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替代植筋的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6: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结构 节点 构造 植筋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替代植筋的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2.植筋是在已施工的建筑不能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而需要加固改造原建筑物,或设计之初已明确知道建筑物前期的功能需求与后期的功能需求不同,而常采用的一种加固方法,本技术所述针对后一种情况即设计之初已确定后期需要改造的情况。
3.目前,植筋通常是在先浇部与后浇部接触的连接面上弹线定位钻孔,在孔内注入高强植筋胶后植筋,再对高强植筋胶进行固化养护,养护完成后对植入的钢筋进行抽样抗拔实验,检测合格后在后浇钢筋上绑扎钢筋,再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先浇部的钢筋多而密时,钻孔时经常撞到先浇部内的先浇钢筋,然后需要重新钻孔,找到其他位置植入钢筋,发明人认为存在植筋位置不准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够准确地植入后置钢筋,本技术提供一种替代植筋的节点构造。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替代植筋的节点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替代植筋的节点构造,包括先浇部和后浇部,所述后浇部内设有后置钢筋,先浇部和后浇部的连接处称为连接面;所述先浇部内设有预埋钢筋和设置于预埋筋端部的套筒,所述预埋筋插接于套筒内且预埋筋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垂直于先浇部与后浇部的连接面;所述套筒背离预埋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先浇部的外部,且套筒背离先浇部的一端的端面和连接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d不小于0;所述后置钢筋插接于套筒内且后置钢筋和套筒螺纹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先浇部时,将预埋钢筋和套筒埋设在先浇部内后再浇筑混凝土,在先浇部上套筒在连接面上,再将后置钢筋螺纹连接于套筒内,从而准确快捷地完成植筋。
9.可选的,所述套筒靠近后浇部的端面与连接面齐平。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在浇筑模板上预留相应的孔洞使套筒裸露出来,施工方便。
11.可选的,所述套筒靠近后浇部的端部增设有钢板,所述钢板靠近后浇部的一侧与连接面齐平。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浇筑时混凝土进入到套筒内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钢板靠近后浇部的一侧设为粗糙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后浇部的混凝土与先浇部混凝土的抗剪连接。
15.可选的,所述套筒远离连接面的一端增设有扩口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套筒的锚固强度。
17.可选的,所述扩口部的内径与套筒内径一致,且扩口部与先浇钢筋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套筒的制作方便,并且内径一致可以增加连接处的长度,从而提高连接强度。
19.可选的,所述扩口部的外壁上增设有肋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条增加扩口部与周围混凝土的结合力。
21.可选的,所述套筒远离连接面的一端外壁上增设有短筋。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计算锚固强度时没有考虑到套筒外壁光滑而导致实际的锚固强度低于计算值,增加短筋从而增加套筒部分的锚固强度,使得实际锚固强度不低于计算值。
23.可选的,d大于0。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模板时在模板上预留孔洞,使得套筒穿过预留孔洞,从而避免浇筑时混凝土进入到套筒内。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施工先浇部时,将预埋钢筋和套筒埋设在先浇部内后再浇筑混凝土,在先浇部上套筒在连接面上,再将后置钢筋螺纹连接于套筒内,从而准确快捷地完成植筋;
27.2.通过套筒的扩口部和短筋的设置,增加了套筒的锚固强度;
28.3.通过增设的钢板,增大后浇部的混凝土与先浇部的抗剪连接。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套筒的剖面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套筒的剖面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套筒的剖面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1、先浇部;12、后浇部;13、连接面;2、预埋钢筋;3、套筒;4、后置钢筋;5、钢板;6、短筋;7、扩口部;71、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替代植筋的节点构造。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节点结构包括先浇部11和后浇部12,先浇部11和后浇部12的连接处成为连接面13。先浇部11内还设有预埋钢筋2,预埋钢筋2垂直于连接面13设置。预埋钢筋2靠近连接面13的一端设有套筒3,预埋钢筋2远离连接面13的一端弯折从而增加锚固力。预埋钢筋2的端部插接于套筒3内,并且套筒3的端面与连接面13齐平。后浇部12内设有后置钢筋4,后置钢筋4的一端插接于套筒3内。
38.结合图1和图2,预埋钢筋2靠近连接面13的端部与套筒3靠近连接面13的端面间隔设置,并且预埋钢筋2与套筒3以及后置钢筋4与套筒3均螺纹配合。
39.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先浇部11施工时,先浇部11内的构造钢筋与预埋钢筋2、套筒3一同绑扎好之后再支模板,并且套筒3靠近连接面13的端面抵在模板上,然后再浇筑混
凝土。完成之后,先浇部11在连接面13留有套筒3的孔洞。后浇部12施工时,先将后置钢筋4插入到连接面13上的套筒3的孔洞内,从而方便快捷地完成植筋,然后在后置钢筋4上绑扎其他钢筋后再浇筑混凝土,完成后浇部12的施工。
40.实施例2
41.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3靠近连接面13的一端设有钢板5,钢板5垂直固定于套筒3上,并且钢板5靠近后浇部12的端面与连接面13齐平,套筒3位于钢板5的中心处。浇筑混凝土时,钢板5可以减少混凝土落入到套筒3内的情况。将钢板5靠近后浇部12的侧面设置为粗糙面,提高钢板5和后浇部12混凝土的粘结力。
42.套筒3远离连接面13的一端设有两根短筋6,一根短筋6设置于套筒3上方,一根短筋6设置于套筒3下方,两根短筋6均垂直固定于套筒3的外壁上。施工时可将废弃的短筋6焊接与套筒3外壁上。
43.套筒3远离连接面13的一端增设有扩口部7,扩口部7的内径与套筒3的内径一致,并且扩口部7的外壁上设有肋条71。肋条71沿着扩口部7一周设置,并设有多条。扩口部7和预埋钢筋2螺纹配合。
44.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施工前在套筒3远离连接面13的一端上焊接两个短筋6;先浇部11施工时,设置套筒3时套筒3靠近后浇部12的端面与钢板5靠近后浇部12的端面均紧贴于模板上,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大部分被钢板5挡住,保证了套筒3内的清洁。后浇部12施工时,将后置钢筋4插接于套管内并且后置钢筋4与套管螺纹连接,再在后置钢筋4上绑扎钢筋后浇筑后浇部12。
45.实施例3
46.参考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3靠近后浇部12的端面穿过连接面13并与连接面13间隔设置,并且没有钢板5的设置。
47.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先浇部11施工时,设置套筒3时使套筒3一部分穿过连接面13;支模板时在模板上预留与套筒3相对应的孔洞,套筒3穿过模板的孔洞并且间隙配合。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套筒3在模板外,混凝土不会从套筒3靠近后浇部12的一端进入到套筒3内。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