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8:09: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过滤材料过滤效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公共卫生防疫领域和空气净化领域,均需要能够有效过滤气溶胶颗粒物的过滤材料,尤其是能够过滤粒径小于0.3μm以下物体的滤材,能有效滤除各种病毒粒子,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是衡量过滤材料性能的核心技术指标,现有的检测方式为,通过气溶胶发生装置生成气溶胶后通过滤材过滤来检测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但是已有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在生成气溶胶的过程中,往往会因颗粒物带有静电而发生团聚,进而改变气溶胶粒径大小而影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的结果,同时已有的气溶胶发生装置输出的气溶胶存在颗粒物的粒径不可筛选、浓度不均匀和不连续的问题,导致输出到滤材的气溶胶不连续,且浓度不均匀,粒径不能筛选导致气溶胶发生装置不能输出纳米级的气溶胶,影响实验结果,此外,一些固体粉末物如铝粉、碳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其尺寸小到微米和纳米量级时,易发生团聚和自燃自爆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和检测装置,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螺杆方式输送纳米颗粒物,实现了气溶胶颗粒物的定量连续输出,同时结合变向喷嘴喷出的高压氮气的搅动均化作用,使生成的气溶胶具有浓度均匀、连续和可控的特点,整个气溶胶生成过程中,采用氮气保护和除静电装置消除静电,有效避免易燃纳米颗粒物在生成气溶胶过程中易燃易爆和附着设备的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粒径筛选装置对气溶胶发生装置输出的气溶胶的颗粒物的粒径进行筛选,最终输出纳米级的气溶胶并通过滤材检测系统对滤材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解决了目前气体过滤材料过滤效率检测存在的气溶胶颗粒物的粒径不可筛选、浓度不均匀、发生量不连续、易带有静电而发生团聚和附着以及自燃自爆危险的问题。
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装置,包括:
6.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用于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给料装置、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扩散均匀装置、除静电装置和气路;
7.其中,所述给料装置,用于存储和供给纳米颗粒物材料;
8.所述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与所述给料装置的出料口连通,通过所述气路与所述给料装置连通,用于生成浓度较高且不匀的初级气溶胶;
9.所述扩散均匀装置,通过气路与所述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连通,用于生成浓度较低且均匀的固体纳米颗粒物材料气溶胶;
10.所述除静电装置,通过所述气路分别与所述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和所述扩散均匀
装置连通,用于中和所述扩散均匀装置生成浓度较低且均匀的固体纳米颗粒物材料气溶胶中携带的正负电荷;
11.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连通,用于输入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输出的气溶胶对滤材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补气系统、滤材检测系统和粒径筛选装置,所述补气系统与所述滤材检测系统连通,所述粒径筛选装置分别与所述滤材检测系统和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连通;
12.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静电传感器、气溶胶浓度传感器和节流阀,所述静电传感器和所述气溶胶浓度传感器依次设置于所述扩散均匀装置上,所述节流阀设置于与所述除静电装置连通的气路上,所述静电传感器和所述气溶胶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节流阀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1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
14.进一步的,所述给料装置包括储料罐、下料滚刷、螺杆、伺服电机、散料滚刷、给料筒、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储料罐的底部与所述给料筒的顶部一侧连通,所述下料滚刷设置于所述储料罐靠近所述给料筒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储料罐的一侧,与所述储料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通所述储料罐的一侧与所述下料滚刷的轴心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下料滚刷在所述储料罐的内部转动,所述螺杆设置于所述给料筒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给料筒靠近所述储料罐的一端,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给料筒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通所述给料筒靠近所述储料罐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轴心处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螺杆在所述给料筒的内部转动,所述散料滚刷设置于所述给料筒远离所述储料罐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给料筒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给料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通所述给料筒与所述散料滚刷的轴心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散料滚刷在所述给料筒的另一端内部转动,所述散料滚刷与所述螺杆接触。
15.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包括高压氮气瓶和文丘里管,所述高压氮气瓶的输出端与所述文丘里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给料筒靠近所述散料滚刷的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喉管处连通。
16.进一步的,所述扩散均匀装置包括变向喷嘴、调向机构和扩散均化罐,所述扩散均化罐的底部与所述文丘里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静电传感器和所述气溶胶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扩散均化罐的内壁顶部,所述调向机构包括调向电机、大齿轮、小齿轮和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设置于所述扩散均化罐的底部,所述变向喷嘴的一端表面与万向轴承连接,且所述变向喷嘴与万向轴承连接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扩散均化罐的内部,所述大齿轮设置于所述扩散均化罐的底部下方,所述小齿轮设置于所述大齿轮的一侧,与所述大齿轮啮合,所述调向电机设置于所述小齿轮的下方,所述调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小齿轮的轴心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小齿轮转动,所述变向喷嘴的另一端表面与所述大齿轮的齿面连接,所述变向喷嘴靠近所述大齿轮的一端通过气路与所述高压氮气瓶的输出端连通。
17.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高压模块和离子喷头,所述离子喷头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高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离子喷头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与所述高压氮气
瓶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离子喷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扩散均化罐的内部连通,所述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离子喷头输入端的气路上。
18.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氮气瓶的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所述储料罐的顶部连通。
19.进一步的,所述补气系统包括过滤器和调节阀,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调节阀的一端连通。
20.进一步的,所述滤材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腔体、过滤材料、流量计、负压泵、球阀、前端粒度仪、后端粒度仪、前端气压计和后端气压计,所述调节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腔体的顶部一侧连通,所述过滤材料设置于所述检测腔体的内部,将所述检测腔体的内部分隔为位于所述过滤材料上方的上部腔室和位于所述过滤材料下方的下部腔室,所述检测腔体的上部腔室一侧设置有前端气压采样孔,所述检测腔体的上部腔室另一侧设置有前端粒度仪接口,所述检测腔体的下部腔室一侧设置有后端气压采样孔,所述检测腔体的下部腔室另一侧设置有后端粒度仪接口,所述前端气压采样孔处连接有前端气压计,所述后端气压采样孔处连接有后端气压计,所述前端粒度仪接口处连接有前端粒度仪,所述后端粒度仪接口处连接有后端粒度仪,所述负压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腔体的下部腔室连通,所述负压泵与所述检测腔体的下部腔室之间依次设置有流量计和球阀,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前端粒度仪、所述后端粒度仪、所述前端气压计和所述后端气压计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粒径筛选装置包括输入管、回转腔体、出口端盖、吸附材料和输出管,所述回转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端盖,所述回转腔体与所述出口端盖活动连接,所述出口端盖的底部设置有吸附材料,所述回转腔体的一侧连通有输出管的一端,所述回转腔体的底部连通有输入管的一端,所述输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扩散均化罐的顶部设置的输出口连通,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腔体的顶部另一侧连通,所述回转腔体的截面形状为正圆形,所述输入管设置于所述回转腔体的底部远离轴心处。
22.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和检测装置,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螺杆方式输送纳米颗粒物,实现了气溶胶颗粒物的定量连续输出,同时结合变向喷嘴喷出的高压氮气的搅动均化作用,使生成的气溶胶具有浓度均匀、连续和可控的特点,整个气溶胶生成过程中,采用氮气保护和除静电装置消除静电,有效避免易燃纳米颗粒物在生成气溶胶过程中易燃易爆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粒径筛选装置对气溶胶发生装置输出的气溶胶的颗粒物的粒径进行筛选,最终输出纳米级的气溶胶并通过滤材检测系统对滤材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解决了目前气体过滤材料过滤效率检测存在的气溶胶易带有静电而发生团聚、易发生自燃自爆危险、颗粒物的粒径不可筛选、浓度不均匀和不连续的问题。
2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粒径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4中m-m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装置的通信框图。
30.附图标记:a、气溶胶发生装置;1、给料装置;11、储料罐;12、下料滚刷;13、螺杆;14、伺服电机;15、散料滚刷;16、给料筒;1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2、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21、高压氮气瓶;22、文丘里管;3、除静电装置;31、高压模块;32、离子喷头;4、扩散均匀装置;41、变向喷嘴;42、调向机构;421、调向电机;422、大齿轮;423、小齿轮;424、万向轴承;43、扩散均化罐;5、气路;b、控制系统;61、控制器;62、静电传感器;63、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4、节流阀;c、检测装置;7、输出口; 8、补气系统;81、过滤器;82、调节阀;9、滤材检测系统;91、检测腔体;92、前端气压采样孔;93、后端气压采样孔;94、前端粒度仪接口;95、后端粒度仪接口;96、过滤材料;97、流量计;98、负压泵;99、球阀;910、前端粒度仪;911、后端粒度仪;912、前端气压计;913、后端气压计;10、粒径筛选装置;101、输入管;102、回转腔体;103、出口端盖;104、吸附材料;105、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参照附图1-6所示,一种滤材过滤效率检测装置,其包括气溶胶发生装置a、控制系统b和检测装置c,通过设置气溶胶发生装置a和检测装置c,采用伺服电机14驱动螺杆 13方式输送纳米颗粒物,实现了气溶胶颗粒物的定量连续输出,同时结合变向喷嘴41喷出的高压氮气的搅动均化作用,使生成的气溶胶具有浓度均匀、连续和可控的特点,整个气溶胶生成过程中,采用氮气保护和除静电装置3消除静电,有效避免易燃纳米颗粒物在生成气溶胶过程中易燃易爆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粒径筛选装置10对气溶胶发生装置a输出的气溶胶的颗粒物的粒径进行筛选,最终输出纳米级的气溶胶并通过滤材检测系统9对滤材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解决了目前气体过滤材料96过滤效率检测存在的气溶胶易带有静电而发生团聚、易发生自燃自爆危险、颗粒物的粒径不可筛选、浓度不均匀和不连续的问题。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
34.参照附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溶胶发生装置a用于生成气溶胶,气溶胶发生装置a包括给料装置1、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2、扩散均匀装置4、除静电装置3 和气路5。
35.参照附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给料装置1,用于存储和供给纳米颗粒物材料,具体的,给料装置1包括储料罐11、下料滚刷12、螺杆13、伺服电机14、散料滚刷15、给料筒16、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8,储料罐11的底部与给料筒16的顶部一侧连通,下料滚刷12设置于储料罐11靠近给料筒16的一端内部,第一电机17设置于储料罐11的一侧,与储料罐1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贯通储料罐11的一侧与下料滚刷12的轴心处连接,用于带动下料滚刷12在储料罐11的内部转动,螺杆13设置于给料筒16的内部,伺服电机14设置于给料筒16靠近储料罐11的一端,伺服电机14与给料筒16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4的输出
轴贯通给料筒16靠近储料罐11的一端与螺杆13 的轴心处固定连接,用于带动螺杆13在给料筒16的内部转动,散料滚刷15设置于给料筒16远离储料罐11的一端内部,第二电机18设置于给料筒16的顶部另一侧,第二电机 18与给料筒16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贯通给料筒16与散料滚刷15的轴心处连接,用于带动散料滚刷15在给料筒16的另一端内部转动,散料滚刷15与螺杆13接触,高压氮气瓶21的输出端通过气路5与储料罐11的顶部连通,在储料罐11的内部输入一定量的氮气,用于使储料罐11内部的纳米向下运动,同时还用于作为隔绝空气的保护气氛,防止空气进入到储料罐11的内部,增强装置的安全性,第一电机17通过带动下料滚刷12转动,对储料罐11内部存储的纳米颗粒物材料进行刷取得到纳米颗粒物,纳米颗粒物落入螺杆13和给料筒16之间的间隙内,伺服电机14带动螺杆13转动将纳米颗粒物输送到散料滚刷15处,第二电机18带动散料滚刷15转动使螺杆13输送的纳米颗粒物进入到文丘里管22的喉管位置,实现了气溶胶颗粒物的定量连续输出。
36.参照附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2,与给料装置1的出料口连通,通过气路5与给料装置1连通,用于生成浓度较高且不匀的初级气溶胶,具体的,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2包括高压氮气瓶21和文丘里管22,高压氮气瓶21的输出端与文丘里管22的输入端连通,给料筒16靠近散料滚刷15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与文丘里管22的喉管处连通,扩散均匀装置4,通过气路5与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2连通,用于生成浓度较低且均匀的固体纳米颗粒物气溶胶,具体的,扩散均匀装置4包括变向喷嘴41、调向机构42和扩散均化罐43,扩散均化罐43的底部与文丘里管22的输出端连通,静电传感器62和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设置于扩散均化罐43的内壁顶部,调向机构42包括调向电机421、大齿轮422、小齿轮423和万向轴承424,万向轴承424设置于扩散均化罐43 的底部,变向喷嘴41的一端表面与万向轴承424连接,且变向喷嘴41与万向轴承424连接的一端设置于扩散均化罐43的内部,大齿轮422设置于扩散均化罐43的底部下方,通过转轴进行固定,小齿轮423设置于大齿轮422的一侧,与大齿轮422啮合,调向电机421 设置于小齿轮423的下方,通过支架进行固定,调向电机421的输出轴与小齿轮423的轴心处连接,用于带动小齿轮423转动,变向喷嘴41的另一端表面与大齿轮422的齿面连接,变向喷嘴41靠近大齿轮422的一端通过气路5与高压氮气瓶21的输出端连通,高压氮气瓶21输出的高压氮气通过文丘里管22的输入端进入到文丘里管22的内部并与喉管处的纳米颗粒物混合后生成浓度较高且不匀的初级气溶胶,进入到扩散均化罐43的内部,调向电机421正反转动带动小齿轮423正反转动,与小齿轮423啮合的大齿轮422同步正反转动带动变向喷嘴41所喷射出的高压氮气喷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使初级气溶胶在扩散均化灌快速生成密度均匀稳定的气溶胶。
37.参照附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静电装置3,通过气路5分别与气溶胶初级生成装置2和扩散均匀装置4连通,用于中和扩散均匀装置4生成浓度较低且均匀的固体纳米颗粒物材料气溶胶中携带的正负电荷,具体的,除静电装置3包括高压模块31和离子喷头32,离子喷头32的电源输入端与高压模块3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离子喷头32 的输入端通过气路5与高压氮气瓶21的气路5输出端连通,离子喷头32的气路5输出端与扩散均化罐43的内部连通,节流阀64设置于离子喷头32输入端的气路5上,高压氮气瓶21输出的高压氮气通过气路5进入到离子喷头32的气路5输入端,离子喷头32的气路5输出端喷出的带有正负氮离子的氮气进入扩散均化灌,中和气溶胶颗粒物携带的正负电荷,有效避免易燃纳米颗粒物在生成气溶胶过程中易燃易爆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38.参照附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装置c,检测装置c与气溶胶发生装置a连通,用于输入气溶胶发生装置a输出的气溶胶对滤材进行检测,检测装置c包括补气系统8、滤材检测系统9和粒径筛选装置10,补气系统8与滤材检测系统9连通,粒径筛选装置10分别与滤材检测系统9和气溶胶发生装置a连通,具体的,补气系统8包括过滤器81和调节阀82,过滤器81的一端与调节阀82的一端连通,滤材检测系统9包括检测腔体91、过滤材料96、流量计97、负压泵98、球阀99、前端粒度仪910、后端粒度仪911、前端气压计912和后端气压计913,调节阀82的另一端与检测腔体91的顶部一侧连通,过滤材料96设置于检测腔体91的内部,将检测腔体91的内部分隔为位于过滤材料96上方的上部腔室和位于过滤材料96下方的下部腔室,检测腔体91的上部腔室一侧设置有前端气压采样孔92,检测腔体91的上部腔室另一侧设置有前端粒度仪接口94,检测腔体91的下部腔室一侧设置有后端气压采样孔93,检测腔体91的下部腔室另一侧设置有后端粒度仪接口95,前端气压采样孔92处连接有前端气压计912,后端气压采样孔 93处连接有后端气压计913,前端粒度仪接口94处连接有前端粒度仪910,后端粒度仪接口95处连接有后端粒度仪911,负压泵98的输入端与检测腔体91的下部腔室连通,负压泵98与检测腔体91的下部腔室之间依次设置有流量计97和球阀99,控制器61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前端粒度仪910、后端粒度仪911、前端气压计912和后端气压计913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粒径筛选装置10包括输入管101、回转腔体102、出口端盖103、吸附材料104和输出管105,回转腔体102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端盖103,回转腔体102与出口端盖103活动连接,出口端盖103的底部设置有吸附材料104,回转腔体102的一侧连通有输出管105的一端,回转腔体102的底部连通有输入管101的一端,输入管101的另一端与扩散均化罐43的顶部设置的输出口7连通,输出管105的另一端与检测腔体91的顶部另一侧连通,回转腔体102的截面形状为正圆形,输入管101设置于回转腔体102的底部远离轴心处,扩散均化罐43内生成的气溶胶通过输入管101进入到回转腔体102的内部,通过输入管101与输出管105的偏心结构,在回转腔体102内部形成旋转气流,进入回转腔体102内的大粒径颗粒物被吸附材料104吸附,满足粒径要求的气溶胶由输出管105输出到检测腔体91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吸附材料104与回转腔体102底部的输入管10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吸附材料104对于气溶胶颗粒物的吸附量,在吸附材料104与回转腔体102底部的输入管101之间的距离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吸附材料104吸附颗粒物的量越来越多,最远端吸附材料104吸附大颗粒物,随着距离减小,大颗粒物完全吸收,小颗粒物开始逐渐被吸收,根据需要的粒径,调整吸附材料104与回转腔体102 底部的输入管101之间的距离,固定位置后,输出管105输出需要粒径的气溶胶,在负压泵98作用下,外部空气经过过滤器81和调节阀82后流入检测腔体91,与气溶胶在检测腔体91内充分混合均匀,气溶胶流经检测腔体91内部的过滤材料96后由负压泵98排入大气,前端粒度仪910和前端气压计912分别检测腔体91上部腔室内的颗粒物数量和气压,后端粒度仪911和后端气压计913分别检测腔体91下部腔室内的颗粒物数量和气压,控制器61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过滤材料96的过滤效率。
39.参照附图1-2和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系统b,控制系统b分别与气溶胶发生装置a和检测装置c通信连接,控制系统b包括控制器61、静电传感器62、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和节流阀64,静电传感器62和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依次设置于扩散均匀装置4上,节流阀64设置于与除静电装置3连通的气路5上,静电传感器62和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的信
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61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控制器61的信号输出端与节流阀64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控制器6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14 和调向电机421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通过静电传感器62实时监测反馈生成的气溶胶中的静电荷量,控制器61根据生成的气溶胶中的静的电荷量控制节流阀64的开合程度,使气溶胶中的静电荷量趋于零,通过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反馈生成的气溶胶浓度,一方面调整伺服电机14的转速,控制纳米颗粒物进入文丘里管22的质量,实现生成指定的气溶胶浓度;另一方面,控制调向电机421动作,以改变扩散均化灌内的流场,实现气溶胶浓度的稳定输出。
40.具体的,第一电机17通过下料滚刷12将储料罐11内部存储的纳米颗粒物材料进行刷取得到纳米颗粒物,纳米颗粒物落入螺杆13和给料筒16之间的间隙内,伺服电机14带动螺杆13转动将纳米颗粒物输送到散料滚刷15处,第二电机18带动散料滚刷15转动使螺杆13输送的纳米颗粒物进入到文丘里管22的喉管位置,高压氮气瓶21输出的高压氮气通过文丘里管22的输入端进入到文丘里管22的内部并与喉管处的纳米颗粒物混合后生成浓度较高且不匀的初级气溶胶,进入到扩散均化罐43的内部,高压氮气瓶21输出的高压氮气通过气路5进入到离子喷头32的输入端,离子喷头32的输出端喷出的带有正负氮离子的氮气进入扩散均化灌,中和气溶胶颗粒物携带的正负电荷,调向电机421正反转动带动小齿轮423正反转动,与小齿轮423啮合的大齿轮422同步正反转动带动变向喷嘴41 所喷射出的高压氮气喷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使初级气溶胶在扩散均化灌快速生成密度均匀稳定的气溶胶,通过静电传感器62实时监测反馈生成的气溶胶中的静电荷量,控制器 61根据生成的气溶胶中的静的电荷量控制节流阀64的开合程度,使气溶胶中的静电荷量趋于零,通过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反馈生成的气溶胶浓度,一方面调整伺服电机14的转速,控制纳米颗粒物进入文丘里管22的质量,实现生成指定的气溶胶浓度;另一方面,控制调向电机421动作,以改变扩散均化灌内的流场,实现气溶胶浓度的稳定输出,从而使本装置具有了生成的气溶胶具有浓度均匀、连续和可控的特点,整个气溶胶生成过程中,采用氮气保护和除静电装置3消除静电,有效避免易燃纳米颗粒物在生成气溶胶过程中易燃易爆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扩散均化罐43内生成的气溶胶通过输入管101进入到回转腔体102的内部,通过输入管101与输出管105的偏心结构,在回转腔体102内部形成旋转气流,进入回转腔体102内的大粒径颗粒物被吸附材料104吸附,满足粒径要求的气溶胶由输出管105输出到检测腔体91的内部,在负压泵98作用下,外部空气经过过滤器81和调节阀82后流入检测腔体91,与气溶胶在检测腔体91内充分混合均匀,气溶胶流经检测腔体91内部的过滤材料96后由负压泵98排入大气,前端粒度仪910和前端气压计912分别检测腔体91上部腔室内的颗粒物数量和气压,后端粒度仪911和后端气压计913分别检测腔体91下部腔室内的颗粒物数量和气压,控制器61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过滤材料96的过滤效率,解决了目前气体过滤材料96过滤效率检测存在的气溶胶颗粒物的粒径不可筛选、浓度不均匀、发生量不连续、易团聚和附着以及自燃自爆危险的问题。
41.需要说明的是,伺服电机14、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高压模块31、离子喷头32、调向电机421、控制器61、静电传感器62、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节流阀64、前端粒度仪910、后端粒度仪911、前端气压计912和后端气压计913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2.伺服电机14、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高压模块31、离子喷头32、调向电机421、控
制器61、静电传感器62、气溶胶浓度传感器63、节流阀64、前端粒度仪910、后端粒度仪911、前端气压计912和后端气压计913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