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力凝胶成型机的四向调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5:33: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凝胶成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凝胶成型机的四向调斜装置。


背景技术:

2.压力凝胶成型机的调斜功能对成型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640891u)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四向调斜压力成型机,该压力成型机的纵向调斜方案是,在压力成型机机体纵向两端对应地设置纵向调斜装置,两端的纵向调斜装置对压力成型机机体形成支撑,并通过顶升油缸实现对压力成型机的纵向调斜;其中,有一端纵向调斜装置中的导向支架与底座铰接,以满足纵向调斜时所需要的转动。这种纵向调斜装置的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比较笨重,耗材多,导致制作成本升高;同时,由于导向支架下部通过铰链结构与底座连接,在负荷较大(纵向调斜的负荷通常为4吨)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晃动,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笨重复杂、稳定性较差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好的压力凝胶成型机的四向调斜装置。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成型机机体的横向调斜单元、纵向调斜单元,横向调斜单元驱动成型机机体横向倾斜,纵向调斜单元驱动成型机机体纵向倾斜;纵向调斜机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成型机机体两端的第一纵向调斜装置和第二纵向调斜装置,第一纵向调斜装置和第二纵向调斜装置分别与成型机机体的两端部可转动连接并对成型机机体形成支撑,其特征在于,
5.第一纵向调斜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导向支架,两个第一导杆,第一升降油缸,导向升降板,轴承座,关节轴承,第一调斜主轴,第一导向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并垂直于第一底座的第一导向套,固定于第一导向套顶端的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导向套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导杆分别穿设于第一导向套中,第一导杆伸出第一导向套穿过第一连接板与导向升降板连接,第一升降油缸在两个第一导向套之间位置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其驱动头穿过第一连接板与导向升降板连接,轴承座固定于导向升降板上端,关节轴承安设于轴承座,第一调斜主轴一端安设于关节轴承而另一端与成型机机体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第二纵向调斜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导向支架,两个第二导杆,第二升降油缸,导向升降座,随动轴座,第二调斜主轴,第二导向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并垂直于第二底座的第二导向套,固定于第二导向套顶端的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导向套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二导杆分别穿设于第二导向套中,第二导杆伸出第二导向套穿过第二连接板与升降座连接,第二升降油缸在两个第二导向套之间位置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其驱动头穿过第二连接板与导向升降座连接,随动轴座可转动地安设于导向升降座,随动轴座的可转动方向与成型机机体纵向倾斜的方向一致;第二调斜主轴一端安设于随动轴座
而另一端与成型机机体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轴承座设置有加油嘴及内腔与加油嘴连通的储油罐。
8.作为优选,横向调斜单元包括横向调斜轴,横向调斜轴座,蜗轮丝杆升降机,升降机安装座,摆动支架,摆动支架在第二调斜主轴的侧向位置与随动轴座固定连接,升降机安装座与摆动支架铰接,横向调斜轴一端与成型机机体连接而另一端穿设于横向调斜轴座,蜗轮丝杆升降机包括固定于升降机安装座的驱动电机,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另一端与横向调斜轴座固定连接的丝杆,驱动电机驱动丝杆伸缩升降,带动成型机机体产生横向倾斜。
9.作为优选,横向调斜轴设置在第二调斜主轴的上方,摆动支架固定于随动轴座上远离所述第二调斜主轴的侧向位置。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纵向调斜装置分设在成型机机体两端,在两端的纵向调斜装置中,由导向支架及固定于导向支架的升降油缸提供支撑力,分别在成型机机体的两端形成支撑;导向支架与底座采用固定连接,提高了导向支架在调斜过程中的稳定性。
12.其中,第一纵向调斜装置中设置与第一调斜主轴的一端滑动连接的关节轴承,关节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导向升降板,第一调斜主轴的另一端与成型机机体固定连接。当顶升油缸带动导向升降板升降时,轴承座随导向升降板升降,关节轴承随轴承座升降并带动第一调斜主轴,由此带动成型机机体的一端升降,使得成型机机体的纵向两端形成高度差,实现纵向倾斜调节。第一调斜主轴与关节轴承滑动配合,由关节轴承提供成型机机体纵向调斜时第一调斜主轴所需要的转动,并满足成型机机体横向调斜时第一调斜主轴的旋转需要。由于关节轴承具有结构简单轻巧且能够承受较大负荷及可以承受轴向和径向混合负荷的特点,可以满足成型机机体纵向调斜和横向调斜时较大的负荷要求。
13.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耗材少、自重较轻,制作成本降低,而且调斜装置的稳定性较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14.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15.附图2是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
16.附图3是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17.附图标记:1.第一纵向调节装置;11.第一底座;12.第一导向支架;121.第一导向套;122.第一连接板;13.第一导杆;14.第一升降油缸;15.导向升降板;16.轴承座;161.加油嘴;162.储油罐;17.关节轴承;18.第一调斜主轴;2.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1.第二底座;22.第二导向支架;221.第二导向套;222.第二连接板;23.第二导杆;24.第二升降油缸;25.导向升降座;26. 随动轴座;27.第二调斜主轴;3.横向调节单元;31.横向调斜轴;32.横向调斜轴座;33.蜗轮丝杆升降机;331.驱动电机;333.丝杆;34.升降机安装座;35.摆动支架;4.成型机机体;41.静模端;42.动模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9.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成型机机体4的一个
横向调斜单元3和两个纵向调斜单元,横向调斜单元3用于对成型机机体4进行横向调斜,纵向调斜单元用于支撑成型机机体4并对成型机机体4进行纵向调斜。
20.纵向调斜单元包括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和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和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对称设置在成型机机体4的纵向两端,并分别与成型机机体4的端部可转动连接;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和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在对成型机机体4形成支撑的同时使得成型机机体4横向可转动,以便进行横向调斜;通过分别调节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和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对成型机机体4纵向两端的支撑高度,实现对成型机机体4进行纵向调斜。
21.纵向调斜单元中的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导向支架12,两个第一导杆13,第一升降油缸14,导向升降板15,轴承座16,关节轴承17,第一调斜主轴18;其中,
22.第一导向支架1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并垂直固定于第一底座11上的两个第一导向套121,固定于第一导向套121顶端的第一连接板122,两个第一导向套121通过第一连接板122相连接,由此形成稳定的导向支架;
23.第一导杆13分别可伸缩地穿设在第一导向套121中,第一导杆13伸出第一导向套121并穿过第一连接板122与导向升降板15连接;
24.第一升降油缸14在两个第一导向套121之间的间隔位置与第一连接板122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油缸14的中心线与两个第一导向套12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其驱动头穿过第一连接板122与导向升降板15连接;
25.导向升降板15在第一升降油缸14的驱动及第一导向套121、第一导杆13的导向作用下,可以做上下垂直移动;
26.轴承座16固定于导向升降板15上端,关节轴承17安设于轴承座16,第一调斜主轴18一端轴向可滑动地安装于关节轴承17而另一端与成型机机体4的静模端41固定连接,轴承座16设置有加油嘴161及内腔与加油嘴161连通的储油罐162,储油罐162贮存用于润滑关节轴承17和第一调斜主轴18的润滑油。
27.在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中,由第一导向支架12和第一升降油缸14提供对成型机机体4一端的支撑;在进行调斜时,由第一升降油缸14提供动力,驱动导向升降板15带动轴承座16、关节轴承17及第一调斜主轴18整体地垂直向上或向下移动,由此带动成型机机体4的静模端41向上或向下移动,使成型机机体4纵向两端形成高度差,从而实现纵向调斜;第一调斜主轴18带动成型机机体4端部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关节轴承17内外圈之间的相对转动为成型机机体4的静模端41向上或向下移动提供所需要的旋转方向。
28.纵向调斜单元中的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包括第二底座21,第二导向支架22,两个第二导杆23,第二升降油缸24,导向升降座25,随动轴座26,第二调斜主轴27;
29.第二导向支架2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并垂直于第二底座21的第二导向套221,固定于第二导向套221顶端的第二连接板222,两个第二导向套221通过第二连接板222相连接,由此形成稳定的导向支架;
30.第二导杆23分别可伸缩地穿设于第二导向套221中,第二导杆23伸出第二导向套221并穿过第二连接板222与导向升降座25连接;
31.第二升降油缸24在两个第二导向套221之间的间隔位置与第二连接板222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油缸24的中心线与两个第二导向套22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其驱动头穿过第二连接板222与随动轴座26连接;
32.导向升降座25与第二导杆23的顶部和第二升降油缸24的驱动头连接,导向升降座25在第二升降油缸24的驱动及第二导向套221、第二导杆23的导向作用下,可以做上下垂直移动;
33.随动轴座26两端可转动地安设于导向升降座25中,随动轴座26的可转动方向与成型机机体4纵向倾斜的方向一致;
34.第二调斜主轴27一端安设于随动轴座26而另一端与成型机机体4的动模端42固定连接。
35.在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中,由第二导向支架22和第二升降油缸24提供对成型机机体4的动模端42的支撑;在进行调斜时,由第二升降油缸24提供动力,驱动导向升降座25带动随动轴座26和第二调斜主轴27整体地垂直向上或向下移动,由此带动成型机机体4的动模端42向上或向下移动,使成型机机体4纵向两端形成高度差,从而实现纵向调斜;第二调斜主轴27带动成型机机体4的动模端42向上或向下移动时,随动轴座26在导向升降座25中的转动为成型机机体4端部向上或向下移动提供所需要的旋转方向。
36.通过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与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之间的配合,可实现成型机机体4纵向的稳定调斜,具体的调斜过程如下:
37.在调节成型机机体4向动模端42倾斜时,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中的第二升降油缸24的驱动杆不伸出,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中的第一升降油缸14的驱动杆伸出,驱动导向升降板15向上移动,第一调斜主轴18将带动成型机机体4的静模端41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调斜主轴18通过关节轴承17转动,同时,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中的随动轴座26在导向升降座25中转动,为成型机机体4整体倾斜提供转动方向,使得成型机机体4的静模端41高于动模端42,实现成型机机体4向动模端42的纵向调斜。
38.在调节成型机机体4向静模端41倾斜时,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中的第一升降油缸14的驱动杆不伸出,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中的第二升降油缸24的驱动杆伸出,驱动导向升降座25向上移动,第二调斜主轴27将带动成型机机体4的动模端42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调斜主轴27通过随动轴座26转动,同时,第一调斜主轴18通过关节轴承17转动,为成型机机体4整体倾斜提供转动方向,使得成型机机体4的动模端42高于静模端41,实现成型机机体4向静模端41的纵向调斜。
39.在实现成型机机体4纵向调斜的基础上,横向调斜单元3调节由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与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支撑的成型机机体4的横向倾斜。
40.横向调斜单元3包括横向调斜轴31,横向调斜轴座32,蜗轮丝杆升降机33,升降机安装座34,摆动支架35;
41.摆动支架35在第二调斜主轴27的侧向位置固定在转动块26上端,升降机安装座34与摆动支架35铰接,蜗轮丝杆升降机33固定于升降机安装座34并与横向调斜轴座32连接;横向调斜轴31设置于第二调斜主轴27的上方,横向调斜轴31一端与成型机机体4的动模端42固定连接而另一端穿设于横向调斜轴座32;
42.具体地,蜗轮丝杆升降机33包括固定于升降机安装座34的驱动电机331,一端与驱动电机331连接而另一端与横向调斜轴座32固定连接的丝杆333;
43.驱动电机331通过升降机安装座34与摆动支架35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331与升降机安装座34整体的可转动方向与成型机机体4的横向倾斜方向相同;
44.丝杆333通过横向调斜轴座32和横向调斜轴31与成型机机体4端部可转动连接。
45.摆动支架35固定于随动轴座26上远离第二调斜主轴27的远端位置,使第二调斜主轴27与驱动丝杆333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以使驱动丝杆333作用于横向调斜轴31的力矩可达到最大,从而使得横向调斜时驱动丝杆333对横向调斜轴31所需施加的作用力减小。这样不仅驱动电机331可以选用功率较小的电机,以降低设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同时可改善驱动丝杆333与横向调斜轴31之间的受力,使两者之间的可转动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46.在进行横向调斜时,第一纵向调节装置1中的第一升降油缸14和第二纵向调节装置2中的第二升降油缸24的驱动杆都不伸出。通过驱动电机331驱动丝杆333伸缩升降,驱动丝杆333通过横向调斜轴座32和横向调斜轴31带动成型机机体4在第一纵向调斜装置1和第二纵向调斜装置2转动,继而成型机机体4产生横向倾斜,从而可实现对成型机机体4的横向调斜。
47.当然上述附图和实施例仅为了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等效调整与变化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