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05:4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包括发动机缸铸造器(1)、升降台(2)、导水冷却管(3)和冷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铸造器(1)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升降台(2),所述发动机缸铸造器(1)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水冷却管(3),所述导水冷却管(3)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位于导水冷却管(3)的左侧外表面上;所述冷却箱(4)的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转动器(41),所述转动器(41)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箱(4)的底部内表面上,所述冷却箱(4)的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冷却机(42),所述冷却机(42)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箱(4)的两侧内表面上,所述冷却机(42)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条(43),所述冷却箱(4)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排水器(44),所述排水器(44)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箱(4)的顶部内表面上,所述排水器(44)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导水软管(45);所述发动机缸铸造器(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铁合金筒(11),所述铁合金筒(11)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发动机缸铸造器(1)的外表面上,所述铁合金筒(11)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降温板(13),所述降温板(13)的两侧分别与导水冷却管(3)的一端软性相连接;所述转动器(41)包括离心甩水器(412),所述离心甩水器(412)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伸缩软管(a3),所述伸缩软管(a3)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排水套壳(a4),所述排水套壳(a4)的右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丝(a7),所述弹力丝(a7)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雾化导水条(a6),所述雾化导水条(a6)的右侧一端延伸至排水套壳(a4)的右侧外表面上,所述雾化导水条(a6)的上下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雾化条(a9),所述排水套壳(a4)的右侧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配重块(a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板(13)的内部设置有导水空槽(131),所述降温板(13)的右侧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限位滑杆(133),所述限位滑杆(133)的右侧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吸热铜板(134),所述限位滑杆(133)的左侧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降温铝板(1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4)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空心转动杆(411),所述空心转动杆(411)的顶部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滚轮(413),所述滚轮(413)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限位滑块(414),所述限位滑块(414)的一端连接在冷却箱(4)的顶部内表面上,所述空心转动杆(411)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水孔(415),所述离心甩水器(412)的一端连接在空心转动杆(411)的外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冷却管(3)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循环水管(32),所述导水冷却管(3)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进水管口(31)和出水管口(3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条(a9)的上下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蜂巢板(a91),所述蜂巢板(a91)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滑杆二(a92),所述滑杆二(a92)的右侧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小型配重块(a9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离心甩水器(412)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滑杆一(a1),所述滑杆一(a1)的一端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推动弹力丝(a2),所述排水套壳(a4)的上下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限位块(a5),所述限位块(a5)活动套接在滑杆一(a1)的外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4)的两侧偏下外表面上设置有出水管(46),所述出水管(46)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箱(4)的底部内表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端所述滑杆二(a92)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条(a93),所述弹力条(a93)的一端连接在蜂巢板(a91)的一侧外表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铸造装置,涉及发动机铸造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缸铸造器、升降台、导水冷却管和冷却箱,所述发动机缸铸造器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升降台。本发明在高速的转动下,配合小型配重块对滑杆二进行拉动,再通过弹力条对滑杆二的拉动进行弹性缓冲,水源穿过蜂巢板的时候,会与小型配重块的左侧表面进行接触,利用表面上的弧形度,增加水源排放出去后的扩散范围,具备了减少水源一次性流动的量,增加水源内部热量扩散的特点,解决水源内部的温度和一次性流动的量很高,会降低冷却器降温效率的问题,以达到减少水源一次性流动的量,增加水源内部热量扩散的效果。量扩散的效果。量扩散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尹亚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尹亚峰
技术研发日:2022.06.08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