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撞击的轻轨用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9:39: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撞击的轻轨用蓄电池箱。


背景技术:

2.轻轨是一种城市内的轨道交通系统,其通过设置的轨道在城市中进行移动,轻轨主要采用电力作为动力源,因此轻轨的污染较传统交通工具有着更小的污染,同时轻轨通过城市轨道进行运行,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的运行,从而保证出行更为安全,为了能够给轻轨电车提供足够的运行电量,就需要使用到蓄电池进行储能,而为了能够将蓄电池给固定在轻轨上,就要通过蓄电池箱来将蓄电池固定在轻轨电车上,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蓄电池箱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3.1.现有的蓄电池箱通过螺栓将整个蓄电池刚性连接在轻轨电车上,且内部的蓄电池同样通过螺栓进行刚性固定,因此电车产生的冲击往往会直接传递到电池上,同时由于蓄电池的能量密度较大,在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蓄电池的着火甚至爆炸,造成危险;
4.2.现有的蓄电池箱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内部的蓄电池,而螺栓容易受到轻轨行驶时振动的影响发生轻微转动,导致蓄电池与蓄电池箱松动,因此就需要在螺栓内进行点胶,而蓄电池在使用中,会发生电量衰减的问题,此时就需要进行更换,点胶的螺栓就不方便拆卸,导致维护繁琐。
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蓄电池箱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击的轻轨用蓄电池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蓄电池箱通过螺栓将整个蓄电池刚性连接在轻轨电车上,且内部的蓄电池同样通过螺栓进行刚性固定,因此电车产生的冲击往往会直接传递到电池上,同时由于蓄电池的能量密度较大,在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蓄电池的着火甚至爆炸,造成危险,现有的蓄电池箱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内部的蓄电池,而螺栓容易受到轻轨行驶时振动的影响发生轻微转动,导致蓄电池与蓄电池箱松动,因此就需要在螺栓内进行点胶,而蓄电池在使用中,会发生电量衰减的问题,此时就需要进行更换,点胶的螺栓就不方便拆卸,导致维护繁琐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的轻轨用蓄电池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一侧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一侧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一侧连接有吸能壳,所述吸能壳内部设置有第一溃缩板,且第一溃缩板一侧设置有分层板,并且分层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溃缩板,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仓,且电池仓下方设置有底台,所述底台两侧设置有夹板,且夹板外围设置有隔板,所述电池仓上方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上方连接有螺栓,并且盖板下方设置有压板。
8.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底台固定连接,且外壳采用高强度钢制成,并且底台在外壳内等间距设置,所述外壳与电池仓固定连接,且电池仓在外壳内部等间距设置,所述外壳与隔
板一体化设置,且隔板在外壳内等间距设置。
9.优选的,所述吸能壳采用薄铝合金板材制成,且吸能壳与第一溃缩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溃缩板为薄铝合金板材呈菱形叠加制成,且第一溃缩板与分层板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与第二溃缩板固定连接,且第二溃缩板为薄铝合金板材呈三角形叠加制成,并且第二溃缩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螺栓在盖板上等间距设置,且盖板通过螺栓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压簧固定连接,且盖板通过压簧与压板构成弹簧复位结构,所述压板与电池仓滑动连接,且压板在盖板下方等间距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外壳固定连接,且固定块在外壳外围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块与缓冲块滑动连接,且缓冲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与缓冲弹簧构成弹簧复位结构。
12.优选的,所述夹板与自锁板一体化设置,且夹板与自锁板相互垂直,所述夹板在外壳内等间距设置,所述夹板与复位转轴构成转动复位结构,且复位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自锁板厚度等于底台高度,且自锁板关于底台竖直中线对称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撞击的轻轨用蓄电池箱,
14.1.通过设置的吸能壳以及缓冲块,在电车运行中,由于振动导致出现小力的撞击时,通过缓冲块压缩缓冲弹簧,能够有效的防止撞击力传递到电池箱内,在出现车辆之间的碰撞,或是车辆与站台之间的撞击,导致电池受到剧烈撞击时,此时吸能盒内的第一溃缩板以及第二溃缩板发生溃缩,从而吸收冲击,防止电池受到剧烈冲击导致起火或是爆炸;
15.2.通过在电池仓内设置夹板以及自锁板,在放入电池后,自锁板带动夹板将蓄电池夹住,之后在盖板盖上时,压板在压簧作用下,将蓄电池压在底台上,和夹板共同作用,保证电池固定的牢固,不会晃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能壳三维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外壳;2、底台;3、电池仓;4、吸能壳;5、螺栓;6、盖板;7、压板;8、压簧;9、隔板;10、固定块;11、夹板;12、复位转轴;13、自锁板;14、第一溃缩板;15、分层板;16、第二溃缩板;17、连接板;18、缓冲块;19、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的轻轨用蓄电池箱,包
括外壳1,为了使得整个电池箱能够承受撞击,在外壳1两侧设置有固定块10,且固定块10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8,缓冲块18一侧连接有连接板17,且连接板17一侧连接有吸能壳4,吸能壳4内部设置有第一溃缩板14,且第一溃缩板14一侧设置有分层板15,并且分层板15一侧设置有第二溃缩板16,吸能壳4采用薄铝合金板材制成,且吸能壳4与第一溃缩板14固定连接,第一溃缩板14为薄铝合金板材呈菱形叠加制成,且第一溃缩板14与分层板15固定连接,分层板15与第二溃缩板16固定连接,且第二溃缩板16为薄铝合金板材呈三角形叠加制成,并且第二溃缩板16与连接板17固定连接,固定块10与外壳1固定连接,且固定块10在外壳1外围等间距设置,固定块10与缓冲块18滑动连接,且缓冲块18与连接板17固定连接,缓冲块18与缓冲弹簧19构成弹簧复位结构,通过设置的缓冲块18吸收小的撞击,利用设置的吸能壳4以及内部的第一溃缩板14与第二溃缩板16吸收剧烈的撞击。
24.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为了保证方便进行电池的安装,在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池仓3,且电池仓3下方设置有底台2,底台2两侧设置有夹板11,且夹板11外围设置有隔板9,电池仓3上方设置有盖板6,且盖板6上方连接有螺栓5,并且盖板6下方设置有压板7,而外壳1与底台2固定连接,且外壳1采用高强度钢制成,并且底台2在外壳1内等间距设置,外壳1与电池仓3固定连接,且电池仓3在外壳1内部等间距设置,外壳1与隔板9一体化设置,且隔板9在外壳1内等间距设置,螺栓5在盖板6上等间距设置,且盖板6通过螺栓5与外壳1固定连接,盖板6与压簧8固定连接,且盖板6通过压簧8与压板7构成弹簧复位结构,压板7与电池仓3滑动连接,且压板7在盖板6下方等间距设置,夹板11与自锁板13一体化设置,且夹板11与自锁板13相互垂直,夹板11在外壳1内等间距设置,夹板11与复位转轴12构成转动复位结构,且复位转轴12与外壳1转动连接,自锁板13厚度等于底台2高度,且自锁板13关于底台2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利用夹板11以及自锁板13实现蓄电池的自锁固定,并利用设置的压簧8使得蓄电池和盖板6受到压力,保证固定效果。
25.工作原理:根据图1-5,首先,需要将蓄电池装入该蓄电池箱内,先拧下螺栓5,然后将盖板6从外壳1上方取下,之后将蓄电池放入通过隔板9分隔的电池仓3中,在重力作用下,蓄电池压下自锁板13并与底台2接触,当自锁板13被下压时,通过复位转轴12带动夹板11旋转,从而将蓄电池夹住,之后再将所有的电池仓3都装上蓄电池后,此时将盖板6盖回,并使得压板7压住蓄电池,通过螺栓5固定好盖板6,此时压簧8压缩,通过压板7将蓄电池压住,同时夹板11夹住蓄电池,此时蓄电池被固定的很牢固,同时压簧8也给盖板6施加压力,从而与螺栓5之间受到压力,保证螺栓5不会在轻轨移动时发生松脱,当电池箱装在轻轨上并运行时,一般出现的小的振动导致电池箱与轻轨撞击,此时就通过吸能壳4将冲击力传递到连接板17上,并使得缓冲块18在固定块10内滑动,同时压缩缓冲弹簧19用来吸收撞击力,当出现剧烈撞击时,此时吸能壳4自身承受不住冲击力,此时使得内部的第一溃缩板14首先受到冲击,由于其菱形结构,容易发生变形溃缩,从而让第一溃缩板14变形溃缩吸能,当第一溃缩板14溃缩完全任然不能吸收全部冲击时,此时冲击通过分层板15传递到第二溃缩板16上,由于其三角形设置,因此溃缩难度相比第一溃缩板14的菱形更难,因此溃缩所吸收的能量更多,通过第一溃缩板14与第二溃缩板16的溃缩吸能,保证外壳1不变形,从而保证内部的蓄电池不会发生撞击导致起火或是爆炸,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