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04 01:27: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中药制剂生产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3.中药制剂生产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既继承了传统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又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中药剂型、制剂的配制理论和生产技术。
4.混合装置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材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药材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
5.中药制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混合,因此,需要使用到混合装置。
6.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7.1、现有的混合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混合的效率较低,只有一种混合方向,难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材本身的药性;
8.2、现有的混合装置通常是固定式安装,不方便对其进行拆卸维护。
9.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
10.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中混合装置通常是固定式安装,不方便对其进行拆卸维护,通过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其进行拆卸维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3.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包括:
14.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罐;
15.转动组件,包括两组可拆卸设置于混合罐上的转动管;
16.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支撑座内部设置有与转动管连接的转动轴件;
17.其中,所述支撑座的一侧面设置有带动混合罐转动的一号电机,电机电机能够带动混合罐在支撑座上进行转动混合。
18.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混合罐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混合罐的一端设置在转动管的内部,连接件能够和转动管连接,从而将混合罐和支撑座连接起来。
19.优选的,所述转动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和限位块均设置在限位槽,能够使得转动管和连接件连接起来,限位块能够增加连接件和转动管连接的稳定性。
20.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转动管上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贯穿转动管,并设置在固定孔中,固定杆和固定孔连接,能够增加连接件和转动管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且方便对其进行拆卸维护。
21.优选的,所述转动管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导向杆,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若干组与导向杆相对应的导向孔,导向杆和导向孔连接,能够增加连接件和转动管连接的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一号电机设置在支撑座的一侧面,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座,并与转动管的一端连接,一号电机能够带动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混合罐转动。
23.优选的,所述转动管通过转动轴件在支撑座上转动,转动管带动转动轴件转动,从而使得混合罐在支撑座上转动。
24.优选的,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转动杆和若干组设置在转动杆上混合桨,所述混合桨设置在混合罐的内部,转动杆能够带动混合桨转动混合罐内部转动,对混合罐内部的药材进行充分混合。
25.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混合罐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混合罐内部靠近出料口的位置,一号电机将混合罐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方便转动杆上混合桨对药材进行充分混合。
26.优选的,所述混合罐外表面远离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二号电机盒,所述二号电机盒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杆连接的二号电机,二号电机能够带动混合桨对混合罐内部的药材进行充分混合。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转动组件和支撑组件,移动连接件和固定杆,能够将限位件和限位块从限位槽中移出,从而将连接件和转动管拆卸分离,方便对其进行维护,方便人们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增加了整个三维混合装置的实用性;
2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转动组件和混合组件,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配合使用,能够使得混合罐具有多方向运转动作,使各种药材在混合过程中,加速了流动和扩散作用,同时避免因离心力作用所产生的药材比重偏析和积累现象,混合无死角,能有效确保混合药材的最佳品质,方便人们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整个三维混合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3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3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3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3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混合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3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限位件的局部结构图。
3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局部结构图。
3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7.1、混合罐;2、支撑座;3、转动管;4、一号电机;5、限位件;6、限位块;7、固定杆;8、导向杆;9、转动杆;10、混合桨;11、转动轴件;12、连接件;13、二号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解决现有中混合装置只有一种混合方向,难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材本身药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39.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40.实施例1
4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
42.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罐1;
43.转动组件,包括两组可拆卸设置于混合罐1上的转动管3;
44.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2和支撑座2内部设置有与转动管3连接的转动轴件11;
45.其中,支撑座2的一侧面设置有带动混合罐1转动的一号电机4,一号电机4带动转动管3转动的,从而带动混合罐1转动,使得混合罐1内部的药材进行转动。
46.一号电机4设置在支撑座2的一侧面,一号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支撑座2,并与转动管3的一端连接,启动一号电机4,能够带动转动管3转动,带动混合罐1转动。
47.转动管3通过转动轴件11在支撑座2上转动,转动管3转动带动转动轴件11在支撑座2上转动。
48.混合组件还包括转动杆9和若干组设置在转动杆9上混合桨10,混合桨10设置在混合罐1的内部,转动杆9转动,带动混合桨10进行转动,从而对混合罐1内部的药材进行混合。
49.转动杆9的一端设置在混合罐1的内壁上,转动杆9的另一端设置在混合罐1内部靠近出料口的位置,一号电机4和二号电机13配合使用,能够对混合罐1内部的药材进行充分混合。
50.混合罐1外表面远离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二号电机盒,二号电机盒的内部设置有与转动杆9连接的二号电机13,启动二号电机13,带动转动杆9转动。
51.实施例2
5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为了能够使该装置能够满足方便对弹簧11进行拆卸或固定的需求,本实施例还还具备以下结构:
53.转动组件还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混合罐1上的连接件12,连接件12远离混合罐1的一端设置在转动管3的内部,将连接件12从转动管3中移出,能够将混合罐1和支撑座2拆卸分离。
54.转动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件5,限位件5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6,连接件12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件5和限位块6均设置在限位槽,将限位件5和限位块6插入限位槽中,能够将连接件12和转动管3固定起来。
55.限位件5上开设有固定孔,转动管3上设置有固定杆7,且固定杆7的一端贯穿转动管3,并设置在固定孔中,将固定杆7插入固定孔中,能够增加转动管3和连接件1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56.转动管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导向杆8,连接件12上开设有若干组与导向杆8相对应的导向孔,将导向杆8插入导向孔中,能够增加连接件12和转动管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5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药制剂生产用的三维混合装置,使用的时候:
58.启动二号电机13,带动转动杆9转动,带动混合桨10转动,对混合罐1内部的药材进行混合,启动一号电机4,带动转动管3转动,带动连接件12转动,带动混合罐1进行转动,使得混合罐1内部的药材进行转动,配合混合桨10使用,能够将混合罐1内部药材充分混合,避免药材堆积在一起;
59.将固定杆7从固定孔中移出,将限位块6和限位件5从限位槽中移出,将导向杆8从导向孔中移出,将连接件12从转动管3中移出,将混合罐1从支撑座2上拆卸下来,对其进行维护。
60.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