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作动筒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00:5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作动筒。


背景技术:

2.在液压领域的加载装置中,通常需要设计作动缸和加载缸搭配使用,用作动缸作为主动件带动加载缸实现对管路液体的控制
3.然而,传统的作动加载结构,需要分别设定作动缸和加载缸的主体部分,使其输出轴通过连接器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用时作动缸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器带动加载缸的输出轴移动,达到作动加载过程,但此过程中,由于分别设定作动缸和加载缸的主体部分导致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较大,造成了空间利用率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分别设定作动缸和加载缸的主体部分导致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较大,造成了空间利用率的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作动筒。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作动筒,包括加载缸缸筒、中间端盖和作动缸缸筒,所述加载缸缸筒和作动缸缸筒的外侧分别压紧有加载腔端盖和作动缸端盖,所述加载腔端盖、中间端盖和作动缸端盖的四角内部均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两侧均螺纹相连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垫分别与加载腔端盖和作动缸端盖紧密贴合,所述中间端盖的内壁贴合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两侧末端均固定相连有作动和加载活塞,所述作动和加载活塞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导向环和第四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的左侧末端与外界传感器测量杆固定相连,所述中间端盖和加载腔端盖的外壁前端分别加工有第一加载缸接口和第二加载缸接口,所述中间端盖和作动缸端盖的外壁后端分别加工有第一作动缸接口和第二作动缸接口。
7.优选的,所述加载缸缸筒、作动缸缸筒的内端与中间端盖均通过支撑环和第五密封圈紧密贴合。
8.优选的,所述加载缸缸筒和作动缸缸筒的外侧均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与加载腔端盖和作动缸端盖紧密贴合。
9.优选的,所述作动缸端盖的内壁中心两侧通过第六密封圈和第七密封圈与外界传感器测量杆相贴合,所述作动缸端盖的内壁中心安装有第二导向环。
10.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两侧末端均通过第三密封圈与作动和加载活塞紧密贴合。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作动筒,有益效果在于:
12.通过活塞杆、作动和加载活塞、作动缸、加载缸、第一加载缸接口、第二加载缸接口、第一作动缸接口和第二作动缸接口之间的配合,第一作动缸接口和第二作动缸接口实现作动缸缸筒与作动管路相连通,并通过第一加载缸接口和第二加载缸接口实现加载缸缸筒与加载管路相连通,而后在使用过程中,不管作动缸结构上哪个接口先给压动作,通过活
塞杆和作动和加载活塞以最快的联动方式让加载缸结构处有杆腔或无杆腔液体收放功能,并且在过程中可时刻通过外界传感器测量杆使作动缸结构的给压数据进行检测,给实验提供准确的数值,本案把作动缸结构和加载缸结构组合成一体后,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有效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加载腔端盖,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作动和加载活塞,5、第三密封圈,6、活塞杆,7、第一导向环,8、第四密封圈,9、加载缸缸筒,10、中间端盖,11、第一加载缸接口,12、第二加载缸接口,13、支撑环,14、第五密封圈,15、外界传感器测量杆,16、作动缸缸筒,17、作动缸端盖,18、第六密封圈,19、第二导向环,20、第七密封圈,21、螺杆,22、弹簧垫,23、螺母,24、第一作动缸接口,25、第二作动缸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参照附图1-4:本实施例中,一种作动筒,包括加载缸缸筒9、中间端盖10和作动缸缸筒16,加载缸缸筒9和作动缸缸筒16的外侧分别压紧有加载腔端盖1和作动缸端盖17,加载腔端盖1、中间端盖10和作动缸端盖17的四角内部均贯穿有螺杆21,螺杆21的外壁两侧均螺纹相连有螺母23,螺母23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垫22分别与加载腔端盖1和作动缸端盖17紧密贴合,中间端盖10的内壁贴合有活塞杆6,外界传感器测量杆15使作动缸结构的给压数据进行检测,给实验提供准确的数值,活塞杆6可在中间端盖10的内部移动并保证移动过程中的相对密封,活塞杆6的两侧末端均固定相连有作动和加载活塞4,作动和加载活塞4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导向环7和第四密封圈8,作动和加载活塞4可在加载缸缸筒9和作动缸缸筒16的内壁移动并保证移动过程中的相对密封,活塞杆6的左侧末端与外界传感器测量杆15固定相连,中间端盖10和加载腔端盖1的外壁前端分别加工有第一加载缸接口11和第二加载缸接口12,中间端盖10和作动缸端盖17的外壁后端分别加工有第一作动缸接口24和第二作动缸接口25,加载缸缸筒9、作动缸缸筒16的内端与中间端盖10均通过支撑环13和第五密封圈14紧密贴合,加载缸缸筒9和作动缸缸筒16的外侧均通过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分别与加载腔端盖1和作动缸端盖17紧密贴合,作动缸端盖17的内壁中心两侧通过第六密封圈18和第七密封圈20与外界传感器测量杆15相贴合,作动缸端盖17的内壁中心安装有第二导向环19,活塞杆6的两侧末端均通过第三密封圈5与作动和加载活塞4紧密贴合;
20.通过活塞杆6、作动和加载活塞4、作动缸、加载缸、第一加载缸接口11、第二加载缸接口12、第一作动缸接口24和第二作动缸接口25第一作动缸接口24和第二作动缸接口25实现作动缸缸筒16与作动管路相连通,并通过第一加载缸接口11和第二加载缸接口12实现加载缸缸筒9与加载管路相连通,而后在使用过程中,不管作动缸结构上哪个接口先给压动作,通过活塞杆6和作动和加载活塞4以最快的联动方式让加载缸结构处有杆腔或无杆腔液
体收放功能,并且在过程中可时刻通过外界传感器测量杆15使作动缸结构的给压数据进行检测,给实验提供准确的数值,本案把作动缸结构和加载缸结构组合成一体后,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有效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21.工作原理:
22.当需要此作动筒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将整体结构按照图中所示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将整体结构固定在对应的平台处,随后通过第一作动缸接口24和第二作动缸接口25实现作动缸缸筒16与作动管路相连通,并通过第一加载缸接口11和第二加载缸接口12实现加载缸缸筒9与加载管路相连通,而后在使用过程中,作动筒即作动加载缸如图所示结构,把作动缸结构和加载缸结构组合成一体后,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有效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用时不管作动缸结构上哪个接口先给压动作,通过活塞杆6和作动和加载活塞4以最快的联动方式让加载缸结构处有杆腔或无杆腔液体收放功能,并且在过程中可时刻通过外界传感器测量杆15使作动缸结构的给压数据进行检测,给实验提供准确的数值,相较于传统的作动加载结构,需要分别设定作动缸和加载缸的主体部分,使其输出轴通过连接器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用时作动缸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器带动加载缸的输出轴移动,达到作动加载过程,但此过程中,由于分别设定作动缸和加载缸的主体部分导致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较大,造成了空间利用率的浪费,因此,本案把作动缸结构和加载缸结构组合成一体后,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有效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23.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