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9:22: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2.工业焦化厂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其中所含的盐类超标,阴阳离子增加,ph值明显变化,致使水质恶化,而循环水的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冷却塔上充足的日光照射更是藻类生长的理想地方,而对结垢、腐蚀以及微生物的控制等等,必然的需要进行循环水处理。
3.焦化厂循环冷却水处理运行过程中主要产生的问题,一方面是水垢,由于循环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等垢。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另一方面是污垢,污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尘等构成,垢的质地松软,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而且还引起垢下腐蚀,同时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此外是腐蚀,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
2
、cu
2
)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腐蚀的后果十分严重,不加控制极短的时间即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最后在微生物粘泥方面,因为循环水中溶有充足的氧气、合适的温度及富养条件,很适合微生物的生 焦化厂循环水处理深度长繁殖,如不及时控制将迅速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变黑,冷却塔大量黏垢沉积甚至堵塞,冷却散热效果大幅下降,设备腐蚀加剧,因此循环水处理必须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4.循环水处理设备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设备在使用时流量不稳定、易板结、滤料不方便更换、反洗效果差等根本缺陷导致,滤料不及时更换的话,严重影响后续工段,造成整个系统运行不稳定,出水质量变差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以解决目前循环水过滤设备存在的流量不稳定、易板结、滤料不方便更换、反洗效果差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所述过滤设备包括上封头、下封头和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设备内设有进水分布装置、集水出水装置、支撑杆和微孔滤料单元;
8.所述进水分布装置包括总管和支管,所述总管的一端贯穿过滤设备的罐体与进水口相连,所述总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支管贯穿安装在总管上,所述支管上设有若干喷水孔;
9.所述集水出水装置包括集水器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安装若干集水器,所述固定板水平安装在罐体内壁,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下支撑杆相连;
10.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另一
端与下封头相连,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与上封头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
11.所述微孔滤料单元位于集水出水装置与进水分布装置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分布装置包括一个总管和若干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三排喷水孔,其中一排设置为使得循环水垂直向下喷洒的喷水孔,另外两排喷水孔与与水平线向下成45
°
角排布。
13.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上共设有336个喷水孔。
14.进一步地,所述总管的封闭结构为法兰焊接,由螺栓紧固。
15.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器包括集水器本体和螺栓体,所述集水器本体(23)和所述螺栓体相通,所述螺栓体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
16.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体上设有密封圈。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圆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下支撑杆的一端焊接。
18.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还设有人孔、反洗排污口、卸料口和出水口,所述下封头设有支承式支座和定期排污口,所述上封头设有排气口。
19.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壁靠近出水口处设有防涡流挡板。
20.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滤料单元为分别装填不同粒径滤料的三层结构。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该进水分布装置采用排液管式分布器压力型式的,每根支管上设有三排喷水孔,一排为垂直向下喷洒,其他两排之间成90
°
的角且分别与水平线向下成45
°
角,上述喷水孔的设置分布方式使得循环水的流量均布性好、气流通道大、通道面积大、占空间小,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该过滤设备的微孔滤料单元分为三层,可分别装填不同粒径的滤料,从上到下的滤料粒径越来越小,过滤效果越来越强,所选滤料主要是由氧化硅、氧化铝等组成,经搅拌、陈腐、制粒、烧结而成,此滤料具有不易被板结、化学性质稳定、耐酸耐碱、出水效果好等特点,达到了循环水流量稳定和滤料使用寿命长的需求。
2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罐体内的下支撑杆一端与固定板焊接,另一端与下封头焊接,把上面滤料的重量全部传递到支撑式支座来承受。集水器采用机械加工而成,一方面能够均匀的收集滤料过滤后的废水,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滤料掉入清水区从出水口排出造成资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25.图1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水过滤设备结构示意图;
26.图2本实用新型循环水过滤设备的进水分布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3本实用新型进水分布装置支管喷水孔结构示意图;
28.图4本实用新型集水器实物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定期排污口;2、下支撑杆;3、支承式支座;4、防涡流挡板;5、出水口;6、集水器;7、固定板;8、卸料口;9、微孔滤料单元;10、总管;11、反洗排污口;12、排气口;13、焊接孔;14、支管;15、喷水孔;16、人孔;17、进水口;18、罐体;19、下封头;20、上封头;21、上支撑杆;22、螺栓体;23、集水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水过滤设备,所述过滤设备包括上封头20、下封头19和罐体18,所述罐体18设置于上封头20和下封头19之间,所述过滤设备内设有进水分布装置、集水出水装置支撑杆和微孔滤料单元9。
34.如图2所示,所述进水分布装置包括一个总管10和若干支管14,所述总管10的一端贯穿过滤设备的罐体18与进水口17相连,所述总管10的另一端是为封闭结构,所述总管10封闭结构由法兰进行焊接,用螺栓进行紧固;所述支管14贯穿安装在总管10上,所述支管14上设有若干喷水孔15。
35.如图3所示,所述支管14上设有三排喷水孔15,其中一排喷水孔15垂直向下喷洒循环水,其他两排喷水孔15与水平线向下成45
°
角排布,所有支管14上共设有336个喷水孔15,上述喷水孔15的设置分布方式使得循环水喷洒后与微孔滤料单元9区域内的滤料充分接触,流量均布性好。
36.所述集水出水装置包括集水器6和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贯穿安装若干集水器6,所述固定板7水平安装在罐体18内壁,所述固定板7的下端与下支撑杆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固定板7是由一块钢板切成圆板而成,在圆板上面用机械进行加工开孔,孔用来将集水器6固定在固定板7上面。如图4所示的集水器6实物结构图,所述集水器6采用机械加工而成,为不锈钢材质,集水器6包括集水器本体23和螺栓体22,集水器本体23和螺栓体22相通,可供过滤后的循环水流通,集水器6的螺栓体2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7上,螺栓体22上设有密封圈,使得集水器6能够密封安装在固定板7上,避免了循环水从微孔滤料单元9未经集水器6直接流出,因此集水器6一方面能够均匀的收集滤料过滤后的废水,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滤料掉入清水区从出水口5排出,造成资料的浪费。
37.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21和下支撑杆2,所述下支撑杆2的一端与固定板7的下端相连,一端与下封头19相连,所述上支撑杆21的一端与上封头20相连,一端与固定板7的上端相连,本实施例中支撑杆连接方式为焊接。
38.所述的微孔滤料单元9位于集水出水装置与进水分布装置之间,所述微孔滤料单元9分为三层,可分别装填不同粒径的滤料,从上到下的滤料粒径越来越小,过滤效果越来越强,所选滤料主要是由氧化硅、氧化铝等组成,经搅拌、陈腐、制粒、烧结而成,此滤料具有不易被板结、化学性质稳定、耐酸耐碱、出水效果好等特点,达到了循环水流量稳定和滤料使用寿命长的需求。
39.所述过滤设备的罐体18上还设有人孔16、反洗排污口11、卸料口8和出水口5,所述下封头19设有支承式支座3和定期排污口1,所述上封头20设有排气口12,所述罐体18内壁靠近出水口5处设有防涡流挡板4。
40.循环水过滤设备的工作原理:
41.所述循环水过滤设备在使用时,首先循环水通过进水口17进入罐体18内的进水分
布装置的总管10中,并经总管10进入支管14中,支管14中的循环水由支管14上设置的三排喷水孔15均匀喷洒到微孔滤料单元9的滤料区,并经滤料进行过滤净化,循环水从上往下,经滤料的多层拦截,将循环水中的悬浮物、污垢、水垢及油脂等拦截在滤料上,流经微孔滤料单元9后净化的循环水经通过固定板7上的不锈钢集水器6进行收集,之后经出水口5排出到循环水过滤设备外的循环水池中,完成循环水的过滤。
42.过滤一段时间后,微孔滤料单元9的滤料上面拦截了一定的杂质,出水效果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设备应进行反冲洗。反冲洗过程中,反冲洗介质采用自来水或滤后水,自来水或滤后水从出水口5进入循环水过滤设备,经多层的滤料,并将滤料上面的杂质打散,通过反洗排污口11排出。
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诸如“上”、“下”“一端”的用语均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中的位置关系进行的描述,并不是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