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20 20: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记录 介质 装置
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传真机、打印机等为代表的记录装置中,存在为了在以记录纸张为代表的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而具备使记录介质翻转的路径的记录装置。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具备用于收纳记录介质的第一盒和第二盒,从任意一个盒送出的记录介质被输送至与位于各盒上方的记录头对置的位置,并在第一面上进行记录。在第一面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在朝向铅垂上方输送之后朝向铅垂下方输送,即转向输送,被输送至用于翻转的翻转路径。在翻转路径中从朝下的输送方向翻转为朝上的输送方向的记录介质被再次输送至与记录头对置的位置,并在第二面上进行记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253号公报

用于使记录介质翻转的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越长,则具有能够应对更长的记录介质,并且能够确保干燥时间等的优点。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路径布局中,为了延长用于使记录介质翻转的翻转路径,需要使配置在相比翻转路径更靠铅垂上方的位置处的结构物向铅垂上方移动,或者使配置在相比使记录介质从朝下的输送方向翻转为朝上的输送方向的弯曲路径部分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的结构物向铅垂下方移动,从而使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备:至少一个介质收纳部,收纳记录前的介质;记录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介质收纳部的上方,并在介质上进行记录;以及翻转路径,将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后的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翻转用弯曲路径使该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在具备一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该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或者,在沿着铅垂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最上方的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径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打印机;2…装置主体;3…第一介质盒;4…第二介质盒;5…第三介质盒;6…第四介质盒;7…供给托盘;8…排出托盘;10…油墨收纳部;11…废液收纳部;12…行式头;13…输送带;14、15…带轮;18…外部输送辊对;19…供给辊;20…分离辊;21、22、23、24…拾取辊;25、26、27、28…进给辊对;29、30、31、32、33、34、37、38、39…输送辊对;41、42…挡板;t1…供给路径;t2…记录时输送路径;t3…转向路径;t4…翻转路径;t5…向下输送路径;r1…第一弯曲路径;r2…第二弯曲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概略说明。

第一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至少一个介质收纳部,收纳记录前的介质;记录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介质收纳部的上方,用于在介质上进行记录;以及翻转路径,将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后的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翻转用弯曲路径使该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在具备一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该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或者,在设置有多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铅垂方向最上方的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根据本方式,由于是在具备一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该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或者,在设置有多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铅垂方向最上方的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的构成,因此,即使在为了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而将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位于相比所述介质收纳部中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即使在为了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而将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中,所述记录装置沿着铅垂方向具备多个所述介质收纳部,在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介质的方向上,多个所述介质收纳部中最上方的第一介质收纳部的尺寸小于其下方的第二介质收纳部的尺寸,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收纳部与所述第二介质收纳部的尺寸的差异而形成的空间。

根据本方式,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收纳部与所述第二介质收纳部的尺寸的差异形成与所述第一介质收纳部相邻的空间,并利用该空间来配置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有效利用所述空间来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中,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介质收纳部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不重叠,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介质收纳部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重叠。

根据本方式,能够有效利用所述空间来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式中,朝向排出托盘排出介质的排出位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介质收纳部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不重叠。

根据本方式,即使在为了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而将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式中,所述排出位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介质收纳部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重叠。

根据本方式,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第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或第六方式中,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相对于所述排出位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跨该位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侧而设置。

根据本方式,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第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至第七方式中,铅垂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介质收纳部的尺寸比所述第二介质收纳部的尺寸大。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使与所述第一介质收纳部相邻的空间的铅垂方向上的尺寸更大,因此,能够将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进而能够更进一步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

第九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八方式的任一方式中,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的输送路径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形成角度,并向上输送介质。

根据本方式,由于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的输送路径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形成角度,并向上输送介质,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第十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式中,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的输送路径被设定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50°~70°的范围内的倾斜角。

根据本方式,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第十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或第十方式中,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的输送路径由输送介质的输送带构成,所述输送带位于相比所述介质收纳部中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更靠铅垂上方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将输送带和记录部相对于介质收纳部配置于铅垂上方,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第十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九至第十一方式中,所述翻转路径中位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上游并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介质的向下输送路径,从水平方向来看与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的输送路径不平行。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将输送带和记录部相对于介质收纳部配置于铅垂上方,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第十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十二方式的任一方式中,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给路径,所述供给路径经由向上凸起的供给用弯曲路径使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的介质朝向包含与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介质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并且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根据本方式,由于是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的构成,因此,即使在为了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而将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十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三方式中,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位于相比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即使在为了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而将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十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四方式中,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的所述上端位置位于相比所述介质收纳部中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十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四至第十五方式中,在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中所述上端位置的上游设置有输送介质的第一输送辊,在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中所述上端位置的下游设置有输送介质的第二输送辊,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在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汇合。

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第二输送辊来输送供给路径的介质和翻转路径的介质。因此,容易将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以便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

第十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六方式中,在具备一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的位置和该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或者,在沿着铅垂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介质收纳部时,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的位置和最上方的介质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根据本方式,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第十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三至第十七方式中,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曲率比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的曲率小。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曲率小于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的曲率,因此,与在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使介质弯曲时、即使第一面和第二面均未进行记录的介质弯曲时相比,在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使介质弯曲时、即使在第一面上进行了记录的介质弯曲时能够平缓地弯曲。即,在使已进行了记录的介质弯曲时更平缓地弯曲,因此,不易在介质上形成褶皱等损伤,进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第十九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八方式中,所述翻转路径中位于所述翻转用弯曲路径的上游且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介质的向下输送路径沿着从装置外表面朝向装置中心部的方向倾斜,所述记录装置在铅垂方向上所述供给用弯曲路径的上方具备经由从装置侧面朝向装置外部突出的供给托盘将介质送入装置内部的供给辊,所述向下输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供给辊的至少一部分从铅垂方向来看重叠。

根据本方式,由于成为所述向下输送路径倾斜,所述供给辊的至少一部分进入通过该倾斜形成的空间的状态,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第二十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九方式中,经由所述供给托盘送入装置内部的介质进入所述翻转路径。

根据本方式,在经由所述供给托盘送入装置内部的介质进入所述翻转路径的构成中,能够得到上述第五方式的作用效果。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以下,将通过对以记录纸张为代表的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油墨来进行记录的喷墨打印机1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以下,将喷墨打印机1简称为打印机1。

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所示的x-y-z坐标系是正交坐标系,y轴方向是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且是装置进深方向。x轴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从打印机1的操作者来看, x方向为左侧,-x方向为右侧。另外,-x方向成为从后述的介质盒送出介质的方向。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即装置高度方向, z方向为上方向,-z方向为下方向。

以下,有时将介质被输往的方向称为“下游”,另外将其相反方向称为“上游”。另外,在各图中,用虚线表示介质输送路径。在打印机1中,介质通过虚线所示的介质输送路径进行输送。

打印机1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沿铅垂方向具备多个介质盒。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最上方的第一介质盒3朝向下方依次具备第二介质盒4、第三介质盒5、第四介质盒6这些介质盒。符号p表示收纳于各介质盒中的介质。各介质盒是介质收纳部的一例。

第一介质盒3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xb比第二介质盒4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xb短。即,在x轴方向上,第一介质盒3的尺寸比第二介质盒4的尺寸小。第三介质盒5和第四介质盒6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二介质盒4相同。

在第一介质盒3中,作为一例能够以短边方向沿着x轴方向的方式收纳a4尺寸纸张。另外,在第二介质盒、第三介质盒5以及第四介质盒6中,作为一例能够以长边方向沿着x轴方向的方式收纳a3尺寸纸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介质收纳盒的铅垂方向上的尺寸、即介质的可收纳张数相同。

对于各介质盒设置有将所收纳的介质朝向-x方向送出的拾取辊。对于第一介质盒3设置有拾取辊21,对于第二介质盒4设置有拾取辊22,对于第三介质盒5设置有拾取辊23,对于第四介质盒6设置有拾取辊24。

另外,对于各介质盒设置有朝向包括-x方向分量和 z方向分量的斜上方进给沿-x方向送出的介质的进给辊对。对于第一介质盒3设置有进给辊对25,对于第二介质盒4设置有进给辊对26,对于第三介质盒5设置有进给辊对27,对于第四介质盒6设置有进给辊对28。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辊对”均由通过未图示的电机驱动的驱动辊和与该驱动辊接触而从动旋转的从动辊构成。

从第一介质盒3送出并通过进给辊对25朝向斜上方输送的介质原封不动地朝向包括-x方向分量和 z方向分量的斜上方输送,并被输送至后述的记录时输送路径t2。

从第二介质盒4送出并通过进给辊对26朝向斜上方输送的介质从输送辊对30受到输送力而朝向上方输送,并到达输送辊对29。

从第三介质盒5送出并通过进给辊对27朝向斜上方输送的介质通过输送辊对31和输送辊对30朝向上方输送,并到达输送辊对29。

从第四介质盒6送出并通过进给辊对28朝向斜上方输送的介质通过输送辊对32、输送辊对31以及输送辊对30朝向上方输送,并到达输送辊对29。

输送辊对29如上所述将介质朝向包含 x方向分量和 z方向分量的斜上方输送。

从输送辊对29起的下游的介质输送路径以向上凸起的方式弯曲,介质通过该弯曲路径部分后到达输送辊对30。以下,将从各介质盒送出的介质到达输送辊对30为止的介质输送路径称为“供给路径t1”。另外,将供给路径t1中位于输送辊对29与输送辊对30之间并以向上凸起的方式弯曲的路径部分称为“第一弯曲路径r1”。第一弯曲路径r1是“供给用弯曲路径”的一例。供给路径t1是使从各介质盒送出的介质朝向包含与从各介质盒送出介质的方向即-x方向相反的方向即 x方向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的路径。而且,该供给路径t1在输送辊对30的上游附近与后述的翻转路径t4汇合。

此外,位于输送辊对29附近且图示于装置主体2外侧的外部输送辊对18是设置于图1中省略图示的增设单元中的辊对。该增设单元构成为能够收纳介质,并构成为能够通过外部输送辊对18将从未图示的送出辊送出的介质供给至打印机1内。

另外,第一弯曲路径r1的附近设置有从装置主体2的侧面朝向装置外部突出的供给托盘7。供给托盘7是用于手动进给介质的托盘,介质从供给托盘7通过供给辊19和分离辊20而被供给至打印机1内。此外,经由供给托盘7送入装置内部的介质在进入供给路径t1之后,进入后述的翻转路径t4。

接着,从输送辊对29受到输送力的介质通过以向下凸起的方式弯曲的弯曲路径到达输送辊对31。此外,以下将后述的输送辊对34与输送辊对31之间以向下凸起的方式弯曲的弯曲路径称为“第二弯曲路径r2”。第二弯曲路径r2是“翻转用弯曲路径”的一例。第二弯曲路径r2是构成后述的翻转路径t4的路径。

从输送辊对31受到输送力的介质被输送至作为记录部和液体喷出头的一例的行式头12与输送带13之间、即与行式头12对置的记录位置。此外,以下将从输送辊对31至输送辊对32为止的介质输送路径称为“记录时输送路径t2”。

行式头12向介质的面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油墨而执行记录。

行式头12是构成为喷出油墨的喷嘴将介质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覆盖的喷墨头,并构成为不随着在介质宽度方向上移动而能够在整个介质宽度区域内进行记录的喷墨头。但是,喷墨头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搭载于滑架并且一边在介质宽度方向上移动一边喷出油墨的类型。

输送带13是挂绕在带轮14和带轮15上的环形带,并通过利用未图示的电机驱动带轮14和带轮15中的至少一方而进行旋转。介质一边被吸附在输送带13的带面上一边在与行式头12对置的位置上输送。相对于输送带13的介质的吸附,可以采用空气吸引方式、静电吸附方式等公知的吸附方式。

在此,从与行式头12对置的位置通过的记录时输送路径t2呈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形成角度,并朝上输送介质的构成。该朝上的输送方向在图1中是包含-x方向分量和 z方向分量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打印机1的水平方向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时输送路径t2被设定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50°~70°的范围内的倾斜角,更为具体而言被设定为大致60°的倾斜角。

被行式头12在第一面上进行了记录的介质通过位于输送带13下游的输送辊对32进一步朝向包含-x方向分量和 z方向分量的斜上方输送。

在输送辊对32的下游设置有挡板41,通过该挡板41切换介质的输送方向。在原样直接排出介质的情况下,介质的输送路径被挡板41切换为朝向上方的输送辊对37。在输送辊对37的下游还设置有挡板42,通过该挡板42将输送路径切换为从排出位置a1排出和朝向位于铅垂方向更上方的输送辊对38输送中的任意一个。介质在朝向输送辊对38输送的情况下,从排出位置a2排出。

从排出位置a1排出的介质由朝向包含 x方向分量和 z方向分量的斜上方倾斜的排出托盘8接收。从排出位置a2排出的介质由未图示的可选托盘接收。

当除了介质的第一面之外还在第二面上进行记录时,介质通过挡板41而被输往包含-x方向分量和 z方向分量的斜上方,并通过分支位置k1进入转向路径t3。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向路径t3为从分支位置k1朝向上侧的介质输送路径。转向路径t3中设置有输送辊对39。进入转向路径t3的介质被输送辊对39朝向上方输送,然后,在介质的后端通过分支位置k1之后,切换输送辊对39的旋转方向,由此朝向下方输送介质。

转向路径t3上连接有翻转路径t4。在本实施方式中,翻转路径t4是从分支位置k1起通过输送辊对33、34、30到达输送辊对31的介质输送路径。翻转路径t4中包含上述第二弯曲路径r2。

被输送辊对33朝向下方输送的介质从输送辊对33和输送辊对34受到输送力而到达输送辊对30,并被输送辊对30再次输送至与行式头12对置的位置。即,翻转路径t4是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介质,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第二弯曲路径r2使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的路径。

在被再次输送至与行式头12对置的位置处的介质中,与已经进行了记录的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与行式头12对置。由此,行式头12能够对介质的第二面进行记录。在第二面进行了记录的介质从上述排出位置a1或排出位置a2排出。

以下,参照图2进一步对打印机1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2中,位置h1是铅垂方向上的第一介质盒3的上端位置,位置h2是铅垂方向上的第二弯曲路径r2的下端位置。在铅垂方向上,位置h2位于位置h1的下方。即,从作为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的x轴方向来看,是第一介质盒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弯曲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构成。换言之,构成为第一介质盒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弯曲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在铅垂方向上重叠。

因此,即使在为了确保翻转路径t4的路径长度而将第二弯曲路径r2配置于更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x轴方向来看,是第一介质盒3的一部分与第二弯曲路径r2的一部分重叠的构成,但也可以是第一介质盒3的全部与第二弯曲路径r2的一部分重叠的构成,或者也可以是第二弯曲路径r2的全部与第一介质盒3的一部分重叠的构成。

此外,如上所述,x轴方向上的第一介质盒3的尺寸比其下方的第二介质盒4的尺寸小,通过这样的尺寸差异,成为相对于第一介质盒3在-x方向上形成空间的状态。并且,成为第二弯曲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进入该空间的状态。即,能够有效利用通过第一介质盒3与第二介质盒4的尺寸差异而形成的空间,来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另外,在图2中,位置h3是铅垂方向上的第一弯曲路径r1的上端位置。铅垂方向上的位置h3位于位置h2的上方。即,从水平方向来看,是第一弯曲路径r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弯曲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构成。换言之,是第一弯曲路径r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弯曲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在铅垂方向上重叠的构成。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更加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路径r2的曲率小于第一弯曲路径r1的曲率。由此,与在第一弯曲路径r1使介质弯曲时、即使第一面和第二面均未进行记录的介质弯曲时相比,在第二弯曲路径r2使介质弯曲时能够平缓地弯曲。即,在使已进行了记录而刚性降低的介质弯曲时更平缓地弯曲,因此,不易在介质上形成褶皱等的损伤,进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另外,翻转路径t4中位于第二弯曲路径r2的上游且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介质的向下输送路径t5沿着从装置外表面朝向装置中心部的方向倾斜。向下输送路径t5是翻转路径t4的一部分,且是从输送辊对33的上游附近至输送辊对34为止的直线状的路径。

该直线状的向下输送路径t5倾斜,因而成为在向下输送路径t5的下侧形成有空间的状态。并且,成为供给辊19进入该空间的状态。在图2中,位置w1是供给辊19的-x方向的端部位置,位置w2是供给辊19的 x方向的端部位置。从图2明确可知,从铅垂方向来看,向下输送路径t5的至少一部分与供给辊19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是向下输送路径t5的至少一部分与供给辊19的至少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重叠的构成。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铅垂方向来看是向下输送路径t5的一部分与供给辊19的一部分重叠的构成,但也可以是向下输送路径t5全部与供给辊19的一部分重叠,还可以是供给辊19的全部与向下输送路径t5的一部分重叠。

接着,参照图3对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3中,附图标记3a是上述第一介质盒3的变形例,该变形例涉及的第一介质盒3a的铅垂方向上的尺寸za大于第二介质盒4的铅垂方向上的尺寸zb。即,构成为介质的可收纳张数在第一介质盒3a比第二介质盒4多。此外,虽然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第三介质盒5和第四介质盒6的铅垂方向上的尺寸、即介质的可收纳张数与第二介质盒4相同。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进一步增大与第一介质盒3a相邻的空间sb的铅垂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够将第二弯曲路径r2配置在更下方的位置处,进而能够进一步确保翻转路径t4的路径长度。另外,能够增加如作为一例而列举的a4尺寸纸张那样使用频率高的纸张的可收纳张数。

此外,在空间sb中,不仅可以配置第二弯曲路径r2,还可以配置其他的构成。例如,可以配置储存从行式头12朝向未图示的冲洗盖喷出以进行维护的、作为废液的油墨的废液收纳部。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而且它们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沿着铅垂方向具备多个介质收纳盒,但也可以仅具备一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时输送路径t2斜向上倾斜,但也可以沿着铅垂方向,还可以沿着水平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下输送路径t5斜向下倾斜,但是若不考虑与供给辊19在水平方向上重叠,则也可以沿着铅垂方向。

另外,也可以省略经由供给托盘7的介质的供给单元、通过外部输送辊对18从增设单元供给介质的供给单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