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22:35: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2.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中较为关键的部件,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为保证叶片能够在恶劣的环境和长期不停地运转,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试制完成后,需要对叶片的力学性能和疲劳强度等进行测试,以保证风力发电机组服役时安全性和可靠性。
3.现有叶片夹具的夹持表面往往为一体设置,其无法保证在夹持叶片时均能够与叶片的表面形状相匹配并贴合,进而导致叶片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具,能够保证夹具的夹持表面与叶片表面相贴合,避免叶片受力不均,提高了夹持效果。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夹具,用于夹持叶片,夹具包括:框架,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及宽度;夹持装置,连接于框架,夹持装置包括在框架的宽度方向间隔且相对分布的夹持部件,至少一个夹持部件包括多个沿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部以及抵接部,调节部至少部分与框架可移动连接,以调节抵接部与其在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之间的距离。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抵接部与调节部转动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抵接部与调节部相互球铰接;或者,抵接部与调节部相互枢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调节部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和第一调节件,连接杆与框架可移动连接,第一调节件能够调节连接杆沿宽度方向相对框架的位置,调节部通过连接杆与抵接部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调节件套设于连接杆并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夹持单元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与第一调节件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调节件转动,以带动连接杆沿宽度方向相对框架移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夹持单元还包括采集器和控制器,采集器被配置为采集抵接部对叶片的作用力,控制器被配置为当作用力超出预设的阈值范围时,控制驱动部带动连接杆沿宽度方向相对框架移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调节件包括两个以上调节螺母,两个以上调节螺母中至少两个调节螺母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并夹持至少部分框架设置,各调节螺母套设于连接杆并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框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连接单元,第一框体以及第二框体在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通过连接单元相互连接,第一框体以及第二
框体上分别连接有夹持部件,与第一框体连接的夹持部件以及与第二框体连接的夹持部件相对设置并共同夹持叶片。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框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第一框体与连接单元可移动连接,第一框体上抵接有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能够调节第一框体沿宽度方向相对第二框体的位置;和/或,第二框体与连接单元可移动连接,第二框体上抵接有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能够调节第二框体沿宽度方向相对第一框体的位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抵接部用于抵接叶片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体。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包括框架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在框架的宽度方向间隔且相对分布的夹持部件。其中,至少一个夹持部件包括多个沿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部以及抵接部,调节部至少部分与框架可移动连接,以调节抵接部与其在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抵接部和与其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能够分别抵接于叶片的两侧,从而实现叶片的夹持。通过将夹持部件分设为多个夹持单元,使得各夹持单元的抵接部的位置均可根据叶片的形状调整,即保证了各夹持单元的抵接部均能够抵接于叶片的表面,从而使得夹持部件的夹持形状能够更好的与叶片形状相匹配,避免叶片受力不均,提高了夹持效果。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17.图1是现有技术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夹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
24.100'-夹具;200'-叶片;
25.1'-框架;2'-夹持装置;21'-第一夹具;22'-第二夹具;
26.100-夹具;200-叶片;
27.1-框架;11-第一框体;12-第二框体;13-连接单元;14-第二调节件;
28.2-夹持装置;21-夹持部件;21a-夹持单元;211-调节部;2111-连接杆;2112-第一调节件;212-抵接部;2121-弹性体;213-驱动部;214-连接组件;2141-第一连接件;2142-第二连接件;
29.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
3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
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32.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如图1所示,传统的叶片夹具100'主要包括框架1'以及设置于框架1'上的夹持装置2',夹持装置2'包括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通过将叶片200'放置于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之间,并调整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y的相对距离,即可实现叶片200'的夹持。其中,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的轮廓形状与所需夹持的叶片200'表面形状相同,以便实现叶片的夹持。
34.然而,由于目前各个叶片供应商生产的各种型号的叶片不尽相同,叶片规格、重心位置、叶片细节尺寸等都有差距,而由于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的夹持形状均是根据特定尺寸的叶片200'设置,当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加工完成后,其夹持形状无法改变,因而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叶片200',对应制备不同规格的叶片夹具100',造成加工成本的增加。
35.此外,由于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的夹持表面往往为一体设置,其也难以保证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的夹持形状各处均能够与叶片200'的表面相匹配,即,难以保证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的夹持表面各处均与叶片200'表面相贴合,从而导致叶片200'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
36.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具100,能够保证夹具100的夹持表面与叶片200表面相贴合,实现叶片200的稳固夹持。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2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具100进行详细描述。
3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100,包括框架1以及夹持装置2,框架1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及宽度。夹持装置2连接于框架1,夹持装置2包括在框架1的宽度方向y间隔且相对分布的夹持部件21,至少一个夹持部件21包括多个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x间隔分布的夹持单元21a,夹持单元21a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部211以及抵接部212,调节部211至少部分与框架1可移动连接,以调节抵接部212与其在宽度方向y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21之间的距离。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100,夹持装置2包括在框架1的宽度方向y间隔且相对分布的夹持部件21,并且至少一个夹持部件21包括多个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x间隔分布的夹持单元21a,夹持单元21a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部211以及抵接部212,调节部211至少部分与框架1可移动连接,以调节抵接部212与其在宽度方向y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21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抵接部212和与其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21能够分别抵接于叶片200的两侧,从而实现叶片200的夹持。通过将夹持部件21分设为多个夹持单元21a,使得各夹持单元21a的抵
接部212的位置均可根据叶片200的形状调整,即保证了各夹持单元21a的抵接部212均能够抵接于叶片200的表面,从而使得夹持部件21的夹持形状能够更好的与叶片200形状相匹配,避免叶片200受力不均,提高了夹持效果。
39.并且,由于多个夹持单元21a间隔分布,各抵接部212分开设置,当需要夹持不同型号的叶片200时,通过分开调节各抵接部212沿宽度方向y的位置,即可调整夹持部件21所形成的夹持形状,从而实现不同型号的叶片200的夹持。
40.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100,夹持部件21所包括的夹持单元21a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具体可以根据承载要求设置。
41.如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框架1包括第一框体11、第二框体12以及连接单元13,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12在宽度方向y间隔分布并通过连接单元13相互连接,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12上分别连接有夹持部件21,与第一框体11连接的夹持部件21以及与第二框体12连接的夹持部件21相对设置并共同夹持叶片200。
42.由于夹持部件21的调节部211与框架1可移动连接,即与第一框体11连接的夹持部件21可相对于第一框体11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y移动,与第二框体12连接的夹持部件21也可相对于第二框体12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y移动。当将叶片200放置于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12之间时,通过移动与第一框体11相连的夹持部件21和/或与第二框体12相连的夹持部件21,即可将各夹持部件21的抵接部212抵接于叶片200表面,从而实现叶片200的稳定夹持。
43.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框架1还包括第二调节件14;第一框体11与连接单元13可移动连接,第一框体11上抵接有第二调节件14,第二调节件14能够调节第一框体11沿宽度方向y相对第二框体12的位置;和/或,第二框体12与连接单元13可移动连接,第二框体12上抵接有第二调节件14,第二调节件14能够调节第二框体12沿宽度方向y相对第一框体11的位置。
44.通过在框架1上设置第二调节件14,使得第一框体11沿宽度方向y相对第二框体12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在夹持叶片200时,可以先通过第二调节件14调节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之间的距离,实现夹持距离的粗调,再通过移动设置于第一框体11上的夹持部件21和/或设置于第二框体12上的夹持部件21,来实现夹持距离的细调,进而实现叶片200的稳定夹持。
45.采用上述两层调节方式,提高了调节精度,同时也可以在更换叶片200时,仅需通过第二调节件14调节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叶片200拆卸和安装,而无需反复移动所述夹持单元21a,提高了夹持效率。
46.可选地,第二调节件14可设置为螺母,连接单元13可设置为螺杆,通过旋转螺母即可调节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沿宽度方向y的距离调整。其中,第二调节件14可仅抵接于第一框体11外侧,也可仅抵接于第二框体12外侧,实现单侧的位置调节,也可同时抵接于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外侧,从而实现双侧的位置调节,提高调节效率。
47.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抵接部212与调节部211转动连接。具体的,抵接部212和调节部211可通过连接组件214转动连接。可选地,连接组件214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2141和第二连接件2142,第一连接件2141和第二连接件2142中的一者设置于抵接部212,另一者设置于调节部211,第一连接件2141和第二连接件2142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抵接部212与调节部211的相对转动。使得当夹持单元21a的抵接部212抵接于叶片200表面时,
抵接部212相对于调节部211的角度可调整至与叶片200表面相切,从而保证各夹持单元21a的抵接部212均能够更好的抵接叶片200表面,进而提高了夹具100的夹持效果。
48.可选地,抵接部212与调节部211相互球铰接。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第一连接件2141设置为球头,第二连接件2142对应设置为套设于球头外侧的球窝,通过球铰接连接方式,增加了抵接件212相对于调节部211的可扭转角度,保证了抵接件212能够更好的抵接叶片200表面。
49.在有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抵接部212与调节部211相互枢接。一些可选地示例中,还可以使得第一连接件2141设置为销轴,第二连接件2142对应设置为与销轴相适配的销孔,通过将销轴穿设于销孔内实现抵接部212与调节部211相互枢接,通过枢接的连接方式,更便于实现抵接部212的更换,从而提高了夹具100的使用寿命。具体可根据夹具100的夹持需求以及操作环境,来调整抵接部212与调节部211的连接方式,其具体连接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50.如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抵接部212用于抵接叶片2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体2121。当夹持单元21a抵接叶片200的一侧表面时,弹性体2121与叶片200表面相接触,通过弹性体2121发生弹性变形,保证弹性体2121能够更好的与叶片200表面相贴合,提高夹持单元21a的夹持效果,同时弹性件2121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夹持部212损伤叶片200表面。可选地,弹性体2121可设置为随形钢板,通过将弹性体2121的材料设置为钢铁材质,避免弹性体2121发生腐坏,延长夹具100的使用寿命。
51.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调节部21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2111和第一调节件2112,连接杆2111与框架1可移动连接,第一调节件2112能够调节连接杆2111沿宽度方向y相对框架1的位置,调节部211通过连接杆2111与抵接部212连接。因此,当夹持叶片200时,可通过第一调节件2112调节连接杆2111相对于框架1的位置,以至于连接杆2111相连的抵接部212抵接于叶片200表面,实现叶片200的夹持。
52.如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2112可采用电驱动。第一调节件2112套设于连接杆2111并与连接杆2111螺纹连接;夹持单元21a还包括驱动部213,驱动部213与第一调节件2112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调节件2112转动,以带动连接杆2111沿宽度方向y相对框架1移动。当第一调节件2112沿宽度方向y的位置固定时,可通过驱动部213驱动第一调节件2112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2111沿宽度方向y移动,从而调节抵接部212的位置。
53.可选地,夹持单元21a还可以包括采集器和控制器,采集器被配置为采集抵接部212对叶片200的作用力,控制器被配置为当作用力超出预设的阈值范围时,控制驱动部213带动连接杆2111沿宽度方向y相对框架1移动。通过设置采集器和控制器,既可以在夹持阶段精确调整抵接部212对叶片200的作用力,也可以在叶片测试阶段实施监控对叶片200的夹持状态。例如在叶片200的静力测试中,一般需要进行最大摆阵、最小摆阵、最大挥舞、最小挥舞等测试,通过设置采集器对抵接部212的作用力进行实时监控,可及时反馈夹具100的夹紧状态,避免夹具100出现松动,而造成叶片200测试损坏。或是在叶片200的疲劳测试中,在叶片200的振动下第一调节件2112可能会产生松动,而造成叶片200受力不均衡,造成叶片200局部受力集中而产生疲劳损伤,通过设置采集器也能够及时反馈夹具100的夹持状态,当夹持松动时及时通过控制器对夹持部件21进行调整。
54.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2112可采用手动控制调节。第一
调节件2112包括两个以上调节螺母,两个以上调节螺母中至少两个调节螺母在宽度方向y上间隔分布并夹持至少部分框架1设置,各调节螺母套设于连接杆2111并与连接杆2111螺纹连接。即至少两个调节螺母分别抵接于框架1两侧,通过一侧的调节螺母调节连接杆2111相对框架1的位置,另一侧的调节螺母实现连接杆2111位置的固定,避免连接杆2111在叶片200的抵接力作用下移动,从而实现叶片200的稳定夹持。
55.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个夹持部件21包括多个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x间隔分布的夹持单元21a,除了可将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y相对分布的两个夹持部件21均分设为多个夹持单元21a的形式,也可将一侧的夹持部件21一体设置,另一侧的夹持部件21分设为多个夹持单元21a的形式。
56.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y相对分部的两个夹持部件21,一侧的夹持部件2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另一侧的夹持部件21分设为多个夹持单元21a。即可将一体设置的夹持部件21作为基准,调整叶片200的放置角度,以使叶片200的表面完全贴合夹持部件21,进而通过各夹持单元21a抵接于叶片200一侧,以实现叶片200位置的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更便于实现叶片200的快速夹持,提高叶片200的夹持效率。
57.如图6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夹持部件21分设为多个夹持单元21a时,部分数量的夹持单元21a的抵接部212也可相互连接,以共同抵接叶片200的表面。即可将相互连接的多个抵接部212作为基础,调整叶片200的放置角度,以使叶片200的表面完全贴合于相连的多个抵接部212,进而通过分设的多个夹持单元21a抵接于叶片200,以实现叶片200位置的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也可提高叶片200的夹持效率,且能够保证夹持部件21与叶片200表面相贴合,保证夹持效果。
58.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