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轮及具备带轮的车窗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2022-09-15 07: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带轮及具备带轮的车窗升降器。


背景技术:

2.例如,在使车辆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升降器中,为了转换使窗玻璃升降用的金属线延伸的方向而使用带轮。在车窗升降器的组装中,为了将金属线容易地卷挂于带轮而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轮。该带轮具备支承槽、比支承槽小径的装配槽、将支承槽与装配槽连接的过渡区域。在该带轮中,意图的是在将金属线临时卷挂于装配槽之后,通过使带轮旋转而金属线从装配槽经由过渡区域卷挂于支承槽。为了该目的,以将金属线从装配槽经由过渡区域向支承槽引导的方式,形成处于与过渡区域对应的部位的装配槽的外侧的凸缘朝向过渡区域沿轴向突出。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1-5138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的概要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在专利文献1的带轮中,在从装配槽至过渡区域的区域具有大致一定的槽深度。因此,在使带轮旋转而将金属线从装配槽经由过渡区域要导向支承槽时,存在金属线越过朝向过渡区域突出的凸缘部分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金属线从装配槽脱离,无法容易地将金属线卷挂于支承槽。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卷挂金属线的带轮及具备该带轮的车窗升降器。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1.本发明的带轮能够卷挂金属线,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其中,所述带轮具备:主卷挂部,具备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在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形成有环状的主卷挂槽,所述主卷挂槽能够供所述金属线卷挂;及辅助卷挂部,具备所述第二凸缘及第三凸缘,在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三凸缘之间形成有环状的辅助卷挂槽,所述辅助卷挂槽能够供所述金属线卷挂,并具有比所述主卷挂槽短的整圆周长,所述辅助卷挂槽具有在所述主卷挂槽的径向上最接近所述主卷挂槽的最接近部,所述辅助卷挂槽在与所述辅助卷挂槽的所述最接近部相邻的部分,随着从所述最接近部离开而朝向所述主卷挂槽的径向的内侧延伸,所述辅助卷挂槽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以在所述最接近部与所述主卷挂槽汇合的方式在与所述最接近部相邻的部分朝向所述主卷挂槽弯曲,所述第三凸缘具有辅助引导部,所述辅助引导部以使所述弯曲部的槽深度比所述最接近部的槽深度大的方式沿所述辅助卷挂槽的径向延伸。
12.本发明的车窗升降器具备:驱动部;金属线,由所述驱动部驱动;移动构件,连接所述金属线,并能够安装窗玻璃;导轨,引导所述移动构件;及上述带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导轨,并卷挂所述金属线。
13.发明效果
14.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卷挂金属线的带轮及具备该带轮的车窗升降器。
附图说明
15.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车窗升降器的整体图。
16.图2a是从斜上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而得到的立体图。
17.图2b是从斜下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而得到的立体图。
18.图3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主视图。
19.图3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后视图。
20.图3c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俯视图。
21.图3d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仰视图。
22.图3e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右侧视图。
23.图3f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左侧视图。
24.图4a是通过实线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特征部分的主视图。
25.图4b是通过实线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特征部分的后视图。
26.图4c是通过实线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特征部分的俯视图。
27.图4d是通过实线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特征部分的仰视图。
28.图4e是通过实线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特征部分的右侧视图。
29.图4f是通过实线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特征部分的左侧视图。
30.图5a是图4a的a-a线剖视图。
31.图5b是图4a的b-b线剖视图。
32.图5c是图4a的c-c线剖视图。
33.图5d是图4a的d-d线剖视图。
34.图5e是图4a的e-e线剖视图。
35.图5f是图4a的f-f线剖视图。
36.图5g是图4a的g-g线剖视图。
37.图6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的辅助卷挂部临时卷挂有金属线的状态的主视图。
38.图6b是图6a的仰视图。
39.图7a是表示从图6a所示的状态开始使带轮旋转的状态的主视图。
40.图7b是图7a的仰视图。
41.图7c是图7a的h-h线剖视图。
42.图8a是表示从图7a所示的状态开始使带轮旋转的状态的主视图。
43.图8b是图8a的仰视图。
44.图9a是表示与金属线的位置关系和图7a所示的状态相同的状态的现有技术的带
轮的主视图。
45.图9b是图9a的仰视图。
46.图9c是图9a的i-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轮及车窗升降器。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为一例,本发明的带轮及车窗升降器没有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
48.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是能够卷挂金属线w1、w2、w3(以下,也总称为“金属线w”)并转换卷挂的金属线w延伸的方向的构件。例如图1所示,带轮1能够适用于使车辆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升降器wr。以下,列举适用于车窗升降器wr的例子,说明带轮1的详情。但是,本发明的带轮没有限定为车窗升降器,也可以适用于卷挂金属线而需要转换金属线延伸的方向的其他的用途。
49.如图1所示,车窗升降器wr具备驱动部dr、由驱动部dr驱动的金属线w、连接金属线w且能够安装窗玻璃(未图示)的移动构件cp1、cp2、引导移动构件cp1、cp2的导轨gr1、gr2、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导轨gr1、gr2且卷挂金属线w的带轮1。车窗升降器wr通过利用由驱动部dr驱动的金属线w使移动构件cp1、cp2沿着导轨gr1、gr2在升降方向l上升降,由此使安装于移动构件cp1、cp2的窗玻璃升降。车窗升降器wr安装于例如车辆的门板(未图示)等安装对象。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窗玻璃的升降方向l的上侧称为“上”、“上方”、“上侧”,将窗玻璃的升降方向l的下侧称为“下”、“下方”、“下侧”。
50.金属线w将驱动部dr的驱动力向作为操作对象的移动构件cp1、cp2传递。金属线w以能够将驱动部dr的驱动力向移动构件cp1、cp2传递的方式相对于驱动部dr、移动构件cp1、cp2及导轨gr1、gr2沿着规定的配线路径配线。金属线w只要能够将驱动部dr的驱动力向移动构件cp1、cp2传递即可,其配线路径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金属线w以形成8字状的环的方式配线。金属线w为了能够沿着规定的配线路径配线而构成为具有挠性的长条状的构件。金属线w可以使用例如将多个金属线绞合的公知的控制线缆的内线缆。如图1所示,金属线w也可以在配线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插通于外壳体oc,所述外壳体oc能够将金属线w沿其长度方向收容成能够滑动。
5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金属线w具备第一金属线w1、第二金属线w2及第三金属线w3这三个。但是,金属线的个数没有限定为三个,也可以为一个或两个,还可以为四个以上。第一金属线w1、第二金属线w2及第三金属线w3经由驱动部dr及移动构件cp1、cp2相互连接,如上所述以形成8字状的环的方式配线。
52.更具体说明的话,如图1所示,第一金属线w1的一端连接于驱动部dr,第一金属线w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移动构件cp1。第一金属线w1从驱动部dr向第一导轨gr1的下端侧延伸,由设置于第一导轨gr1的下端侧的带轮1进行方向转换,沿着第一导轨gr1向上方延伸至第一移动构件cp1。第二金属线w2的一端连接于驱动部dr,第二金属线w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移动构件cp2。第二金属线w2从驱动部dr向第二导轨gr2的上端侧延伸,由设置于第二导轨gr2的上端侧的带轮1进行方向转换,沿着第二导轨gr2向下方延伸至第二移动构件cp2。第三金属线w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移动构件cp1,第三金属线w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移动构
件cp2。第三金属线w3从第一移动构件cp1沿着第一导轨gr1向上方延伸,由设置于第一导轨gr1的上端侧的带轮1进行方向转换,延伸至第二导轨gr2的下端侧,由设置于第二导轨gr2的下端侧的带轮1进行方向转换,沿着第二导轨gr2向上方延伸至第二移动构件cp2。
53.移动构件cp1、cp2通过由金属线w传递的驱动力,沿着导轨gr1、gr2在升降方向l上升降。移动构件cp1、cp2沿着导轨gr1、gr2在升降方向l上升降,由此使安装于移动构件cp1、cp2的窗玻璃沿着导轨gr1、gr2在升降方向l上升降。移动构件cp1、cp2以能够沿着升降方向l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导轨gr1、gr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移动构件cp1、cp2具备第一移动构件cp1及第二移动构件cp2这两个。第一及第二移动构件cp1、cp2以相互连动地平行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导轨gr1、gr2。但是,移动构件的个数没有限定为两个,也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三个以上。
54.移动构件cp1、cp2被传递沿着升降方向l的驱动力,以相互连动地移动的方式连接于金属线w。具体而言,第一移动构件cp1连接第一金属线w1的另一端及第三金属线w3的一端,向第一及第三金属线w1、w3的各自的被拉拽操作的方向移动。而且,第二移动构件cp2连接第二金属线w2的另一端及第三金属线w3的另一端,向第二及第三金属线w2、w3的各自的被拉拽操作的方向移动。
55.导轨gr1、gr2以移动构件cp1、cp2沿着升降方向l移动的方式引导移动构件cp1、cp2。导轨gr1、gr2安装于例如车辆的门板(未图示)等安装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导轨gr1、gr2具备第一导轨gr1及第二导轨gr2这两个。第一导轨gr1沿着升降方向l引导第一移动构件cp1,第二导轨gr2沿着升降方向l引导第二移动构件cp2。即,第一及第二导轨gr1、gr2以将第一及第二移动构件cp1、cp2沿着相同的升降方向l引导的方式配置。但是,导轨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为一个。
56.驱动部dr对于与驱动部dr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的金属线w进行驱动。驱动部dr只要能够对金属线w进行驱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固定于第一导轨gr1。而且,驱动部dr构成为通过例如电动或手动对金属线w进行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dr是通过电动对金属线w进行驱动的结构。如图1所示,驱动部dr具备电动机dr1、通过电动机dr1的驱动力而旋转的滚筒dr2。
57.电动机dr1是使滚筒dr2旋转的驱动源。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dr1经由公知的减速机构连接于滚筒dr2,使滚筒dr2正反旋转。滚筒dr2通过电动机dr1进行正反旋转,由此进行卷绕的金属线w(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第一及第二金属线w1、w2)的卷绕及送出。滚筒dr2通过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旋转而卷绕金属线w,对连接于金属线w的移动构件cp1、cp2进行拉拽操作,通过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旋转而送出金属线w,允许连接于金属线w的移动构件cp1、cp2的移动。
58.参照图1更具体地说明的话,在驱动部dr中,电动机dr1被驱动,滚筒dr2向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金属线w1被卷绕于滚筒dr2,并且第二金属线w2被从滚筒dr2送出。由此,连接有第一金属线w1的第一移动构件cp1由第一金属线w1向升降方向l的下方拉拽。同时,经由连接于第一移动构件cp1的第三金属线w3,连接有第三金属线w3的第二移动构件cp2被向升降方向l的下方拉拽。此时,连接于第二移动构件cp2的第二金属线w2在由第二移动构件cp2向升降方向l的下方拉拽的同时从滚筒dr2被送出,因此允许第二移动构件cp2的向升降方向l的下方的移动。这样,第一及第二移动构件cp1、cp2相互连动
地向升降方向l的下方移动。
59.与之相反,在驱动部dr中,电动机dr1被驱动而滚筒dr2向另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金属线w2被卷绕于滚筒dr2,并且第一金属线w1被从滚筒dr2送出。由此,连接有第二金属线w2的第二移动构件cp2由第二金属线w2向升降方向l的上方拉拽。同时,经由连接于第二移动构件cp2的第三金属线w3,连接有第三金属线w3的第一移动构件cp1被向升降方向l的上方拉拽。此时,连接于第一连接构件cp1的第一金属线w1在由第一移动构件cp1向升降方向l的上方拉拽的同时从滚筒dr2被送出,因此允许第一移动构件cp1的向升降方向l的上方的移动。这样,第一及第二移动构件cp1、cp2相互连动地向升降方向l的上方移动。
60.如图1所示,带轮1构成为能够以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伴随着卷挂的金属线w的移动而旋转,对金属线w延伸的方向进行转换。带轮1以旋转轴x平行于与被方向转换的前后的金属线w的两方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带轮1能够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导轨gr1、gr2的各自的上端侧及下端侧这两方的总计四个位置。但是,带轮1的个数、设置的位置没有限定为图示的例子,例如在导轨gr1、gr2的上端侧或下端侧的任一个位置设置等,根据金属线w的需要方向转换的数目、位置而适当设定。
61.如图2a~2b、图3a~3f所示,带轮1具备主卷挂部2及辅助卷挂部3。主卷挂部2是卷挂金属线w而对金属线w延伸的方向进行转换的部位。辅助卷挂部3是临时卷挂金属线w而对于将临时卷挂的金属线w向主卷挂部2卷挂进行辅助的部位。如以下详细所述,带轮1在将金属线w卷挂于辅助卷挂部3之后,使带轮1及金属线w一起或相对地以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由此能够将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部3向主卷挂部2卷挂。主卷挂部2及辅助卷挂部3只要构成为能够将临时卷挂的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部3向主卷挂部2卷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轴x方向上相邻而相互大致平行地连接。
62.如图2a~2b、图3a~3f所示,主卷挂部2具备第一凸缘21及第二凸缘22。在主卷挂部2,在第一凸缘21与第二凸缘22之间形成有能够卷挂金属线w的环状的主卷挂槽23。
63.主卷挂槽23是为了对金属线w进行方向转换而卷挂金属线w的槽。如图2a~2b、图3a~3f所示,主卷挂槽23具有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凸缘21、22的外周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形状。主卷挂槽23形成为以旋转轴x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
64.第一及第二凸缘21、22抑制金属线w从主卷挂槽23沿旋转轴x方向的脱出,沿着主卷挂槽23延伸的方向引导金属线w。如图2a~2b、图3a~3f所示,第一及第二凸缘21、22为了沿着主卷挂槽23延伸的方向引导金属线w而沿着主卷挂槽23延伸的方向设置在主卷挂槽23延伸的方向的两侧的侧面。第一及第二凸缘21、22只要能够沿着主卷挂槽23延伸的方向引导金属线w即可,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第一凸缘21形成为以旋转轴x为中心比主卷挂槽23大径的大致圆形。而且,如图3a所示,第二凸缘22在整体上形成为以旋转轴x为中心比主卷挂槽23大径的大致圆形。并且,如图2a~2b及图3d所示,第二凸缘22在后述的辅助卷挂部3的最接近部321的附近,在周向上随着接近最接近部321而缩径,并且在旋转轴x方向上向第一凸缘21侧倾斜。而且,第二凸缘22在最接近最接近部321的位置处以径向的外缘与主卷挂槽23的底部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形成(实质上第二凸缘22消失)。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底部这样的用语是指槽中的最低的部位。
65.如图2a~2b、图3a~3f所示,辅助卷挂部3具备第二凸缘22及第三凸缘31。辅助卷
挂部3共有主卷挂部2和第二凸缘22。在辅助卷挂部3,在第二凸缘22与第三凸缘31之间形成能够卷挂金属线w的环状的辅助卷挂槽32。
66.辅助卷挂槽32是为了将金属线w向主卷挂槽23引导而临时卷挂金属线w的槽。如图2a~2b、图3a~3f所示,辅助卷挂槽32具有相对于第二及第三凸缘22、31的外周至少局部地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形状。辅助卷挂槽32为了能够卷挂金属线w而形成为环状。
67.辅助卷挂槽32为了将临时卷挂的金属线w向主卷挂槽23引导,如图3a所示,以辅助卷挂槽32的至少一部分在主卷挂槽23的径向上与主卷挂槽23汇合的方式设置。并且,辅助卷挂槽32具有在主卷挂槽23的径向上最接近主卷挂槽23的最接近部321。辅助卷挂槽32在与辅助卷挂槽32的最接近部321相邻的部分,以在周向上随着从最接近部321离开而朝向主卷挂槽23的径向的内侧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辅助卷挂槽32在主视观察下(沿旋转轴x方向观察下)形成为带有圆角的大致三角环状,大致三角形的顶点与主卷挂槽23在径向上汇合而构成最接近部321。辅助卷挂槽32位于主卷挂槽23的径向内侧,具有比主卷挂槽23短的整周长度。由此,为了卷挂于主卷挂槽23而被调节了长度的金属线w能够容易地卷挂于辅助卷挂槽32。但是,辅助卷挂槽32只要至少一部分与主卷挂槽23在径向上汇合且具有比主卷挂槽23短的整周长度即可,没有限定为图示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在主视观察下形成为大致圆形等。
68.如图2a~2b及图3d所示,辅助卷挂槽32为了在最接近部321与主卷挂槽23汇合,在与最接近部321相邻的部分具有朝向主卷挂槽23弯曲的弯曲部322。弯曲部322在与最接近部321相邻的部分,随着在周向上接近最接近部321而在旋转轴x方向上朝向主卷挂槽23弯曲。弯曲部322最终在最接近部321与主卷挂槽23汇合。由此,弯曲部322能够将临时卷挂的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槽32向主卷挂槽23引导。
69.弯曲部322只要能够将临时卷挂于辅助卷挂槽32的金属线w向主卷挂槽23引导即可,其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2b及图3d所示,弯曲部322具备在辅助卷挂槽32的周向上与最接近部321相邻的第一弯曲部322a、在辅助卷挂槽32的周向的与最接近部321相反的一侧与第一弯曲部322a相邻的第二弯曲部322b。并且,第一弯曲部322a以比第二弯曲部322b大的曲率弯曲。由此,弯曲率从辅助卷挂槽32朝向主卷挂槽23逐渐增大,因此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在旋转轴x方向上弯曲时,能够不受到较大的弯曲变形地弯曲并卷挂于主卷挂槽23。
70.第二及第三凸缘22、31抑制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槽32沿旋转轴x方向的脱出,并沿着辅助卷挂槽32延伸的方向引导金属线w。如图2a~2b、图3a~3f所示,第二及第三凸缘22、31为了沿着辅助卷挂槽32延伸的方向引导金属线w而沿着辅助卷挂槽32延伸的方向设置于辅助卷挂槽32延伸的方向的两侧的侧面。
71.第二凸缘22只要能够抑制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槽32的至少一部分向旋转轴x方向上的与第三凸缘31相反的一侧的脱出,并沿着辅助卷挂槽32延伸的方向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金属线w即可,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第二凸缘22在整体上形成为以旋转轴x为中心比辅助卷挂槽32大径的大致圆形。并且,如上所述,如图2a~2b及图3d所示,第二凸缘22在辅助卷挂部3的最接近部321的附近,随着在周向上接近最接近部321而缩径且在旋转轴x方向上向第一凸缘21侧倾斜,以在最接近最接近部321的位置处径向的外缘与辅助卷挂槽32的底部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形成(实质上第二凸缘22消失)。
72.第三凸缘31只要能够抑制从辅助卷挂槽32的至少一部分向旋转轴x方向上的第三凸缘31的外侧的脱出,并沿着辅助卷挂槽32延伸的方向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即可,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第三凸缘31在主视观察下(沿旋转轴x方向观察下)与辅助卷挂槽32大致对应地形成为带有圆角的大致三角形状,沿着辅助卷挂槽32延伸的方向设置。
7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2b、图3d~3f所示,第三凸缘31在辅助卷挂部3的最接近部321的附近,在周向上随着接近最接近部321而第二凸缘22侧的面在旋转轴x方向上向第一凸缘21侧弯曲。由此,辅助卷挂槽32的弯曲部322以在旋转轴x方向上朝向主卷挂槽23弯曲、在最接近部321与主卷挂槽23汇合的方式形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e及图3f所示,第三凸缘31在径向上与最接近部321相反侧的部分,以径向的外缘与辅助卷挂槽32的底部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形成(第三凸缘31实质上消失)。由此,在径向上与最接近部321相反侧的部分,不需要越过第三凸缘31而能够将金属线w容易地定位于辅助卷挂槽32,因此经由在径向上与最接近部321相反侧的部分能够在辅助卷挂槽32容易地卷挂金属线w。
74.如图2a~2b、图3a、图3d~3f及图5b~5f所示,第三凸缘31具有以弯曲部322的槽深度d2比最接近部321的槽深度d1大的方式沿辅助卷挂槽32的径向延伸的辅助引导部311(特别是参照图3a及图5b~5f)。需要说明的是,槽深度d1、d2是指从第三凸缘31的外缘至辅助卷挂槽32的底部的径向的距离。辅助引导部311例如在辅助卷挂部3的周向上设置于将金属线w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一侧的情况下(例如图7a中,右侧的辅助引导部311的情况下),在从辅助卷挂部3向主卷挂部2卷挂金属线w时,即使在金属线w从弯曲部322的底部沿辅助卷挂槽32的径向分离的状态下,也能够将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金属线w具有挠性且具有刚性,因此在从辅助卷挂部3向主卷挂部2卷挂时,存在如下情况:无法对应于弯曲部322的曲率地弯曲而从弯曲部322的底部分离地浮起,从弯曲部322的轨道脱离,越过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三凸缘31设置辅助引导部311,即使从弯曲部322的底部分离而浮起,也能促进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弯曲,抑制金属线w从弯曲部322的轨道的脱落。其结果是,能抑制金属线w越过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的情况,能够容易地从辅助卷挂部3向主卷挂部2引导金属线w。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中,能够容易地将金属线w向主卷挂部2卷挂。
75.另外,辅助引导部311例如在辅助卷挂部3的周向上设置于将金属线w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一侧的相反侧的情况下(例如图7a中,左侧的辅助引导部311的情况下),即使金属线w越过了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也不会使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部3沿旋转轴x方向脱离,能够将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槽32再次引导。当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部3沿旋转轴x方向脱离时,需要将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部3再次卷挂的作业。然而,只要至少能够维持在辅助卷挂部3卷挂有金属线w的状态即可,通过使带轮1或金属线w持续旋转,能够反复进行从辅助卷挂槽32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金属线w的动作。由此,不需要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部3的再次的卷挂作业,能够容易地将金属线w向主卷挂部2卷挂。
76.另外,辅助引导部311例如在辅助卷挂槽32的周向上隔着最接近部321而设置于任一侧或两侧的情况下(例如图7a中,右侧及/或左侧的辅助引导部311的情况下),即使金属
线w的张力升高而带轮1的旋转轴x倾斜,也不会使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部3沿旋转轴x方向脱离,能够将金属线w沿着辅助卷挂槽32引导,并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中,能够容易地将金属线w向主卷挂部2卷挂。
77.辅助引导部311为了将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引导,只要至少设置在与弯曲部322对应的任一个位置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2b及图3d所示,辅助引导部311与弯曲部322中的第一弯曲部322a对应地设置。具有刚性的金属线w在弯曲部322的曲率大的部分(第一弯曲部322a),无法对应于弯曲部322的曲率地弯曲且容易从弯曲部322的轨道脱离而浮起。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对应于曲率大的部分(第一弯曲部322a)而设置辅助引导部31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金属线w的从弯曲部322的脱离。此外,在金属线w越过了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的情况下,金属线w在曲率大的部分(第一弯曲部322a)从辅助卷挂部3脱离的可能性高。因此,通过对应于曲率大的部分(第一弯曲部322a)设置辅助引导部311,能够进一步抑制金属线w从辅助卷挂部3的脱离。而且,不是在从作为主卷挂槽23与辅助卷挂槽32的汇合地点的最接近部321分离的部分,而是对应于与最接近部321相邻的部分(第一弯曲部322a)设置辅助引导部31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金属线w向主卷挂槽23引导。此外,即使在金属线w越过了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在刚越过之后使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槽32返回,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使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槽32返回。
78.辅助引导部311只要以至少弯曲部322的槽深度d2比最接近部321的槽深度d1大的方式沿辅助卷挂槽32的径向延伸即可,其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5b~5c及图5e~5f所示,辅助引导部311在辅助卷挂部3的周向的规定的宽度上至少延伸至与第一凸缘21的外缘对应的位置。由此,即使金属线w从弯曲部322的底部要浮起至与第一凸缘21的外缘对应的位置,辅助引导部311也能够将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引导而抑制金属线w从弯曲部322的轨道的脱离。此外,即使在金属线w越过了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使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槽32返回。而且,在图3a中能够很好地观察出来,辅助引导部311以在辅助卷挂槽32的周向上随着从最接近部321离开而辅助卷挂槽32的槽深度增大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引导,而且,能够使越过了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的金属线w更可靠地向辅助卷挂槽32返回。
79.辅助卷挂部3的周向上的辅助引导部311的规定的宽度以能够将从弯曲部322的底部沿辅助卷挂槽32的径向分离的状态的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引导的方式,或者以能够使越过了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的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槽32返回的方式能够适当设定。辅助引导部311的规定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图3a所示,可以通过以旋转轴x为中心的从最接近部321起的角度θ来定义。作为角度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将旋转轴x和最接近部321连结的直线与将交点y1和旋转轴x连结的直线之间的角度以下,该交点y1是与将旋转轴x和最接近部321连结的直线平行且与辅助卷挂部3(第三凸缘31)的外缘相接的直线y与第二凸缘22(或第一凸缘21)的外缘交叉的交点。通过将角度θ设为该角度以下,相对于辅助卷挂槽32的底部升高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减少,因此容易将金属线w卷挂于辅助卷挂槽32。作为具体的角度θ的优选最大值,可例示55
°
。从上述观点出发,角度θ优选为55
°
以下,更优选为40
°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
°
以下。而且,作为角度θ,只要
大于0
°
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为能够将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引导或者能够使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槽32返回的最小的角度以上。角度θ的最小值也根据例如辅助卷挂槽32的大小、金属线w的直径而变化。作为具体的角度θ的优选最小值,可例示5
°
。从上述观点出发,角度θ优选为5
°
以上,更优选为10
°
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
°
以上。
8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2b、图3a及图3d所示,辅助引导部311隔着最接近部321而在辅助卷挂槽32的周向的两侧对应设置。辅助引导部311在最接近部321的周向的两侧对应设置,由此,无论使带轮1及金属线w向哪一方向旋转,都能够容易地从辅助卷挂槽32向主卷挂槽23引导金属线w。并且,即使在将带轮1及金属线w向任一方向旋转而金属线w越过了处于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位置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使金属线w向辅助卷挂槽32返回。但是,辅助引导部311只要对应于与最接近部321相邻的弯曲部322设置即可,只要相对于最接近部321在周向上对应于任一方设置即可。
81.以下,参照图6a~6b、图7a~7c、图8a~8b及图9a~9c,与现有技术的带轮进行比较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中从辅助卷挂部3向主卷挂部2卷挂金属线w的动作。但是,本发明的带轮没有限定为以下的说明。而且,在示出现有技术的带轮的图9a~9c中,为了便于理解,对于与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的构成要素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标号,但不是指两方的构成要素相同。而且,图9a~9c仅是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的作用效果而利用的图,并非表示图示的结构包含的构成要素全部已经公知。
82.首先,如图6a~6b所示,向辅助卷挂部3的辅助卷挂槽32卷挂金属线w。此时,从与主卷挂部2汇合的位置的在径向上相反侧的辅助卷挂部3的位置(图6a中,上侧)卷挂金属线w。在此,在与主卷挂部2相邻的位置的在径向上相反侧的辅助卷挂部3的位置,第三凸缘31的径向的缘部具有与辅助卷挂槽32的底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也参照图3a、图3e及图3f)。因此,在向辅助卷挂槽32卷挂金属线w时不需要越过第三凸缘31,能够容易地将金属线w卷挂于辅助卷挂槽32。
83.在将金属线w卷挂于辅助卷挂槽32之后,如图7a~7c所示,以旋转轴x为中心使带轮1在主视观察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该时间点,设有带轮1的导轨gr1、gr2已经安装于例如车辆的门板(未图示)等安装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a中,为了容易与其他的状态比较,旋转的带轮1的位置通过与图6a相同的位置表示,并以使金属线w相对于带轮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表示。由此,金属线w到达辅助卷挂槽32的弯曲部322,沿着弯曲部322延伸的方向朝向最接近部321被引导。此时,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延伸的方向在旋转轴x方向上朝向主卷挂槽23(图7b中,朝向下方向)弯曲。例如,在现有技术的带轮中,如图9a~9c所示,金属线w无法对应于弯曲部322的曲率地弯曲,如图9c所示,从弯曲部322的底部分离而浮起,从弯曲部322的轨道脱离,如图9b所示,有时会越过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在该情况下,如果使带轮1进一步旋转,则金属线w可能会从辅助卷挂部3脱离。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中,由于在第三凸缘31设置辅助引导部311,因此即使如图7c所示金属线w要从弯曲部322的底部分离而浮起,辅助引导部311也能抑制金属线w从弯曲部322的轨道的脱离,促进金属线w沿着弯曲部322弯曲,如图7b所示,从辅助卷挂槽32向主卷挂槽23引导金属线w。即使假设金属线w越过了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在使带轮1继续旋转时,图7a的左侧的辅助引导部311也能向辅助卷挂槽32再次引导金属线w。由此,通过使带轮1再继续旋转,能够反复进行从辅助卷挂槽32朝向主卷挂槽23引导金属线w
的动作。
84.在将金属线w经由辅助卷挂槽32的弯曲部322引导至最接近部321之后,如图8a~8b所示,以旋转轴x为中心使带轮1在主视观察下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由此,被引导到主卷挂槽23的金属线w沿着主卷挂槽23被引导而卷挂于主卷挂槽23。此时,在现有技术的带轮中,金属线w越过与最接近部321对应的第三凸缘31的部分,未被引导至主卷挂槽23而从辅助卷挂槽32脱离。
85.当从图8a~8b所示的状态开始使带轮1在主视观察下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时,金属线w沿着主卷挂槽23被引导,最终卷挂于带轮1的金属线w全部卷挂于主卷挂槽23。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轮1中,能够容易地向主卷挂部2的主卷挂槽23卷挂金属线w。
86.标号说明
87.1 带轮
88.2 主卷挂部
89.21 第一凸缘
90.22 第二凸缘
91.23 主卷挂槽
92.3 辅助卷挂部
93.31 第三凸缘
94.311 辅助引导部
95.32 辅助卷挂槽
96.321 最接近部
97.322 弯曲部
98.322a 第一弯曲部
99.322b 第二弯曲部
100.cp1 第一移动构件
101.cp2 第二移动构件
102.d1 最接近部的槽深度
103.d2 弯曲部的槽深度
104.dr 驱动部
105.dr1 电动机
106.dr2 滚筒
107.gr1 第一导轨
108.gr2 第二导轨
109.l 升降方向
110.oc 外壳体
111.w 金属线
112.w1 第一金属线
113.w2 第二金属线
114.w3 第三金属线
115.wr 车窗升降器
116.x 旋转轴
117.y 直线
118.y1 交点
119.θ 从最接近部起的角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