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翻转可控的模具钢变形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0:59: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钢校正技术领域,具体为翻转可控的模具钢变形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2.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成本,模具钢在进行热处理工艺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变形尺寸超过允许的范围内时,就要对其矫正,否则就会影响到模具钢后续加工成模具的过程,现有的模具钢校正装置采有两块压板,一块为定位板,一块为压板,两块板配合对模具钢进行挤压矫正,校正完成后需要人工用撬棍对模具钢进行翻面,使用不方便,并且校正时未对模具钢固定,校正过程中,模具钢容易滑动影响校正效果,因此提出一种翻转可控的模具钢变形校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翻转可控的模具钢变形校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模具钢翻转不方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翻转可控的模具钢变形校正装置,包括两组支撑腿,两组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工作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组件,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固定柱,两组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顶板,驱动顶板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底部设有竖向的第一转动杆,两组固定柱的表面顶部套接有两组活动块,两组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表面左右两侧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轴,两组第一连接轴上活动连接有两组活动杆,承载板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校正挤压板。
5.优选的,工作台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横向的第二转动杆,工作台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块,两组第二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与两组第一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两组第二转动杆的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套接有两组第一锥形齿轮,两组第一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两组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锥形齿轮,两组第二锥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第一连接杆。
6.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有竖向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块,两组第二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竖向的第三转动杆,两组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工作台的顶部左右两侧、支撑板的底部和底部第二支撑块与第三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杆的表面中间套接有第三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的顶部右侧设有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匹配的第四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二连接杆。
7.优选的,支撑板的右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凹槽,两组固定凹
槽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盘,第二连接杆的右端贯穿支撑板的右侧中间与旋转盘的左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旋转盘的右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伸缩杆,两组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旋转盘与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伸缩弹簧,且两组伸缩弹簧套接在两组伸缩杆的表面。
8.优选的,驱动顶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三支撑块,两组第三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螺纹杆,两组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五锥形齿轮,两组第五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与第五锥形齿轮相匹配第六锥形齿轮,第六锥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的顶端贯穿驱动顶板的顶部中间和电机箱的底部与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两组螺纹杆的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螺纹套接有两组限位块,两组限位块与两组第三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缓冲弹簧,且两组缓冲弹簧套接在两组螺纹杆的表面,两组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块,两组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轴,驱动顶板的底部设有横向的移动通槽,两组活动杆未与两组第一连接轴连接的一端与两组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动杆和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连接杆、第三转动杆和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由于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使第四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连接杆和旋转盘转动,进而使模具钢翻转,可以对模具钢的另一侧进行校正,使用方便;
12.2、两组夹持板向两侧拉开挤压伸缩杆和伸缩弹簧,将模具钢放在放置板上,位于两组夹持板之间,松开夹持板,通过伸缩弹簧的弹性与伸缩杆相互配合,带动两组夹持板相互靠近对模具钢进行压紧固定,避免校正过程中模具钢滑动影响校正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顶板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支撑腿、2底板、3工作台、31固定座、32第二电机、33第二转动杆、34第一支撑块、35第一锥形齿轮、36第二锥形齿轮、37第一连接杆、4放置板、5固定组件、51支撑板、52第二支撑块、53第三转动杆、54第三锥形齿轮、55第四锥形齿轮、56第二连接杆、57固定凹槽、58旋转盘、59伸缩杆、591夹持板、592伸缩弹簧、6固定柱、7驱动顶板、71第三支撑块、72螺纹杆、73第五锥形齿轮、74第六锥形齿轮、75第三连接杆、76限位块、77缓冲弹簧、78第二连接块、79第二连接轴、791移动通槽、8电机箱、9第一电机、10第一转动杆、11活动块、12承载板、13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轴、15活动杆、16校正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翻转可控的模具钢变形校正装置,包括两组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两组支撑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工作台3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4,工作台3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组件5,底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固定柱6,两组固定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顶板7,驱动顶板7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箱8,电机箱8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底部设有竖向的第一转动杆10,两组固定柱6的表面顶部套接有两组活动块11,两组活动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承载板12,承载板12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3,第一连接块13的表面左右两侧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轴14,两组第一连接轴14上活动连接有两组活动杆15,承载板12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校正挤压板16。
2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工作台3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1,固定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横向的第二转动杆33,工作台3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块34,两组第二转动杆33相互远离的一端与两组第一支撑块34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两组第二转动杆33的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套接有两组第一锥形齿轮35,两组第一锥形齿轮35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两组与第一锥形齿轮35相匹配的第二锥形齿轮36,两组第二锥形齿轮3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向的第一连接杆37,第二电机32带动第二转动杆33和第一锥形齿轮35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35与第二锥形齿轮36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二锥形齿轮36带动第一连接杆37转动;
22.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3,固定组件5包括有竖向的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块52,两组第二支撑块52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竖向的第三转动杆53,两组第一连接杆37的顶端贯穿工作台3的顶部左右两侧、支撑板51的底部和底部第二支撑块52与第三转动杆53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杆53的表面中间套接有第三锥形齿轮54,第三锥形齿轮54的顶部右侧设有与第三锥形齿轮54相匹配的第四锥形齿轮55,第四锥形齿轮5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第二连接杆56,第一连接杆37带动第三转动杆53和第三锥形齿轮54转动,由于第三锥形齿轮54与第四锥形齿轮55之间啮合连接,使第四锥形齿轮55带动第二连接杆56转动;
23.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4,驱动顶板7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三支撑块71,两组第三支撑块71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组横向的螺纹杆72,两组螺纹杆7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五锥形齿轮73,两组第五锥形齿轮73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有与第五锥形齿轮73相匹配第六锥形齿轮74,第六锥形齿轮7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三连接杆75,且第三连接杆75的顶端贯穿驱动顶板7的顶部中间和电机箱8的底部与第一转动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9带动第一转动杆10、第三连接杆75和第六锥形齿轮74转动,由于第六锥形齿轮74与第五锥形齿轮73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五锥形齿轮73带动螺纹杆72转动;
24.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4,两组螺纹杆72的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螺纹套接有两组限位块76,两组限位块76与两组第三支撑块7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缓冲弹
簧77,且两组缓冲弹簧77套接在两组螺纹杆72的表面,两组限位块7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块78,两组第二连接块78的表面贯穿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轴79,驱动顶板7的底部设有横向的移动通槽791,两组活动杆15未与两组第一连接轴14连接的一端与两组第二连接轴79活动连接,螺纹杆72转动带动两组限位块76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第二连接块78、第二连接轴79、移动通槽791、活动杆15、第一连接轴14和第一连接块13相互配合,可以带动承载板12和校正挤压板16进行上下移动;
25.实施例2
26.参照图3,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支撑板51的右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凹槽57,两组固定凹槽57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盘58,第二连接杆56的右端贯穿支撑板51的右侧中间与旋转盘58的左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旋转盘58的右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伸缩杆59,两组伸缩杆5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91,旋转盘58与夹持板59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横向的伸缩弹簧592,且两组伸缩弹簧592套接在两组伸缩杆59的表面,两组夹持板591向两侧拉开挤压伸缩杆59和伸缩弹簧592,将模具钢放置在两组夹持板591之间,松开夹持板591,通过伸缩弹簧592的弹性与伸缩杆59相互配合,带动两组夹持板591相互靠近对模具钢进行压紧固定,第二连接杆56带动旋转盘58转动,可以使模具钢翻转。
27.工作原理:使用时,两组夹持板591向两侧拉开挤压伸缩杆59和伸缩弹簧592,将模具钢放在放置板4上,位于两组夹持板591之间,松开夹持板591,通过伸缩弹簧592的弹性与伸缩杆59相互配合,带动两组夹持板591相互靠近对模具钢进行压紧固定,第一电机9带动第一转动杆10、第三连接杆75和第六锥形齿轮74转动,由于第六锥形齿轮74与第五锥形齿轮73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五锥形齿轮73带动螺纹杆72转动,进而使两组限位块76相互靠近,通过第二连接块78、第二连接轴79、移动通槽791、活动杆15、第一连接轴14和第一连接块13相互配合,可以带动承载板12和校正挤压板16向下移动挤压模具钢对其进行校正,第二电机32带动第二转动杆33和第一锥形齿轮35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35与第二锥形齿轮36之间啮合连接,使第二锥形齿轮36带动第一连接杆37、第三转动杆53和第三锥形齿轮54转动,由于第三锥形齿轮54与第四锥形齿轮55之间啮合连接,使第四锥形齿轮55带动第二连接杆56和旋转盘58转动,进而使模具钢翻转,可以对模具钢的另一侧进行校正。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