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储液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4: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压缩机 组件 特别 储液器


1.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液器。


背景技术:

2.储液器是压缩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应用范围比较广。储液器的基本原理是将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冷媒从热交换器(例如,蒸发器)经由所述进气管吸入,进入储液罐内实现气液分离,并经过滤网过滤排出异物,气态冷媒会通过出气管,被压缩机吸入,用于压缩作业。被分离的液态冷媒经周围的热量汽化而上升,同样会被压缩机吸入,用于压缩作业。因此,储液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防止压缩机在非稳定状态下运行时,液态冷媒流入压缩机导致液击,损坏压缩机泵体。二是对冷媒过滤,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损坏压缩机泵体。然而,压缩机是以间歇式吸气的方式吸取储液器中的气态冷媒,现有的储液器通常在这种吸气方式下,会产生较大气流压力脉动,常常会严重影响压缩的运行,增大压缩机的耗能。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储液器,在不影响压缩机正常吸入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气流的均匀性,降低气流压力脉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器,以解决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储液器气流压力脉动过大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孔板、分流管、导气管和出气管;其中,
6.所述筒体包括缓冲腔和内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7.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端部,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缓冲腔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所述进气管用于将气液混合冷媒输送至所述缓冲腔中;
8.所述孔板具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孔板沿所述筒体径向铺设于所述内腔中;
9.所述分流管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每一所述通孔中均穿设一所述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用于分流所述气态冷媒;
10.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用于输送所述气液混合冷媒中的气态冷媒;
11.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用于将所述气态冷媒输送出所述内腔。
12.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孔板将所述内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13.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储液器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沿着所述筒体的径向铺设,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所述气
液混合冷媒中的杂质。
14.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过滤网为金属网。
15.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导气管包括第一管件和与所述第一管件相连通的第二管件;其中,
16.所述第一管件为i形管,所述第一管件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气孔;
17.所述第二管件为l形管,所述l形管具有竖直部分和与所述竖直部分连接的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所述竖直部分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相连通。
18.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储液器还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件的水平部分,并与所述第二管件相连通。
19.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回油管的管孔直径为1~5毫米。
20.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分流管包括管体及设置于所述管体上的多个第三气孔,所述气孔沿所述管体均匀布置,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孔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分流管内直径的1/4~1/2。
21.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第三气孔的直径为所述分流管内直径的1/5~1/3。
22.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分流管的流通总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气管的流通面积。
23.可选的,在所述储液器中,所述筒体的内直径为所述进气管内直径的2倍~6倍。
24.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孔板、分流管、导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包括缓冲腔和内腔,当气液混合冷媒通过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筒体时,液态冷媒会经过缓冲腔和内腔流至筒体底部,而气态冷媒经所述进气管的气孔分流后进入缓冲腔。气态冷媒的流速经缓冲大幅下降后,随之进入内腔中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用于进一步分流所述气态冷媒,使得所述气态冷媒的流动变得更加均匀,从而解决气流不均匀问题。最后,所述气态冷媒通过导气管传输至出气管,压缩机通过出气管将所述气态冷媒吸入。因此,加设分流管的储液器,不仅降低了进气的冲击压,而且在压缩机间歇式吸气的过程中,还可大大消减气流压力脉动,使得压缩机运行更加稳定,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流管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流管俯视图;
2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孔板俯视图;
29.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进气管示意图。
30.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1.00-储液器;
32.10-筒体;100-内腔;101-缓冲腔;1001-第一腔室;1002-第二腔室;
33.11-进气管;111-第一气孔;12-出气管;
34.13-导气管;131-第一管件;132-第二管件;133-第二气孔;
35.14-孔板;141-通孔;
36.15-分流管;151-第三气孔;
37.16-过滤网;17-回油管;
38.l
1-相邻两个所述气孔之间的距离;
39.d
1-分流管内直径;d
2-气孔直径;d
3-通孔直径;d
4-筒体内直径;d
5-分流管外直径;d
6-进气管内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40.如前所述,压缩机是以间歇式吸气的方式吸取储液器中的气态冷媒,现有的储液器通常在这种吸气方式下,会产生较大气流压力脉动,常常会严重影响压缩的运行,增大压缩机的耗能。
41.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液器,在不影响压缩机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气流的均匀性,消减气流压力脉动,保证压缩机的平稳运行。
4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储液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43.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液器00,包括筒体10、进气管11、出气管12、导气管13、孔板14和分流管15。其中,所述筒体10具有缓冲腔101和内腔100,所述缓冲腔101与所述内腔100相连通。所述进气管11设置于所述筒体10的端部,与所述缓冲腔101相连通。所述进气管11靠近所述缓冲腔101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111,所述第一气孔111用于降低吸气脉动,所述进气管11用于将气液混合冷媒输送至所述缓冲腔101中。所述缓冲腔101的作用在于缓冲从所述进气管12进入的气液混合冷媒,降低所述气液混合冷媒的冲击压,使得气流流速降低,为后续的气体分流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腔101的容积大于或等于20倍的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腔的容积。
44.所述孔板14具有至少两个通孔141,所述孔板14沿所述筒体10径向内截面铺设于所述内腔100中,并将所述内腔100分为第一腔体1001和第二腔体1002。所述分流管15设置于所述内腔100中,并穿设于所述通孔14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001和所述第二腔室1002。每一所述通孔141中均穿设一所述分流管15,所述分流管15用于分流所述气态冷媒。气态冷媒通过所述缓冲腔101进入内腔100中,由所述分流管15分流,使得气态冷媒均匀地从第一腔室1001流入第二腔室1002。
45.所述导气管13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002中,所述导气管13一端与所述出气管12相连通,所述导气管13用于输送第二腔室1002中的气态冷媒至出气管12。所述导气管13具有第一管件131和第二管件132,其中,所述第一管件131为i形管,所述第一管件131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气孔133,便于分流气体。所述第二管件132为l形管,所述l形管具有竖直部分和与所述竖直部分连接的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一端与所述出气管12相连通,所述竖直部分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131相连通。所述出气管12设置于所述筒体10的侧壁上,所述出气管12用于将所述气态冷媒输送出所述内腔100,以供压缩机吸入气态冷媒。
46.所述储液器00还包括过滤网16和回油管17。所述过滤网16沿着所述筒
47.体
48.10的径向铺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001内。所述过滤网16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不锈
钢或玻璃纤维。所述过滤网16用于过滤气液混合冷媒中的异物,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损坏压缩机泵体。所述回油管17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件132的水平部分,并与所述第二管件相连通。所述回油管17便于所述储液器00中的润滑机油回流。因为压缩机的长期运转,其内部会有一定的润滑机油随汽化的冷媒排出,通过所述出气管12和所述导气管13进入所述储液器00的所述筒体10内,长期下来润滑机油会沉淀在所述筒体10的底部。所述吸油孔17能够将沉淀在所述筒体10底部的润滑机油通过压缩机的吸力作力,又回流进储液器的出气管12并重新进入压缩机内,从而对压缩机又起到润滑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回油管17的直径为1~5毫米。
49.请参阅图2,所述分流管15上具有多个第三气孔151,并沿所述分流管15管壁均匀布置。为满足所述压缩机间歇式吸气运作的供气流量的需求,在不影响正常吸气的操作的情况下实现气体分流,进一步的,轴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气孔151之间的距离为l1,其范围为所述分流管15内直径d1的1/4~1/2,即l1∈[1/4d1,1/2d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孔151的直径为d2,其范围为所述分流管15内直径d1的1/5~1/3,即d2∈[1/5d1,1/3d1]。
[0050]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孔板14具有至少两个通孔141,所述孔板14沿所述筒体10径向内截面铺设于所述内腔100中。为保证所述分流管15穿设于所述孔板14上,并固定于所述孔板14上,所述孔板14上的所述通孔141的直径d3等于所述分流管的外直径d5,即d3=d5。
[0051]
请参阅图4和图5,为保证压缩机间歇式吸气时的气流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15的流通总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气管11的流通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筒体10的内直径d4为所述进气管11内直径d6的2倍~6倍,即d4∈[2d6,6d6]。
[0052]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储液器00,在所述储液器00的进气管11靠近所述缓冲腔101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111,所述第一气孔111可降低吸气脉动,分流气态冷媒。此外,在所述储液器00的内腔100中加设分流管15,并在所述分流管15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气孔151,所述第三气孔151和所述分流管15的内直径大小经精确计算后,满足所述压缩机间歇式吸气运作的供气流量的需求,在不影响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对气态冷媒进行分流,并且与所述出气管12相连的导气管13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气孔133,可实现对气态冷媒的进一步分流。因此,通过这种多孔设置,使得气态冷媒经过多层分流,缓解了气压脉动过大而导致压缩机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使得所述储液器00,在实现对吸入冷媒的气液分离的同时,还能保障气态冷媒的流量均匀,消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带来的气体压力脉动过大问题,利于压缩机高效节能运行。
[0053]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