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21:25: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


背景技术:

2.现今在燃料电池领域逐渐往大功率系统方向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大型客车、重型卡车等汽车领域,而此高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一般采用两个电堆组成的电堆组实现,燃料电池电堆歧管总成主要用作介质接口,电堆所需的氢气、空气和冷却液流经歧管总成进入电堆,同时参加反应后的氢气和空气、冷却液流经歧管总成再次回到电堆。燃料电池电堆歧管总成的结构及功能对于电堆的性能、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体积比功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而现有的一个电堆包含六个进出口,两个电堆总共十二个进出口,如果全部采用硅胶管连接会使得整体管路结构错综复杂,占用空间较大,集成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包括第一外围包塑体,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二外围包塑体,第一外围包塑体和第二外围包塑体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三外围包塑体,第一外围包塑体内壁设置有水出钢管和水进钢管,第二外围包塑体内壁设置有空出钢管和空进钢管,第三外围包塑体内壁设置有氢进钢管和氢出钢管,第一外围包塑体一侧外壁分别开有多个圆形通孔,水出钢管、水进钢管、空出钢管、空进钢管、氢进钢管和氢出钢管分别通过圆形通孔贯穿于第一外围包塑体一侧外壁,水出钢管、水进钢管、空出钢管、空进钢管、氢进钢管和氢出钢管均成y型管路结构,第一外围包塑体、第二外围包塑体和第三外围包塑体底部外壁开有多个插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两侧外壁分别开有多个安装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出钢管、水进钢管、空出钢管、氢进钢管和氢出钢管外壁分别固定有多个第一安装筒,空进钢管外壁固定有多个第三安装筒,第一安装筒贯穿于第一外围包塑体、第二外围包塑体和第三外围包塑体的外壁。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筒内壁开有内螺纹,第一外围包塑体一侧外壁设置有一组安装插槽,第三安装筒通过安装插槽贯穿于第一外围包塑体顶部外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筒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温压传感器,第三安装筒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温压传感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一侧外壁固定有多个第一导向套筒和第二导向套筒。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进钢管外壁固定有一组第二安装筒,第二安装筒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反气接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一侧外壁开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壁固定有密封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水出钢管、水进钢管、空出钢管、空进钢管、氢进钢管和氢出钢管均为圆柱形通道且在第一外围包塑体、第二外围包塑体和第三外围包塑体内相互独立,即各通道互不相通,水出钢管、水进钢管、空出钢管、空进钢管、氢进钢管和氢出钢管位于第一外围包塑体安装面侧的接口与双堆空气、氢气及水路接口对应连接,而位于第一外围包塑体、第二外围包塑体和第三外围包塑体下侧面的接口则与系统各管路进行连接,第一外围包塑体、第二外围包塑体和第三外围包塑体,将所有钢管包裹,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保证歧管总成的绝缘性,让错综复杂的管路被整齐的包裹在第一外围包塑体、第二外围包塑体和第三外围包塑体内部,提高了歧管总成的集成化程度。
16.2.本歧管总成中空气钢管、氢气钢管及水路钢管的两支路与主路的汇合处均成y型管路结构,以便减小进出介质的流阻;同时为保证空气和水路管路的流量,空气钢管和水路钢管主路口径均为大口径钢管,并在分支路上才通过变径逐渐转为对应小口径钢管。
17.3.通过安装孔使用螺丝将第一外围包塑体安装固定后,此时密封凹槽内部的密封条可以对第一外围包塑体的一侧进行密封,避免外壁灰尘和湿气通过第二导向套筒进入第一外围包塑体内部,提高了第一外围包塑体安装后整体的防水防尘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的爆炸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外围包塑体、2-第二温压传感器、3-反气接头、4-第一温压传感器、5-安装孔、6-水出钢管、7-第三安装筒、8-第一安装筒、10-第三外围包塑体、11-第二外围包塑体、12-空出钢管、13-第一导向套筒、14-密封凹槽、15-氢进钢管、16-水进钢管、17-第二导向套筒、18-氢出钢管、19-空进钢管、20-安装插槽、21-第二安装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1
28.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外围包塑体1,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二外围包塑体11,第一外围包塑体1和第二外围包塑体11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三外围包塑体10,第一外围包塑体1内壁套接有水出钢管6和水进钢管16,第二外围包塑体11内壁套接有空出钢管12和空进钢管19,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空进钢管19、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均为圆柱形通道且在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内相互独立,即各通道互不相通,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空进钢管19、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位于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面侧的接口与双堆空气、氢气及水路接口对应连接,而位于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下侧面的接口则与系统各管路进行连接,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将所有钢管包裹,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保证歧管总成的绝缘性,让错综复杂的管路被整齐的包裹在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内部,提高了歧管总成的集成化程度;
29.第三外围包塑体10内壁套接有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分别开有多个圆形通孔,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空进钢管19、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分别通过圆形通孔贯穿于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空进钢管19、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均成y型管路结构,本歧管总成中空气钢管、氢气钢管及水路钢管的两支路与主路的汇合处均成y型管路结构,以便减小进出介质的流阻。同时为保证空气和水路管路的流量,空气钢管和水路钢管主路口径均为大口径钢管,并在分支路上才通过变径逐渐转为对应小口径钢管;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底部外壁开有多个插孔。
30.为了方便对第一外围包塑体1进行安装;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1两侧外壁分别开有多个安装孔5;工作人员可通过安装孔5使用螺丝等工具将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到对应的位置。
31.为了方便对传感器进行安装;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外壁分别焊接有多个第一安装筒8,空进钢管19外壁焊接有多个第三安装筒7,第一安装筒8贯穿于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的外壁,第一安装筒8内壁开有内螺纹,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设置有一组安装插槽20,第三安装筒7通过安装插槽20贯穿于第一外围包塑体1顶部外壁;工作人员可通过螺纹将需要安装的传感器方便的安装到对应管道的外部,对对应的管道进行监测,同时可通过螺栓将对应的传感器安装到第三安装筒7内部,从而对空进钢管19进行有效的监测。
32.为了能够对各个管道进行有效的监测;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筒8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温压传感器4,第三安装筒7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温压传感器2;第一温压传感器4和第二温压传感器2可以分别实时检测空气通道、氢气通道和水路通道的进出温度和压力,以便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操作控制,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安全的工作。
33.为了能够对伸出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的管道进行导向;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焊接有多个第一导向套筒13和第二导向套筒17;第一导向套筒13和第二导向套筒17可对伸出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的管道进行导向,提高第一外围包塑体1对内部管道的固定和限位效果。
34.为了提高水进钢管16整体的稳定性;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水进钢管16外壁焊接有一组第二安装筒21,第二安装筒21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反气接头3;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二安装筒21方便的将反气接头3安装到水进钢管16上,从而提高水进钢管16工作时整体的稳定性,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空进钢管19、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三外围包塑体10和第二外围包塑体11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35.工作原理: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空进钢管19、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均为圆柱形通道且在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内相互独立,即各通道互不相通,水出钢管6、水进钢管16、空出钢管12、空进钢管19、氢进钢管15和氢出钢管18位于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面侧的接口与双堆空气、氢气及水路接口对应连接,而位于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下侧面的接口则与系统各管路进行连接,第一外围包塑体1、第二外围包塑体11和第三外围包塑体10,将所有钢管包裹,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保证歧管总成的绝缘性。
36.本歧管总成中空气钢管、氢气钢管及水路钢管的两支路与主路的汇合处均成y型管路结构,同时为保证空气和水路管路的流量,空气钢管和水路钢管主路口径均为大口径钢管,并在分支路上才通过变径逐渐转为对应小口径钢管,工作人员可通过安装孔5使用螺丝等工具将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到对应的位置,工作人员可通过螺纹将需要安装的传感器方便的安装到对应管道的外部,对对应的管道进行监测,同时可通过螺栓将对应的传感器安装到第三安装筒7内部,从而对空进钢管19进行有效的监测,第一温压传感器4和第二温压传感器2可以分别实时检测空气通道、氢气通道和水路通道的进出温度和压力,以便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操作控制。
37.实施例2
38.一种双燃料电池包塑公共歧管总成,为了提高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后整体的防水防尘性能;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第一外围包塑体1一侧外壁开有密封凹槽14,密封凹槽14内壁粘接有密封条;通过安装孔5使用螺丝将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固定后,此时密封凹槽14内部的密封条可以对第一外围包塑体1的一侧进行密封,避免外壁灰尘和湿气通过第二导向套筒17进入第一外围包塑体1内部,提高了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后整体的防水防尘性能。
39.工作原理:通过安装孔5使用螺丝将第一外围包塑体1安装固定后,此时密封凹槽14内部的密封条可以对第一外围包塑体1的一侧进行密封。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