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储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盖体和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06:0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料装置及具有所述储料装置的盖体和容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品不再是解渴这一单一的需求。为迎合消费者需求,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功能、不同口味的饮品,例如功能性饮料、运动型饮料、果味饮料、乳饮品以及各种茶等等。
3.相关技术中,在饮品生产过程中将粉末状或者液态提取物与水混合后封装进入市场,供消费者使用。有些除密封保存延长保质期外,还可能添加防腐剂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其口感较即冲即饮的饮品较差。
4.此外,在炖煮菜肴或者中药时,需要随时观察锅中炖煮情况以在适当时候放入调料或者药材。一方面,耗费人力和时间且不能确保在适当时机放入物料。另一方面,频繁掀开锅盖,容易使菜肴或中药的味道扩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料装置及具有该储料装置的盖体和容器,其能够将固态物料或液态物料与容器中的液体分离,并且在需要饮用时仅单次操作就能够将该物料置入液体中。
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适于绕平行于上下方向的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二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设置有料腔,料腔设置有料腔开口,第一组件设置有第一横向扩展件,所述第一横向扩展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横向方向上远离料腔延伸。料腔开口适于在第一组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封闭,料腔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适于在第一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打开以允许料腔内物料下落。
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设置有料腔,且料腔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组件以嵌套方式与第二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组件可相对于第二组件在周向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绕平行于上下方向的第一轴线转动,且在所述转动期间在预定角度范围内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相互连接。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位置处不重叠,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至少部分重叠。
8.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盖体,包括圆筒形本体和上述的储料装置。圆筒形本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盖顶,且圆筒形本体具有内螺纹。储料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圆筒形本体内,且储料装置的第一组件适于在预定周向方向上随圆筒形本体一起转动。
9.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上述的盖体。容器本体设
置有具有外螺纹的容器口部,且容器本体容纳有液体或者适于容纳液体。盖体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配合连接到容器口部,料腔内容纳有或者适于容纳固态或液态物料,第一组件适于在预定周向方向上随着圆筒形本体一起相对于第二组件转动。
附图说明
10.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清楚呈现,其中:
1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料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其中第一在组件的第一开口与第二组件的第二开口不重叠;
18.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料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其中第一在组件的第一开口与第二组件的第二开口部分重叠;
19.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料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以及
20.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料装置、盖体及容器的组装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22.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23.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以往的现冲的饮品如
咖啡、茶、果珍等往往需要现场操作多个工具进行调配,制作工艺较繁琐并且不能满足人们便携的要求。相关技术中,对固体的物料出现了独立小包装,人们在外出过程中只需准备装水的容器和水。在需要冲饮时将独立小包装打开并将物料添加至容器中进行冲饮。该方式不仅需要打开物料包装以及容器,还需要手持包装将物料倒入容器中,操作方式有待进一步简化。
27.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料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组件100和第二组件200,且第一组件100适于绕平行于上下方向的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二组件200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第一组件100或第二组件200设置有料腔,料腔设置有料腔开口。第一组件100设置有第一横向扩展件,所述第一横向扩展件在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横向方向上远离料腔延伸。料腔开口适于在第一组件1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封闭,料腔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适于在第一组件1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打开以允许料腔内的物料下落。
28.在上述的储料装置中,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横向扩展件可连接到另外的盖体,使得第一组件与盖体在预定的周向方向(例如,盖体旋开方向)上一起转动。随着第一组件与盖体的转动,第一组件相对于第二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以使料腔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打开,从而使料腔内的物料下落到容器中而获得人们想要的饮品。所述储料装置可以将固态物料或液态物料与容器中的液体分离,并且在需要饮用时仅单次操作就能够将该物料置入液体中以获得饮品。这样,既保障饮品口感,还方便携带,且简化冲调操作。
2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任意一个横截面可以都是圆形,与相关技术中的绝大部分容器,例如瓶子,的瓶口相适应。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料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置于盖体内。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扩展件在横向方向上远离料腔延伸而适于与盖体内部接合。
31.可选地,第二组件200可以设置有第二横向扩展件,所述第二横向扩展件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第一轴线延伸而适于与容器口部的内壁接合,其中所述容器口部适于与盖体配合。进一步地,第二横向扩展件可以在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料腔延伸。
3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0的一部分在第一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位于第二组件200的一部分的下方,以适于带动第二组件200随着第一组件100沿第一轴线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由于第一组件100的第一横向扩展件连接到盖体,第一组件在轴向上不能随意脱离盖体。这样,当第一组件随着盖体向上移动时而被从容器上移除时,第二组件与第一组件一起被从容器上移除,从而方便饮用容器中的饮品。
33.以图1所示为例,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0设置有料腔11,且料腔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12,所述第一开口构成所述料腔开口且与料腔11连通。第二组件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32,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32在所述第一组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不重叠以闭合所述料腔开口。而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32在所述第一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至少部分重叠,以打开所述料腔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使料腔内的物料落入容器中。
34.进一步地,如图1中所示,100第一组件可以包括储料件1,料腔11设置在储料件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横向扩展件连接到储料件1的外壁面。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扩展件可以为第一环状件,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
一环状件2。第一环状件2沿着储料件1的顶部周向连接到储料件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组件200可以包括容纳件3,所述容纳件设置有容纳腔31。储料件1适于嵌套配合在容纳腔31内,第二开口32设置在容纳件3的底部。此外,第二组件200还可以包括第二环状件4,所述第二环状件沿所述容纳件周向连接到容纳件3的外壁面。
3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环状件2与储料件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第二环状件4与容纳件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即,第一组件100与第二组件200可以分别为一体成型结构件,例如3d打印工艺制作而成,或者使用注塑模具制作而成。将会理解的是,在此仅为示例性说明,对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制作工艺不做限定。
37.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8中所示,第一环状件2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环状件向下凸出的至少一个卡接件5。卡接件5适于延伸到第二环状件4的下方,并且在第一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带动第二组件200随着第一组件沿第一轴线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同时移动,仅单次操作即可获得饮品,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38.如图1以及图5-9中所示,可选地,第二环状件4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环状件的至少一个轨道孔41,且至少一个卡接件5能够沿着轨道孔41在周向上移动。至少一个卡接件5与至少一个轨道孔41配合,并至少在第一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在轴向方向上连接第一环状件2与第二环状件4。
39.继续参照图1、图6和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卡接件5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连接部51和钩部52。连接部51的一端连接到第一环状件2,且连接部51穿过对应的轨道孔41并可沿着所述轨道孔移动。钩部52连接到连接部51的另一端,且在第二环状件4的径向上凸出到轨道孔41的至少一个侧边缘之外。在轴向方向上,第二环状件4位于钩部52与第一环状件2之间,如图9中所示。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活动连接,不仅可以使第一组件按照轨道孔41的既定形状与第二组件按照该形状的路线产生相对转动,还可以在提拉第一组件过程中通过钩部52带动第二组件,使本实施例的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同时移动,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40.参照图3,例如,连接部51可以是弧形板结构,其厚度可以与轨道孔41的宽度相同,连接部51的曲率与轨道孔41的曲率也可以相同。可选地,钩部52可以是与连接部51垂直设置的板结构,沿连接部51的一端开始至弧形板的另一端,钩部52的边缘至连接部51的距离逐渐增大。
41.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中所示,至少一个轨道孔41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与所述轨道孔连通的取放口43,所述取放口的形状与钩部52的最大截面形状匹配,且取放口43的尺寸略大于钩部52的尺寸且逐渐缩小至轨道孔41的宽度。通过上述设计,从取放口43位置开始转动第一组件过程中,转动操作平缓,有利于第二环状件4的结构安全。
42.在组装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过程中,将钩部52从第二环状件4远离容纳件3的一侧对准取放口43并插入到取放口43,当钩部52的顶面低于第二环状件4靠近容纳件3的一面后,可以沿轨道孔41转动第一组件100。在分离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过程中,从轨道孔41的区域将连接部51转动至取放口43的位置,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即可分离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基于上述过程可以实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的可拆卸活动连接,在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产生结构损伤后,即可单独更换第一组件与第
二组件,避免全部舍弃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从而降低生产维护成本。
43.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轨道孔41包括多个轨道孔,所述多个轨道孔以相等周向间隔沿着第二环状件2的周向设置。例如,如图6中所示,示例性地示出两个轨道孔41,其以相等周向间隔沿着第二环状件2的周向设置。在此仅为示例性说明,轨道孔的数量不限于此,而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至少一个卡接件5包括多个卡接件,所述多个卡接件以相等周向间隔沿着第一环状件2的周向设置,所述多个卡接件与所述多个轨道孔一一对应。
4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状件4远离第一环状件2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环状件2与第二环状件4相对的两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环状件4远离第一环状件2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可以通过制作材料或者在该表面做粗糙处理得以控制。在操作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产生相对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二环状件4远离第一环状件2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较大,第一环状件2与第二环状件4相对的两个表面产生相对移动所需的力度较小。这样,可以通过第二环状件4远离第一环状件2的表面对第二环状件进行固定,且不影响与第一组件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可以省去胶粘或者焊接第二环状件4对第二组件进行固定的制造工艺。此外,通过上述方式不影响第一组件的钩部52带动第二组件整体移动。
45.参照图1、图5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横向扩展件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环状件4的远离第一环状件2的一侧表面突出的延伸条42,所述延伸条的径向外边缘处于第二环状件4的径向边缘的径向内侧。
46.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环状件2可以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环状件向下凸出的多个卡接件5。所述多个卡接件适于延伸到第二环状件4的下方,且在第一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带动第二组件200随着第一组件100沿第一轴线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第二环状件4可以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环状件的多个轨道孔41,所述多个轨道孔以相等周向间隔沿着第二环状件4的周向设置,多个卡接件5以相等周向间隔沿第一环状件2的周向设置。所述多个卡接件与所述多个轨道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多个卡接件能够沿着对应的轨道孔在周向上移动。另外,延伸条42的数量与轨道孔41的数量一致,且延伸条42设置在对应的轨道孔的一端以作为卡接件在轨道孔中移动的阻挡部。
47.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5所示,每一个延伸条42被置于相邻两个轨道孔41之间。由于第二环状件4为薄片状结构,轨道孔41端部的第二环状件4的部分结构强度较弱,为避免连接部51在与轨道孔41端部的第二环状件4碰撞过程中对该部分造成结构损伤,凸出该部分可以设置延伸条42,以增大连接部51的碰撞面积,降低对该部分的碰撞压强,提高结构安全性。延伸条42还可以连接容纳件3,以增强抗碰撞能力。进一步地,延伸条42还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以对连接部51的碰撞力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进一步确保结构安全性。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5,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可以为半圆形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口32的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开口12的尺寸。另外可选地,料腔11内可以设置有导向面13,所述导向面从料腔11的内侧壁倾斜延伸到第一开口12,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向面13可以是斜平面,也可以是凸面。在第一组件100与第二组件200相对转动过程中,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重合的部分逐渐增大,料腔11内的物料逐渐掉落出料腔11,待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完全重合,料腔11内的物料掉落程度最大。此外,通过设置导向面13,可以使料腔11内的物料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得更彻底,避免有物料残留在料腔11内。若无该导向面,则料腔11内的物料可能有部分残留在料腔11的底部,造成物料浪
费,并且饮品浓度降低而影响饮品的口感。
4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32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开口,能够保障第一开口12在第一组件100转动至轨道孔41远离取放口43的一端后可以完全暴露在第二开口32,并且第一组件100的连接部51在取放口43位置时,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完全错开即可。可选地,导向面13也可以是圆台形状或者半圆台形状的导向面,或者其他有助于物料完全掉落的其他类型的导向面。导向面13与料腔11的内侧壁之间可设置为空腔,降低整体重量;也可以设置为实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第一组件的结构强度。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为方便在料腔11内填充物料,储料件1的顶部可以设置有第三开口14,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料腔11。在料腔11内填充物料完毕后,还可以使用膜材对料腔11进行封闭,避免有液体等可溶解物料的物质经该处进入料腔11影响物料质量。例如,膜材可以是塑料薄膜或者pe膜(polyethene,聚乙烯膜)等不影响食品安全的膜材,其可以是透明或者非透明。
51.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储料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组件100和第二组件200。第一组件100设置有料腔11,且料腔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12。第二组件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32,第一组件100以嵌套方式与第二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组件100可相对于第二组件200在周向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绕平行于上下方向的第一轴线转动,且在所述转动期间在预定角度范围内第一组件100和第二组件200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相互连接。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在所述第一位置处不重叠,而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32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至少部分重叠。
52.在所述转动期间,第一组件100与第二组件200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相互连接。例如,本实施例的储料装置应用于带盖体的容器情形下,可以将该角度范围设置为0到90度,即在盖体封闭状态下按照开瓶方向转动90度时盖体与容器可以脱离,在0到90度范围内的角度由于受到盖体与容器口部螺纹配合的限制,容器不能被打开。在转动盖体的过程中,第一组件100与第二组件200产生相对转动,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由完全错位状态逐渐出现重合的部分,且该重合的部分随着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对转动的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置于料腔11内的物料逐渐掉落到容器内,使固体或液态物料与液体混合溶解。在另一个示例中,还可以用于在炖煮的菜肴或者中药的锅盖上,将调料或者药材等置于料腔内,到既定时间后转动第一组件即可将料腔11内的物料加入到锅中,避免了掀盖的气味扩散等。
53.使用本实施例的储料装置,方便使用者存储物料以及放料溶于水中获得即时冲饮的饮品,可以有效改善现在市场上的瓶装饮料的包装结构,提供满足更多市场需求的饮品类型。
54.可选地,料腔11的顶部可以是第一组件一体成型封闭的,在料腔11中添加物料时,将第一组件倒置,从第一开口12处将物料加入到料腔11内,然后在第一组件100上组装第二组件200。组装过程中,第一组件100以嵌套方式连接到第二组件200,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错位,使物料通过第二组件与第一组件配合密封在料腔11内。这样,将组合后的第一组件100与第二组件200的整体翻转,料腔11内的物料均不会掉出料腔11。当需要从料腔11内取出物料时,转动第一组件100,则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会部分或者全部重合,物料由于重力作用穿过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32脱离料腔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在第二组
件指定位置连接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在该位置开始可以与第二组件相对转动,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不可拆卸。
55.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0包括储料件1,料腔11设置在储料件1的内部,如图1中所示。第二组件200包括容纳件3,所述容纳件设置有容纳腔31。储料件1嵌套配合在容纳腔31内,第二开口32设置在容纳件3的底部。
56.可选地,第一组件100可以设置有第一横向扩展件,所述第一横向扩展件在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横向方向上远离储料件1延伸。第二组件200设置有第二横向扩展件,所述第二横向扩展件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第一轴线延伸而适于与容器口部的内壁接合,所述容器口部适于与盖体配合。
5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盖体。图10示例性地示出盖体300,所述盖体包括圆筒形本体301和如上所述的储料装置。所述圆筒形本体30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盖顶302,且圆筒形本体301具有内螺纹303。储料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圆筒形本体301内,且储料装置的第一组件100适于在预定周向方向上随圆筒形本体301一起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料装置整体处于盖体的圆筒形本体内。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扩展件可以与圆筒形本体301的内壁面卡接或者过盈配合,以实现第一组件100在预定周向方向上随所述圆筒形本体一起转动。可选地,第一横向扩展件与盖顶302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在圆筒形本体的内侧沿所述圆筒形本体周向且靠近盖顶位置,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多个半球形凸点(图中未示出)。储料装置的第一横向扩展件(例如,第一环状件2)通过多个半球形凸点连接盖顶。可选地,储料装置的第一横向扩展件也可以与盖顶胶粘连接等。在此仅为示例性说明,第一横向扩展件与盖顶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
59.进一步地,半球形凸点与盖顶可以设置一定间距,通过倾斜拉取第一组件100可以将储料装置与盖体的圆筒形本体分离,方便更换第一组件,降低盖体的生产成本。使用本实施例的盖体过程中,转动本体即可带动第一组件100与第二组件200产生相对转动,将料腔11内的物料放出与液体混合溶解,操作简单方便。
6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容器。图10示例性地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容器本体400和上述的盖体300。容器本体400设置有具有外螺纹402的容器口部401,且容纳有液体或者适于容纳液体。盖体300通过其内螺纹303与外螺纹402的配合连接到容器口部401。料腔11内容纳有或者适于容纳固态或液态物料,第一组件100适于在预定周向方向上随圆筒形本体301一起相对于第二组件200转动。在一个示例中,容器口部401可以为圆形口,并配置与该圆形口匹配的圆形盖体。
61.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料装置的轨道孔41与第二环状件4的外边缘之间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容器口部的壁厚,以使第二环状件4的轨道孔41外侧的部分可以搭接在容器口部上。由于第二环状件4远离第一环状件2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环状件2与第二环状件4相对的两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在把持盖体300的本体转动盖体的过程中,第二组件200与容器不会产生相对转动。而第一环状件2与第二环状件4相对的两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较小,在盖体300的本体作用下带动第一组件100转动,使得置于料腔11内的果珍或者咖啡粉或者茶叶等物料经第一开口12以及第二开口32掉落到容器内,操作简单方便,用于饮品时可以达到即冲即饮的效果。
62.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组件200设置有第二横向扩展件,所述第二横向扩展件在横向方向上远离第一轴线延伸而适于与容器口部的内壁接合。所述第二横向扩展件具有弹性且其外边缘至第二环状件4的外边缘的距离小于容器口部401的壁厚。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的延伸条42可以具有弹性,并且延伸条42最外侧边缘至第二环状件4外沿的宽度可以小于容器口部的厚度。在容器口部401安装盖体300时,延伸条42可以受到圆形口的挤压产生小量的形变。挤压产生弹力使得第二组件200与容器口部401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在转动过程中该部分的摩擦力可以对限制第二组件200与容器口部401产生相对转动起到增强作用,使料腔11中的物料可以更顺利掉落到容器内。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料结构的第三开口14使用膜材密封,可以有效降低容器倾倒或者倒置状态下,容器中的水等液体经第二开口32以及第一开口12以及两者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料腔11内。使用膜材将第三开口14封闭,容器倒置时,液体受重力作用流向容纳件3的底部。由于第三开口14封闭,料腔11内的空气无法经第三开口14流出料腔11,在料腔11处形成气室,避免了容器中的水或者其他液体进入到料腔11内与料腔11内的物料混合,保障料腔11内的物料的质量。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