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7:16: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烯烃类橡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2.导热性橡胶被用作半导体芯片等的密封材料、电路基板的散热材料等。进而,这些品种也要求导热性以及绝缘性,因此添加到橡胶中的填充材料的选择变得非常重要。
3.以往,为了对橡胶赋予导热性,将氧化铝、石墨、氧化铍、氧化锌、氧化镁、氮化硼、氮化铝等导热性填充材料添加到橡胶中。
4.氮化铝、氮化硼等氮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但另一方面,成本高。特别地,氮化铝为具有水解性质的不稳定材料,难以处理。氧化铝在化学上稳定,导热性也比较良好,但莫氏硬度高达9,担心对使用莫氏硬度比其低的铁等的制造设备产生负荷。氧化镁在氧化物中导热性优异,但具有吸湿性质,难以发挥稳定的性能。进而,还研究了各种表面处理方法,但没有找到足够的方法。氧化铍的导热性优异,但成本高,分类为第一种指定化学物质,因此处理需要注意。二氧化硅作为用于密封材料的填充材料而被广泛使用,但导热性不足。
5.作为代替上述填充材料的填料,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bet比表面积为0.1~10m2/g、平均粒径为1~50μm的由无水碳酸镁构成的合成树脂及合成橡胶添加用无水碳酸镁填料。
6.在先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10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10.尽管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碳酸镁能够赋予导热性、阻燃性、加工性等,但对于赋予绝缘性的可能性尚不明确,在导热性、硬度方面也留有改善的余地。
11.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作为橡胶组合物的硬度低、导热性和绝缘性优异、对制造设备的负荷少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
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3.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着眼于碳酸镁作为烯烃类橡胶的填充材料。而且,通过组合使用粒径不同的碳酸镁,成功得到物理性质平衡优异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结构。
14.一种烯烃类橡胶组合物,其含有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平均粒径0.3~5μm的小粒径碳酸镁和平均粒径7~60μm的大粒径碳酸镁的至少两种碳酸镁、以及交联剂,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含有总计400~1200质量份的所述两种碳酸镁,交联后的依据jis k 6253-3:2012的a型硬度计硬度为80以下,交联后的依据astm d7984的导热率为2.0w/m
·
k以上。
15.发明效果
16.本发明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硬度低,导热性和绝缘性优异,对制造设备的负荷少。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作为具体例的实施方式。
18.本实施方式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是含有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碳酸镁等的橡胶组合物。以下,对构成该橡胶组合物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19.(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
20.本发明人采用了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作为橡胶组合物的基础橡胶(base rubber)。
21.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的耐热性、耐寒性、耐候性、耐久性、回弹弹性、加工性、耐臭氧性、耐化学药品性、电气特性等各种性能优异,且为低硬度,因此对密封材料、散热材料等用途具有适应性。
22.作为α-烯烃,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9-甲基-1-癸烯、11-甲基-1-十二碳烯、12-乙基-1-十四碳烯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3~10的α-烯烃,更优选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最优选丙烯。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23.作为代表性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存在乙烯-丙烯-非共轭多烯共聚物(以下有时适当记载为epdm橡胶)。在epdm橡胶中,相对于epdm橡胶中的乙烯和丙烯的总含量,丙烯的含量优选为15~50摩尔%,更优选为30~50摩尔%。
24.以下,以epdm橡胶为例进行说明。
25.作为epdm橡胶的非共轭多烯,可以举出1,4-己二烯、3-甲基-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4,5-二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等链状非共轭二烯;甲基四氢茚、5-乙烯基-2-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5-亚乙烯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等环状非共轭二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等三烯等。非共轭多烯不受特别限定,优选为非共轭二烯。在非共轭二烯中,特别优选5-亚乙基-2-降冰片烯(enb)、二环戊二烯(dcpd)、1,4-己二烯(hd)。epdm橡胶的碘值优选为0.5~50的范围。
26.epdm橡胶的门尼粘度(mooney viscosity)ml
1 4
(100℃)优选为10~300的范围,更优选为20~150。epdm橡胶可以使用非充油橡胶、充油橡胶(oil extended rubber)中的任一种。作为充油橡胶的油,通常使用石蜡类油。
27.(碳酸镁)
28.碳酸镁是镁的碳酸盐,为具有耐水性的稳定化合物。在碳酸镁中,存在无水合物、二水合物、三水合物、五水合物。另外,碳酸镁是无味无臭的白色粉末,可以制造各种粒径的粉末。此外,碳酸镁的莫氏硬度为3.5,因此对于莫氏硬度为5的铁等制造设备的负荷少。
29.本发明人着眼于碳酸镁具有上述优异的基本性能之外,其导热性也优异,因此研究了作为针对橡胶组合物赋予导热性的填充材料的可能性。
30.通过在橡胶组合物中添加碳酸镁微粒,橡胶组合物的导热率增大。然而,若增大碳酸镁的添加量,橡胶组合物的硬度变高,难以适用于密封材料、散热材料等用途。因此,研究了组合使用具有不同粒径的碳酸镁微粒。
31.对在epdm橡胶中添加平均粒径不同的至少两种碳酸镁的情况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能够做成低硬度橡胶组合物,其具有不进行水解、吸湿的稳定性能,并且兼具导热性和绝缘性。
32.若组合使用具有不同粒径的碳酸镁微粒,则在大粒径微粒之间的间隙空间密集地填充有小粒径微粒。其结果,与仅添加大粒径碳酸镁或者仅添加小粒径碳酸镁时相比,能够抑制硬度增大,并且能够均衡地满足导热性和绝缘性这两者性能的平衡。
33.小粒径碳酸镁的平均粒径为0.3~5μm,优选为0.5~4μm,更优选为0.7~3μm。另一方面,大粒径碳酸镁的平均粒径为7~60μm,优选为10~50μm,更优选为15~40μm。碳酸镁的平均粒径可以依据jis z8825:2013进行测定。
34.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不阻碍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除了平均粒径0.3~5μm的小粒径碳酸镁和平均粒径7~60μm的大粒径碳酸镁以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与它们不同的平均粒径的碳酸镁。
35.这里,将平均粒径0.3~5μm的碳酸镁记载为“小粒径碳酸镁”,将平均粒径7~60μm的碳酸镁记载为“大粒径碳酸镁”。
36.从橡胶组合物的硬度、导热性、绝缘性各性能的平衡出发,小粒径碳酸镁与大粒径碳酸镁的质量比优选为20/80~80/20,更优选为30/70~70/30,进一步优选为40/60~60/40。
37.从橡胶组合物的硬度、导热性、绝缘性各性能的平衡出发,相对于100质量份的epdm橡胶,所述两种碳酸镁相对于epdm橡胶的总含量(添加量)为400~1200质量份,优选为500~1200质量份,更优选为600~1100质量份。
38.(交联剂)
39.作为epdm橡胶的交联剂,可以使用有机过氧化物或硫磺。在重视耐热性、压缩永久变形的用途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有机过氧化物。
40.有机过氧化物可以使用公知的有机过氧化物。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以举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α,α
′‑
二(叔丁基过氧基)二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炔、1,1-二(叔己基过氧基)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甲苯酰)己炔、过氧化苯甲酸叔己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epdm橡胶,有机过氧化物优选添加1~3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的epdm橡胶,有机过氧化物的添加量更优选为1~2.7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2.5质量份。若有机过氧化物小于1质量份,则压缩永久变形有可能降低,若大于3质量份,则有耐久性降低的担忧。
41.相对于100质量份的epdm橡胶,添加0.1~0.8质量份的硫磺。相对于100质量份的epdm橡胶,硫磺的添加量优选为0.1~0.6质量份,更优选为0.1~0.4质量份。若硫磺小于0.1质量份,则耐久性的改善效果小,若大于0.8质量份,则可能会发生喷霜(bloom)性、耐热
性(压缩永久变形)的降低。
42.(烯烃类橡胶组合物)
43.本实施方式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中,在不阻碍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epdm橡胶以外的橡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中可以适当添加公知的各种添加剂。作为公知的添加剂,可以举出增强剂、无机填充剂、增塑剂、软化剂、抗老化剂、加工助剂、交联助剂、交联促进剂、分散助剂、发泡剂、发泡助剂、着色剂、阻燃剂、粘合性赋予剂、脱模剂等。
44.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交联后的依据jis k 6253-3:2012的a型硬度计硬度为80以下。当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jis硬度计硬度超过80时,难以将烯烃类橡胶组合物作为电子设备等的密封材料、散热材料而用于大范围的用途。
45.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交联后的导热率为2.0w/m
·
k以上,优选为2.2w/m
·
k以上。为了将这样高水平的导热性赋予烯烃类橡胶组合物,如上所述,需要大量添加碳酸镁。导热率可以依据astm d7984进行测定。
46.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交联后的体积固有电阻率为1
×
10
10
ω
·
cm以上。当交联后的体积固有电阻率小于1
×
10
10
ω
·
cm时,难以将烯烃类橡胶组合物作为电子设备等的密封材料、散热材料而用于大范围的用途。体积固有电阻率可以依据jis k 6271-1:2015进行测定。
47.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交联后的拉伸强度优选为1.0mpa以上,更优选为1.5mpa以上。此外,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交联后的伸长率(扯断伸长率)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可以依据jis k 6251进行测定。
48.(制造方法)
49.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来制造成型品,首先,进行未交联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作为未交联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公知的制造装置,例如可以举出班伯里混炼机(banbury mixer)、捏合机(kneader)、行星式搅拌机(planetary mixer)、密炼机(internal mixer)、2根辊、3根辊等。将规定的原料混炼,制备未交联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后,使用交联压机、压缩成型机、注射成型机等,一般在约150~200℃加热约3~60分钟左右,由此进行一次交联。根据需要,也可以通过在约120~200℃下进行约1~24小时的烘箱加热等来进行二次交联。通过上述的交联,能够得到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交联成型品。
50.本实施方式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硬度低,导热性、绝缘性优异,因此能够适合用作在电子设备、汽车、一般工业用机械等中搭载的半导体芯片等密封材料、电子设备、汽车、一般工业用机械等的电路基板的散热材料。
51.实施例
52.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
53.(实施例1~3、比较例1~7)
54.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如下所述。
55.(i)epdm橡胶:充油epdm,朗盛(lanxess)公司制造keltan 5469c,充油量:100phr
56.(ii)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日油公司制造percumyl d
57.(iii)分散助剂:硬脂酸,三好油脂公司制造,dtst
58.(iv)增强剂:石墨,中越石墨工业所公司制造,g-6s
59.(v)填充剂:氧化锌,正同化学工业公司制造
60.(vi)碳酸镁:神岛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magthermo ms-ps(平均粒径21μm),magthermo ms-s(平均粒径1.2μm)
61.(特性测定用试验片的制作)
62.使用3(l)捏合机和12英寸开炼机进行混炼,制备表1中记载的组成的橡胶组合物的未交联坯料片。然后,使用压缩成型机,以一次交联温度:180℃、交联时间:6分钟进行交联,成型出2mm厚的交联橡胶片。
63.《评价项目》
64.(常态物理性质)
65.对于交联橡胶片,评价以下的常态物理性质。
66.硬度:依据jis k 6253-3:2012,使用a型硬度计进行测定。
67.拉伸强度(mpa):依据jis k 6251进行测定。
68.伸长率(%):依据jis k 6251进行测定。
69.(导热率)
70.对于交联橡胶片,评价导热率。
71.导热率(w/m
·
k):依据astm d7984进行测定。
72.(体积固有电阻率)
73.对于交联橡胶片,评价体积固有电阻率。
74.体积电阻率(ω
·
cm):依据jis k6271-1:2015进行测定。
75.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另外,表1的体积固有电阻率中,例如,比较例1的1.54*10^13ω
·
cm是指1.54
×
1013ω
·
cm。以下相同。
[0076][0077]
由表1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3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硬度计硬度为80以下、拉伸强度为1.5mpa以上、伸长率为150%以上、导热率为2.0w/m
·
k以上、体积固有电阻率为1
×
10
10
ω
·
cm以上,均衡地兼具各性能。另一方面,比较例1~4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导热率小于2.0w/m
·
k,导热性差。此外,比较例5~7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硬度计硬度超过80,硬度高。此外,比较例6~7的烯烃类橡胶组合物的伸长率小于100%,拉伸特性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