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15:2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浆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


背景技术:

2.缸套是泥浆泵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双金属缸套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点,现有的双金属缸套更换时需要将内外金属缸套同时进行更换,增加了成本,且更换时缸套与外部连接部件较多,更换过程费时费力,影响工期的进行,更换过程容易对活塞部分产生撞击导致影响安装的精度,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单独针对内金属缸套进行更换的结构来说,需要使用大量的螺钉进行连接,因此额外增加了拆装的步骤,且内金属缸套长时间受到高温高压按压,导致难以直接从外金属缸套中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稳定,可靠性高,且便于将内缸套取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包括双金属缸套本体,所述双金属缸套本体包括外层套结构和内层套结构,所述外层套结构主要由外金属缸套组成,所述外金属缸套的表面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内层套结构安装在外层套结构的内部,且内层套结构主要由内金属缸套组成,所述外层套结构的后端安装有弹出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外金属缸套的表面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间开设有外层缺口,所述外金属缸套的内壁与内层套结构相贴合。
6.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外金属缸套的内部通过外层缺口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外层套结构和内层套结构的长度相同。
7.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套结构主体部分由内金属缸套组成,所述内金属缸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中间开设有内层缺口,所述内金属缸套的后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内金属缸套的后端与弹出机构的内侧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且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内金属缸套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插入到滑槽的内部,且内层缺口和外层缺口相对齐,所述内层缺口和外层缺口的宽度和套环的宽度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内圈的表面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外圈部分通过使用螺钉穿过螺纹孔固定在外金属缸套的末端。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前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安装有橡胶垫,所述定位杆、弹簧和橡胶垫的直径均相同。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弹簧和橡胶垫均插装在插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后端与内圈的一侧焊接为整体,所述内圈的内壁与内金属缸套的内壁相齐平,所述外圈的内壁与外金属缸套的内壁相齐平。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包括双金属缸套本体,所述双金属缸套本体包括外层套结构、内层套结构、弹出机构、套环、连接板、外金属缸套、滑槽、外层缺口、内金属缸套、第一凸块、内层缺口、第二凸块、外圈、内圈、螺纹孔、定位杆、弹簧、橡胶垫、插槽。
13.1.该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通过内金属缸套外侧两个凸块插入到外金属缸套表面的滑槽内,即可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避免内金属缸套发生转动,简化了安装步骤。
14.2.该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将内外金属缸套组合后,使用套环卡入到两个缺口的内部,即可将两个缸套进行固定,避免发生横向的相对位移,安装更加简单,稳定性更高。
15.3.该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在后端设置有弹出机构,通过弹出机构可以提高套环将两个缸套卡住的压力,增加了连接稳固程度,且取出时可以将内金属缸套直接弹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的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的爆炸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弹出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中内层套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20.图中:1、外层套结构;2、内层套结构;3、弹出机构;4、套环;5、连接板;6、外金属缸套;7、滑槽;8、外层缺口;9、内金属缸套;10、第一凸块;11、内层缺口;12、第二凸块;13、外圈;14、内圈;15、螺纹孔;16、定位杆;17、弹簧;18、橡胶垫;19、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泥浆泵用内衬可换的双金属缸套,包括双金属缸套本体,所述双金属缸套本体包括外层套结构1和内层套结构2,所述外层套结构1主要由外金属缸套6组成,所述外金属缸套6的表面套设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内层套结构2安装在外层套结构1的内部,且内层套结构2主要由内金属缸套9组成,所述外层套结构1的后端安装有弹出机构3,该双金属缸套安装时将外金属缸套6部分与外部的设备壳体连接为整体,并将弹出机构3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外金属缸套6的末端,将内金属缸套9直接插入到外金属缸套6的内部,并将与后端的弹出
机构3部分进行插接,安装上双层的金属缸套后,使用套环4套设在外金属缸套6的表面,利用套环4将两个缸套缺口对齐的位置进行插接,即可完成安装过程。
23.本实施例,所述外金属缸套6的表面安装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中间开设有外层缺口8,所述外金属缸套6的内壁与内层套结构2相贴合,所述滑槽7的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外金属缸套6的内部通过外层缺口8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外层套结构1和内层套结构2的长度相同,外金属缸套6不与内部的活塞结构发生直接接触,后续对内金属缸套9进行更换的过程中,外金属缸套6保持固定不需要进行拆装处理,安装时直接将内金属缸套9侧边的凸块与外金属缸套6表面的滑槽7对齐后插入,即可进行连接。
24.本实施例,所述内层套结构2主体部分由内金属缸套9组成,所述内金属缸套9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所述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的中间开设有内层缺口11,所述内金属缸套9的后端开设有插槽19,所述内金属缸套9的后端与弹出机构3的内侧相连接,将内金属缸套9插入到外金属缸套6的内部,将两侧的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均从滑槽7的一端插入,并推送到最深处,在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设置的内层缺口11随着两个凸块向滑槽7的内部移动,最终将内层缺口11与外层缺口8相互对齐,对齐后将两个套环4分别卡入到两个重合的缺口内部,套环4由两个半圆形结构组成,两端通过使用螺丝进行相互连接固定,即可将套环4完全固定在外金属缸套6的表面。
25.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的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且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内金属缸套9通过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插入到滑槽7的内部,且内层缺口11和外层缺口8相对齐,所述内层缺口11和外层缺口8的宽度和套环4的宽度相同,通过利用两个套环4卡入到重合的缺口处来对内金属缸套9和外金属缸套6进行固定,安装完成后,后续的运行过程中活塞在内金属缸套9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内金属缸套9在活塞的作用下产生震动,由于第一凸块10和第二凸块12卡在滑槽7的内部,滑槽7和外金属缸套6固定为整体,外金属缸套6又固定安装在外部的设备内部,因此内金属缸套9会通过凸块和滑槽7的限制下避免发生转动,由于套环4将内金属缸套9两个凸块之间形成的缺口进行卡住,因此内金属缸套9同样在套环4的作用下无法进行横向的移动,最终实现完全固定的作用,且拆装时只需要将套环4两端的连接板5分开即可解除对内金属缸套9的固定,简化了拆装的步骤,在对内金属缸套9进行拆卸时,将套环4取下后,通过后端弹出机构3中的多组弹簧17即可直接将内金属缸套9向外推出,不需要人工手动将其拉动,降低了将内金属缸套9取出的难度。
26.本实施例,所述弹出机构3包括外圈13和内圈14,所述外圈13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内圈14的表面安装有定位杆16,所述外圈13部分通过使用螺钉穿过螺纹孔15固定在外金属缸套6的末端,所述定位杆16的前端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前端安装有橡胶垫18,所述定位杆16、弹簧17和橡胶垫18的直径均相同,所述定位杆16、弹簧17和橡胶垫18均插装在插槽19的内部,所述定位杆16的后端与内圈14的一侧焊接为整体,所述内圈14的内壁与内金属缸套9的内壁相齐平,所述外圈13的内壁与外金属缸套6的内壁相齐平,外金属缸套6的后端与弹出机构3固定连接,对内金属缸套9进行拆装的过程中,弹出机构3与外金属缸套6同样不需要进行拆装,将弹出机构3固定后,在把内金属缸套9插入到外金属缸套6内时,由于内金属缸套9的后端开设有插接孔,在弹出机构3的内圈14前端安装有多个定位杆16,且顶外杆的数量和插接孔的数量和位置均相互对应,因此可以直接把内金属缸套9后
端的插接孔处直接套设在定位杆16的表面,利用定位杆16将弹簧17插入到插接孔的内部,并通过前端的橡胶垫18与内金属缸套9接触,在弹簧17的作用下可以在使用时持续给予内金属缸套9向前的推力,进而增加第二凸块12和套环4支架的压力,利用该压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金属套环4的稳定性,且定位杆16同样能够辅助套环4结构将两个缸套进行连接锁死。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