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印刷设备油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0 2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印刷设备 油墨 供给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设备油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印刷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印刷设备进行工作,在印刷设备工作时需要对其进行油墨的供给,以便其能长期进行印刷。
3.现如今的由于印刷设备的油墨供给方式通常为人工手持注墨头对印刷设备进行供给,然而这种方式费力费人工,过于繁琐和不便,且现如今在供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少量油墨滴落到设备或者地面的情况,导致难以清理,因此需要一种印刷设备油墨供给装置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设备油墨供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印刷设备油墨供给装置,包括储墨箱、接墨板以及上固定架,所述储墨箱基面设有出墨口,所述出墨口底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储墨箱一端设有检修口,所述储墨箱顶端设有加墨口,所述储墨箱内端设有储墨腔,所述储墨腔底部一端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储墨腔一端连接有输墨泵,所述输墨泵顶端连接有输墨管,所述储墨箱底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接墨板内部两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一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设有推动气缸,所述接墨板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接墨板顶端设有注墨头支架,所述上固定架底端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设有下固定架,所述下固定架底端设有万向轮。
7.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架顶端设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具体为plc 控制器。
8.优选的,所述储墨腔通过管道固定连接输墨泵进墨口,所述输墨泵出墨口通过输墨管固定连接储墨箱的出墨口。
9.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基面设有显示屏和蜂鸣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蜂鸣器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和限位槽的尺寸匹配。
11.优选的,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端滑动连接,所述接墨板的表层设有疏油层。
12.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具体设有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其底端的清理刮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储墨箱,使用时,通过将注墨头的一端连接出墨口,
将注墨头的另一端和印刷设备的注墨口进行固定,储墨腔通过管道固定连接输墨泵进墨口,输墨泵出墨口通过输墨管固定连接储墨箱的出墨口,通过控制面板打开输墨泵,进而在输墨泵的作用下,储墨腔内端的油墨经管道和输墨管到达储墨箱的出墨口,经出墨口和注墨头对印刷设备进行输墨,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输墨的繁琐,而储墨箱底端的限位杆和限位槽进行固定,能够防止储墨箱在输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正常的输墨工作,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接墨板,在输墨过程中,将接墨板放置于注墨头和印刷设备注墨口连接处的底端,进而在输墨过程中,少量滴落的油墨会直接掉落到接墨板上,接墨板的表层设有疏油层,通过疏油层能够防止油墨和接墨板表层融合,而接墨板内部两端设有滑槽,滑槽内端设有滑块,滑块一端设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一端设有推杆,推杆一端设有推动气缸,进而在接墨完成后通过推动气缸推动推杆向接墨板另一端进行移动,同时滑块在滑槽内端滑动,从而带动清理机构进行移动,清理机构具体设有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其底端的清理刮板,进而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清理刮板对接墨板表面的油墨进行清理,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储墨腔底部一端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基面设有显示屏和蜂鸣器,进而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储墨腔内端的油墨量,并通过蜂鸣器进行提示,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之间的升降杆可以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其满足各种高度的印刷设备,通过检修口方便对内部进行检修,通过万向轮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便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墨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储墨箱、2

接墨板、3

上固定架、4

出墨口、5

控制面板、6
‑ꢀ
检修口、7

加墨口、8

储墨腔、9

液位传感器、10

输墨泵、11

输墨管、12
‑ꢀ
限位杆、13

底座、14

限位槽、15

滑槽、16

滑块、17

清理机构、19

推杆、 20

推动气缸、21

通孔、22

注墨头支架、23

升降杆、24

下固定架、25

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印刷设备油墨供给装置,包括储墨箱1、接墨板2以及上固定架3,储墨箱1基面设有出墨口4,出墨口4底端设有控制面板5,储墨箱1一端设有检修口6,储墨箱1顶端设有加墨口7,储墨箱1内端设有储墨腔8,储墨腔8底部一端设有液位传感器9,储墨腔8一端连接有输墨泵10,输墨泵10 顶端连接有输墨管11,储墨箱1底端设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底端设有
底座13,底座13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4,通过设置的储墨箱1,使用时,通过将注墨头的一端连接出墨口4,将注墨头的另一端和印刷设备的注墨口进行固定,储墨腔8通过管道固定连接输墨泵10进墨口,输墨泵10出墨口通过输墨管11固定连接储墨箱1的出墨口4,通过控制面板5打开输墨泵10,进而在输墨泵10的作用下,储墨腔8内端的油墨经管道和输墨管11到达储墨箱1 的出墨口4,经出墨口4和注墨头对印刷设备进行输墨,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输墨的繁琐,而储墨箱1底端的限位杆12和限位槽14进行固定,能够防止储墨箱1在输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正常的输墨工作,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接墨板2内部两端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端设有滑块16,滑块16一端设有清理机构17,清理机构17一端设有推杆19,推杆19一端设有推动气缸20,接墨板2一端设有通孔21,通过设置的接墨板2,在输墨过程中,将接墨板2放置于注墨头和印刷设备注墨口连接处的底端,进而在输墨过程中,少量滴落的油墨会直接掉落到接墨板2上,接墨板2的表层设有疏油层,通过疏油层能够防止油墨和接墨板2表层融合,而接墨板2内部两端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端设有滑块16,滑块16一端设有清理机构17,清理机构17一端设有推杆19,推杆19一端设有推动气缸20,进而在接墨完成后通过推动气缸20推动推杆19向接墨板2另一端进行移动,同时滑块16在滑槽15内端滑动,从而带动清理机构17进行移动,清理机构17具体设有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其底端的清理刮板,进而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清理刮板对接墨板2表面的油墨进行清理,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接墨板2顶端设有注墨头支架22,上固定架3底端设有升降杆23,升降杆23底端设有下固定架24,下固定架24底端设有万向轮25,通过在储墨腔8底部一端设有液位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9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5基面设有显示屏和蜂鸣器,进而通过液位传感器9可以实时检测储墨腔8内端的油墨量,并通过蜂鸣器进行提示,通过上固定架3和下固定架24之间的升降杆23可以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其满足各种高度的印刷设备,通过检修口6方便对内部进行检修,通过万向轮25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便利,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4.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将注墨头的一端连接出墨口4,将注墨头的另一端和印刷设备的注墨口进行固定,储墨腔8通过管道固定连接输墨泵10进墨口,输墨泵10出墨口通过输墨管11固定连接储墨箱1的出墨口4,通过控制面板5打开输墨泵10,进而在输墨泵10的作用下,储墨腔8内端的油墨经管道和输墨管11到达储墨箱1的出墨口4,经出墨口4和注墨头对印刷设备进行输墨,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输墨的繁琐,而储墨箱1底端的限位杆12和限位槽14进行固定,能够防止储墨箱1在输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正常的输墨工作,在输墨过程中,将接墨板2放置于注墨头和印刷设备注墨口连接处的底端,进而在输墨过程中,少量滴落的油墨会直接掉落到接墨板2上,接墨板2的表层设有疏油层,通过疏油层能够防止油墨和接墨板2表层融合,而接墨板2内部两端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端设有滑块 16,滑块16一端设有清理机构17,清理机构17一端设有推杆19,推杆19 一端设有推动气缸20,进而在接墨完成后通过推动气缸20推动推杆19向接墨板2另一端进行移动,同时滑块16在滑槽15内端滑动,从而带动清理机构17进行移动,清理机构17具体设有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其底端的清理刮板,进而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清理刮板对接墨板2表面的油墨进行清理,通过在储墨腔8底部一端设有液位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9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5基面设有显示屏和蜂鸣器,进而通过液位传感器9可以实时检测储墨腔8内端的油墨量,并通过蜂鸣器进行提示,通过上固定架3和下固定架24 之间的升降杆23可以对装置的高度进行
调节,以使其满足各种高度的印刷设备,通过检修口6方便对内部进行检修,通过万向轮25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