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2:5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液现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对物体进行消毒的时候会使用到一种名为二氧化氯的消毒液,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现有的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3.1、传统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直接将二氧化氯倒入装置内部,无法很好的直观去看到配置比例,实用效果较差;
4.2、传统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搅拌,使得装置的使用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实用效果差与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装置外壳和第一搅拌杆,所述底板的底端均匀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装置外壳,且第一装置外壳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装置外壳,所述第三装置外壳内部底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第二搅拌杆,且第二搅拌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装置外壳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二搅拌杆底端的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第一搅拌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且电磁阀底端安装有贯穿第一装置外壳的出料管,所述第一装置外壳一端的顶端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装置外壳顶端的两端皆安装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装置外壳。
7.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贯穿至进料管内部的挡板,所述进料管的一侧安装有导杆。
8.优选的,所述导杆外侧套设有与挡板相连接的拉板,且拉板远离进料管一端导杆的外侧皆套设有复位弹簧。
9.优选的,所述第二装置外壳与进料管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装置外壳与进料管通过驱动电机相互对称。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装置外壳内部倒入既定的量,再通过拉板带动挡板进行移
动,将第二装置外壳内部的消毒剂通过进料管放入到装置的内部,进行控量,实用效果好;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进行转动,当第一搅拌杆在转动的时候驱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第二齿轮在旋转的过程中驱动第三齿轮进行与第一搅拌杆反向转动,同时带动第二搅拌杆进行转动,使得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有效对装置内部的消毒液进行搅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部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板;2、第一装置外壳;3、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把手;6、第二装置外壳;7、第三装置外壳;8、第一齿轮;9、驱动电机;10、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电磁阀;13、出料管;14、万向轮;15、进料管;16、挡板;17、导杆;18、复位弹簧;19、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实施例: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装置外壳2和第一搅拌杆3,底板1的底端均匀安装有万向轮14,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装置外壳2,且第一装置外壳2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装置外壳7,第三装置外壳7内部底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2内部的第二搅拌杆4,且第二搅拌杆4的顶端安装有第三齿轮11,第三装置外壳7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10,第三装置外壳7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9,且驱动电机9输出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二搅拌杆4底端的第一搅拌杆3,第三装置外壳7内部第一搅拌杆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8;
20.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10相互啮合,且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1相互啮合,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第一齿轮8带动第二齿轮10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二齿轮10带动第三齿轮11进行旋转,当第一齿轮8与第三齿轮11在转动的时候呈两个相反的方向转动;
21.第一装置外壳2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12,且电磁阀12底端安装有贯穿第一装置外壳2的出料管13,第一装置外壳2一端的顶端安装有把手5,第一装置外壳2顶端的两端皆安装有进料管15;
22.进料管15一侧设置有贯穿至进料管15内部的挡板16,进料管15的一侧安装有导杆17,且进料管15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装置外壳6;
23.导杆17外侧套设有与挡板16相连接的拉板19,且拉板19远离进料管15一端导杆17的外侧皆套设有复位弹簧18,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复位弹簧18顶动复位弹簧18推动挡板16进行封闭,使其可以自动复位;
24.第二装置外壳6与进料管15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装置外壳6与进料管15通过驱动
电机9相互对称。
25.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时,首先通过向第二装置外壳6的内部倒入需要搅拌的液体,当倒入后,通过拉动驱动电机9带动挡板16从进料管15的内部移出,当挡板16被拉动后第二装置外壳6内部需要进行搅拌的液体从进料管15的内部进入到第一装置外壳2的内部,然后通过驱动电机9驱动第一搅拌杆3进行旋转,当第一搅拌杆3在旋转的时候驱动第一齿轮8进行转动,第一齿轮8在转动的时候驱动第二齿轮10进行旋转,同时通过第二齿轮10驱动第三齿轮11进行旋转,当第三齿轮11在旋转的时候驱动第二搅拌杆4与第一搅拌杆3进行反向转动,对第一装置外壳2的内部消毒液进行搅动,当需要将消毒液从第一装置外壳2内部消毒液导出的时候将电磁阀12打开,从出料管13的内部排出,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装置外壳(2)和第一搅拌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均匀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装置外壳(2),且第一装置外壳(2)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装置外壳(7),所述第三装置外壳(7)内部底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2)内部的第二搅拌杆(4),且第二搅拌杆(4)的顶端安装有第三齿轮(11),所述第三装置外壳(7)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三装置外壳(7)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9),且驱动电机(9)输出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二搅拌杆(4)底端的第一搅拌杆(3),所述第三装置外壳(7)内部第一搅拌杆(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装置外壳(2)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12),且电磁阀(12)底端安装有贯穿第一装置外壳(2)的出料管(13),所述第一装置外壳(2)一端的顶端安装有把手(5),所述第一装置外壳(2)顶端的两端皆安装有进料管(15),且进料管(15)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装置外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5)一侧设置有贯穿至进料管(15)内部的挡板(16),所述进料管(15)的一侧安装有导杆(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7)外侧套设有与挡板(16)相连接的拉板(19),且拉板(19)远离进料管(15)一端导杆(17)的外侧皆套设有复位弹簧(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外壳(6)与进料管(15)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装置外壳(6)与进料管(15)通过驱动电机(9)相互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10)相互啮合,且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1)相互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现配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装置外壳和第一搅拌杆,所述底板的底端均匀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装置外壳,且第一装置外壳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装置外壳,所述第三装置外壳内部底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第二搅拌杆,且第二搅拌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装置外壳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二搅拌杆底端的第一搅拌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装置外壳内部倒入既定的量,再通过拉板带动挡板进行移动,将第二装置外壳内部的消毒剂通过进料管放入到装置的内部,进行控量,实用效果好。好。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3/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