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大板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22:1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运输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板运输车。


背景技术:

2.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的制作需要涉及到体型较大的板材的使用和运输,常规的大板材运输采用叉车进行,并且大板是平放在运输车上的,但平放的板材难以取放,并且针对一些板材不适合平放只能立放的情况,常规的运输车则难以兼容使用,故而比较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放置和运输立放的大板的的大板运输车。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大板运输车,包括车底框架和均匀阵列设置在所述车底框架的上方的若干立架,若干所述立架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车底框架包括连接成长方形的两根左右杆和两根前后杆,所述立架包括两根立杆和连接在两根所述立杆的顶部之间的顶部纵杆,所述顶部纵杆与所述左右杆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立杆的底部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前后杆上,若干所述立架的所述顶部纵杆的后部通过连接杆相连接。
5.在上述方案中,多个立架之间设置有间隔,该间隔正好可以用于大板的放置使用;多个立架的后部设置有连接杆进行封堵,而多个立架的前部是未封堵的,故而可以让大板轻松放入。车底框架的宽度与大板的宽度相适配,大板放入间隔中后只有一小部分露出在车底框架的外部,这正好方便取放大板。
6.进一步地,所述前后杆上套设有若干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上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套嘴,所述第一套嘴与所述立杆的底部一一对应且所述立杆的底部插入所述第一套嘴中。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若干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下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套嘴,所述第二套筒的前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三套嘴,所述第二套嘴与所述立杆的顶部一一对应且所述立杆的顶部插入所述第二套嘴中,所述第三套嘴与所述顶部纵杆的后部一一对应且所述顶部纵杆的后部插入所述第三套嘴中。所述顶部纵杆的前部套设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的下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四套嘴,所述第四套嘴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立杆的顶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套嘴、所述第二套嘴、所述第三套嘴和所述第四套嘴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分隔槽,所述第一套嘴、所述第二套嘴、所述第三套嘴和所述第四套嘴上均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栓。
7.在上述方案中,立架由两根立杆和顶部纵杆组合形成,立杆和顶部纵杆之间通过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相连接并形成n字形形状;车底框架由两根左右杆和两根前后杆组成,车底框架搭配上第一套筒连接立架的底部,使得立架可以固定在车底框架上形成稳固结构。
8.进一步地,两根所述左右杆之间的中部设置有两根辅助支撑横杆,所述辅助支撑
横杆与所述前后杆平行设置。
9.在上述方案中,辅助支撑横杆用于为放置如两个立架之间的间隔的大板提供底部支撑,使得大板在运输过程中更为平稳。
10.进一步地,所述车底框架的下方设置有车体底座,所述车体底座的四个拐角的下部均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体底座的四个拐角的上部均分别设置有插座,位于所述车底框架的四个拐角处的所述立杆的底部向下延伸并插入所述插座中,所述插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杆的底部相配合的锁紧螺钉。
11.在上述方案中,车体底座配置万向轮用于移动,车体底座配置插座用于插接整个车底框架和立架等结构,而车底框架是可以从插座上拆卸下来的,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板材的大小或厚度进行更换不同的车底框架和立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大为提高。
12.进一步地,所述车底框架的中部和所述车体底座中部之间设置有两条辅助支撑纵杆。
13.在上述方案中,辅助支撑纵杆用于对车底框架提供辅助支撑,保护车体底座。
14.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所述立架的左侧连接有手推架,所述手推架包括位于所述立架的上方左侧的手推架框,位于最左侧的所述立杆向上延伸并与所述手推架框的右侧相连接,所述手推架框的左侧与位于左侧的所述左右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条加固斜杆。
15.在上述方案中,手推架用于操作人员手动推动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手推架连接在车底框架和立架上,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大板运输车,包括车底框架1和均匀阵列设置在所述车底框架1的上方的若干立架2,若干所述立架2之间设置有间隔3,所述车底框架1包括连接成长方形的两根左右杆4和两根前后杆5,所述立架2包括两根立杆6和连接在两根所述立杆6的顶部之间的顶部纵杆7,所述顶部纵杆7与所述左右杆4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立杆6的底部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前后杆5上,若干所述立架2的所述顶部纵杆7的后部通过连接杆8相连接。多个立架2之间设置有间隔3,该间隔3正好可以用于大板的放置使用;多个立架2的后部设置有连接杆8进行封堵,而多个立架2的前部是未封堵的,故而可以让大板轻松放入。车底框架1的宽度与大板的宽度相适配,大板放入间隔3中后只有一小部分露出在车底框架1的外部,这正好方便取放大板。
20.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后杆5上套设有若干第一套筒9,所述第一套筒9的上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套嘴10,所述第一套嘴10与所述立杆6的底部一一对应且所述立杆6
的底部插入所述第一套嘴10中。所述连接杆8上套设有若干第二套筒11,所述第二套筒11的下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套嘴12,所述第二套筒11的前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三套嘴13,所述第二套嘴12与所述立杆6的顶部一一对应且所述立杆6的顶部插入所述第二套嘴12中,所述第三套嘴13与所述顶部纵杆7的后部一一对应且所述顶部纵杆7的后部插入所述第三套嘴13中。所述顶部纵杆7的前部套设有第三套筒14,所述第三套筒14的下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四套嘴15,所述第四套嘴15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立杆6的顶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套嘴10、所述第二套嘴12、所述第三套嘴13和所述第四套嘴15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分隔槽16,所述第一套嘴10、所述第二套嘴12、所述第三套嘴13和所述第四套嘴15上均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栓。立架2由两根立杆6和顶部纵杆7组合形成,立杆6和顶部纵杆7之间通过第二套筒11和第三套筒14相连接并形成n字形形状;车底框架1由两根左右杆4和两根前后杆5组成,车底框架1搭配上第一套筒9连接立架2的底部,使得立架2可以固定在车底框架1上形成稳固结构。
2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两根所述左右杆4之间的中部设置有两根辅助支撑横杆17,所述辅助支撑横杆17与所述前后杆5平行设置。辅助支撑横杆17用于为放置如两个立架2之间的间隔3的大板提供底部支撑,使得大板在运输过程中更为平稳。
2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底框架1的下方设置有车体底座18,所述车体底座18的四个拐角的下部均分别设置有万向轮19,所述车体底座18的四个拐角的上部均分别设置有插座20,位于所述车底框架1的四个拐角处的所述立杆6的底部向下延伸并插入所述插座20中,所述插座20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杆6的底部相配合的锁紧螺钉。车体底座18配置万向轮19用于移动,车体底座18配置插座20用于插接整个车底框架1和立架2等结构,而车底框架1是可以从插座20上拆卸下来的,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板材的大小或厚度进行更换不同的车底框架1和立架2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大为提高。
2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底框架1的中部和所述车体底座18中部之间设置有两条辅助支撑纵杆21。辅助支撑纵杆21用于对车底框架1提供辅助支撑,保护车体底座18。
2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位于左侧的所述立架2的左侧连接有手推架22,所述手推架22包括位于所述立架2的上方左侧的手推架框23,位于最左侧的所述立杆6向上延伸并与所述手推架框23的右侧相连接,所述手推架框23的左侧与位于左侧的所述左右杆4之间连接有若干条加固斜杆24。手推架22用于操作人员手动推动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手推架22连接在车底框架1和立架2上,结构简单。
25.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