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印刷机 凹版 干燥箱 电子
一种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饮料、烟草、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发展很快,对凹版印刷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凹版印刷机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软包装材料印刷和纸容器包装印刷。近几年国内外印刷机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全球化的生产竞争,印刷用户逐渐转向了出口和高端市场,以追逐更高的利润,因此对印刷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印刷机市场已逐渐趋向于使用带有电子轴的印刷设备,欧洲市场已经开始淘汰传统的长轴印刷机,而是开始研发使用电子轴控制系统生产的印刷机,并取得了极佳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印刷机技术水平还达不到中高端用户的需求,还处于传统型长轴印刷机为主的生产模式,新型的电子轴印刷机研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子轴凹版印刷机是指采用电子轴控制系统的凹版印刷机,其电子轴控制系统是对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各个印刷单元采用独立伺服驱动,所有印刷单之间利用网络的快速响应实时进行数据交换,在实现精确传递动力、保证同步控制的同时,通过对各个印刷版辊相位的精细调节来满足图案的套准,形成虚拟电子主轴来取代传统机械主传动轴,同时简化机械传动结构和省略套色补偿机构的一种自动化伺服控制系统。目前的电子轴凹版印刷机体积较大,能在多个领域使用完成软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材料和纸容器包装印刷。而由于印刷对象的篇幅较大,在印刷过程中,对于印刷完的材料的干燥要求较高。目前现有的凹版印刷机,对于篇幅较大、渲染面积较大的印刷品,有时候存在干燥不足的情况,这使得印刷品完成后由于未充分干燥而使染料模糊,产生较差的印刷效果。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好干燥效果的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该干燥箱通过设置特定的结构,并把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印刷腔和干燥腔,使印刷品在印刷过程中能进行干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置干燥腔进行二次干燥,并设置特定的传送带结构配合干燥腔实现较好的干燥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包括印刷机壳体、油墨装置和干燥箱;所述油墨装置、干燥箱均固定在印刷机壳体内;所述油墨装置设置在印刷机壳体中部,干燥箱一端与油墨装置的出墨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印刷机壳体出口相连通;

所述干燥箱包括箱体,箱体内空间分隔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印刷腔和干燥腔,印刷腔与干燥腔连通;其中,所述印刷腔与油墨装置出墨口相接,所述干燥腔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部分延伸至干燥腔外,且与印刷机壳体出口相对接;所述传送带朝印刷机壳体出口方向传送;

所述印刷腔内设有印版、压印辊以及展平辊;所述展平辊上方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传送带表面设有多个通透的气孔,传送带上方的干燥腔内壁面设有逆向吹风孔,且逆向吹风孔的开口设置为与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传送带下方的干燥腔侧壁上设有平向吹风孔;所述干燥腔内设有风机,风机与逆向吹风孔、平向吹风孔连接。

具体的,所述干燥箱内设置两个腔体,分别为印刷腔和干燥腔;通过在印刷腔内设置超声波发生器,来对印刷腔内正在印刷的印刷品进行第一次干燥;在印刷腔内印刷的物品在超声波发生器的作用下完成了即时干燥,并从印刷腔传送至干燥腔内,此时进行第二次干燥。干燥腔上臂设有逆向吹风孔,来对位于传送带表面的印刷品进行吹风干燥,且在传送带上设有贯通上下的气孔,使位于传送带下方的平向吹风孔吹出的气流能通过气孔流通至上方空间,实现了气流对流,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干燥效果。当印刷品在干燥腔内完成干燥后,被传送带传输至印刷机出口,完成印刷。

优选的,所述逆向吹风孔设置为倾斜设置。

具体的,倾斜设置的逆向吹风孔有利于对准传送带上表面进行吹风,实现较好地二次干燥效果。

优选的,所述逆向吹风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逆向吹风孔设置在干燥腔朝向印刷机壳体出口的一侧。

具体的,由于传送带是朝向印刷机壳体出口的一侧传送,将逆向吹风孔设置在该侧,可以使逆向吹风孔更好地对印刷品进行吹拂。

优选的,所述逆向吹风孔具有多个,多个逆向吹风孔等间距地分布在干燥腔的内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表面还设有冷却槽。

具体的,传送带上设置冷却槽,能使放置在传送带上印刷品通过降温进一步实现干燥。

以上的,所述冷却槽内放置有冷却软管,且所述冷却软管随传送带同步传动。

具体的,冷却软管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能随着传送带的传送过程而弯折,且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冷却软管内灌注有冷却凝胶。

具体的,通过在软管内设有冷却凝胶,使印刷品与冷却软管接触而产生快速降温,有利于印刷品油墨的干燥。

优选的,所述平向吹风孔的孔口设置为向上倾斜。

具体的,平向吹风孔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速干燥腔内的气体对流,若将其设置为孔口朝上,则能更好地使其将气流通过气孔流动至干燥腔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该干燥箱通过设置特定的结构,并把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印刷腔和干燥腔,使印刷品在印刷过程中能进行干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置干燥腔进行二次干燥,使印刷品具有更好的干燥效果。该干燥箱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干燥效果佳、耗电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箱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箱,包括印刷机壳体1、油墨装置2和干燥箱3;所述油墨装置2、干燥箱3均固定在印刷机壳体1内;干燥箱3一端与油墨装置2的出墨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印刷机壳体1出口相连通;

所述干燥箱3包括箱体,箱体内空间分隔为两个腔体,分别为印刷腔31和干燥腔32,印刷腔31与干燥腔32连通;其中,所述印刷腔31与油墨装置2出墨口相接,所述干燥腔32设有传送带33,所述传送带33部分延伸至干燥腔32外,且与印刷机壳体1出口相对接;所述传送带33朝印刷机壳体1出口方向传送;

所述印刷腔31内设有印版311、压印辊312以及展平辊313;所述展平辊313上方设有超声波发生器314;所述传送带33表面设有多个通透的气孔311,所述气孔311等间距分布在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33上方的干燥腔32内壁面设有逆向吹风孔321,且逆向吹风孔321的开口设置为与传送带33传送方向相反;传送带33下方的干燥腔32侧壁上设有平向吹风孔322;所述干燥腔32内设有风机,风机与逆向吹风孔321、平向吹风孔322连接。

具体的,所述干燥箱3内设置两个腔体,分别为印刷腔31和干燥腔32;通过在印刷腔31内设置超声波发生器314,来对印刷腔31内正在印刷的印刷品进行第一次干燥;在印刷腔31内印刷的物品在超声波发生器314的作用下完成了即时干燥,并从印刷腔31传送至干燥腔32内,此时进行第二次干燥。干燥腔32上臂设有逆向吹风孔321,来对位于传送带33表面的印刷品进行吹风干燥,且在传送带33上设有贯通上下的气孔311,使位于传送带33下方的平向吹风孔322吹出的气流能通过气孔311流通至上方空间,实现了气流对流,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干燥效果。当印刷品在干燥腔32内完成干燥后,被传送带33传输至印刷机出口,完成印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逆向吹风孔321设置为倾斜设置;所述逆向吹风孔32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具体的,倾斜设置的逆向吹风孔321有利于对准传送带33上表面进行吹风,实现较好地二次干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逆向吹风孔321设置在干燥腔32朝向印刷机壳体1出口的一侧。由于传送带33是朝向印刷机壳体1出口的一侧传送,将逆向吹风孔321设置在该侧,可以使逆向吹风孔321更好地对印刷品进行吹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33表面还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放置有冷却软管332,且所述冷却软管332随传送带33同步传动。

具体的,传送带33上设置冷却槽,能使放置在传送带33上印刷品通过降温进一步实现干燥;冷却软管332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能随着传送带33的传送过程而弯折,且不易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软管332内灌注有冷却凝胶。通过在软管内设有冷却凝胶,使印刷品与冷却软管332接触而产生快速降温,有利于印刷品油墨的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向吹风孔322的孔口设置为向上倾斜。平向吹风孔322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速干燥腔32内的气体对流,若将其设置为孔口朝上,则能更好地使其将气流通过气孔311流动至干燥腔32上方。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