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22:0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诸如移动电话、媒体播放器、游戏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可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即用户一方面希望电子设备的收纳体积尽可能小以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又希望电子设备的可视化效果,例如显示屏幕的面积不会因为电子设备的收纳体积的减小而降低。
3.因此,业内亟需实现可折叠式显示装置以在确保电子设备折叠收纳后体积减小,并可在伸展后确保优异的可视化效果,例如大面积的显示屏幕。因此,具有折叠式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折叠屏可以在使用时展开,以提供更大的显示面积,而在不使用时切换到折叠状态,方便用户携带,改善了显示装置的便携性。
4.目前折叠技术在笔记本、手机、pad、卷曲电视上均有使用,一般会以不锈钢材料或合金材料作为可折叠显示屏的支撑结构,相关技术中对支撑结构进行图案化处理,导致至少部分膜层在弯折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剥离)peeling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能够减轻折痕、避免peeling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板,包括至少一可弯折部和与可弯折部连接的非弯折部;可弯折部的杨氏模量小于非弯折部的杨氏模量,且可弯折部至少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为平滑表面。
7.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弯折部和非可弯折部的材料均包括纤维,可弯折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小于非弯折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
8.优选的,可弯折部和非可弯折部的材料还包括树脂。
9.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板还包括过渡部,过渡部连接在可弯折部和非弯折部之间;
10.过渡部包括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第一过渡部连接在可弯折部与第二过渡部之间,第二过渡部连接在第一过渡部与非弯折部之间,在远离可弯折部的方向上,第一过渡部的杨氏模量逐渐减小,在远离非弯折部的方向上,第二过渡部的杨氏模量逐渐减小;
11.优选的,在远离可弯折部的方向上,第一过渡部的杨氏模量呈线性减小;
12.优选的,在远离非弯折部的方向上,第二过渡部的杨氏模量呈线性减小。
13.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部的杨氏模量的最大值等于可弯折部的杨氏模量,第二过渡部的杨氏模量的最大值等于非弯折部的杨氏模量;
14.优选的,第一过渡部的杨氏模量的最小值与第二过渡部的杨氏模量的最小值相
等;
15.优选的,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过渡部的宽度与第二过渡部的宽度相等,或者,第一过渡部的宽度小于第二过渡部的宽度,第一方向为可弯折部、过渡部、非弯折部的排布方向。
16.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的材料均包括纤维,第一过渡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小于可弯折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第二过渡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小于非弯折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
17.优选的,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的材料还包括树脂。
18.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过渡部至少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为平滑表面;
19.优选的,可弯折部包括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在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表面为平面;
20.优选的,第一过渡部包括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在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二表面为平面;
21.优选的,第二过渡部包括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三表面,在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三表面为平面;
22.优选的,在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23.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弯折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5%~10%;
24.优选的,非弯折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30%~50%;
25.优选的,第一过渡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0.01%~5%;
26.优选的,第二过渡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0.01%~30%。
27.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者: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碳纳米管纤维;
28.优选的,树脂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者:丙烯酸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硅氧烷树脂、橡胶树脂、聚氨酯基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有机硅树脂。
29.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以及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支撑板;
30.支撑板位于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
31.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模组。
3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由于可弯折部的杨氏模量较小,因此可可弯折部容易弯折,能够保证支撑板在可弯折部的耐弯折性和回复性。由于非弯折部的杨氏模量较大,非弯折部的刚度大,强度大,因此支撑板的非弯折部能够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有效支撑以使该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提高了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另外,可弯折部至少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为平滑表面,也就是说可避免对支撑板图案化处理,可减少支撑板附近胶堆积现象,进而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和回复性,减轻折痕,避免peeling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33.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4.图1示出相关技术提供的支撑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2示出图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36.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7.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杨氏模量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38.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9.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杨氏模量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
40.图7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41.图8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4.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45.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连接”可以是指两个组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是指两个组件之间经由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连接。
47.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技术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技术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技术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
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48.在阐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理解,本技术首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49.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已将柔性显示屏应用到设有折叠结构的显示装置中。
50.相关技术的一些显示装置中,在柔性显示屏背面设有能够对其进行一定支撑的支撑结构,例如,采用不锈钢板(sus)或钛(ti)合金等作为柔性显示屏的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支撑板10整体可采用不锈钢板或钛(ti)合金等,支撑板10可包括弯折区11和非弯折区12。为了保证支撑板10的可弯折性,可对弯折区11进行图案化(pattern)处理,例如,弯折区11可包括多个刻蚀区111,围绕刻蚀区111的可为非刻蚀区。刻蚀区111可包括凹陷或者如图2所示的通孔。
51.发明人发现,由于支撑板采用不锈钢板或钛(ti)合金,其刚度较大,并且支撑板附近膜层的胶材容易在弯折过程中,在蚀刻区与非蚀刻区的交界区域,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堆积,且堆积的胶会越来越厚,其他胶层也随之在相应位置发生堆积不断变厚的状况,最终使各膜层在弯折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peeling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
5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能够保证支撑板在可弯折部的耐弯折性和回复性,且避免对支撑板图案化处理,从而减少支撑板附近胶堆积现象,进而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和回复性,减轻折痕,避免peeling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另外,支撑板的非弯折部能够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有效支撑以使该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提高了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53.下面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板进行介绍。
54.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支撑板20可包括至少一个可弯折部21和与可弯折部21连接的非弯折部22。可弯折部21可指支撑板20在折叠时会发生弯折的部分,非弯折部22可指支撑板20在折叠时不会发生弯折的部分。支撑板20可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例如,柔性显示面板可包括可弯折显示区和非弯折显示区,可弯折部21可对应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显示区,非弯折部22可对应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弯折显示区。
55.如图3所示,在支撑板20处于展开状态,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可形成一个平面支撑,便于柔性显示面板进行平面显示。在支撑板处于弯折状态,支撑板200的可弯折部21能够发生弯折,此时,非弯折部22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弯折显示区,可弯折部22能够支撑于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区以保证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活动不受限制的同时,能够使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区具有较佳的弯曲平整度,从而实现良好的弯曲显示。
56.需要说明的是,可弯折部21的数量由可折叠显示模组的折叠数量决定,如果可折叠显示模组只折叠一次(即单折),那么支撑板20可以包括一个可弯折部21,如果可折叠显示模组折叠两次(即双折),那么支撑板20可以包括两个可弯折部21。
57.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杨氏模量的示意图。其中,杨氏模量可指部件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杨氏模量越大,抵抗形变的能力越强,该部分越不容易弯折。杨氏模量越小,抵抗形变的能力越弱,该部分越容易弯折。
58.如图4所示,可弯折部21的杨氏模量小于非弯折部22的杨氏模量。由于可弯折部21的杨氏模量较小,因此可可弯折部容易弯折,能够保证支撑板在可弯折部的耐弯折性和回
复性。由于非弯折部22的杨氏模量较大,非弯折部22的刚度大,强度大,因此支撑板的非弯折部22能够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有效支撑以使该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提高了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59.另外,可弯折部21至少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为平滑表面。如图3所示,可弯折部21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为第一表面s1,可弯折部21的至少第一表面s1为平滑表面。平滑表面可指可弯折部21没有进行图案化处理,或者可理解为可弯折部21没有刻蚀区,可弯折部21没有凹陷、凹槽或者通孔之类的。在支撑板20处于展开状态下,可弯折部21的第一表面s1可为平整的表面。
60.由于避免对支撑板图案化处理,可减少支撑板附近胶堆积现象,进而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和回复性,减轻折痕,避免peeling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
61.作为一个示例,在支撑板20处于展开状态下,可弯折部21的第一表面s1可为平面,非弯折部22的第四表面s4也可为平面,第一表面s1和第四表面s4可位于同一平面内。第四表面s4为非弯折部22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第一表面s1和第四表面s4也可理解为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的支撑面。第一表面s1和第四表面s4共同形成支撑板2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面,两者位于同一平面,可保证支撑板的平整性。
62.发明人研究发现,可在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的材料中加入纤维,通过控制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所包含的纤维的质量分数,来控制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的杨氏模量。纤维的质量分数与杨氏模量呈正相关,即纤维的质量分数越大,杨氏模量越大,纤维的质量分数越小,杨氏模量越小。因此,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的材料均可包括纤维,并且可弯折部21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小于非弯折部22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可实现可弯折部21的杨氏模量小于非弯折部22的杨氏模量。
63.其中,可弯折部21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可等于纤维的质量占可弯折部21的总质量的百分比。非弯折部22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可等于纤维的质量占非弯折部22的总质量的百分比。
64.可选的,可弯折部21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5%~10%。例如,可弯折部21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可为5%、8%、10%等。
65.可选的,非弯折部22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30%~50%。例如,非弯折部22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可为30%、40%、50%等。
66.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将树脂与纤维混合,得到具有柔性复合材料的支撑板。可以将树脂浆料与纤维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固化、压紧、冷却等步骤即可获得柔性复合支撑板。可理解的是,可控制不同区域的纤维的质量分数,来实现支撑板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杨氏模量。
67.示例性的,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可为一体结构。
68.例如,树脂可以包括高分子基树脂。
69.示例性的,树脂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者:丙烯酸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硅氧烷树脂、橡胶树脂、聚氨酯基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有机硅树脂。
70.示例性的,纤维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者: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碳纳米管纤维。
71.上述仅仅是树脂和纤维的一些具体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72.发明人还发现,相关技术的支撑板在弯折过程中,支撑板附近膜层的胶材容易因弯折区和非弯折区交界处的应力不均而产生堆积,且随弯折次数增多而使所堆积的胶材变厚,也会导致各膜层在弯折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peeling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
73.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支撑板20还可以包括过渡部23,过渡部23可连接在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之间。也就是说,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通过过渡部23连接。
74.作为另一个示例,过渡部23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过渡部231和第二过渡部232。第一过渡部231连接在可弯折部21与第二过渡部232之间,第二过渡部232连接在第一过渡部231与非弯折部22之间。
75.如图6所示,在远离可弯折部21的方向上,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逐渐减小,在远离非弯折部22的方向上,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逐渐减小。可以理解得是,过渡部23的杨氏模量从两端往中心逐渐减小,这样可有效减小过渡部23与可弯折部21、过渡部23与非弯折部22的应力差,同时低模量的过渡部23可有效吸收应力,为支撑板附近的胶材提供一个应力缓冲带,减少了支撑板附近胶材的堆积,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减轻折痕。
76.示例性的,在远离可弯折部21的方向上,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可呈线性减小。在远离非弯折部22的方向上,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也可呈线性减小。这样可使第一过渡部231和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过渡的更为平滑,从而更有效的为支撑板附近的胶材提供一个应力缓冲带,进一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减轻折痕。
77.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远离可弯折部21的方向上,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也可设置为呈阶梯状减小,在远离非弯折部22的方向上,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也可设置为呈阶梯状减小。或者,第一过渡部231和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也可按照其它方式减小。
7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6,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的最大值等于可弯折部21的杨氏模量,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的最大值等于非弯折部22的杨氏模量。也就是说,在远离可弯折部21的方向上,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由可弯折部21的杨氏模量处逐渐减小,在远离非弯折部22的方向上,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由非弯折部22的杨氏模量处逐渐减小。这样在弯折时,可弯折部21的应力可向第一过渡部231释放,可以更有效减小过渡部23与可弯折部21、过渡部23与非弯折部22的应力差。
79.示例性的,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的最小值与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的最小值相等,从而避免第一过渡部231与第二过渡部232的交界处出现应力差。
80.如图5所示,可弯折部21、过渡部23、非弯折部22可沿第一方向x排布,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过渡部231的宽度与第二过渡部232的宽度可以相等。或者,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过渡部231的宽度可小于第二过渡部232的宽度。
81.以可弯折部21的杨氏模量为e1,非弯折部22的杨氏模量为e2,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的最小值与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的最小值为e3为例,在远离可弯折部21的方向上,第一过渡部231的杨氏模量由e1减小为e3,在远离非弯折部22的方向上,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由e2减小为e3,e3<e1<e2。
82.例如,第一过渡部231和第二过渡部232的杨氏模量均呈线性减小,在两者宽度相
等的情况下,由于e1<e2,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过渡部231在单位尺寸内杨氏模量的减小量小于第二过渡部232在单位尺寸内杨氏模量的减小量。在第一过渡部231的宽度小于第二过渡部232的宽度的情况下,第一过渡部231在单位尺寸内杨氏模量的减小量可等于第二过渡部232在单位尺寸内杨氏模量的减小量。
8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部231和第二过渡部232的材料也可均包括纤维,第一过渡部231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小于可弯折部21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第二过渡部232中纤维的质量分数小于非弯折部22中纤维的质量分数。
84.示例性的,第一过渡部231和第二过渡部232的材料还包括树脂。
85.过渡部23中纤维和树脂的具体材料可以如上文介绍的可弯折部21和非弯折部22中纤维和树脂的具体材料,这里不再赘述。
86.可选的,第一过渡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0.01%~5%,第二过渡部中纤维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0.01%~30%。
8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渡部23至少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为平滑表面。平滑表面可指过渡部23没有进行图案化处理,或者可理解为过渡部23没有刻蚀区,过渡部23没有凹陷、凹槽或者通孔之类的结构。在支撑板20处于展开状态下,可过渡部23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可为平整的表面。
88.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一过渡部231包括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s2,第二过渡部232包括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三表面s3,在支撑板20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二表面s2可为平面,第三表面s3也可为平面。
89.示例性的,在支撑板20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表面s1、第二表面s2和第三表面s3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保证支撑板的平整性。
90.示例性的,在支撑板20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表面s1、第二表面s2、第三表面s3和第四表面s4可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保证支撑板的平整性。
91.示例性的,可弯折部21、非弯折部22、第一过渡部231和第二过渡部232可为一体结构。
92.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100。可折叠显示模组100可包括柔性显示面板30以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支撑板20。支撑板20位于背离柔性显示面板30出光面的一侧。
9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具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支撑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94.作为一个示例,如图7所示,可折叠显示模组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粘结层41、支撑膜42、第二粘结层43、偏光板44、第三粘结层45和柔性盖板46。第一粘结层41、支撑膜42、第二粘结层43、偏光板44、第三粘结层45和柔性盖板46的膜层位置可如图7所示,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95.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200。
9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其可以包括仅设有显示功能的柔性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兼具触控功能的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例如可以采用柔性oled显示面板(orgh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hl displhy,简称lcd)、或其他类型的柔性显示面板。当手机处于折叠状态
时,可以使手机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便于手机的存放和携带。当手机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使手机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从而便于用户对手机进行操作和阅读。
97.又例如,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可以是平板电脑,其中,当平板电脑处于弯折状态时,如果平板电脑朝向显示面侧弯折,可以使平板电脑的一部分水平放置,配置为显示键盘,从而形成办公操作区,另一部分倾斜放置,配置为显示图像或文字,从而形成办公显示区。这样,可以便于用户进行移动办公操作或游戏操作。又例如,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可以是电纸书,这时,通过使电纸书弯折,可以使该电纸书呈现更好的模仿书籍的折页效果。
98.再例如,该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延伸至键盘区域,实现显示面积的扩大。此外,该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可以应用于仿生电子、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物联网设备及人工智能设备等领域,以及各种涉及弯折或折叠的应用场景,在此不再赘述。
99.依照本技术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技术以及在本技术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