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6:54: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车辆使用等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抑制液晶显示器的误显示而具有用于使显示板所带的静电流向电路基板的地线的导电部件的显示装置。导电部件与显示板可靠地接触,因此在对显示板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接触。另外,显示装置具有覆盖显示板的非显示区域的环衬部件。显示板以不会因来自导电部件的张力而浮起的方式被该环衬部件按压。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27800号公报
6.上述的环衬部件那样的按压显示板的部件优选相对于导电部件被施加张力的位置尽可能接近地配置。但是,由于显示装置的设计、设计上的制约,有可能无法将按压显示板的部件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无法抑制显示板的浮起,有可能损害显示装置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是考虑了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外观不良的显示装置。
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具备:表盘,所述表盘具有面向前后方向的面方向,并且具有透视部;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从前方可视觉辨认地配置于所述透视部的后方;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配置于所述显示元件的所述后方,与所述显示元件电连接,并且具有地线;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件使所述表盘所带的静电流向所述地线;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在前方侧支撑所述表盘和所述显示元件,并且具有在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表盘之间支撑所述导电部件的支撑部,所述导电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表盘电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地线电连接;中间部,所述中间部配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间部;以及第二连结部,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由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间部夹持所述支撑部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被支撑。
附图说明
9.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10.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截面图。
11.图3是主要表示电路基板、中壳体、以及表盘的立体图。
12.图4是特别地扩大的接地端子以及导电部件的说明图。
13.图5是说明导电部件的立体图。
14.图6是沿图5的导电部件的前后方向的截面图。
15.图7是特别地表示导电部件安装前的导电部件支撑部的说明图。
16.图8是沿导电部件安装后的图7的viii-viii线的截面图。
17.符号说明
[0018]1ꢀꢀꢀꢀꢀꢀꢀꢀꢀꢀ
显示装置
[0019]2ꢀꢀꢀꢀꢀꢀꢀꢀꢀꢀ
速度计(sp)
[0020]3ꢀꢀꢀꢀꢀꢀꢀꢀꢀꢀ
发动机转速计(ta)
[0021]
10
ꢀꢀꢀꢀꢀꢀꢀꢀ
壳体
[0022]
11
ꢀꢀꢀꢀꢀꢀꢀꢀꢀ
外壳体
[0023]
12
ꢀꢀꢀꢀꢀꢀꢀꢀꢀ
开口
[0024]
13
ꢀꢀꢀꢀꢀꢀꢀꢀꢀ
透光板
[0025]
5b
ꢀꢀꢀꢀꢀꢀꢀꢀꢀ
光源用基板
[0026]
14
ꢀꢀꢀꢀꢀꢀꢀꢀꢀ
外缘
[0027]
15
ꢀꢀꢀꢀꢀꢀꢀꢀꢀ
中壳体
[0028]
16
ꢀꢀꢀꢀꢀꢀꢀꢀꢀ
透过口
[0029]
17
ꢀꢀꢀꢀꢀꢀꢀꢀꢀ
面板支撑部
[0030]
18
ꢀꢀꢀꢀꢀꢀꢀꢀꢀ
环承受部
[0031]
19
ꢀꢀꢀꢀꢀꢀꢀꢀꢀ
前表面
[0032]
20
ꢀꢀꢀꢀꢀꢀꢀꢀꢀ
环衬
[0033]
30
ꢀꢀꢀꢀꢀꢀꢀꢀꢀ
表盘
[0034]
31
ꢀꢀꢀꢀꢀꢀꢀꢀꢀ
外观
[0035]
32
ꢀꢀꢀꢀꢀꢀꢀꢀꢀ
数字
[0036]
33
ꢀꢀꢀꢀꢀꢀꢀꢀꢀ
记号
[0037]
34
ꢀꢀꢀꢀꢀꢀꢀꢀꢀ
刻度
[0038]
35
ꢀꢀꢀꢀꢀꢀꢀꢀꢀ
透视部
[0039]
37
ꢀꢀꢀꢀꢀꢀꢀꢀꢀ
外缘
[0040]
40
ꢀꢀꢀꢀꢀꢀꢀꢀꢀ
环部
[0041]
41
ꢀꢀꢀꢀꢀꢀꢀꢀꢀ
前侧支撑部
[0042]
42
ꢀꢀꢀꢀꢀꢀꢀꢀꢀ
后侧支撑部
[0043]
44
ꢀꢀꢀꢀꢀꢀꢀꢀꢀ
环钩
[0044]
45
ꢀꢀꢀꢀꢀꢀꢀꢀꢀ
内周面
[0045]
50
ꢀꢀꢀꢀꢀꢀꢀꢀꢀ
电路基板
[0046]
51
ꢀꢀꢀꢀꢀꢀꢀꢀꢀ
前表面
[0047]
52
ꢀꢀꢀꢀꢀꢀꢀꢀꢀ
光源
[0048]
55
ꢀꢀꢀꢀꢀꢀꢀꢀꢀ
指针
[0049]
56
ꢀꢀꢀꢀꢀꢀꢀꢀꢀ
接地端子
[0050]
57
ꢀꢀꢀꢀꢀꢀꢀꢀꢀ
前表面
[0051]
60
ꢀꢀꢀꢀꢀꢀꢀꢀꢀ
显示面板(显示元件)
[0052]
61
ꢀꢀꢀꢀꢀꢀꢀꢀꢀ
可挠性基板
[0053]
70
ꢀꢀꢀꢀꢀꢀꢀꢀꢀ
导光体
[0054]
71
ꢀꢀꢀꢀꢀꢀꢀꢀꢀ
扩散板
[0055]
80
ꢀꢀꢀꢀꢀꢀꢀꢀꢀ
导电部件
[0056]
81
ꢀꢀꢀꢀꢀꢀꢀꢀꢀ
表盘连接面(第一连接部)
[0057]
82
ꢀꢀꢀꢀꢀꢀꢀꢀꢀ
接地连接面(第二连接部)
[0058]
83
ꢀꢀꢀꢀꢀꢀꢀꢀꢀ
中间面(中间部)
[0059]
84
ꢀꢀꢀꢀꢀꢀꢀꢀꢀ
前连结面(第一连结部)
[0060]
85
ꢀꢀꢀꢀꢀꢀꢀꢀꢀ
后连结面(第二连结部)
[0061]
86
ꢀꢀꢀꢀꢀꢀꢀꢀꢀꢀ
前凸部
[0062]
87
ꢀꢀꢀꢀꢀꢀꢀꢀꢀ
后凸部
[0063]
88a、88b、88c、88d
ꢀꢀꢀ
边界
[0064]
89
ꢀꢀꢀꢀꢀꢀꢀꢀꢀꢀ
夹持空间
[0065]
90
ꢀꢀꢀꢀꢀꢀꢀꢀꢀꢀ
导电部件支撑部(支撑部)
[0066]
91
ꢀꢀꢀꢀꢀꢀꢀꢀꢀꢀ
被夹持部
[0067]
92
ꢀꢀꢀꢀꢀꢀꢀꢀꢀꢀ
上下壁
[0068]
93
ꢀꢀꢀꢀꢀꢀꢀꢀꢀꢀ
凸部容纳空间(凹部)
[0069]
94
ꢀꢀꢀꢀꢀꢀꢀꢀꢀꢀ
防脱壁(限制部)
[0070]
95、97
ꢀꢀꢀꢀꢀꢀ
外缘
[0071]
96
ꢀꢀꢀꢀꢀꢀꢀꢀꢀꢀ
角部
[0072]
98
ꢀꢀꢀꢀꢀꢀꢀꢀꢀꢀ

[0073]
99
ꢀꢀꢀꢀꢀꢀꢀꢀꢀꢀ
上下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74]
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能够应用于例如搭载于汽车、二轮车等车辆、船舶、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的显示装置。
[0075]
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主视图。
[0076]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截面图。
[0077]
图3是主要表示电路基板50、中壳体15以及表盘30的立体图。
[0078]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前面)”、“后(背面)、“上”、“下”、“右”以及“左”按照图1至图8中的定义“fr.”、“re.”、“to.”、“bo.”、“r”以及“l”。此外,将显示装置1被用户视觉辨认的一侧设为“前”。
[0079]
显示装置1具有速度计(以下称为“sp”)2和发动机转速计(以下称为“ta”)3。sp2是配置于主视右侧并且显示车辆的速度的指针式(机械式)仪表。ta3配置于主视左侧,是显示车辆的发动机转速的指针式仪表。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显示装置1相关联的ta3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对sp2侧的结构省略详细的说明。
[0080]
显示装置1主要具有:壳体10、环衬20、表盘30、环部40、电路基板50、显示面板60、导光体70以及导电部件80。
[0081]
壳体10具有外壳体1和中壳体15。
[0082]
外壳体11(在图2中省略图示)由黑色等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构成。外壳体11在
内部空间容纳以表盘30、电路基板50为首的各种部件。
[0083]
中壳体15是在正面观察时呈大致正圆形状的部件,由白色等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构成。中壳体15将表盘30固定(载置)在外壳体11的内部空间内,或作为光源52的遮光壁进行作用。中壳体15主要具有透过口16(图7)、面板支撑部17(图7)、环承受部18以及导电部件支撑部90。
[0084]
透过口16与形成于表盘30的记号33的位置对应地,使光源52的光透过。面板支撑部17是设置在前表面19(图7)上的凹部,在前方侧支撑显示面板60。
[0085]
环承受部18通过钩挂环钩44而将环部40固定于中壳体15的面向前方的外缘14。在外缘14的所需部位配置所需数量的环承受部18。
[0086]
导电部件支撑部90(支撑部)在电路基板50和表盘30之间支撑电气部件80。导电部件支撑部90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0087]
环衬20由黑色等遮光性的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构成。环衬20覆盖外壳体11的前表面侧,从用户遮蔽壳体10内的不需要的区域。具体而言,环衬20在正面观察时遮蔽表盘30以外的区域。此外,环衬20与表盘30在前后方向上不重合。环衬20在前方具有开口12,开口12被透光板13覆盖。
[0088]
表盘30是薄板状的大致正圆形状的部件,具有面向前后方向的面方向。表盘30具有基材和遮光层。基材例如是由透明的聚力树脂构成的薄板。遮光层是在基材的前表面(或背面)形成的用黑色的遮光性油墨印刷的印刷层。遮光层具有与外观31的形状对应的镂空文字部分。外观31包括数字32、记号33以及刻度34。外观31通过使光源52的光透过而被点亮显示。
[0089]
表盘30具有用于视觉辨认显示面板60的透视部35。透视部35由在表盘30中与显示面板60对应的部位形成的开口、或者未形成遮光层的区域形成。
[0090]
环部40由具有圆环状的黑色等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构成。环部40具有前侧支撑部41、后侧支撑部42以及环钩44(图2)。前侧支撑部41和后侧支撑部42相对于环钩44设置在前方。
[0091]
前侧支撑部41是从环部40的内周面45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前侧支撑部41沿着环部40的周向而形成。前侧支撑部41在表盘30的外缘37侧限制表盘30向前方的移动。
[0092]
后侧支撑部42是从环部40的内周面45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在环部40的周向上的所需部位配置所需数量的后侧支撑部42。后侧支撑部42在表盘30的外缘37侧限制表盘30向后方的移动。由此,前侧支撑部41以及后侧支撑部42固定并保持表盘30。
[0093]
环钩44将环部40固定于中壳体15。环钩44形成为从内周面45朝向径向内侧突出,通过与环承受部18卡合而将环部40在前后方向上固定。在环部40的周向上的所需部位配置所需数量的环钩44。
[0094]
电路基板50相对于表盘30和中壳体15配置在后方。另外,电路基板50配置在显示面板60的后方,与显示面板60电连接。电路基板50主要具有指针驱动部(未图示)、光源52、以及包括指针驱动部、光源52的驱动器等的控制部。
[0095]
控制部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例如,按照写入rom的程序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控制部例如从车辆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
子控制单元)获取各种车辆信息。控制部根据所获取的信息,驱动指针驱动部,并且使光源52点亮。
[0096]
指针驱动部根据所输入的车辆的行驶速度、发动机转速使指针轴旋转。指针轴由相对于电路基板50垂直地向前方延伸(伸长)的金属制的棒状部件构成。指针轴在前端与指针55连接。指针55通过在表盘30的前表面上旋转而指示刻度34。
[0097]
光源52设置于电路基板50的前表面51,例如是顶视型(上表面发光型)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52在表盘30的后方设置所需数量。
[0098]
另外,电路基板50具有接地图案(接地)和接地端子56。在此,图4是将接地端子56以及导电部件80特别放大的说明图。
[0099]
接地图案经由接地端子56以及导电部件80与表盘30电连接,使表盘30带有的电进行放电。接地端子56通过焊接而固定于电路基板50(接地图案)。接地端子56例如是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弯折成z字状而形成的,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弹性。
[0100]
显示面板60(显示元件)配置于中壳体15的面板支撑部17。显示面板60例如通过钩(未图示)固定于中壳体15。另外,显示面板60以能够从前方视觉辨认显示画面的方式配置于透视部35的后方。
[0101]
显示面板60是形成为四角形状的分段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60具有封入液晶层的一对玻璃基板。一对玻璃基板具有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构成的透明电极。另外,显示面板60具有夹持一对玻璃基板的一对偏振板(偏振滤光片)。显示面板60经由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等可挠性基板61与电路基板连接。由此,显示面板60显示规定的信息。
[0102]
导光体70由透明的合成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构成。导光体70在指针轴的外周例如固定于中壳体15。导光体70将光源52的光引导至外观31。在导光体70的前方配置有例如由聚乙烯树脂构成的透明的扩散板71。光源52的光通过扩散板71进一步扩散,以没有亮度不均的方式对外观31进行照明。
[0103]
导电部件80例如是由金属构成的导电性部件,使表盘30所带的静电流向接地图案。在此,图5是说明导电部件80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导电部件80的沿着前后方向的截面图。
[0104]
导电部件80具有表盘连接面81、接地连接面82、中间面83、前连结面84和后连结面85。
[0105]
表盘连接面81(第一连接部)是与表盘30电连接的面。表盘连接面81具有向后方且朝向导电部件支撑部90的方向突出的前凸部86。前凸部86为曲面(球面)形状。
[0106]
接地连接面82(第二连接部)是通过与接地端子56的前表面57(图4)接触而与接地图案电连接的面。
[0107]
中间面83(中间部)配置在表盘连接面81与接地连接面82之间。中间面83具有向前方且朝向导电部件支撑部90的方向突出的后凸部87。后凸部87为曲面(球面)形状,以与前凸部86相向的方式形成。
[0108]
前连结面84(第一连结部)是将表盘连接面81和中间面83在前后方向上连结的面。后连结面85(第二连结部)是将中间面83与接地连接面82在前后方向上连结的面。
[0109]
导电部件80的各面81~85通过将一张长度比宽度长的长方形状的板状部件依次
弯折成大致直角而以折痕为边界而形成。具体而言,导电部件80是在表盘连接面81与前连结面84的边界88a、前连结面84与中间面83的边界88b、中间面83与后连结面85的边界88c、以及后连结面85与接地连接面82的边界88d处弯折的一张板状部件。
[0110]
在以表盘连接面81为起点的情况下,导电部件80以朝向后方形成大致s字状的方式在各边界88a、88b、88c、88d处弯折成大致直角。导电部件80以表盘连接面81、中间面83以及接地连接面82成为大致相同的尺寸的方式而弯折。因此,表盘连接面81、中间面83以及接地连接面82相互平行地配置,在前后方向观察时重合。另外,弯折的结果是,后连结面85在中间面83中位于与形成有前连结面84的边相向的边,前连结面84与后连结面85具有平行的面方向。
[0111]
导电部件80以前连结面84和后连结面8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的方式弯折。由此,表盘连接面81与中间面83之间的距离和接地连接面82与中间面83之间的距离不同。
[0112]
接着,对中壳体15的导电构件支撑部9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7是特别表示导电部件80安装前的导电部件支撑部90的说明图。图8是导电部件80安装后的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截面图。
[0113]
导电部件支撑部90在面板支撑部17(显示面板60)的附近形成于外缘14侧。导电部件支撑部90具有被夹持部91和上下支撑部99。
[0114]
被夹持部91具有上下壁92和防脱壁(限制部)94。上下壁92是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一对壁。被夹持部91的外形由该上下壁92的尺寸以及间隔规定,为大致长方体形状。该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形具有与由导电部件80的表盘连接面81、前连结面84以及中间面83形成的夹持空间89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在上下壁92之间形成有凸部容纳空间93。该凸部容纳空间93成为容纳前凸部86以及后凸部87的凹部。
[0115]
防脱壁94相对于上下壁92大致正交,以被夹持部91在前方观察时呈大致h字状的方式配置于上下壁92之间的空间。防脱壁94沿着从被夹持部91的前端向后端而形成。防脱壁94限制容纳于前凸部容纳空间93的前凸部86以及后凸部87从凸部容纳空间93的移动(左右方向的移动)。
[0116]
上下壁92具有与导电部件80接触的外缘95以及角部96。防脱壁94也具有与导电部件80(前凸部86、后凸部87)接触的外缘97。这些外缘95、97以及角部96具有r形状(倒角)。
[0117]
上下支撑部99与面向被夹持部91的下方的面98形成规定的距离而平行地配置。规定的距离是导电部件80的前连结面84能够插入到上下支撑部99与面98之间,并且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的长度。
[0118]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中的导电部件80的安装时的作用以及安装状态下的作用进行说明。
[0119]
如图7所示,导电部件80从右方朝向左方一边滑动一边安装于导电部件支撑部90。具体而言,导电部件80以将前连结面84插入被夹持部91与上下支撑部99之间,并且将被夹持部91容纳于夹持空间89的方式安装于导电部件支撑部90。
[0120]
此时,操作者也有可能将导电部件80的前后方向相反地安装。但是,在导电部件80中,表盘连接面81与中间面83之间的距离和接地连接面82与中间面83之间的距离并不相同。因此,显示装置1能够减少操作者的误安装。另外,与导电部件80接触的上下壁92的外缘95以及角部96具有r形状。因此,导电部件80不会钩挂在被夹持部91上而顺畅地滑动。另外,
若导电部件80进一步滑动,则前凸部86以及后凸部87越过防脱壁94的具有r形状的外缘97而容纳于凸部容纳空间93。
[0121]
其结果是,导电部件80通过由表盘连接面81和中间面83夹持被夹持部91,从而在前后方向上被被夹持部91支撑。另外,防脱壁94作用于前凸部86以及后凸部87,导电部件80在导电部件80的拆卸方向(左右方向)上被支撑。进一步,上下支撑部99在上下方向上也支撑导电部件80。由此,即使在行驶时等产生的振动作用于导电部件80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导电部件80的移动。
[0122]
导电部件80的接地连接面82在对具有弹性的接地端子56进行了轻压缩的状态下与接地端子56接触。由此,导电部件80在前方向上受到一些力。但是,由于导电部件80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导电部件支撑部90限制,所以能够抑制导电部件80被向前方抬起,能够抑制表盘连接面81将表盘30推起而浮起。因此,显示装置1能够防止外观不良。
[0123]
另外,由于表盘30不会浮起,因此不需要在与导电部件80的接触部位的附近配置用于将表盘30向后方按压的部件。因此,显示装置1也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0124]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要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
[0125]
例如,中壳体15、表盘30的形状、显示图案60的配置是其中一例,且并不限于此。
[0126]
作为支撑部,以具有被夹持部91和上下支撑部99的导电部件支撑部90为例进行了表示,但支撑部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被夹持部91是相当于夹持空间89的尺寸的实心的长方体,容纳凸部的空间作为凹陷而形成为该长方体。
[0127]
也可以在表盘连接面81(第一连接部)以及中间面83(中间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凸部。另外,凸部与凹部的关系也可以相反。例如,导电部件80也可以具有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切口作为凹部,具有壳体10的支撑部弯曲而立起的切起形状作为凸部。
[0128]
接地连接面82向与中间面83相向的方向弯折,但也可以向中间面83的相反侧弯折。接地端子56与接地连接面82接触,但也可以没有接地连接面82而与后连结面85接触。也可以没有接地端子56,接地连接面82与电路基板50接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