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窄边框屏幕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09-14 23: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屏幕 边框 制作工艺 显示器 工艺


1.本发明涉及显示器屏幕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窄边框屏幕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大尺寸显示屏的成本高昂,且一般用户也不需要长时间面对大尺寸屏幕,人们更青睐于将多个屏幕拼接为一大块屏幕临时使用,因此拼接效果取决于屏幕边框的宽度,越窄边框的屏幕,拼接使用的效果越好,但是窄边框的屏幕难以绑定,绑定良率低,对。
3.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窄边框屏幕的制作工艺,包括:
5.s1、在显示器面板的正面和背面制备连接电极,在显示器面板的侧面设置转移印刷区;
6.s2、制备印刷用的银浆;
7.s3、根据印刷图文制作移印胶头和移印钢板;
8.s4、通过移印胶头将银浆从移印钢板上转移印刷到显示器面板的侧面的转移印刷区,得到连接线路,使显示器面板的正面和背面的连接电极导通;
9.s5、对显示器面板侧面的连接线路进行干燥处理;
10.s6、将fpc导线端子与显示器面板的背面的连接电极连接。
11.进一步的,在步骤s4之中,采用多次转移印刷方式进行转移印刷,单次转移印刷的厚度为3

5um。
12.进一步的,在步骤s4之中,显示器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7度。
13.进一步的,在步骤s5之中,采用红外激光照射的方式对所述连接线路进行干燥处理。
14.进一步的,干燥温度为100

120℃。
15.进一步的,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采用黑色绝缘油墨覆盖显示器面板的侧面的转移印刷区。
16.进一步的,在采用黑色绝缘油墨覆盖显示器面板的侧面的转移印刷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黑色绝缘油墨进行干燥处理。
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路的方块电阻为23

27毫欧姆/口。
18.进一步的,在步骤s2之中,采用粒径为280

320nm的纳米银制作银浆。
19.进一步的,所述银浆粘度为1000cps。
2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制作工艺,能够将显示器面板的控制线路由正面延长至背面,大大缩小了显示器边框的宽度,有效提升了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同时可大
大提升显示器拼接为大尺寸显示屏时画面的整体感,提高了用户体验,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流程及结构:
23.图1为本发明的窄边框屏幕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窄边框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0025]1‑
显示器面板;2

连接电极;3

连接线路;4

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
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0032]
实施例
[0033]
请参阅图1以及图2,一种窄边框屏幕的制作工艺,包括:
[0034]
s1、在显示器面板1的正面和背面制备连接电极2,在显示器面板1的侧面设置转移印刷区;
[0035]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器面板面朝用户的一侧为正面,背朝用户的一侧为背面。在显示器面板的制造流程中,在显示器面板的正面制备连接电极,显示器面板的背面对应位置也制备有连接电极,显示器面板侧面对应设有转移印刷区。显示器面板可以为lcd液晶面板,也可以为oled面板,这里并不做过多限制。
[0036]
s2、制备印刷用的银浆;
[0037]
为了方便移印,制备的银浆的粘度为900

1100cps(稀释后),优选的采用 1000cps粘度(稀释后)的银浆移印效果最佳。
[0038]
由于设计移印线路的线宽在27

33um,因此优选粒径为280

320nm的纳米银制备银浆,移印完毕并干燥后的移印线路的方块电阻为23

27毫欧姆/口,可以很好地用于电信号传输。
[0039]
同时,移印完毕并干燥后的移印线路可通过4b以上标准的百格测试,以保证优秀的附着性能。
[0040]
s3、根据印刷图文制作移印胶头和移印钢板;
[0041]
移印是类似于盖橡皮章转移的印刷方式,移印钢板为提供图案的母板,在移印钢板上蚀刻出移印图案的凹槽,把油墨填充在母板的凹槽中,通过移印胶头蘸取出来,再移印至承印物上。本技术中,将连接显示器面板正面连接电极与显示器面板背面连接电极的线路图案蚀刻在移印钢板上,形成连接线路凹槽。
[0042]
移印过程中,将移印胶头通过胶头底座固定在印刷机械手,通过印刷机械手操作移印工作。
[0043]
s4、通过移印胶头将银浆从移印钢板上转移印刷到显示器面板的侧面的转移印刷区,得到连接线路3,使显示器面板的正面和背面的连接电极2导通;
[0044]
采用多次转移印刷方式进行移印工序,单次转移印刷的厚度为3

5um,直到连接线路的厚度达到预期厚度,即可完成移印工序。本实施例中,通过印刷机械手移印5次,使连接线路的厚度达到23

27um。
[0045]
为了保证移印精度,采用ccd印刷定位系统进行视觉定位,通过视觉定位可以保证将显示器面板正面连接电极与显示器面板背面连接电极通过连接线路准确连接。同时,为了让ccd印刷定位系统能够准确定位,将连接线路与显示器面板正面连接电极准确连接,显示器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7度,如此一来,ccd印刷定位系统可同时观测到显示器面板相邻的两个面,从而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移印。
[0046]
s5、对显示器面板侧面的连接线路3进行干燥处理;
[0047]
由于印刷银浆是热固性,通常的干燥温度为120℃,而lcd液晶显示器上有偏光片,且偏光片的热缩温度为100℃左右,当采用120℃的温度对银浆干燥会导致偏光片变形,破坏显示区域结构,因此需要采用红外激光照射的方式对转移印刷区的连接线路单独照射进行干燥处理,采用红外激光照射的方式,能够使显示器面板的侧面的转移印刷区局部达到
100

120℃,从而满足银浆的干燥条件。
[0048]
连接线路的干燥工序完成后,由于连接线路处于裸露状态,非常容易因刮伤而导致报废,因此还包括采用黑色绝缘油墨覆盖显示器面板的侧面的转移印刷区,并对所述黑色绝缘油墨进行干燥处理,可以让干燥后的黑色绝缘油墨形成保护层4,防止意外划伤连接线路,同时达到防水防氧化的效果,采用黑色绝缘油墨,还可以达到为显示区域遮光的功能,同时避免连接线路短路。
[0049]
s6、将fpc导线端子与显示器面板的背面的连接电极连接。
[0050]
当移印工序完成后,即可将fpc导线端子与显示器面板的背面的连接电极连接,而后进入后续的安装、检测以及包装出货工序。
[005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制作工艺,能够将显示器面板的控制线路由正面延长至背面,进一步缩小了显示器边框的宽度,有效提升了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同时可大大提升显示器拼接为大尺寸显示屏时画面的整体感,提高了用户体验,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