和弹性复位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图9的剖视图;
28.图中:1

壳体,11

上壳体,12

下壳体,121

充电孔,122

滑槽,123

限位延伸部,124

第一支撑部,125

安装槽,126

磁铁,2

电路板,3

充电弹针,4

滑板,41

拨动部,42

第二支撑部,43

铁块,5

弹性复位件,6

屏幕,7

电池,8

电池支架,9

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一:
31.由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充电弹针腐蚀的智能穿戴产品,其中,智能穿戴产品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本实施例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32.智能手表包括壳体1、封装在壳体1内的电路板2以及集成在电路板2上的充电弹针3;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池支架8,固定在电池支架8上的电池7,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屏幕6和按键9,按键9和电池7均与电路板2电连接。其中,壳体1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下壳体12上设有与充电弹针3相对应的充电孔121;下壳体12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遮挡充电孔121的滑板4,滑板4上设有伸入充电孔121内的拨动部41(便于用户操作)。需要充电时,拨动拨动部41,滑板4将充电孔121打开,充电弹针3露出,进行配对充电。
33.由图3至图7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滑动安装滑板4的
滑槽122,滑槽122的槽壁边部设有用于对滑板4进行限位的限位延伸部123。滑槽122和限位延伸部123由cnc机加工形成或者注塑成型。
34.其中,充电孔121呈长弧形孔结构。滑槽122为弧形滑槽,长弧形孔结构和弧形滑槽同心设置,滑板4为与弧形滑槽相适配的弧形滑板;滑板4在弧形滑槽内滑动以遮挡或打开充电孔121。
35.且,下壳体12的内壁设有与滑槽122的一端临近的安装槽125,安装槽125内设置有第一吸合件(优选磁铁126),滑板4临近磁铁126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磁铁126相适配的第二吸合件(优选铁块43)。磁铁126与铁块43相互配合,用于在滑板4遮挡充电孔121时对滑板4进行锁定,防止滑板4在不经意时被误打开。其中,滑板4由塑料材质制成,滑板4与铁块43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若空间允许,也可将磁铁126设置在滑槽122的一端。
36.正常使用时,将滑板4向磁铁126一侧拨动,借助磁铁126对铁块43的吸引力将滑板4锁定,此时滑板4已将充电孔121遮挡住,充电弹针3隐藏。充电时,用户克服吸引力拨动拨动部41,使滑板4将充电孔121打开,充电弹针3露出,此时可配对充电。
37.实施例二:
38.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原理基本相同,下面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描述。
39.由图8至图10共同所示,滑槽122的一端槽壁上设有第一支撑部124,滑板4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部42;第一支撑部124与第二支撑部42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5(优选螺旋弹簧)。弹性复位件5用于提供弹性力给滑板4,以使得滑板4获得向充电孔121方向复位的趋势,同时也可防止滑板4在不经意时被误打开。其中,滑板4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40.充电时,用户克服弹性复位件5的弹性力拨动拨动部41,使滑板4将充电孔121打开,充电弹针3露出,此时可配对充电。充电完成后,用户松开拨动部41,滑板4在弹性复位件5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再次将充电孔121遮挡,充电弹针3隐藏。
41.本实用新型在充电时,拨动拨动部41,滑板4将充电孔121打开,充电弹针3露出,连接充电接头开始进行配对充电。当完成充电后,拔下充电接头,利用滑板4(自复位或人为拨动)将充电孔121遮挡,充电弹针3隐藏,可有效防止汗液或潮湿的空气腐蚀充电弹针3。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