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细胞拾取装置和细胞拾取方法与流程

2022-06-08 21:26: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拾取装置和细胞拾取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从细胞培养容器等容器吸引特定的细胞的情况下,作业者一边通过显微镜确认对象细胞的位置一边使用移液器等吸引器具来通过手动作业吸引该细胞。然而,这种作业需要熟练,因此对于不熟练的作业者而言无法容易地进行细胞的吸引。因此,提出了一种对细胞的吸引作业进行辅助的细胞吸引系统(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6-112012号公报)。
3.在日本特开2016-112012号公报所记载的细胞吸引系统中,在吸引部安装有用于吸引容器中收纳的细胞的管状的吸头。由搬送部对吸引部进行三维的位置调整,以使吸头的顶端部接近特定的细胞。


技术实现要素:

4.然而,在上述的细胞吸引系统中,根据试样内的细胞的状态不同,有时无法将细胞高效地吸引到吸头内。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试样中的细胞的状态来高效地吸引细胞的细胞拾取装置和细胞拾取方法。
6.遵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细胞拾取装置用于从试样容器内的液状的试样吸引细胞,所述细胞拾取装置也可以具备:吸引构件,其能够被安装移液器吸头;驱动部,其使吸引构件移动并且通过吸引构件和移液器吸头来进行吸引;动作模式切换部,其将驱动部的动作模式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及控制部,其对驱动部进行控制,其中,控制部在第一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一行进动作、扫描动作、俯仰动作以及吸引动作,所述第一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接触的动作,所述扫描动作是使吸引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以去向第一位置的方式对试样容器的底面进行扫描的动作,所述俯仰动作是使吸引构件相对于铅直方向进一步倾斜从而使第一位置处的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上升且使移液器吸头的基端下降的动作,所述吸引动作是通过吸引构件和移液器吸头来吸引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动作,控制部在第二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二行进动作和吸引动作,所述第二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行进到试样容器内的比第一位置靠上方的第二位置的动作。
7.遵照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细胞拾取方法用于从试样容器内的液状的试样吸引细胞,所述细胞拾取方法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动作模式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模式下,进行第一行进动作、扫描动作、俯仰动作以及吸引动作,所述第一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
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接触的动作,所述扫描动作是使吸引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以去向第一位置的方式对试样容器的底面进行扫描的动作,所述俯仰动作是使吸引构件相对于铅直方向进一步倾斜从而使第一位置处的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上升且使移液器吸头的基端下降的动作,所述吸引动作是通过吸引构件和移液器吸头来吸引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动作;以及在第二模式下,进行第二行进动作和吸引动作,所述第二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行进到试样容器内的比第一位置靠上方的第二位置的动作。
附图说明
8.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细胞拾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主视图。
9.图2是示出图1的吸引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10.图3是示出在制作方案时在图1的显示部中显示的选择画面的一例的示意图。
11.图4是示出控制部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12.图5是示出图4的控制部所进行的细胞吸引动作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13.图6是示出图5中的黏附细胞模式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14.图7是示出图5中的悬浮细胞模式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15.图8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16.图9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17.图10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18.图11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19.图12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20.图13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21.图14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22.图15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所进行的悬浮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图。
23.图16是为了进行吸引细胞确认而在显示部中显示的画面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细胞拾取装置。
25.(1)细胞拾取装置的结构
26.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细胞拾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主视图。如图1所示,细胞拾取装置100具备吸引装置10、观察装置20、换板器30、显示部40、操作部50以及控制部60。另外,在细胞拾取装置100中能够设置试样容器110、培养板120以及移液器吸头架130(以下简称为架130。)。
27.试样容器110例如是培养皿,用于收容含有细胞的液体状的试样。试样中包含吸引对象细胞。培养板120是排列有多个孔121的多孔板,用于细胞的培养。架130用于保持多个更换用移液器吸头131(以下简称为更换用吸头131。)。在本例中,培养板120上以4行
×
6列的方式排列有24个孔121。另外,96个更换用吸头131以排列为8行
×
12列的状态保持在架
130上。
28.吸引装置10包括移液器型的吸引臂11。吸引臂11的顶端能够安装保持在架130上的任一个更换用吸头131。(以下将安装于吸引臂11的更换用吸头131简称为吸头12。)吸引装置10能够通过吸头12来吸引试样容器110内的细胞。
29.在本例中,构成为,将试样容器110内的细胞吸引到吸头12内的动作能够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以下,将试样容器110内的细胞吸引到吸头12内的动作被称为细胞吸引动作。另外,将第一模式称为黏附细胞模式,将第二模式称为悬浮细胞模式。关于细胞吸引动作、黏附细胞模式以及悬浮细胞模式的详情后述。
30.另外,吸引装置10能够排出吸头12内吸引的细胞。以下,排出吸头12内吸引的细胞的动作被称为细胞排出动作。细胞排出动作包括向培养板120的任一个孔121接种细胞以及向未图示的废液部废弃细胞。关于细胞排出动作的详情后述。
31.观察装置20包括台21、照明部22、摄像部23以及显微镜部24,观察装置20被配置为与吸引装置10邻接。在台21上能够载置试样容器110。照明部22配置于台21的上方。照明部22例如包括发光二极管等光源,用于对载置于台21的试样容器110进行照明。此外,台21具有透光性。或者,也可以是,在台21形成有使来自照明部22的光通过到下方的开口。
32.摄像部23包括多个镜头和摄像机等,对被照明部22照明的试样容器110内的试样进行放大拍摄。摄像部23的摄像机配置在显微镜部24的上方,镜头配置在台21的下方。显微镜部24包括目镜、镜筒以及物镜等,在对载置于台21的试样容器110内的试样进行放大观察时由使用者使用。
33.换板器30是配置为隔着吸引装置10地与观察装置20相向的可选装置,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吸引装置10装卸。换板器30包括基台31、铅直轴32、载置部33以及驱动部34。铅直轴32被设置为在基台31内沿上下方向延伸。铅直轴32的上部从基台31突出。载置部33以水平姿势安装于铅直轴32的上端。在载置部33上能够载置培养板120和架130。
34.驱动部34包括旋转部35和移动部36,在基台31内经由铅直轴32来与载置部33连接。旋转部35例如包括电动马达,用于使载置部33在水平面内旋转。由此,载置于载置部33的培养板120和架130被选择性地移动到吸引装置10的附近。
35.具体地说,在吸引装置10向任一个孔121接种细胞时,培养板120被移动到吸引装置10的附近。另一方面,在向吸引臂11安装任一个更换用吸头131时,架130被移动到吸引装置10的附近。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载置部33的移动范围变大。
36.移动部36例如包括步进马达,用于使载置部33在水平面内平行移动。具体地说,移动部36使培养板120的任意的孔121或架130的任意的更换用吸头131移动到吸引臂11能够访问的位置(例如吸引臂11的下方)。由此,能够进行细胞从吸引装置10向孔121的接种、或更换用吸头131向吸引臂11的安装。
37.显示部40例如包括lcd(液晶显示器)面板或有机el(电致发光)面板。另外,显示部40显示用于受理吸引装置10和观察装置20的动作内容的选择的多个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来作为选择画面。并且,显示部40显示由观察装置20的摄像部23生成的图像等。另外,显示部40显示用于受理细胞拾取装置100的动作中的指示的动作画面。
38.操作部50包括键盘和指示设备等。作为指示设备,能够使用鼠标或笔装置等。显示
部40和操作部50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显示器来一体地构成。使用者能够使用操作部50来对显示部40中显示的选择画面或动作画面中的按钮或下拉菜单等进行操作。
39.控制部60例如是个人计算机,包括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器等。控制部60对包含通过显示部40中显示的选择画面受理到的动作内容的动作过程(以下称为方案。)进行登记。在本例中,方案包含从细胞吸引动作到细胞排出动作的动作过程。另外,选择画面包含对于细胞吸引动作的黏附细胞模式与悬浮细胞模式的选择。另外,控制部60按照所登记的方案来控制吸引装置10、观察装置20以及换板器30的动作。
40.(2)吸引装置的结构
41.图2是示出图1的吸引装置10的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2所示,吸引装置10包括吸引臂11、吸头12、保持具13、基台14、铅直轴15以及驱动部16。驱动部16包括旋转部17、18以及吸引驱动部19。保持具13将吸引臂11保持于吸引驱动部19。铅直轴15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基台14的上表面。
42.旋转部17例如包括电动马达,以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铅直轴15的上端。旋转部18例如包括电动马达,以能够在铅直面内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旋转部17。旋转部17和旋转部18也可以由能够在水平面内和铅直面内旋转的单一的电动马达等构成。
43.吸引驱动部19例如包括步进马达,以能够沿着规定的方向(旋转部18未在铅直面内旋转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进退的方式安装于旋转部18。另外,吸引驱动部19包括吸引机构,构成为能够从吸引臂11吸引及排出细胞。
44.在细胞吸引动作中,旋转部17在水平面内旋转以使吸引装置10的吸引臂11和吸头12朝向观察装置20。旋转部18在铅直面内旋转以使吸引臂11上安装的吸头12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将此时的吸头12的位置称为待机位置。
45.在细胞排出动作中的、向孔121接种细胞时,旋转部17在水平面内旋转以使吸引装置10的吸引臂11和吸头12朝向换板器30。另外,旋转部35在水平面内旋转以使培养板120与架130相比位于吸引装置10的附近。并且,移动部36在水平面内平行地移动以使培养板120的任一个孔121位于吸引臂11上安装的吸头12的下方。
46.(3)方案制作
47.图3是示出在制作方案时在图1的显示部40中显示的选择画面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图3中示出动作模式选择画面42。
48.如图3所示,在动作模式选择画面42中显示有下拉菜单42a、黏附细胞模式按钮42b、悬浮细胞模式按钮42c、拾取模式按钮42d、移除模式按钮42e以及用于进入下一步的按钮42f。
49.使用者从下拉菜单42a中显示的试样容器中选择图1的试样容器110的种类。在本例中,如图3所示那样选择试样容器110。在本例中,关于下拉菜单42a中显示的试样容器,预先在控制部60的存储器中存储有与试样容器110对应的登记信息。与试样容器110对应的登记信息包含后述的第一行进动作和第二行进动作停止时的吸头12的顶端的位置。控制部60基于与所选择的试样容器对应的登记信息来控制吸引装置10的动作。
50.关于细胞吸引动作,与试样容器110的试样内的细胞的状态相应地选择黏附细胞模式按钮42b和悬浮细胞模式按钮42c中的任一个。在试样容器110的试样内的细胞黏附于试样容器110内的底面的情况下,使用者选择黏附细胞模式按钮42b。另外,在试样容器110
的试样内的细胞在试样容器110的试样内悬浮的情况下,使用者选择悬浮细胞模式按钮42c。由此,吸引装置10的细胞吸引动作的动作模式被切换。
51.关于细胞排出动作,选择拾取模式按钮42d和移除模式按钮42e中的任一个。由此,吸引装置10的细胞排出动作的动作模式被切换。在使用者选择了拾取模式按钮42d的情况下,以拾取模式进行细胞排出动作。在使用者选择了移除模式按钮42e的情况下,以移除模式进行细胞排出动作。
52.在拾取模式下,吸头12内吸引的细胞被接种到培养板120的孔121。在移除模式下,吸头12内吸引的细胞被废弃到未图示的废液部。由此,从试样容器110去除细胞。当对用于进入下一步的按钮42f进行操作时,动作模式选择画面42中的选择被确定。接着,通过依次设定动作过程来制作出表示细胞吸引动作和细胞排出动作的动作过程的方案。制作出的方案被存储到存储器等存储介质。
53.(4)控制部60的功能性结构
54.图4是示出控制部60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控制部60包括信息获取部61、动作模式切换部62、排出指令受理部63、显示控制部64、吸引动作控制部70以及排出动作控制部80来作为功能部。通过由控制部60的cpu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细胞收容程序,来实现控制部60的功能部。控制部60的功能部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电子电路等硬件来实现。
55.信息获取部61从存储器获取登记信息。动作模式切换部62按照方案来将细胞吸引动作的动作模式切换为所选择的黏附细胞模式或悬浮细胞模式。另外,动作模式切换部62将细胞吸引动作的动作模式切换为由使用者选择的黏附细胞模式或悬浮细胞模式的动作模式。
56.排出指令受理部63从方案中受理将吸头12内的细胞喷出到试样容器110的指令。另外,排出指令受理部63基于使用者对操作部50的操作来受理将吸头12内的细胞排出到试样容器110的指令。显示控制部64使显示部40显示用于受理吸引装置10和观察装置20的动作内容的选择的多个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来作为选择画面。另外,显示控制部64使显示部40显示由观察装置20的摄像部23生成的图像等。并且,显示控制部64使显示部40显示用于受理细胞拾取装置100的动作中的指令的动作画面。另外,显示控制部64基于使用者所发出的来自操作部50的指令来控制动作模式切换部62的动作。
57.吸引动作控制部70使吸引装置10执行细胞吸引动作。吸引动作控制部70包括行进控制部71、扫描控制部72、俯仰控制部73、吸引控制部74、俯仰解除控制部75、第一退避控制部76、第二退避控制部77以及排出控制部78。
58.行进控制部71对旋转部17、18以及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使吸引臂11在安装于吸引臂11的吸头12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沿吸头12的轴向行进。由此,吸头12的顶端与试样容器110内的底面接触,将该动作称为第一行进动作。同样地,将吸头12的顶端行进到试样容器110内的比底面靠上方的位置的动作称为第二行进动作。
59.扫描控制部72对旋转部17进行控制以使吸引臂11沿水平方向移动。由此,吸头12的顶端以去向试样容器110的大致中心的方式对试样容器110内的底面进行扫描。在本例中,吸引臂11在水平面内圆弧状地移动。以下将该动作称为扫描动作。
60.俯仰控制部73对旋转部18进行控制,以使通过行进控制部71而倾斜的吸引臂11相
对于铅直方向进一步倾斜。由此,试样容器110的大致中心处的吸头12的顶端上升且吸头12的基端下降。以下将该动作称为俯仰动作。
61.吸引控制部74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使吸引臂11和吸头12将试样容器110内的试样吸引到吸头12内。以下将该动作称为吸引动作。
62.俯仰解除控制部75对旋转部18进行控制,以使通过俯仰控制部73的俯仰动作而倾斜的吸引臂11的倾斜角度恢复到俯仰动作前的角度。以下将该动作称为俯仰解除动作。
63.第一退避控制部76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使吸引臂11沿轴向以第一速度退避,直到吸头12的顶端到达规定的高度。以下将该动作称为第一退避动作。在本例中,规定的高度是试样的液面的高度。另外,也可以通过吸引驱动部19的步进马达的脉冲数来判定吸头12的顶端的位置。
64.第二退避控制部77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在吸头12的顶端到达了试样的液面的高度之后使吸引臂11沿轴向以比第一速度大的第二速度退避。以下将该动作称为第二退避动作。预先存储了用于在第一退避动作与第二退避动作之间切换的位置。
65.排出控制部78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使吸头12将细胞排出到试样容器110。以下将该动作称为细胞返回动作。关于细胞返回动作的详情后述。
66.排出动作控制部80使吸引装置10和换板器30执行细胞排出动作。
67.(5)细胞吸引动作
68.(5-1)细胞吸引动作的控制
69.图5是示出图4的控制部60所进行的细胞吸引动作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按照方案的动作过程来进行细胞吸引动作。
70.首先,信息获取部61获取与试样容器110对应的登记信息(步骤s1)。动作模式切换部62判定在方案中是否选择了黏附细胞模式(步骤s2)。动作模式切换部62也可以判定是否通过由使用者使用操作部50进行的操作来选择了黏附细胞模式。在选择了黏附细胞模式的情况下,动作模式切换部62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黏附细胞模式(步骤s3)。此时,吸引动作控制部70对驱动部16进行控制以使吸引装置10执行基于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步骤s4)。关于吸引装置10的基于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后述。
71.在图5的步骤s2中未选择黏附细胞模式的情况下,动作模式切换部62将动作模式切换为悬浮细胞模式(步骤s5)。此时,吸引动作控制部70对驱动部16进行控制以使吸引装置10执行基于悬浮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步骤s6)。关于吸引装置10的基于悬浮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后述。
72.在图5的步骤s4的基于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或步骤s6的基于悬浮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结束之后,进行基于排出动作控制部80的控制的细胞排出动作。
73.(5-2)黏附细胞模式
74.图6是示出图5中的黏附细胞模式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8~图14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10所进行的黏附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细胞黏附于试样容器110的大致中央部的试样容器110的底面。
75.首先,行进控制部71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一行进动作(图6的步骤s11)。由此,如图8中用箭头a示出的那样,吸头12沿轴向(顶端方向)行进。在该情况下,吸头12的顶端与试样容器110的底面接触。此时,也可以是,通过将吸头12的顶端按压于试样容
器110的底面,吸头12的顶端稍微弹性地弯曲(参照图9)。基于由信息获取部61获取到的登记信息来使吸头12的行进停止。由此,在黏附细胞模式下,能够防止吸头12的顶端的破损。
76.接着,扫描控制部72对旋转部17进行控制以进行扫描动作(步骤s12)。由此,如图9中用箭头b示出的那样,用吸头12的顶端以去向试样容器110的中央部的方式对试样容器110的底面进行扫描。其结果是,吸头12的顶端与细胞接触,黏附于试样容器110的底面的细胞从底面脱离。之后,俯仰控制部73对旋转部18进行控制以进行俯仰动作(步骤s13)。由此,如图10中用箭头c示出的那样,吸头12进行俯仰动作。其结果是,细胞从试样容器110的底面剥离。
77.接着,吸引控制部74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进行吸引动作(步骤s14)。由此,如图11所示,细胞被吸引到吸头12内。在本例中,在比俯仰动作的开始靠后且比俯仰动作的停止靠前的时间点开始上述的吸引,在从俯仰动作的停止时间点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停止吸引。在该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吸引细胞。吸引的时机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在比俯仰动作的停止靠后的时间点开始吸引,还可以与俯仰动作的开始同时地开始吸引。或者,也可以在比俯仰动作的结束靠前的时间点结束吸引,还可以与俯仰动作的停止同时地停止吸引。
78.在吸引动作结束后,俯仰解除控制部75对旋转部18进行控制以进行俯仰解除动作(步骤s15)。由此,如图12中用箭头d示出的那样,吸头12的姿势恢复为俯仰动作前的姿势。
79.通过重复进行图8~图12(步骤s11~s15)的动作,能够容易地进行细胞的连续吸引。在细胞的连续吸引中,在图12的动作之后旋转部17也可以在水平面内稍微旋转。在该情况下,能够吸引与前次的吸引位置稍微不同位置的细胞。
80.在吸引动作结束后,第一退避控制部76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一退避动作(步骤s16)。由此,如图13中用箭头e示出的那样,吸头12以第一速度退避(步骤s16)。在该情况下,持续进行吸头12以第一速度的退避,直到吸头12的顶端到达试样的液面的高度为止(步骤s17)。
81.根据第一退避动作,在吸头12被从试样拉起之前吸头12的上升速度都比较小。由此,即使在所吸引的细胞由于表面张力等而黏附于试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细胞再次脱落到试样内。
82.在吸头12的顶端到达了试样的液面高度之后,第二退避控制部77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二退避动作(步骤s18)。由此,如图14中用箭头f示出的那样,吸头12以第二速度进一步退避。在该情况下,持续进行吸头12以第二速度的退避,直到吸头12回归到待机位置为止(步骤s19)。当吸头12回归到待机位置时,细胞吸引动作结束。
83.根据第二退避动作,在吸头12被从试样拉起之后,吸头12的退避速度比第一退避动作的退避速度大,因此能够使吸头12在短时间内回到待机位置。由此,细胞拾取装置100的操作性提高。另外,能够防止细胞长时间地暴露于大气。
84.(5-3)悬浮细胞模式
85.图7是示出图5中的悬浮细胞模式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5是用于说明吸引装置10所进行的悬浮细胞模式的细胞吸引动作的示意图。悬浮细胞模式与黏附细胞模式的不同之处如下。
86.如图15所示,细胞悬浮于试样容器110的试样内。首先,行进控制部71对吸引驱动
部19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二行进动作(图7的步骤s21)。由此,如图15中用箭头a示出的那样,吸头12沿轴向(顶端方向)行进。在该情况下,吸头12的顶端位于从试样容器110内的试样的液面到试样容器110的底面之间。基于由信息获取部61获取到的登记信息来使吸头12的行进停止,因此在悬浮细胞模式下,能够防止吸头12的顶端与试样容器110的底面的接触。
87.之后,吸引控制部74对吸引驱动部19进行控制以进行吸引动作(步骤s22)。由此,在试样容器110内的试样中悬浮的细胞被吸引到吸头12内。之后的步骤s23~s26的动作与图6所示的步骤s16~s19的动作相同。
88.(5-4)吸引细胞确认
89.在细胞吸引动作的黏附细胞模式下,也可以在图6的步骤s14与步骤s15之间由使用者进行吸引细胞确认。同样地,在细胞吸引动作的悬浮细胞模式下,也可以在图7的步骤s22与步骤s23之间由使用者进行吸引细胞确认。吸引细胞确认是为了确认细胞是否已被吸引到吸头12内而进行的。
90.图16是示出为了进行吸引细胞确认而在显示部40中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示意图。以下将图16的画面称为吸引细胞确认画面45。吸引细胞确认画面45包含图像显示区域45a和gui显示区域45b。在图像显示区域45a中实时地显示包含试样容器110内的吸头12的顶端和细胞x的图像。图像显示区域45a中显示的图像由观察装置20的摄像部23生成。
91.gui显示区域45b包含返回按钮45a、吸引按钮45b以及用于进入下一步的按钮45c。在对返回按钮45a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进行细胞返回动作。由此,收容于吸头12的细胞被排出到试样容器110内。在对吸引按钮45b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试样容器110内的试样被吸引。当对用于进入下一步的按钮45c进行操作时,开始吸引装置10的细胞排出动作。
92.(6)实施方式的效果
9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拾取装置100,驱动部16的动作模式能够选择性地切换为黏附细胞模式和悬浮细胞模式。在黏附细胞模式下,在吸头12的顶端与试样容器110内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下,用吸头12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对试样容器110的底面进行扫描。由此,试样容器110内的黏附于试样容器110内的底面的细胞被刮取。另外,在悬浮细胞模式下,在吸头12的顶端位于从试样容器110内的底面到试样的液面之间的状态下对试样进行吸引。由此,试样容器110内的液状的试样内悬浮的细胞被吸引。其结果是,根据试样内的细胞的状态来切换驱动部16的动作模式,由此能够高效地吸引细胞。
94.另外,在黏附细胞模式和悬浮细胞模式下,在吸头12内所吸引的细胞的数量不是期望的数量的情况下,无需等到停止吸引后吸头12内的细胞从吸头12自然落下。由此,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指令来使吸头12内的细胞从吸头12立即回到试样容器110内。因而,能够缩短吸引装置10再次进行吸引动作为止的时间。
95.(7)其它实施方式
9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细胞吸引动作的第一退避动作和第二退避动作的规定的高度是从试样容器110的底面到液面的高度,但是例如也可以基于试样容器110的深度来设定为试样容器110内的任意的高度。
9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细胞吸引动作中以第一速度进行第一退避动作,并以比第一速度大的第二速度进行第二退避动作,但是第一退避动作和第二退避动作也可以以相等的速度进行。
9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黏附细胞模式下进行俯仰解除动作,但是例如在不进行细胞的连续吸引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俯仰解除动作。
99.(8)权利要求的各结构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部之间的对应关系
100.下面,说明权利要求的各结构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要素之间的对应的例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引臂11是吸引构件的例子,信息获取部61是登记信息受理部的例子,吸引动作控制部70是控制部的例子。
101.(9)方式
10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的多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是以下方式的具体例。
103.(第1项)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细胞拾取装置用于从试样容器内的液状的试样吸引细胞,所述细胞拾取装置也可以具备:
104.吸引构件,其能够被安装移液器吸头;
105.驱动部,其使吸引构件移动并且通过吸引构件和移液器吸头来进行吸引;
106.动作模式切换部,其将驱动部的动作模式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及
107.控制部,其对驱动部进行控制,
108.其中,控制部在第一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一行进动作、扫描动作、俯仰动作以及吸引动作,所述第一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接触的动作,所述扫描动作是使吸引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以去向第一位置的方式对试样容器的底面进行扫描的动作,所述俯仰动作是使吸引构件相对于铅直方向进一步倾斜从而使第一位置处的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上升且使移液器吸头的基端下降的动作,所述吸引动作是通过吸引构件和移液器吸头来吸引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动作,
109.控制部在第二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二行进动作和吸引动作,所述第二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行进到试样容器内的比第一位置靠上方的第二位置的动作。
110.根据第1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驱动部的动作模式能够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模式下,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下用移液器吸头沿水平方向对试样容器的底面进行扫描并且吸引试样。由此,黏附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的细胞能够被移液器吸头的顶端刮取。另外,在第二模式下,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位于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到试样的液面之间的状态下吸引试样。由此,能够吸引悬浮于试样容器内的液状的试样内的细胞。其结果是,根据试样内的细胞的状态来切换驱动部的动作模式,由此能够高效地吸引试样内的细胞。
111.(第2项)第1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也可以是,还具备排出指令受理部,所述排出指令受理部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受理第一排出动作的指令,所述第一排出动作是将吸引到移液器吸头内的试样排出到试样容器内的动作,
112.控制部在由排出指令受理部受理到第一排出动作的指令的情况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一排出动作。
113.根据第2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在吸引到移液器吸头内的细胞的数量不是期望的数量的情况下,无需等到停止吸引后移液器吸头内的细胞从移液器吸头自然落下。由此,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指令来使移液器吸头内的细胞立即从移液器吸头回到试样容器内。因而,能够缩短再次进行吸引动作为止的时间。
114.(第3项)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也可以是,还具备登记信息受理部,所述登记信息受理部受理与试样容器对应的登记信息,
115.控制部在第一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基于由登记信息受理部受理到的登记信息来结束第一行进动作。
116.根据第3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控制部能够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接触到试样容器的底面时使吸引构件的行进停止。由此,能够防止移液器吸头的顶端的破损。
117.(第4项)在第3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中,也可以是,控制部在第二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基于由登记信息受理部受理到的登记信息来结束第二行进动作。
118.根据第4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控制部能够使吸引构件的行进停止以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不与试样容器的底面接触。由此,能够防止第二行进动作中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的接触。
119.(第5项)在第1项~第4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中,也可以是,控制部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进行第一退避动作和第二退避动作,所述第一退避动作是在吸引动作结束后使吸引构件沿轴向以第一速度退避直到移液器吸头的顶端到达规定的高度为止的动作,所述第二退避动作是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到达了规定的高度之后使吸引构件沿轴向以比第一速度大的第二速度退避的动作。
120.根据第5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到达规定的高度之前,移液器吸头的退避速度比较小。因此,即使在所吸引的细胞由于表面张力等而黏附于试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细胞再次脱落到试样内。另一方面,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到达了规定的高度之后,移液器吸头的退避速度比较大。因而,移液器吸头的退避在短时间内完成。由此,能够提高细胞拾取装置的操作性。
121.(第6项)在第5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中,也可以是,规定的高度是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到所述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液面的高度。
122.根据第6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从试样脱开之前,移液器吸头的退避速度比较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细胞再次脱落到试样内。另一方面,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从试样脱开之后,能够使移液器吸头的退避在短时间内完成。另外,能够防止细胞长时间暴露于大气。
123.(第7项)在第1项~第6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中,也可以是,控制部在第一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在进行俯仰动作的期间进行吸引动作。
124.根据第7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能够更高效地吸引被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从试样容器的底面剥离的细胞。
125.(第8项)在第1项~第7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中,也可以是,控制部在第一模式下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在吸引动作结束后进行俯仰解除动作,所述俯仰解除动作是将通过俯仰动作而倾斜的吸引构件的倾斜解除的动作。
126.根据第8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装置,吸引了细胞后的移液器吸头的姿势恢复到吸
引构件的俯仰动作前的姿势。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来连续地进行上述的细胞的吸引。
127.(第9项)其它方式所涉及的细胞拾取方法用于从试样容器内的液状的试样吸引细胞,所述细胞拾取方法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28.将动作模式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129.在第一模式下,进行第一行进动作、扫描动作、俯仰动作以及吸引动作,所述第一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接触的动作,所述扫描动作是使吸引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以去向第一位置的方式对试样容器的底面进行扫描的动作,所述俯仰动作是使吸引构件相对于铅直方向进一步倾斜从而使第一位置处的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上升且使移液器吸头的基端下降的动作,所述吸引动作是通过吸引构件和移液器吸头来吸引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动作;以及
130.在第二模式下,进行第二行进动作和吸引动作,所述第二行进动作是在使安装于吸引构件的移液器吸头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使吸引构件沿移液器吸头的轴向行进从而使移液器吸头的顶端行进到试样容器内的比第一位置靠上方的第二位置的动作。
131.根据第9项所记载的细胞拾取方法,驱动部的动作模式能够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模式下,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下用移液器吸头沿水平方向对试样容器的底面进行扫描并且吸引试样。由此,黏附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的细胞能够被移液器吸头的顶端刮取。另外,在第二模式下,在移液器吸头的顶端位于从试样容器内的底面到试样的液面之间的状态下吸引试样。由此,能够吸引悬浮于试样容器内的液状的试样内的细胞。其结果是,根据试样内的细胞的状态来切换驱动部的动作模式,由此能够高效地吸引试样内的细胞。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