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打印装置以及排纸控制模块的制作方法

2021-09-24 23: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打印 模块 功能 控制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尤其涉及具有特殊功能的打印装置以及排纸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2.打印装置为办公室中常见的电脑周边装置,其功能为将所需要的文件打印于纸张上。打印装置包括影印机、打印机、以及将影印机、打印机以及扫描机整合于一体的事务机等等,其中,最常被使用的即为打印机。
3.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打印装置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打印装置1包括打印装置壳体10、进纸匣11、打印模块12、第一馈纸通道13、多个第一馈纸滚轮组14以及装订装置15。打印装置壳体10具有上表面101以及出纸口102,且出纸口102显露于上表面101。进纸匣11设置于打印装置壳体10中,其可供多页纸张p被放置于其上。第一馈纸通道13设置于打印装置壳体10内且介于进纸匣11以及出纸口102之间,其可供多页纸张p通过。而多个第一馈纸滚轮组14分别设置于第一馈纸通道13上,其功能为将进纸匣11上的多页纸张p馈送至出纸口102。打印模块12设置于第一馈纸通道13上,其功能为将图像打印至多页纸张p上。装订装置15设置于打印装置壳体10的上表面101上且覆盖于出纸口102,装订装置15包括装订模块151、装订匣152、第二馈纸通道153以及多个第二馈纸滚轮组154。
4.装订装置15中,第二馈纸通道153与打印装置壳体10上的出纸口102接触,使第二馈纸通道153与第一馈纸通道13衔接而得以令多页纸张p通过。多个第二馈纸滚轮组154设置于第二馈纸通道153上,其功能为将来自第一馈纸通道13的多页纸张p馈送至装订匣152。装订匣152的功能为放置多页纸张p,且装订模块151位于装订匣152的一侧,用以装订位于装订匣152上的多页纸张p。具有装订装置15的打印装置1可于打印模块12打印完成后,利用装订装置15对多页纸张p进行装订运作,令使用者不需等待多页纸张p打印完成后再进行手动装订,不但省下等待打印的时间,更省下手动装订的动作。
5.于装订装置15对多页纸张p进行装订运作的过程中,接近装订匣152的第二馈纸滚轮组154必须具有移动功能,当第二馈纸滚轮组154中的二滚轮分离时,可形成空间供纸张p通过,且得以进行装订运作。而于装订运作完成之后,接近装订匣152的第二馈纸滚轮组154中的二滚轮移动而夹持纸张p,以馈送纸张p离开装订装置15。其中,上述第二馈纸滚轮组154中的二滚轮移动的运作必须采用较强力的动力元件(例如为马达),才可提供较强的夹持力,否则第二馈纸滚轮组154无法稳固地夹持纸张p,将造成馈纸失败的情况。
6.因此,需要一种可避免馈纸失败的打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馈纸失败的打印装置。
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馈纸失败的排纸控制模块。
9.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其包括置纸板、排纸滚轮模块以及
排纸控制模块。该置纸板用以放置至少一纸张。该排纸滚轮模块接近于该置纸板,用以输出该至少一纸张。该排纸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排纸滚轮模块,用以控制该排纸滚轮模块变更为一释放状态,而使该至少一纸张通过该排纸滚轮模块而位于该置纸板上,或控制该排纸滚轮模块变更为一排纸状态,而输出该至少一纸张。
10.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排纸滚轮模块包括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第一齿轮组以及第一动力元件。该第一滚轮组连接于该排纸控制模块,而该第二滚轮组位于该第一滚轮组的一侧且连接于该排纸控制模块。该第一齿轮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滚轮组以及该第二滚轮组,用以带动该第一滚轮组以及该第二滚轮组分别转动。该第一动力元件连接于该第一齿轮组,用以提供一第一动力至该第一齿轮组。其中,该第一动力通过该第一齿轮组而分别传导至该第一滚轮组以及该第二滚轮组,使该第一滚轮组往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且该第二滚轮组往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11.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排纸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切换元件、切换齿轮、第二齿轮组以及第二动力元件。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排纸滚轮模块的一第一滚轮组,用以带动该第一滚轮组移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滑槽。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该排纸滚轮模块的一第二滚轮组,用以带动该第二滚轮组移动;其中,该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滑槽。该切换元件分别与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连接,用以相对于该置纸板移动而带动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移动,使该第一滚轮组以及该第二滚轮组分别移动。该切换齿轮以啮合方式连接于该切换元件,用以转动而带动该切换元件相对于该置纸板移动。该第二齿轮组与该切换齿轮啮合,用以带动该切换齿轮转动。该第二动力元件连接于该第二齿轮组,用以提供一第二动力至该第二齿轮组以及该切换齿轮,使该切换齿轮带动该切换元件相对于该置纸板移动。
12.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排纸控制模块,应用于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置纸板以及排纸滚轮模块,该排纸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排纸滚轮模块,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切换元件以及切换齿轮。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排纸滚轮模块的一第一滚轮组,用以带动该第一滚轮组移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滑槽。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该排纸滚轮模块的一第二滚轮组,用以带动该第二滚轮组移动;其中,该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滑槽。该切换元件分别与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连接,用以相对于该置纸板移动而带动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移动,使该第一滚轮组以及该第二滚轮组分别移动。该切换齿轮以啮合方式连接于该切换元件,用以转动而带动该切换元件相对于该置纸板移动。其中,根据该切换元件、该切换齿轮、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以控制该排纸滚轮模块变更为一释放状态或一排纸状态。
13.综言之,本发明打印装置以及排纸控制模块可利用排纸控制模块变更排纸滚轮模块的状态,以控制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的位置,以确保可于需要馈纸时,控制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夹持纸张。或者,于需要让纸张通过时,控制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之间形成间隙,以供纸张通过。因此,本发明打印装置以及排纸控制模块可通过单纯的机械结构而改变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的位置,以改善公知打印装置容易发生馈纸失败的问题。其中,当排纸控制模块处于馈纸状态时,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可被锁定而不移动,而不需如公知技术般采用强力动力元件。
附图说明
14.图1为公知打印装置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打印装置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打印装置的排纸滚轮模块以及排纸控制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处于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打印装置的排纸控制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打印装置排纸控制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打印装置的排纸滚轮模块以及排纸控制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处于排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
21.1、2

打印装置
22.10

打印装置壳体
23.11、21

进纸匣
24.12、24

打印模块
25.13

第一馈纸通道
26.14

第一馈纸滚轮组
27.15

装订装置
28.20

位置感测模块
29.23

馈纸滚轮
30.25

整理模块
31.26

出纸匣
32.27

置纸板
33.28

排纸滚轮模块
34.29

排纸控制模块
35.30、151

装订模块
36.101

上表面
37.102

出纸口
38.152

装订匣
39.153

第二馈纸通道
40.154

第二馈纸滚轮组
41.201

发光元件
42.202

感测元件
43.203

控制单元
44.281

第一滚轮组
45.282

第二滚轮组
46.283

第一齿轮组
47.284

第一动力元件
48.291

第一连接部
49.292

第二连接部
50.293

切换元件
51.294

切换齿轮
52.295

第二齿轮组
53.296

第二动力元件
54.2911

第一滑槽
55.2921

第二滑槽
56.2931

本体
57.2932

第一延伸片
58.2933

第二延伸片
59.2934

第三延伸片
60.2932a

第一凸柱
61.2933a

第二凸柱
62.c1

第一转动方向
63.c2

第二转动方向
64.p、p*

纸张
65.p1

第一位置
66.p2

第二位置
67.p3

第三位置
68.p4

第四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69.鉴于公知技术所造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解决公知技术问题的排纸控制模块以及打印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通过下文配合相关附图进一步加以解说。于附图中,基于简化与方便标示,形状与尺寸可能经过夸大表示。可以理解的是,未特别显示于附图中或描述于说明书中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知的形态。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的内容而进行多种的改变与修改。
70.首先说明本发明打印装置的结构,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打印装置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本发明打印装置2包括进纸匣21、馈纸通道22、多个馈纸滚轮23、打印模块24、整理模块25、出纸匣26、置纸板27、排纸滚轮模块28、排纸控制模块29以及装订模块30。进纸匣21设置于打印装置2的底部,其功能为放置纸张p*于其上,馈纸通道22位于进纸匣21以及置纸板27之间,其可供纸张p*通过。多个馈纸滚轮23分别设置于馈纸通道22上,其可馈送纸张p*,使其于馈纸通道22内移动,而打印模块24接近于馈纸通道22,其功能为于纸张p*通过打印模块24时,对纸张p*进行打印运作。整理模块25接近于置纸板27,其功能为于多页纸张p*接近整理模块25时,整理多页纸张p*,使其互相对齐。其中,打印模块24对纸张p*进行打印运作以及整理模块25的运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广知,故不再赘述。
71.置纸板27设置于出纸匣26的邻近处,其可放置纸张p*于其上。排纸滚轮模块28接近于置纸板27,其功能为传输该纸张p*至出纸匣26。排纸控制模块29连接于排纸滚轮模块28,其功能为控制排纸滚轮模块28变更为一释放状态,而使纸张p*通过排纸滚轮模块28且
可位于置纸板27上。或者,可控制排纸滚轮模块28变更为一排纸状态,而馈送纸张p*至出纸匣26。装订模块30位于出纸匣26的上方,其功能为将对准的多页纸张p*进行装订运作。
72.接下来说明各元件的详细结构。请同时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图3为本发明打印装置的排纸滚轮模块以及排纸控制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处于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而图4为本发明打印装置的排纸控制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排纸滚轮模块28包括第一滚轮组281、第二滚轮组282、第一齿轮组283以及第一动力元件284。第一滚轮组281连接于排纸控制模块29,而第二滚轮组282位于第一滚轮组281的一侧且连接于排纸控制模块29。第一齿轮组283分别连接于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其功能为可带动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使该两者分别转动。第一动力元件284连接于第一齿轮组283,其功能为于被驱动时提供第一动力至第一齿轮组283。其中,第一动力通过第一齿轮组283而分别传导至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使得第一滚轮组281可往第一转动方向c1转动,且第二滚轮组282则往与第一转动方向c1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c2转动。
73.另一方面,排纸控制模块包括29包括第一连接部291、第二连接部292、切换元件293、切换齿轮294、第二齿轮组295以及第二动力元件296。第一连接部291连接于第一滚轮组281,其可带动第一滚轮组移动281,其中,第一连接部291具有第一滑槽2911。第二连接部292位于第一连接部291的一侧且连接于第二滚轮组282,其可带动第二滚轮组282移动,其中,第二连接部292具有第二滑槽2921。切换元件293分别伸入第一滑槽2911以及第二滑槽2921内而与第一连接部291以及第二连接部292连接,其可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而分别带动第一连接部291以及第二连接部292移动,切换元件293的详细结构将于后段说明。根据第一连接部291以及第二连接部292的移动,以带动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分别移动,由此而可变更排纸滚轮模块28的状态。
74.请同时参阅图3、图4以及图5,图5为本发明打印装置排纸控制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切换齿轮294以啮合方式连接于切换元件293,其可转动而带动切换元件293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第二齿轮组295与切换齿轮294啮合,其可带动切换齿轮294转动。第二动力元件296连接于第二齿轮组295,其可能为于被驱动时提供第二动力至第二齿轮组295以及切换齿轮294,使得切换齿轮294得以带动切换元件293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元件284以及第二动力元件296皆采用马达,其仅为例示之用,而非以此为限。
75.切换元件293中,其包括本体2931、第一延伸片2932以及二延伸片2933。本体2931具有锯齿条2931a,其可与切换齿轮294啮合,使切换元件293可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第一延伸片2932设置于本体2931的第一端上,且位于本体2931的第一侧,其中,第一延伸片2932具有第一凸柱2932a,其伸入第一滑槽2911且可于第一滑槽2911内移动。第二延伸片2933设置于本体2931的第一端上,且位于本体2931的第二侧,其中,第二延伸片2933具有第二凸柱2933a,其伸入第二滑槽2921内且可于第二滑槽2921内移动。其中,当切换元件293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时,第一凸柱2932a抵顶第一滑槽2911的内壁,以带动第一连接部291移动。另一方面,且第二凸柱2933a抵顶第二滑槽2921的内壁,以带动第二连接部292移动。
76.于切换元件293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凸柱2932a被移动至第一滑槽2911的第一位置p1,且第二凸柱2933a被移动至第二滑槽2921的第三位置p3时,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释放状态,且第一滚轮组281远离于第二滚轮组282,如图3所示。当第一凸柱2932a被移动至第一
滑槽2911的第二位置p2,且第二凸柱2933a被移动至第二滑槽2921的第四位置p4时,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排纸状态,且第一滚轮组281接近于第二滚轮组282,如图6所示。
77.为了确保排纸滚轮模块28正常运作,本发明打印装置2还包括位置感测模块20,其接近于切换元件293,其功能为检测切换元件293的位置,而计算切换元件293的移动速度,由此可判断排纸控制模块28是否正常运作。位置感测模块20检测切换元件293的位置而进行判断,故切换元件293还包括第三延伸片2934,其设置于本体291的第二端上,且接近于位置感测模块20。
78.另一方面,位置感测模块20包括发光元件201、感测元件202以及控制单元203。发光元件201接近于第三延伸片2934,且位于第三延伸片2934的第一侧,其功能为产生光束。感测元件202接近于第三延伸片2934,且位于第三延伸片2934的第二侧,其功能为根据是否接收到光束而输出相对应的信号。其中,当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释放状态或排纸状态时,感测元件202可接收到光束,亦即第三延伸片2934被移动至远离位置感测模块20的位置。而当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切换状态(亦即变更为释放状态或变更为排纸状态之间的过程)时,第三延伸片2934遮蔽光束,使感测元件202无法接收到光束。
79.控制单元203连接于感测元件202,其功能为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单元203可得知感测元件202无法接收到光束的时间,由此可计算切换元件293的移动速度,以判断该排纸控制模块28是否正常运作。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01采用发光二极管,感测元件202为光接收器,而控制单元203则为微处理器。
80.接下来说明本发明打印装置2的运作情形。当打印装置2被驱动时,排纸控制模块29运作:第二动力元件296驱动第二齿轮组295,使其转动且带动切换齿轮294转动。切换齿轮294则可通过锯齿条2931a而带动切换元件293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于切换元件293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凸柱2932a抵顶第一滑槽2911的内壁而移动至第一位置p1,以带动第一连接部291移动,且第二凸柱2933a抵顶第二滑槽2921的内壁而移动至第三位置p3,以带动第二连接部292移动。由此可使第一滚轮组281远离于第二滚轮组282,使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释放状态。上述运作可确保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释放状态。
81.另一方面,接近进纸匣21的多个馈纸滚轮23将位于进纸匣21上的纸张p*送入馈纸通道22,通过多个馈纸滚轮23的运作,纸张p*被馈送至接近打印模块24之处。当纸张p*通过打印模块24时,打印模块24对纸张p*进行打印运作。接下来,纸张p*继续于馈纸通道22内行进,且被多个馈纸滚轮23馈送至置纸板27。此时,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释放状态,多个馈纸滚轮23可馈送多页纸张p*,使多页纸张p*的第一端穿过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且接近于整理模块25,而多页纸张p*的第二端则位于置纸板27上。
82.接下来,整理模块25对多页纸张p*进行整理运作,而装订模块30对已整理整齐的多页纸张p*进行装订运作。于多页纸张p*被装订完成后,排纸控制模块29控制排纸滚轮模块28变更为排纸状态,其运作如下:第二动力元件296驱动第二齿轮组295,使其转动且带动切换齿轮294转动。切换齿轮294则可通过锯齿条2931a而带动切换元件293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于切换元件293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凸柱2932a抵顶第一滑槽2911的内壁而移动至第二位置p2,以带动第一连接部291移动,且第二凸柱2933a抵顶第二滑槽2921的内壁而移动至第四位置p4,以带动第二连接部292移动。当第一凸柱2932a被移动至第二位置p2,且第二凸柱2933a被移动至第四位置p4时,第一延伸部291以及第二延伸部292分别被第一凸柱
2932a以及第二凸柱2933a抵顶而不相对于置纸板27移动。简言之,第一延伸部291以及第二延伸部292可被机构件锁定而不移动,因此,本发明排纸控制模块29可不需采用较强力的动力元件来锁定。
83.由此,可使第一滚轮组281接近于第二滚轮组282,以使排纸滚轮模块28处于排纸状态。其中,多页纸张p*位于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夹持多页纸张p*,且排纸滚轮模块28运作,使第一滚轮组281以及第二滚轮组282将多页纸张p*由置纸板27馈送至出纸匣26。上述为本发明打印装置2的运作情形。
84.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打印装置并非限定必须包含有装订模块于其中,上述仅为例示之用,而非以此为限。
85.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打印装置以及排纸控制模块可利用排纸控制模块变更排纸滚轮模块的状态,以控制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的位置,以确保可于需要馈纸时,控制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夹持纸张。或者,于需要让纸张通过时,控制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之间形成间隙,以供纸张通过。因此,本发明打印装置以及排纸控制模块可通过单纯的机械结构而改变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的位置,以改善公知打印装置容易发生馈纸失败的问题。其中,当排纸控制模块处于馈纸状态时,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可被锁定而不移动,而不需如公知技术般采用强力动力元件。
8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