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触发开关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8:06: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接受触发器的按压操作而移动的触发开关。


背景技术:

2.通过按压操作对电动工具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触发开关已被应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已经公开使用负荷传感器的触发开关。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触发开关使触发器直接与负荷传感器相接地进行配置,负荷传感器检测触发器的按压量,使马达旋转。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02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触发器直接按压负荷传感器的触发开关中,因为不能延长因触发器的按压操作而产生的行程,所以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操作感这样的问题。
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操作感的触发开关。
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为具有接受按压操作而移动的触发器的触发开关,该触发开关的特征在于,具有:施力部件,其一端侧与所述触发器相接,向按压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力;弹性部件,其与所述施力部件的另一端侧相接;压敏部,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接,对从所述弹性部件接受的压力进行检测。
11.另外,基于所述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收纳所述压敏部的筐体,所述弹性部件是将所述筐体的内外隔开的壁部的一部分,所述施力部件的另一端侧从所述筐体的外侧与所述弹性部件相接,所述压敏部从所述筐体的内侧与所述弹性部件相接。
12.另外,基于所述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内被密封。
13.发明的效果
14.本发明的触发开关具有通过经由弹性部件来检测压力、能够延长行程、并可提高操作感等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立体概要图。
16.图2是以一部分剖开的状态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侧视概要图。
17.图3是以一部分剖开的状态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侧视概要图。
18.图4是以一部分剖开的状态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侧视概要图。
19.图5是表示组装了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的电动装置所具有的控制结构的一部分的例子的方块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1.<应用例>
22.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应用在以具有马达等驱动部的电钻、电锯、电驱动器、电动扳手、电动磨机等电动工具为主的各种电动装置中。在如下的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例示并说明上述触发开关ts。
23.<实施方式>
24.图1是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立体概要图。图1表示可在电动工具等各种电动装置et(参照图5)中组装的触发开关ts的外观。触发开关ts是电动装置et的操作者进行操作的开关,通过操作者进行按压触发开关ts的触发器1的按压操作,在电动装置et中内置的电动马达等驱动部m(参照图5)进行驱动。触发开关ts具有:在电动装置et中组装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筐体2、以及操作者可按压的触发器1。另外,触发开关ts具有对驱动部m的驱动方向、例如电驱动器的旋转方向的正反向进行切换的切换杆3。筐体2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是被密封的防水结构,内部收纳有各种电子配件。在筐体2中,在安装了触发器1的面安装有对触发器1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圆筒状的引导部件4。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于触发开关ts的方向,虽然将安装了触发器1的一方作为前方、将筐体2侧作为后方来表示,但只是便于说明的方向,并非用于限定触发开关ts使用时的方向。
25.针对触发开关ts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以一部分剖开的状态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的主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侧视概要图。图2以通过图1所示的a-b线的垂直面进行切割、朝向箭头方向的视角表示了触发开关ts的主要部件。图2中例示的触发开关ts的主要部件以触发器1及筐体2的前部为中心进行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将各种部件进行简化来表示,以能够容易地掌握内部结构。
26.筐体2的前方侧的面由使用了具有挠性的防水橡胶等树脂的弹性部件20构成。弹性部件20形成为板状,成为将筐体2的内外隔开的壁部。压缩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5的前端安装在触发器1的后部,施力部件5的后端安装在筐体2的前表面的弹性部件20。前端与触发器1相接、后端与在筐体2固定的弹性部件20相接的施力部件5在通过按压操作而使触发器1向后方移动时,在按压方向上进行压缩,对触发器1向前方施力,对弹性部件20向后方施力。施力部件5在形成为圆筒状的引导部件4内插入。收纳了施力部件5的引导部件4防止在接受到按压操作的情况下施力部件5与按压方向偏离而发生弯曲,所以能够使触发器1的移动稳定。在作为筐体2的内侧的弹性部件20的后表面相接有使用压电元件等压敏元件的压敏部6,压敏部6安装在搭载了各种电子配件的基板7。使用压电元件的压敏部6是利用因压阻效应而产生的电阻变化的传感器,该压阻效应因来自外部的压力使隔膜发生变形而产生,通过电阻值的变化,对从弹性部件20接受的压力进行检测。
27.接着,针对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以一部分剖开的状态
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的主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侧视概要图。图3表示未接受触发器1的按压操作的状态。在图3例示的状态中,由施力部件5向前方施力,触发器1位于移动范围的前端。
28.图4是以一部分剖开的状态表示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的主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侧视概要图。图4表示从图3例示的状态进行使触发器1向后方移动的按压操作的状态。通过操作者对触发器1进行按压操作,触发器1向后方移动直至与引导部件4的前端抵接。由于触发器1向后方移动,施力部件5被压缩,以对应于按压量的力,将在后端相接的弹性部件20向后方按压,将在前端相接的触发器1向前方按压。弹性部件20从前表面侧接受按压而弯曲,由此对后表面侧的压敏部6进行按压。压敏部6通过电阻值的变化,对从弹性部件20接受的压力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弹性部件20的后表面对压敏部6进行按压,但弹性部件20的后表面向后方的变形、即后表面向后方移动的距离为比触发器1的按压量短的长度。
29.当操作者解除触发器1的按压操作时,触发器1利用施力部件5的作用力,被向前方施力,恢复为图3例示的状态。
30.接着,针对组装了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的电动装置et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组装了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的电动装置et所具有的控制结构的一部分的例子的方块概要图。电动工具等电动装置et在主体装置mu中组装触发开关ts而形成。主体装置mu具有马达等驱动部m。触发开关ts具有:将触发器1的按压量检测为来自弹性部件20的压力的压敏部6、以及根据压敏部6作为压力而检测出的按压量向主体装置mu输出驱动信号的控制部70。
31.触发开关ts的控制部70例如是由使用了各种lsi、vlsi等集成回路的微型计算机、电子元件及各种端子构成的回路,配置在筐体2内的基板7上。控制部70接受压敏部6的检测结果作为输入,基于检测结果执行各种处理,将使电动装置et的主体装置mu具有的马达等驱动部m驱动的驱动信号向主体装置mu输出。电动装置et基于向主体装置mu输入的驱动信号,对驱动部m进行驱动。
32.如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在被密封且具有防水性的筐体2内收纳压敏部6,压敏部6经由弹性部件20,对从与触发器1相接的施力部件5接受的压力进行检测。压敏部6不是从接受按压操作而移动的触发器1直接按压,而是经由施力部件5及弹性部件20、对因按压操作而产生的压力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延长因触发器1的按压操作而移动的距离、所谓行程,所以能够维持筐体2内的防水性,并且操作者可感知基于按压操作的操作感。即,本技术所述的触发开关ts例如与由触发器1直接按压压敏部6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操作感。
33.本发明不限于如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只是单纯的例示,并非限定性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范围来说明,不局限于说明书本文。此外,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及变更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34.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筐体2的前表面为弹性部件20的方式,但也可以使筐体2的前表面整体为弹性部件20,另外也可以使以施力部件5相接的部位为中心的一部分是弹性部件20。
35.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压电元件作为压敏部6的方式,但本发明不
限于此,可以展开为使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因来自外部的压力而使可动极发生变形产生的电容变化等各种方式。
36.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引导部件4形成为覆盖施力部件5的圆筒状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防止施力部件5与按压方向偏离而弯曲,可以将引导部件4形成为各种方式。
37.另外,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控制部70收纳在筐体2内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展开为将控制部70向筐体2之外取出而收纳在主体装置mu内的方式等各种方式。
38.附图标记说明
39.ts触发开关;1触发器;2筐体;20弹性部件;5施力部件;6压敏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