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非球面精密模压镜片面型的调节方法与流程

2022-07-23 10:0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精密模压镜片面型的调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球面精密模压镜片面型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2.硫系玻璃具有两大特殊性质,第一个特性为热形变,硫系玻璃在加热到200℃左右后会软化,此时施加外力可以对其进行形状塑形,在温度降下来后玻璃会形成需要的形状。第二个特征为热膨胀性,玻璃在受热后会发生热膨胀体积变大,然而温度降低后体积收缩,引起收缩方向任意,导致其非球面面型与模仁表面的面型有区别。非球面面型对焦距有较大的影响,面型差距过大会使得光透过镜片后不汇聚到设计的焦点,这样会影响整个镜头模组成像。然而,在实际模压过程中,镜片的的面型通常会出现超出标准,因此需要对工艺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球面精密模压镜片面型的调节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球面精密模压镜片面型的调节方法,其中,包括镜片收缩过快和收缩过慢两种情况的调节方法,模压工艺包含三个预热阶段、两个成型阶段、三个冷却阶段;
5.当镜片收缩过快时,其调节步骤包括:
6.步骤一:将冷却一温度升高到小于成型二温度的0-5℃,每次调节温度为0-5℃;
7.步骤二:当模压后的镜片检测pv值有变小的趋势时,重复步骤一,直到镜片pv值不再变小甚至变大,则取上次pv值不再变小时的冷却一温度值;
8.步骤三:当步骤一中升高冷却一温度时,pv值不降反增,调回步骤一中冷却一的温度,然后升高冷却二温度,将冷却二温度升高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5-30℃,每次调节温度为0-5℃;
9.步骤四,若模压检测后镜片pv值降低,此时重复步骤三的温度调节方法,直至pv值不再变化甚至增大,则取上一次pv值不再变化的冷却二的参数;
10.当镜片收缩过慢时,其调节步骤包括:
11.a.将冷却一温度降低到小于成型二温度5-30℃、每次调节温度为0-5℃;
12.b.当模压后的镜片检测pv值有变小的趋势时,重复步骤a,直到镜片pv值不再变小甚至变大,则取上次pv值不再变小的冷却一的温度值;
13.c.当步骤a中,降低冷却一温度时,pv值不降反增,降低冷却二温度,将冷却二温度降低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5-30℃,每次调节温度为0-5℃;
14.d.若模压检测后镜片pv值降低,此时重复步骤c的温度调节方法,直至pv不再变化甚至增大,则取上一次pv值不再变化的冷却二的参数。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将冷却一温度升高到小于成型二温度的3-5℃。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每次调节温度为3-5℃。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将冷却二温度升高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2-5℃。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每次调节温度为2-5℃。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将冷却一温度降低到小于成型二温度5-25℃,每次调节温度为2-5℃。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将冷却二温度降低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5-25℃,每次调节温度为2-5℃。
21.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如下:
22.本公开通过调节模压过程中的工艺来改善模压后镜片的面型,可以有效的对该工艺缺陷进行调整,面型在工艺范围内通常最大化的得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非球面精密模压镜片面型的调节方法。
24.非球面精密模压工艺包含三个预热阶段、两个成型阶段、三个冷却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压强和时间是可以调节的对于镜片的凸凹面面型出现“n”、“u”型有四种情况。其中凹面与凸面收缩过快与收缩过慢的调节方式是相同的。
25.收缩过快,包含两种情况凸面u型以及凹面n型,收缩过快的根本原因是镜片在冷却降温阶段温度差异过大导致的。
26.收缩过慢,包含两种情况凸面u型与凹面n型,收缩过慢的原因是镜片在冷却过程中,温度差异过小导致镜片边缘部分最后收缩过慢导致面型不良。
27.本技术公开一种非球面精密模压镜片面型的调节方法,其中,包括镜片收缩过快和收缩过慢两种情况的调节方法,模压工艺包含三个预热阶段、两个成型阶段、三个冷却阶段;
28.当镜片收缩过快时,其调节步骤包括:
29.步骤一:将冷却一温度升高到小于成型二温度的0-5℃,每次调节温度为0-5℃;
30.步骤二:当模压后的镜片检测pv值有变小的趋势时,重复步骤一,直到镜片pv值不再变小甚至变大,则取上次pv值不再变小时的冷却一温度值;
31.步骤三:当步骤一中升高冷却一温度时,pv值不降反增,升高冷却二温度,将冷却二温度升高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5-30℃,每次调节温度为0-5℃;
32.步骤四,若模压检测后镜片pv值降低,此时重复步骤三的温度调节方法,直至pv值不再变化甚至增大,则取上一次pv值不再变化的冷却二的参数;
33.当镜片收缩过慢时,其调节步骤包括:
34.a.将冷却一温度降低到小于成型二温度5-30℃、每次调节温度为0-5℃:
35.b.当模压后的镜片检测pv值有变小的趋势时,重复步骤a,直到镜片pv值不再变小甚至变大,则取上次pv值不再变小的冷却一的温度值;
36.c.当步骤a中,降低冷却一温度时,pv值不降反增,降低冷却二温度,将冷却二温度降低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5-30℃,每次调节温度为0-5℃;
37.d.若模压检测后镜片pv值降低,此时重复步骤c的温度调节方法,直至pv不再变化
甚至增大,则取上一次pv值不再变化的冷却二的参数。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将冷却一温度升高到小于成型二温度的3-5℃。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每次调节温度为3-5℃。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将冷却二温度升高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2-5℃。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每次调节温度为2-5℃。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将冷却一温度降低到小于成型二温度5-25℃,每次调节温度为2-5℃。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将冷却二温度降低到小于冷却一温度的5-25℃,每次调节温度为2-5℃。
44.[测试]
[0045]
实施例1
[0046]
镜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外观之后在泰勒轮廓仪上进行检测,查看pv值的大小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其pv值在0.8422μm,客户图纸要求为0.8μm以下,此时镜片面型不合格,需要对工艺进行调整,参考检测图形为“u”型,镜片外缘收缩过快。
[0047]
制备时预热温度为150℃,成型一温度为210℃,成型二温度为220℃,冷却一温度在190℃,冷却二温度为174℃。
[0048]
镜片收缩过快时,其调节步骤包括:
[0049]
步骤一:将冷却一温度升高至194℃,此时成型二温度为220℃;
[0050]
步骤二:步骤一中升高冷却一温度时,pv值不降反增至0.9μm,将冷却一温度调回至190℃,升高冷却二温度至179℃;
[0051]
步骤四,模压镜片检测观察pv值降到0.636μm,此时符合标准。
[0052]
实施例2
[0053]
当镜片收缩过慢时,其调节步骤包括:
[0054]
镜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外观之后在泰勒轮廓仪上进行检测,查看pv值的大小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其pv值在1.0223μm,客户图纸要求为0.8μm以下,此时镜片面型不合格,需要对工艺进行调整,参考检测凸面图形为“u”型,凹面检测为“n”型,结论镜片外缘收缩过慢。调整方式为增大冷却温差。
[0055]
制备时预热温度为180℃,成型一温度为230℃,成型二温度为240℃,冷却一温度在220℃,冷却二温度为195℃。
[0056]
a.将冷却一温度降低到温度235℃,此时pv值为1.3μm,因此影响面型的阶段不是成型二到冷却一之间。
[0057]
b.再次调节冷却一温度至240℃,并将冷却二温度由195℃降低到190,模压镜片后面型pv值达到1.056μm,因此面型不良是由于两段冷却之间存在温度差异过小的问题。此时在降低冷却二的温度到185℃,此时模压出的镜片pv值下降到0.76μm,此时镜片符合标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