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体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2:14: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体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管体输料装置一般用于粉状、颗粒状、块状物料的下料,多安装于下料仓的出料口或输送装置的落料口下方,是下料仓或输送装置与物料主体设备之间的输料桥梁。然而,现有的管体输料装置通常由不同直径的管体构成,物料从下料仓的出料口或输送设备的落料口进入管体内后,不仅对管体冲刷严重,容易损坏管体,且物料容易残留在管体的内壁上,而对于计量精度高的设备,若物料残留在管体的内壁,将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体输料装置,其能够有效减少物料残留在管体内,提高物料的输送精度,降低堵管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管体输料装置,包括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内软管,所述内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外管的两端,所述内软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气流腔,所述气流腔的两端封闭,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气流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器,所述外管的外部还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用于连通所述气流腔和气源,以使所述气流腔内能够产生负压而吸附所述内软管,所述外管的外部还设置有脉冲阀,所述脉冲阀用于连通所述气流腔和气源,所述脉冲阀产生的脉冲吹向所述内软管。
6.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器上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气流腔之间的连通量。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管体输料装置还包括有用于储存压缩气体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为所述气源。
8.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调压过滤器,所述调压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调压过滤器的进气口用于进压缩气体。
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管体输料装置还包括有第一气管,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储气罐的连通处设置有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固定于所述储气罐上,以用于控制储气罐的气体进入所述真空发生器。
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管体输料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管体通过连接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气流腔连通且相对间隔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外管的外壁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两端均设置有中空的连接法兰,各所述连接法兰的内腔均
与所述内软管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气流腔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所述连接法兰封闭。
14.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发生器固定于所述外管的外壁上。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真空发生器可使气流腔产生负压而吸附内软管,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阀产生的脉冲吹向内软管,从而使得内软管能够在外管内发生抖动,而气流腔内的气体通过空气过滤器排出,又由于气流腔的两端封闭,因而限制物料只能在内软管内输送,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物料残留在管体内,提高物料的输送精度,降低堵管的风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体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19.图3为外管与内软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0、外管;20、内软管;30、气流腔;40、空气过滤器;401、调节阀;50、真空发生器;501、第一气管;502、第二气管;503、连接头;504、电磁阀;60、脉冲阀;70、储气罐;701、调压过滤器;80、连接法兰;90、联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方式:
25.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管体输料装置,包括有外管10,外管10的内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内软管20,内软管2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外管10的两端,内软管20的外壁与外管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气流腔30,其中,气流腔30的两端封闭;外管10的外部设置有与气流腔30连通的空气过滤器40,外管10的外部还设置有真空发生器50,真空发生器50用于连通气流腔30和气源,以使气流腔30内能够产生负压而吸附内软管20,外管10的外部还设置有脉冲阀60,脉冲阀60用于连通所述气流腔30和气源,脉冲阀60产生的脉冲吹向
内软管20。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管体输料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气流腔30的两端封闭,因而限制物料只能在内软管20内输送,使得物料从下料仓的底部出口或输送设备的落料口进入内软管20;其中,真空发生器50对气流腔30的抽取气量大于空气过滤器40的过滤气量,通过该真空发生器50可使气流腔30产生负压而吸附内软管20,基于此,通过脉冲阀60产生的脉冲吹向内软管20,即可使内软管20能够在外管10内发生抖动,而气流腔30内的气体通过空气过滤器40排出,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管体输料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物料残留在管体内,提高物料的输送精度,降低堵管的风险。
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27.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40上设置有调节阀401,调节阀401用于调节空气过滤器40与气流腔30之间的连通量。该调节阀401在本实施例中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真空发生器50对气流腔30内进行抽取真空的过程中,调节该调节阀401而达到调节空气过滤器40与气流腔30之间的连通量,使得气流腔30内能够快速的抽取真空,且在内软管在抖动的过程中,通过调节该调节阀401阀门的开合度,可以达到调节内软管的振幅的效果,其中,空气过滤器40在此过程中,用于过滤外界中的空气粉尘和颗粒,防止粉尘和颗粒进入气流腔30内;另一方面,当本实用新型的管体输料装置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若气流腔30出现泄漏而使气流腔30与内软管20连通的状态下,通过关闭该调节阀401,可以防止内软管20内的粉料从空气过滤器40排出,影响作业环境。
28.在本实施例中,在外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储气罐70,储气罐70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外管10的外壁上,储气罐70用于储存压缩气体的储气罐70,其中,储气罐70为上述的气源。由此可以理解,真空发生器50的进气口与储气罐70连通,真空发生器50的出气口与气流腔30连通,也即是,通过该两位两通电磁阀504控制储气罐70内的压缩气体进入真空发生器50内,从而控制真空发生器50对气流腔30内抽取真空产生负压而吸附内软管20;脉冲阀60的进气口与该储气罐70连通,脉冲阀60的出气口与气流腔30连通,也即是,通过该储气罐70为脉冲阀60工作时提供气体,其中,储气罐70就可以满足设备突然用气量加大的需求,确保更加稳定地用气。
29.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发生器50的进气口通过第一气管501与储气罐70连通,第一气管501与储气罐70的连通处设置有两位两通电磁阀504,两位两通电磁阀504固定于储气罐70上,以用于控制储气罐70的气体进入真空发生器50;真空发生器50出气口通过第二气管502与气流腔30连通,具体地,第二气管502与的管体通过连接头503与真空发生器50出气口连通,第二气管50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气流腔30连通且相对间隔设置,使得真空发生器50对气流腔30抽取真空产生负压而更加稳定地吸附内软管20。其中,内软管为pu软管。
30.在本实施例中,储气罐70上设置有调压过滤器701,调压过滤器701的出气口与储气罐70连通,调压过滤器701的进气口用于进外界的压缩气体,如此可使外界进入储气罐70内的压缩气体的纯净度更高,提高进入储气罐70内的压缩气体的质量。
31.在本实施例中,外管10的两端均设置有中空的连接法兰80,各连接法兰80的内腔均与内软管20连通,通过该连接法兰80以便于与下料仓的底部出口或输送设备的落料口连接固定。此外,气流腔30的两端还可分别通过该两连接法兰80封闭。
32.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发生器50固定于外管10的外壁上,以便于真空发生器50的安装。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管体输料装置并不限制一个,发明人可以根据物料输送距离的实质情况设置多个管体输料装置,各管体输料装置通过各自的连接法兰80首尾连接,而各两相邻的气流腔30通过联通管90连通,从而满足物料输送距离较远的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管体输料装置的适用性较强。
3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