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21:34: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折叠显示成为了目前显示领域市场的新发展趋势。折叠显示产品在使用中需要经历反复弯折,所以对显示产品的折叠位置处的性能要求较高。目前折叠产品的折叠位置处经极易出现起伏不平、膜层分离的现象,导致外观异常。并且随着弯折次数增加,这种外观不良的现象会更加严重,甚至延伸到显示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多次弯折造成的起伏不平、膜层分离的现象对显示区的影响,提升产品外观质量。
4.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在第一方向上相邻;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功能层、胶层和第二功能层;其中,
5.第一功能层与胶层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一功能层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端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第一表面中与第一区域相连接的部位属于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达因值小于第二区域的达因值;
6.第二功能层与胶层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三区域位于第二功能层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端部,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第二表面中与第三区域相连接的部位属于第四区域,第三区域的达因值小于第四区域的达因值。
7.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与胶层相接触的表面的不同区域分别进行达因值差异化设置,使得功能层表面高低不同达因值区域与胶层之间的粘性存在差异,利用高低达因值区域之间的边界位置形成阻隔边界,以阻挡弯折区内显示面板边缘位置处胶层与功能层之间的缺陷向显示区内的延伸,提升产品多次弯折之后的外观质量,提升产品性能。另外,设置低达因值区位于功能层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则在弯折区内功能层的高达因值区相对于低达因值区更加靠近显示面板的内部区域,能够利用高达因值区的高界面表面能来确保功能层与胶层之间的粘结强度。本发明实施例中仅通过对与胶层接触的功能层表面进行处理来形成高低达因值差异,以阻挡弯折区内胶层与功能层之间的缺陷向显示区的延伸,不需要对胶层进行特殊设计。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11.图2为图1中切线a-a

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
12.图3为第一功能层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13.图4为第二功能层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14.图5为图1中切线b-b

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
15.图6为第一功能层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
16.图7为第二功能层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
17.图8为图1中切线b-b

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1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流程图;
1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22.现有的显示面板为多膜层堆叠结构,一些功能层之间需要通过胶层进行粘结。而对显示面板进行切割时可能会导致显示面板中胶层边缘存在模切缺陷,在膜层贴合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胶层与功能层之间存在开口泡缺陷。上述缺陷存在于折叠产品中时,会在折叠产品的弯折过程中使得折叠位置处出现起伏不平、膜层分离的现象。随着折弯次数增加,起伏不平、膜层分离的现象逐渐加重,并向显示区域延伸,导致出现外观异常。
2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对功能层与胶层接触的表面的不同区域进行达因值差异化设置,设置功能层与胶层相接触的表面至少在弯折区内的局部位置处具有较低的达因值,利用高低达因值区域之间的边界形成阻隔边界,以阻挡起伏不平、膜层分离的缺陷向显示区内的延伸,改善多次弯折造成的起伏不平、膜层分离的现象对显示区的影响,提升产品外观质量。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切线a-a

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3为第一功能层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4为第二功能层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25.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z和非弯折区fz,弯折区z和非弯折区fz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弯折区z位于两个非弯折区fz之间。图1示意了显示面板的展平状态,也可以称为非折叠状态。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叠状态,可以理解显
示面板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折叠轴,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在折叠状态下,弯折区z发生弯折能够使得两个非弯折区fz相对叠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包括多个像素。可以理解,弯折区z非弯折区fz是对显示面板从可弯折性能的角度进行的区域划分,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是对显示面板从可显示性能的角度进行的区域划分。弯折区z在第二方向y上贯穿显示区aa,也可以说是部分显示区aa位于弯折区z。
26.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功能层10、胶层30和第二功能层20。也就是说,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分别在胶层30的两侧与胶层30相接触。
27.图3为由胶层30看向第一功能层10一侧的俯视图,图3中示意出了第一功能层10的第一表面m1的分区情况。第一功能层10的与胶层30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表面m1。如图3所示,第一表面m1包括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第一区域q1位于第一功能层1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端部,第一功能层10的端部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功能层10的在第二方向y上边缘部位。第一区域q1的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z,第一表面m1中与第一区域q1相连接的部位属于第二区域q2。由图3可以看出,在弯折区z内,第二区域q2与第一区域q1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也就是说,在弯折区z内,相比于第一区域q1来说,第二区域q2更加靠近显示面板内部区域。第一区域q1的达因值小于第二区域q2的达因值。其中,达因值表征表面张力的大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掩膜镀膜或者镀膜光刻等工艺对第一功能层10的第一表面m1进行处理,以形成具有低达因值的第一区域q1。
28.图4为由胶层30看向第二功能层20一侧的俯视图,图4中示意出了第二功能层20的第二表面m2的分区情况。第二功能层20的与胶层30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二表面m2。如图4所示,第二表面m2包括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第三区域q3位于第二功能层2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端部,第三区域q3的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z,第二表面m2中与第三区域q3相连接的部位属于第四区域q4,第三区域q3的达因值小于第四区域q4的达因值。由图4可以看出,在弯折区z内,第三区域q3与第四区域q4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也就是说,在弯折区z内,相比于第三区域q3来说,第四区域q4更加靠近显示面板内部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掩膜镀膜或者镀膜光刻等工艺对第二功能层20的第二表面m2进行处理,以形成具有低达因值的第三区域q3。
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功能层10、胶层30和第二功能层20,第一功能层10与胶层30相接触的表面包括低达因值的第一区域q1和高达因值的第二区域q2,第一区域q1的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z,第一区域q1与第二区域q2相连接。由于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的达因值不同,则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的界面表面能存在差异,胶层30与第二区域q2之间的粘结更紧密、与第一区域q1之间的粘结相对较弱。第一区域q1、第二区域q2与胶层30分别粘结存在明显的粘性差异,使得在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的边界位置处会形成一个阻隔边界。阻隔边界能够对缺陷进行阻挡,防止缺陷由第一区域q1与胶层30接触位置延伸到第二区域q2与胶层30接触位置。当弯折区z多次弯折后第一区域q1与胶层30之间存在缺陷时,阻隔边界能够阻挡缺陷沿第二方向y向显示面板内部延伸,而使得缺陷更倾向于在第一区域q1所在位置处沿第一方向x进行延伸,从而防止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同样的,设置第二功能层20与胶层30相接触的表面包括低达因值的第三区域q3和高达因值的第四区域q4,第三区域q3的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z,第三区域q3与第四区域q4相
连接,能够在第三区域q3与第四区域q4的边界位置处会形成一个阻隔边界。阻隔边界能够对缺陷进行阻挡,防止缺陷由第三区域q3与胶层30接触位置延伸到第四区域q4与胶层30接触位置。当弯折区z多次弯折后第三区域q3与胶层30之间存在缺陷时,阻隔边界能够阻挡缺陷沿第二方向y向显示面板内部延伸,而使得缺陷更倾向于在第三区域q3所在位置处沿第一方向x进行延伸,从而防止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
30.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与胶层30相接触的表面的不同区域分别进行达因值差异化设置,使得功能层表面高低不同达因值区域与胶层30之间的粘性存在差异,利用高低达因值区域之间的边界位置形成阻隔边界,以阻挡弯折区z内显示面板边缘位置处胶层30与功能层之间的缺陷向显示区aa内延伸,能够改善多次弯折造成的起伏不平、膜层分离的现象对显示区的影响,提升产品多次弯折之后的外观质量,提升产品性能。另外,设置低达因值区位于功能层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端部,则在弯折区z内功能层的高达因值区相对于低达因值区更加靠近显示面板的内部区域,能够利用高达因值区的高界面表面能来确保功能层与胶层30之间的粘结强度。本发明实施例中仅通过对与胶层接触的功能层表面进行处理来形成高低达因值差异,以阻挡弯折区z内胶层30与功能层之间的缺陷向显示区aa的延伸,不需要对胶层30进行特殊设计。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5为图1中切线b-b

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层40和支撑层50,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均位于显示层40的出光面的一侧,即显示层40射出的光线经由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射出后形成显示画面。支撑层50位于显示层40的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支撑层50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显示层40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器件或者无机发光器件。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为光学膜层,胶层30为透明胶层。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分别为偏光片、增透膜、反射膜、保护膜中任意一种。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也可以为其他功能性光学膜层。
33.图3中示意,第一表面m1在弯折区z的沿第二方向y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区域q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位于第一表面m1在第二方向y上两个端部的第一区域q1的达因值相同,则能够采用相同的表面处理工艺来形成两个端部位置处的第一区域q1,工艺相对简单。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位于第一表面m1在第二方向y上两个端部的第一区域q1的达因值不同,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对两个端部位置处的第一区域q1的达因值进行设定,只要保证每个第一区域q1的达因值小于与其相连接的第二区域q2的达因值即可。
34.图4中示意,第二表面m2在弯折区z的沿第二方向y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区域q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位于第二表面m2在第二方向y上两个端部的第三区域q3的达因值相同,则能够采用相同的表面处理工艺来形成两个端部位置处的第三区域q3,工艺相对简单。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位于第二表面m2在第二方向y上两个端部的第三区域q3的达因值不同,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对两个端部位置处的第三区域q3的达因值进行设定,只要保证每个第三区域q3的达因值小于与其相连接的第四区域q4的达因值即可。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表面m1中除第一区域q1之外的部分均为第二区域q2。在制作时需要对第一功能层10的第一表面m1进行表面处理以形成具有高低达因值的区域,设置第一表面m1仅包括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共两种不同达因值的区域,则在制作时对第一表面m1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会相对简单。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表面m2中除第三区域q3之外的部分均为第四区域q4。在制作时需要对第二功能层20的第二表面m2进行表面处理以形成具有高低达因值的区域,设置第二表面m2仅包括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共两种不同达因值的区域,则在制作时对第二表面m2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会相对简单。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q1的达因值为d1,第二区域q2的达因值为d2,d
2-d1≥4。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的达因值差异相对明显,则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之间的界面表面能差异也相对明显,第一区域q1与胶层30之间的粘性、第二区域q2与胶层30之间的粘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在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之间的边界位置形成有效的阻隔边界,以阻挡缺陷沿第二方向y向显示面板内部延伸,而使得缺陷更倾向于在第一区域q1所在位置处沿第一方向x进行延伸,从而防止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
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区域q3的达因值为d3,第四区域q4的达因值为d4,d
4-d3≥4。如此设置使得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的达因值差异相对明显,则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之间的界面表面能差异也相对明显,第三区域q3与胶层30之间的粘性、第四区域q4与胶层30之间的粘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在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之间的边界位置形成有效的阻隔边界,以阻挡缺陷沿第二方向y向显示面板内部延伸,而使得缺陷更倾向于在第三区域q3所在位置处沿第一方向x进行延伸,从而防止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
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q1和第三区域q3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区域q1的达因值为d1,第三区域q3的达因值为d3,
│d1-d3│
≤2。第一区域q1和第三区域q3分别在胶层30的两侧与胶层30相接触,第一区域q1和第三区域q3均为低达因值区域,设置两者之间的达因值差异较小,能够避免胶层30两侧的粘性差异较大导致弯折时在粘性相对较小的一侧发生膜层剥离现象,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能够保证显示面板弯折区z的弯折可靠性。
40.在一些实施例中,
│d1-d3│
≤1。在一种实施例中,d1和d3基本相同。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q2和第四区域q4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区域q2的达因值为d2,第四区域q4的达因值为d4;其中,
│d2-d4│
≤2。第二区域q2和第四区域q4分别在胶层30的两侧与胶层30相接触,第二区域q2和第四区域q4均为高达因值区域,设置两者之间的达因值差异较小,能够避免胶层30两侧的粘性差异较大导致弯折时在粘性相对较小的一侧发生膜层剥离现象,能够保证显示面板弯折区z的弯折可靠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
│d2-d4│
≤1。在一种实施例中,d2和d4基本相同。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区域q1的至少一端延伸到非弯折区fz。如图4所示,在第一方向x上,第三区域q3的至少一端延伸到非弯折区fz。设置低达因值的第一区域q1沿第一方向x由弯折区z延伸到非弯折区fz,可选的,设置第一区域q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不小于弯折区z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不仅能够对第一区域q1与胶层30之间的、位于弯折区z在第二方向y的边缘上各个位置处的缺陷的延伸进行引导,而且能够对缺陷在第一方向x上的预设延伸路径进行延长,随着弯折次数增加、缺陷逐渐加重时,缺陷能够由弯折区z延伸到非弯折区fz,不将缺陷限定在弯折区z内部,从而防止显示面板边缘位置处胶层30与第一功能层10之间的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影响显示外观。同样的,设置低达因值的第三区域q3沿第一方向x由弯折区z延伸到非弯折区fz,可选的,设置第三区域q3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不小于弯折区z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不仅能够对第三区域q3和胶层30之间的、位于弯折区z在第二方向y的边缘上各个位置处的缺陷的延伸进行引
导,而且能够对缺陷在第一方向x上的预设延伸路径进行延长,随着弯折次数增加、缺陷逐渐加重时,缺陷能够由弯折区z延伸到非弯折区fz,不将缺陷限定在弯折区z内部,从而防止显示面板边缘位置处胶层30与第二功能层20之间的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影响显示外观。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对于第一功能层10,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区域q1延伸到非弯折区fz的部分的长度为d1,d1≥0.2mm。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区域q1和胶层30之间的缺陷在第一方向x上的预设延伸路径较长,满足随着弯折次数增加、缺陷逐渐加重时缺陷的延伸,能够防止显示面板边缘位置处胶层30与第一功能层10之间的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影响显示外观。
45.同样的,如图4所示,对于第二功能层20,第三区域q3延伸到非弯折区fz的部分的长度为d2,d2≥0.2mm。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三区域q3和胶层30之间的缺陷在第一方向x上的预设延伸路径较长,满足随着弯折次数增加、缺陷逐渐加重时缺陷的延伸,能够防止显示面板边缘位置处胶层30与第二功能层20之间的缺陷延伸到显示区aa影响显示外观。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6为第一功能层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图7为第二功能层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图6为由胶层30看向第一功能层10一侧的俯视图,图7为由胶层30看向第二功能层20一侧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第一表面m1的第一区域q1位于非显示区na。如图7所示,第二表面m2的第三区域q3位于非显示区na。发明人考虑到胶层30与功能层之间的缺陷主要优先发生在显示面板的边缘位置,所以设置第一区域q1和第三区域q3均位于非显示区na,也就将弯折区z内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之间形成的阻挡边界、以及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之间形成的阻挡边界均设置在非显示区na,能够将缺陷有效的阻挡在显示区aa的外部,避免缺陷影响显示区aa的外观。
47.如图6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区域q1距显示区aa的距离为d3,d3≥0.3mm。如图7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第三区域q3距显示区的距离为d4,d4≥0.3mm。该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一区域q1和第三区域q3均分别距显示区aa具有一定的距离,一方面,使得弯折区z内的高低达因值区域之间形成的阻挡边界位于非显示区na,能够将弯折区z内的缺陷有效的阻挡在显示区aa的外部;另一方面,还使得低达因值区域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不会过大,保证胶层30的整面的绝大部分区域仍然与高达因值区域相接触,能够确保胶层30与功能层之间的粘结性能可靠性。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8为图1中切线b-b

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8中以黑粗线示意功能膜表面的低达因值区域、以黑细线示意功能膜表面的高达因值区域。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层40,第一功能层10位于第二功能层20的靠近显示层40的一侧;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区域q1距显示区aa的距离为d3,第三区域q3距显示区aa的距离为d4,d4≥d3。图8中以d4大于d3进行示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d4=d3。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流程图,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制作时,在显示层40的远离支撑层50的一侧依次贴合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首先在显示层40之上贴合第一功能层10,然后将贴合有胶层30的第二功能层20与第一功能层10进行对位贴合,并利用滚轮60沿贴合方向e进行滚动,以保证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之间紧密贴合。其中,贴合方向e与显示层40所在平面平行。在采用图9实施例提供的贴合顺序对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依次进行贴合时,设置d4≥d3,能够确保贴合精度,提升贴合工艺良率。
5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板制作时,可以首先将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通过胶层30进行对位粘结之后,再将功能模组贴合在显示层40的远离支撑层50的一侧,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51.另外,图8实施例中示意,在显示面板的边缘位置处,也就是在非显示区na的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边缘位置处,胶层30的边缘与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的边缘基本平齐。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胶层30的边缘相对于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的边缘内缩一定距离,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之间的边界为直线,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之间的边界为直线。如此设置,能够使得高低达因值区域之间的边界相对规整,在对功能层表面进行处理以形成高低达因值区域时,工艺上相对简单。
53.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之间的边界为曲线,第三区域q3和第四区域q4之间的边界为曲线,在此不再附图示意。实际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定。
5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对于显示面板100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视、车载显示或者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