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凝汽器用减温减压器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0: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减压器 凝汽器 集成 系统 用减温
凝汽器用减温减压器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温减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凝汽器用减温减压器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凝汽器的作用是用在汽轮机排汽口造成较高真空,使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到最低压力,增大蒸汽在汽轮机中的可用焓降,提高汽轮机的循环热效率,同时将汽轮机的排汽凝结成水,重新送回锅炉进行循环,汇集各种疏水减少汽水损失。

减温减压器将高温高压蒸汽降为适当的低压低温蒸汽时,容易在减温减压器的内底部形成水滴,造成减温减压器的上下壁的温度难以保持一致,不利于减温减压器的安全有效地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凝汽器用减温减压器集成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凝汽器用减温减压器集成系统,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凝汽器用减温减压器集成系统,包括有反应主体,所述反应主体的左端设置有蒸汽流入口,所述反应主体的右端设置有蒸汽流出口,所述蒸汽流入口的左侧连接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左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反应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反应主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接触箱,所述第二接触箱的左上壁贯穿连接有第二循环水管,所述第二接触箱的右上壁贯穿连接有通水管,所述反应主体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接触箱,所述第一接触箱的下侧壁贯穿连接有第一循环水管,所述反应主体的内部位于第二接触箱的左侧设置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的上端连接有雾化阀,所述雾化阀的左侧连接有送水管。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前端位于反应主体的内部,上侧所述冷却箱位于下侧冷却箱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循环水管远离于第一接触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上侧与第二循环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水管远离于第二接触箱的一端贯穿至第一接触箱的内部。

优选的,上侧所述冷却箱的上端贯穿至第二接触箱的上方,下侧所述冷却箱的下端贯穿至第一接触箱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送水管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左侧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于第一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蓄水箱。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位于反应主体的左侧,所述蓄水箱的底端与减压阀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循环水管,可将第二接触箱中的水通过第二水泵传送至第一循环水管中,然后通过第一循环水管将第二接触箱中的水送入第一接触箱中,然后第一接触箱中的水压上升将通过通水管保持第二接触箱与第一接触箱的水流平衡,使得第一接触箱与第二接触箱中的水温能够保持一致,则可缩小反应主体上下两侧壁的温度差,防止反应主体产生破裂现象,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箱,将冷却箱分别设置在反应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然后通过设置冷凝管,则可对冷却箱中的水持续冷却,反应主体中的蒸汽会与冷却箱的外侧表面接触,则可进一步达到降温减压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减温减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接触箱与第二接触箱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水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反应主体;2、进气口;3、减压阀;4、蒸汽流入口;5、第一接触箱;6、第一循环水管;7、冷凝管;8、冷却箱;9、蓄水箱;10、抽水管;11、第一水泵;12、送水管;13、雾化阀;14、喷水头;15、第二循环水管;16、第二接触箱;17、通水管;18、蒸汽流出口;19、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凝汽器用减温减压器集成系统,包括有反应主体1,反应主体1的左端设置有蒸汽流入口4,反应主体1的右端设置有蒸汽流出口18,蒸汽流入口4的左侧连接有减压阀3,减压阀3的左侧设置有进气口2,反应主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冷却箱8,冷却箱8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7,反应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接触箱16,第二接触箱16的左上壁贯穿连接有第二循环水管15,第二接触箱16的右上壁贯穿连接有通水管17,反应主体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接触箱5,第一接触箱5的下侧壁贯穿连接有第一循环水管6,反应主体1的内部位于第二接触箱16的左侧设置有喷水头14,喷水头14的上端连接有雾化阀13,雾化阀13的左侧连接有送水管12,通过设置第二循环水管15,可将第二接触箱16中的水通过第二水泵19传送至第一循环水管6中,然后通过第一循环水管6将第二接触箱16中的水送入第一接触箱5中,然后第一接触箱5中的水压上升将通过通水管17保持第二接触箱16与第一接触箱5的水流平衡,使得第一接触箱5与第二接触箱16中的水温能够保持一致,则可缩小反应主体1上下两侧壁的温度差,防止反应主体1产生破裂现象,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冷却箱8,将冷却箱8分别设置在反应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然后通过设置冷凝管7,则可对冷却箱8中的水持续冷却,反应主体1中的蒸汽会与冷却箱8的外侧表面接触,则可进一步达到降温减压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减温减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箱8的前端位于反应主体1的内部,上侧冷却箱8位于下侧冷却箱8的右侧,冷却箱8可通过期外侧表面的冷却,使得蒸汽能够与冷却箱8接触进行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循环水管6远离于第一接触箱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水泵19,第二水泵19的上侧与第二循环水管15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水泵19,可将第二接触箱16中的水抽至第一接触箱5中,使得第一接触箱5与第二接触箱16中的水温保持一致,能够减少反应主体1上下侧壁的温度差。

进一步地,通水管17远离于第二接触箱16的一端贯穿至第一接触箱5的内部,通水管17可以保持第一接触箱5与第二接触箱16的水流平衡,实现水的循环流动。

更进一步地,上侧冷却箱8的上端贯穿至第二接触箱16的上方,下侧冷却箱8的下端贯穿至第一接触箱5的下方,冷却箱8通过第一接触箱5与第二接触箱16则可在竖直方向设置,并且能够使冷凝管7稳定工作。

具体地,送水管1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水泵11,第一水泵11的左侧连接有抽水管10,抽水管10远离于第一水泵11的一端连接有蓄水箱9,第一水泵11可通过抽水管10将水源送至送水管12中,然后通过送水管12向雾化阀13中提供水源,则可使喷水头14能够稳定喷雾降温。

具体地,蓄水箱9位于反应主体1的左侧,蓄水箱9的底端与减压阀3的上端连接,蓄水箱9可为整个减温减压器提供充足的水源,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通过冷却水进行减温减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水蒸气通过进气口2连接进入减压阀3中,然后通过减压阀3的减压节流送至反应主体1中,此时将第一水泵11打开,则第一水泵通过抽水管10将蓄水箱9中的水抽至雾化阀13中,然后通过雾化作用使得喷水头14向反应主体1中喷雾减温,然后蒸汽继续向前流至冷却箱8的表面,通过冷凝管7的持续冷凝,使得冷却箱8能够对蒸汽再次进行减温降压,此过程中可能会在反应主体1的底部凝结水,使得反应主体1的上下壁温差较大,为了降低反应主体1的上下两侧的温度差,则可将第二水泵19打开,然后第二水泵19通过第二循环水管15将第二接触箱16中的水抽至第一循环水管6中,然后第一循环水管6将水送至第一接触箱5中,第一接触箱5通过通水管17向第二接触箱16中送水保持水压平衡,则可实现第一接触箱5与第二接触箱16中的水流平衡,并且使得第一接触箱5与第二接触箱16能够保持温度一直从而减小反应主体1的山下表面的温差,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