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1-11 18:02: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2.淬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它是指首先将金属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然后保持一段时间,再立即将金属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过程,在金属进行加热后,需要对金属进行移动,以方便后续的快速冷却处理;
3.目前大多数的淬火工艺是通过人工将加热后的金属进行移动,将金属置于淬冷介质中;
4.使用人工进行操作,高温容易造成烫伤工人,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伤害,使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旨在解决使用人工进行操作,高温容易造成烫伤工人,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伤害,使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包括炉体、密封门、真空泵、加热设备、夹取组件和淬火组件,所述炉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密封门与所述炉体铰接,并位于所述炉体的一侧,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的一侧,所述加热设备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夹取组件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的内顶壁,所述淬火组件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炉体的底部;
7.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气缸、驱动杆、连杆和夹爪,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的内顶壁上,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的上方,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杆铰接,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爪铰接,两个所述夹爪的中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
8.其中,所述淬火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储水盒,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夹取组件的底部,所述储水盒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
9.其中,所述淬火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和推杆,所述第二气缸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气缸分别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并分别呈矩形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内底壁上,所述推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推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10.其中,所述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还包括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与所述密封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门的一侧。
11.其中,所述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密封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门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可视窗口的下方。
12.其中,所述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炉体的每个底角处。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当使用本装置对金属进行淬火处理时,首先将所述第一气缸收回,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驱动杆向上移动,所述驱动杆拉动所述连杆向上移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夹爪绕着所述固定架转动,从而使两个所述夹爪之间的距离扩大,此时将金属放置在两个所述夹爪之间,然后将所述气缸推出,所述气缸带动所述驱动杆向下移动,所述驱动杆带动所述连杆下压,同时时所述夹爪受力向下,并且沿着所述固定架转动,此时两个所述夹爪之间的距离缩短,使两个所述夹爪将金属夹紧固定,然后利用所述真空泵将所述炉体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所述炉体颞部呈真空状态,然后利用所述加热设备将金属的温度升高,使金属充分加热至预设的温度,然后所述加热设备停止工作,使金属保持一定的温度,然后利用所述淬火组件对金属进行冷却处理,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对金属进行淬火处理时,无需使用人工进行移动金属,避免了高温对工人造成烫伤,保证了工人的安全,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的侧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的a-a处结构剖视图。
18.1-炉体、2-密封门、3-真空泵、4-加热设备、5-夹取组件、6-淬火组件、7-固定架、8-第一气缸、9-驱动杆、10-连杆、11-夹爪、12-支撑板、13-储水盒、14-第二气缸、15-推杆、16-可视窗口、17-把手、1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包括炉体1、密封门2、真空泵3、加热设备4、夹取组件5和淬火组件6,所述炉体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密封门2与所述炉体1铰接,并位于所述炉体1的一侧,所述真空泵3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1的一侧,所述加热设备4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内部,所述夹取组件5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1的内顶壁,所述淬火组件6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炉体1的底部;
21.所述夹取组件5包括固定架7、第一气缸8、驱动杆9、连杆10和夹爪11,所述固定架7
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1的内顶壁上,所述第一气缸8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炉体1的上方,所述驱动杆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1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架7滑动连接,所述连杆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1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杆9铰接,两个所述连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爪11铰接,两个所述夹爪11的中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固定架7转动连接。
2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用本装置对金属进行淬火处理时,首先将所述第一气缸8收回,所述第一气缸8带动所述驱动杆9向上移动,所述驱动杆9拉动所述连杆10向上移动,所述连杆10带动所述夹爪11绕着所述固定架7转动,从而使两个所述夹爪11之间的距离扩大,此时将金属放置在两个所述夹爪11之间,然后将所述气缸推出,所述气缸带动所述驱动杆9向下移动,所述驱动杆9带动所述连杆10下压,同时时所述夹爪11受力向下,并且沿着所述固定架7转动,此时两个所述夹爪11之间的距离缩短,使两个所述夹爪11将金属夹紧固定,然后利用所述真空泵3将所述炉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所述炉体1颞部呈真空状态,然后利用所述加热设备4将金属的温度升高,使金属充分加热至预设的温度,然后所述加热设备4停止工作,使金属保持一定的温度,然后利用所述淬火组件6对金属进行冷却处理,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对金属进行淬火处理时,无需使用人工进行移动金属,避免了高温对工人造成烫伤,保证了工人的安全,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3.进一步的,所述淬火组件6包括支撑板12板和储水盒13,所述支撑板12板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夹取组件5的底部,所述储水盒13与所述支撑板12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12板的上方;所述淬火组件6还包括第二气缸14和推杆15,所述第二气缸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气缸14分别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并分别呈矩形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内底壁上,所述推杆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推杆1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12板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2板的底部。
24.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金属保温至预设的温度时,通过在所述储水盒13内加入淬冷介质,同时启动所述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推出,带动所述推杆15推出,所述推杆15带动所述支撑板12板向上移动,此时将所述储水盒13移动至靠近金属的底部,此时将所述第一气缸8收回,从而使两个所述夹爪11将金属松开,使金属落入至所述储水盒13内的冷却介质中,从而对金属进行快速的冷却处理。
25.进一步的,所述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还包括可视窗口16,所述可视窗口16与所述密封门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门2的一侧;所述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还包括把手17,所述把手17与所述密封门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门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可视窗口16的下方;所述自清洁真空淬火设备还包括立柱18,所述立柱1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立柱18分别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炉体1的每个底角处。
2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密封门2的上方设置所述可视窗口16,使得本装置在对金属进行淬火处理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所述可视窗口16对所述炉体1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以方便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在所述密封门2上设置所述把手17,使得操作者在打开所述密封门2时更加的方便;通过在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所述立柱18,使得本装置离地安装,对本装置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2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
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