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印刷机的具有输墨装置的凹版印刷装置以及凹版印刷方法与流程

2021-09-08 00: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凹版 印刷 基材 装置 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s)的凹版印刷装置(500),包括印版滚筒(503),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圆周上包括凹部(514)的成像图案,并且包括用于对设置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的图案进行上墨的输墨装置(508),所述输墨装置包括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壳面(518)的区域中具有与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对应的凹部(513),所述输墨装置还包括上墨装置(511),通过所述上墨装置,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能够在位于其圆周上的着墨部位上被上墨,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配合,并且在其壳面(521)的区域中具有与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对应的凸起部(524、524’)或凸起的区域(522),所述凸起的区域对应于成像图案的包括凹部(514)的区域或对应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511)至少在所述着墨部位的包括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的运行旋转方向(d)的下游侧上包括一构造为刮刀的、在运行位置中与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壳面(518)处于接触的保留机构(526),通过所述保留机构能够去除放置在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壳面(518)的未被凹刻的区域上的和/或之前涂覆的印刷油墨(5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在其壳面(21)上包括传递油墨的凸起的区域(522)或者传递油墨的凸起部(524、524’),所述凸起部在其最小直径的区域中具有1.0mm的最大宽度(b524)和/或比印版滚筒(503)上的相应的凹刻部(514)的宽度(b514)大最多0.8mm的宽度(b513),和/或所述凸起部在印版滚筒(504)上以最大十倍的宽度(b513)成像各个凹刻部(514)和/或所述凸起部在其壳面(21)上单独成像彼此间隔1000μm或更小的凹刻部(514),和/或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壳面(21)上包括10cm2的面积上具有至少五个非连续凸起部(524、524’)的区域,和/或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壳面上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非连续的凸起部(524、524’)的区域,所述两个或更多非连续的凸起部分别具有与相邻的凸起部(524、524’)最大为1000μm的间距。3.一种用于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s)的凹版印刷装置(500),包括印版滚筒(503),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圆周上包括凹部(514)的成像图案,并且包括用于对设置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的图案进行上墨的输墨装置(508),所述输墨装置包括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壳面(518)的区域中具有与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对应的凹部(513),所述输墨装置还包括上墨装置(511),通过所述上墨装置,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能够在位于其圆周上的着墨部位上被上墨,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构成压印位置,并且在其壳面(521)的区域中具有多个传输油墨的凸起部(524、52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在其壳面(21)上包括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刻部(514)相对应的凸起部(524、524’),所述凸起部在其最小直径的区域中具有0.6mm的最大宽度(b524)和/或具有比在印版滚筒(503)上的相对应的凹刻部(514)的宽度(b514)大最多0.5mm的宽度(b513),和/或所述凸起部将在印版滚筒(504)上的各个凹刻部(514)以最大十倍的宽度(b513)成像和/或将在印版滚筒(503)上的间隔1mm的凹刻部(514)单个地成像,和/或所述凸起在其壳面(21)上包括在10cm的面积上具有至少五个非连续的凸起部(524、
524’)的区域和/或具有两个或多个非连续的凸起部(524、524’)的区域,所述两个或多个非连续的凸起部分别具有与相邻的凸起部(524、524’)最大1000μm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所述凸起部(524、524)的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与所述印版滚筒(503)之间设置具有优选弹性的和/或可压缩的壳面的第三输墨装置滚筒(53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511)至少在所述着墨部位的包括所述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运行旋转方向(d)的下游侧上包括一构成为刮刀或刮墨刀的保留机构(526),通过所述保留机构,沿运行旋转方向(d)观察在所述上墨装置后面并且在具有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第一合墨部位之前能够去除事先施加到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壳面(518)上的印刷油墨(517)。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511)不分区地构成和/或作为保留机构(526)包括一个在运行位置中与包括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壳面(518)接触的刮刀,通过所述刮刀可去除位于壳面(518)的未被凹刻的区域上的印刷油墨(517)。7.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运行旋转方向(d)上观察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圆周上在刮刀后面设置去除装置(572),通过所述去除装置,将聚集在刮刀的沿旋转方向观察位于下游侧的侧面上的印刷油墨(517)从棱边上去除,或者将聚集在刮刀的沿旋转方向观察位于下游侧的侧面上的并且被输送到输墨装置滚筒(512)上的印刷油墨(517)在进入到合压部位(776)中之前利用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挡住。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包括能够远程操作的驱动机构(536)的调节驱动装置(551),通过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可使刮刀、包括刮刀和至少限定油墨存放腔(516)的部分的油墨存放单元(571)或整个上墨装置(511)在壳面(518)上能够合压和能够离压和/或在合压的厚度上能够改变,和/或所述调节驱动装置能够在由于磨损而导致刮刀在作用缩短的情况下跟踪刮刀、油墨存放单元(571)或整个上墨装置(51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压力介质操纵的促动器(536)、特别是气动缸(536)作为驱动机构(536)。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存放单元(571)为了调节径向的相对位置支承在引导件(576)上,所述引导件构造为在调节时获得所述刮刀的和/或支承所述刮刀的油墨存放单元(571)的倾斜角(576)的引导件(576)、尤其构造为直线的直线引导件(576)或平行四边形引导件(576)。11.根据权利要求1、2、5、6、7、8、9或10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保留机构(526)或支承所述保留机构的并且在所述上墨装置(511)中能够轴向运动地支承的油墨存放单元(571)能够通过驱动机构(543)关于相对于包括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的轴向位置轴向运动和/或在运行中串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实施为电马达(543)的驱动机构(543)到保留机构(526)或到承载所述保留机构的油墨单元(571)的轴向驱动通过将驱动机构(543)的旋转转换成线性运动的传动装置(528)实现,所述传动装置优选包括旋转的
偏心件、尤其是能够偏心地围绕例如垂直于期望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的驱动元件(583)。13.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被构造成是能够调温的和/或能够被调温介质流过。14.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或13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511)包括油墨存放腔(516),所述油墨存放腔在面向包括所述凹部(513)的所述油墨装置滚筒(512)的一侧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油墨装置滚筒的壳面(518)限定并且在所述区域中构成或至少包括施加部位,并且所述上墨装置(511)在油墨存放腔(516)的至少在包括所述凹部(513)的所述油墨装置滚筒(512)的运行旋转方向上在下游的侧上包括所述保留装置(526)。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具有至少一个油墨分配器(546)的油墨分配装置(544),所述油墨分配器通过驱动机构(581)能够在第一油墨装置滚筒(512)的轴向方向上来回运动并且包括设置用于输送油墨的管路系统的至少在工作位置中伸入到油墨存放腔(516)中的端部(553)和/或通入到油墨存放腔(516)中的油墨出口(619)。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分配器(546)设置在滑座(548)上,所述滑座能够轴向运动地支承在直线引导件(549)中并且通过所述驱动机构(581)经由将旋转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动装置(582)或经由尤其是气动的驱动装置可往复运动,和/或,设置尤其是无接触地或基于光学或基于尺寸测量的、用于监控和/或调节储存在油墨存放腔(516)中的印刷油墨(517)的液位的传感器装置(594),所述传感器装置被所述能够往复运动的油墨分配装置(544)包围并且被其带动,或者对于光学地或无接触地工作的传感器装置(594)的情况固定地设置。1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511)和/或从所述壳面(518)取下所述印刷油墨(517)的保留机构(526)在具有所述凹入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的侧面上与所述输墨装置滚筒配合地设置,所述侧面相对于延伸通过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旋转轴线(r512)的竖直平面观察位于面向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侧面上、尤其位于下象限中。1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机构(526)在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圆周上在上半部的区域中和/或在运行中向上转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配合地设置,和/或,所述保留机构(526)在工作位置中至少在其作用端的区域中相对于切线具有倾斜度,使得在与所述保留机构(526)接触的位置处的切线或在朝向着墨部位的一侧与所述保留机构(526)的最小间距的切线形成锐角。1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或18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500)包括多个、例如至少三个、尤其是至少四个分别具有一个上墨装置(511)、一个具有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和一个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输墨列(529),通过所述输墨列能够对印版滚筒(503)中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输墨列(529)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具有相互不同的凹部(513)的图案和/或两个输墨列(529)的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具有相互不同的凸起部(524、524’)或凸起的区域(522)的图案。21.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511)与具有所述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耦联地支承在机架(533、538)中或上,使得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径向运动时,所述上墨装置(511)在保持输墨装置滚筒(512)与保留机构(526)之间的径向相对位置的情况下一起运动。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墨装置滚筒(512)以及支承上墨装置(511)的底架的侧部件(539、578)在两侧设置在偏心地支承在机架(538、533)中的轴承环上或者设置在能够在机架(538、533)中直线运动地支承的侧部件(539、578)上,和/或,共同运动能够通过实施为电马达(687)或实施为压力介质操纵的活塞汽缸系统(687)的驱动机构(687)来引起,和/或设置沿调整方向限制运动的、尤其能够调节的止挡机构(689)。23.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或22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为了其更换或为了维护和/或装备目的能够取出地支承在机架(533、538)中或上。24.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或23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支承在分机架(538、533)中或上,所述分机架能够从承载至少印版滚筒(503)的机架上移开,和/或输墨装置(508)在第一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2、519)之间设计成能够分开。25.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24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给所述上墨装置(511)供应印刷油墨(517)的管路系统中设置有调温装置(604),通过所述调温装置能够对要输入的印刷油墨(517)进行调温。26.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上的凹部(513)设置在以在圆周上封闭的油墨传递印版套筒(637)的形式的外圆周上,和/或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包括能够旋转地支承或能够支承在输墨装置(508)中的滚筒体(628),在所述滚筒体上能够拆卸地设置或能够设置有在圆周上封闭的、在其向外指向的表面(632)上承载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凹部(513)的油墨传递印版套筒(637)。2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或26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涂料滚筒(512)连同端侧的滚筒轴颈(559)一起为了在运行中更换和/或装备,被构造为能够沿着在垂直于旋转轴线(r512)的平面中延伸的提取路径在机架(538、533、538、533)的机架壁之间从涂料输墨装置(508)移除,和/或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连同其在端侧固定地布置的滚筒轴颈(559)一起具有比机架(538、533、538、533)的两个在端侧支承输墨装置滚筒(512)的机架壁之间的净宽度(w538)或在布置在机架(538、533、538、533)的机架壁的内侧上的底架的侧部件(539)之间的净宽度小的长度(1512),和/或,容纳端侧的滚筒轴颈(559)的径向轴承(729、731)在净宽度
(w538)内布置在机架(538、533、538、533)的两个在端侧支承输墨装置滚筒(512)的机架壁之间或在布置在机架(538、533、538、533)的机架壁的内侧上的底架的侧部件(539)之间,和/或,在传动系中在旋转强制驱动装置与驱动侧的滚筒轴颈(559)之间设置能够拆卸的、特别是关于转角位置无间隙和/或一一对应的联接件(724)。2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或26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墨滚筒(512)或由所述输墨滚筒包围的滚筒体(628)在至少一个装备情况下仅在其一个端侧上支承或能够支承在机架(538、533)上的一个端侧上,其中,在所述装备情况下整个输墨滚筒(512)、滚筒体(628)或由滚筒体(628)支承的油墨传递印版套筒(637)能够被轴向地取出,而输墨装置滚筒(512)或其滚筒体(628)不支承在其另一个端侧上并且至少在其横截面的轴向投影的区域中能够不与机架(538)重叠地和/或从机架定线外自由进入机架平面,和/或,将输墨装置滚筒(512)支撑在第一机架侧的支承机构(671)或容纳此类支承机构(671)的机架壁元件为了装备输墨装置滚筒(512)而与新的或翻新的油墨传递印版套筒(637)在运行中从工作位置转换到装备位置,其中,在工作位置中,支承机构能够径向转动地支撑输墨装置滚筒(512),在装备位置中,支承机构释放用于将输墨装置滚筒(512)或由输墨装置滚筒(512)包括的滚筒体(628)从输墨装置(508)或在圆周上闭合的油墨传递印版套筒(637)从滚筒体(628)中取出的路径。2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包括能够旋转地支承或能够支承在输墨装置(508)中的滚筒体(628),所述滚筒体在其壳面(631)上中间接或直接地带有陶瓷层(633),在所述陶瓷层的向外指向的表面(632)上设置有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凹部(513)。3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或29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503)在其圆周上在待被上墨的印刷宽度和印刷长度内、但在提供一个或多个印张(ni)的印刷图的凹部(514)的成像图案的外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线状凹部(514.1、514.2、514.3、514.4),用于印刷用于检查印版滚筒(503)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519)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图元(761、762、766、767),所述第一线状凹部在印版滚筒(503)上仅部分地与通过滚动获得的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圆周上的投影相交,用以检查设置在限定的位置中的线状凹部(514.1、514.2、514.3、514.4)的相对位置。31.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能够轴向运动地支承在凹版印刷装置(500)的机架(538)中并且通过轴向驱动装置(734)能够利用驱动机构(736)轴向运动。32.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或31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在生产运行中单个地通过与其余的输墨装置滚筒和印刷装置滚筒(519、531、503、501)的驱动装置在机械方面独立的、优选关于旋转位置可调的驱动装置(616、711)或者与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一起通过在生产运行中与使印版滚筒(503)旋转的驱动机构在机
械上独立地、优选关于旋转位置可调的驱动装置(616、711)被驱动或能够被驱动。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616、698、699、704)构造为力矩马达(616、698、699、704),和/或在驱动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驱动装置(616、711)和/或驱动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驱动装置(698、712)的配设给驱动马达(616、698、699、704)的驱动装置调节器(711/712)中实施周期性地应用于每个印刷长度的规定(v1、v2),通过所述规定引起与相对于印版滚筒(503)同步的角度位置变化的偏差的变化并且至少部分地校正设置在印版滚筒(503)的圆周上的印版(504)的由于生产运行引起的长度变化。34.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或33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油墨滚筒(512)上的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对应的凹部(513)包括支撑接片(515),所述支撑接片中断第二油墨滚筒(512)上的与印版滚筒(503)上的贯通的凹部(514)对应的凹部(513),并且所述支撑接片的上侧处于第一油墨滚筒(512)的未受干扰的、即未凹刻的壳面(518)的水平上。35.一种印刷机,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被设计为有价证券印刷机和/或处理单张纸形式的基材(s)的印刷机和/或根据自身装订方法工作的凹版印刷机,所述印刷机包括:基材供应部(100),通过所述基材供应部能够在入口侧将待印刷的基材(s)供应给印刷机;第一输送段(200),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段能够将基材(s)供应给至少一个印刷装置(500),产品容纳部(400),至少简单印刷的基材(s

)能够通过该产品容纳部组合;第二传送区段(300),基材(s

)能够通过第二传送区段直接或间接地馈送到产品容纳部(400)。36.一种用于根据凹版印刷方法、特别是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500)或者使用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印刷机的情况下来印刷基材(s)的方法,包括印版滚筒(503)和输墨装置(508),所述印版滚筒(503)在其圆周上包括凹部(514)的成像图案,所述输墨装置用于对设置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的图案进行上墨,印版滚筒(503)从上墨装置(511)出发通过第一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2、519)被间接或者直接地进行部分上墨,其方式是,在生产运行中进行:在其壳面(518)的区域中具有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相对应的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首先被加载印刷油墨(517),在到达与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合压位置之前,通过构造为刮刀并且与所述壳面处于接触中的保留机构(526)将施加在所述壳面(518)上的印刷油墨(517)从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所述壳面(518)上清除,留在所述凹部(514)的区域中的印刷油墨(517)在所述合压部位处,在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壳面(521)上的凸起部(524、524’)或凸起的区域(522)上输出,所述凸起的区域对应于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或存在于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的成像图案的区域(523),并且在所述凸起部(524)的区域中或凸起的区域(522)中接收的印刷油墨(517)直接或者通过另一输墨装置滚筒(531)输出到印版滚筒(503)上。37.一利用于根据凹版印刷方法、特别是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凹
版印刷装置(500)或者使用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印刷机的情况下来印刷基材(s)的方法,包括印版滚筒(503)和输墨装置(508),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圆周上包括凹部(514)的成像图案,所述输墨装置用于对设置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的图案进行上墨,其中,印版滚筒(503)从上墨装置(511)出发通过第一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2、519)被间接或者直接地进行部分上墨,其方式是,在生产运行中进行:在其壳面(518)的区域中具有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相对应的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首先被加载印刷油墨(517),在到达与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合压位置之前通过阻挡装置(526)去除涂覆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壳面(518)上的印刷油墨(517),并且留在所述凹部(514)的区域中的印刷油墨(517)在所述合压位置处输出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壳面(521)上的凸起部(524),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或与所述印版滚筒(503)上存在的凹部(514)的成像图案的区域(523)相对应,并且所述凸起部在其最小直径的区域中具有0.6mm的最大宽度(b524)和/或比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对应的凹刻部(514)的宽度(b514)大最多0.5mm的宽度(b513),和/或所述凸起部将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各个凹刻部(514)以大最多十倍的宽度(b513)成像,和/或所述凸起部单独成像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例如以1mm间隔的凹刻部(514),和/或在壳面(21)上包括10cm2的面积上具有至少五个非连续的凸起部(524、524’)的区域,和/或在壳面上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非连续的凸起部(524、524’)的区域,所述两个或更多非连续的凸起部分别具有与相邻的凸起部(524、524’)最大为1000μm的间距。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油墨(517)通过构造为刮刀并且与所述壳面接触的保留机构(526)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壳面(518)去除。39.根据权利要求36、37或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在一个位置上被加载印刷油墨(517),所述印刷油墨(517)关于延伸通过所述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位于面向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半部上。40.根据权利要求36、37、38或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到达与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合压位置之前,通过合压到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壳面(518)上的、构造为刮刀的保留机构(526)将在所述凹部(513)外部施加在所述壳面(518)上的印刷油墨(517)去除。41.根据权利要求36、37、38、39或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递到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上的印刷油墨(517)直接或经由另一个输墨装置滚筒(531)传递到印版滚筒(503)上。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油墨(517)从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2、519)的多个输墨列(529)转移到所述另一个输墨装置滚筒(531)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S)的凹版印刷装置(500)和一种用于运行的方法,包括印版滚筒(503),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圆周上包括凹部(514)的成像图案,并且包括用于对设置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的图案进行上墨的输墨装置(508),所述输墨装置包括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壳面(518)的区域中具有与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对应的凹部(513)并且通过上墨装置能够在位于其圆周上的着墨部位上被上墨,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配合,并且在其壳面(521)的区域中具有与在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对应的凸起部(524、524’)或凸起的区域(522),所述凸起的区域对应于成像图案的包括凹部(514)的区域或对应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还在包括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的运行旋转方向(D)的着墨部位下游侧上包括一构造为刮刀的或刮墨刀的保留机构(526)和/或在其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壳面(21)上包括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刻部(514)对应的凸起部(524、524’)。)。)。


技术研发人员:阿莱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03
技术公布日:2021/9/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