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摆块成型与脱料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2:5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摆块成型与脱料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2.钣金加工是指对金属板材进行综合冷加工的工艺,通过剪切、折弯扣边、弯曲成型、焊接、铆接等工序对金属板材进行处理,使其产生塑性形变,形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并可进一步通过焊接或少量的机械加工形成更复杂的零件。常规结构的冲压折弯模具在成型负角结构的工件时无法以常规方式成型并且脱料困难,模具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块成型与脱料的冲压模具,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结构复杂、脱料困难和操作麻烦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摆块成型与脱料的冲压模具,包括有下模座、中模座以及上模座;所述下模座包括有下模板、下模入块、下模摆块和第一弹簧;所述下模入块设置于下模板上,下模入块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下模摆块可上下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容置槽中,下模摆块的顶面凹设有成型凹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下模入块上并促使下模摆块向上摆动;所述中模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下模座的正上方,中模座包括有中模板、脱料入块、脱料摆块和第二弹簧;所述脱料入块设置于中模板上,脱料入块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脱料摆块可侧向内外摆动地安装在第二容置槽中,脱料摆块的底面凸设有与成型凹腔相适配的成型凸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脱料入块上并促使脱料摆块侧向向外摆动;所述上模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中模座的正上方,上模座包括有上模板和插刀;所述插刀竖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上模板上,插刀的下端作用于脱料摆块上并促使脱料摆块侧向向内摆动。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下模摆块的底面延伸出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一安装槽配合摆动安装。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弹簧定位于第一定位孔中,第一弹簧的上端抵于下模摆块的底面上。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脱料摆块的顶面延伸出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第二安装槽配合摆动安装。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脱料摆块的内侧面凹设有凹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二定位孔和凹孔中。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料摆块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抵压斜面,对应的,所述插刀的下端形成有第二抵压斜面,所述第二抵压斜面抵于第一抵压斜面上。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模座相对下模座的活动行程为10.0mm。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座相对中模座的活动行程为3.0mm。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4.通过下模座、中模座和上模座的相互配合,将工件放置于成型凹腔中,通过插刀挤压脱料摆块,使脱料摆块底部的成型凸块与成型凹腔配合将工件冲压成型,第一弹簧复位将下模摆块顶开完成脱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步骤一的状态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步骤二的状态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步骤三的状态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步骤四的状态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步骤五的状态示意图。
23.附图标识说明:
24.10、下模座
ꢀꢀꢀꢀꢀꢀꢀꢀꢀꢀꢀꢀꢀꢀꢀꢀꢀꢀꢀꢀꢀ
101、第一容置槽
25.102、成型凹腔
ꢀꢀꢀꢀꢀꢀꢀꢀꢀꢀꢀꢀꢀꢀꢀꢀꢀꢀ
103、第一安装槽
26.104、第一定位孔
ꢀꢀꢀꢀꢀꢀꢀꢀꢀꢀꢀꢀꢀꢀꢀꢀ
11、下模板
27.12、下模入块
ꢀꢀꢀꢀꢀꢀꢀꢀꢀꢀꢀꢀꢀꢀꢀꢀꢀꢀꢀ
13、下模摆块
28.131、第一安装部
ꢀꢀꢀꢀꢀꢀꢀꢀꢀꢀꢀꢀꢀꢀꢀꢀ
14、第一弹簧
29.20、中模座
ꢀꢀꢀꢀꢀꢀꢀꢀꢀꢀꢀꢀꢀꢀꢀꢀꢀꢀꢀꢀꢀ
201、第二容置槽
30.202、第二安装槽
ꢀꢀꢀꢀꢀꢀꢀꢀꢀꢀꢀꢀꢀꢀꢀꢀ
203、第二定位孔
31.204、凹孔
ꢀꢀꢀꢀꢀꢀꢀꢀꢀꢀꢀꢀꢀꢀꢀꢀꢀꢀꢀꢀꢀꢀ
21、中模板
32.22、脱料入块
ꢀꢀꢀꢀꢀꢀꢀꢀꢀꢀꢀꢀꢀꢀꢀꢀꢀꢀꢀ
23、脱料摆块
33.231、第二安装部=
ꢀꢀꢀꢀꢀꢀꢀꢀꢀꢀꢀꢀꢀꢀꢀ
232、成型凸部
34.233、第一抵压斜面
ꢀꢀꢀꢀꢀꢀꢀꢀꢀꢀꢀꢀꢀꢀ
24、第二弹簧
35.30、上模座
ꢀꢀꢀꢀꢀꢀꢀꢀꢀꢀꢀꢀꢀꢀꢀꢀꢀꢀꢀꢀꢀ
31、上模板
36.32、插刀
ꢀꢀꢀꢀꢀꢀꢀꢀꢀꢀꢀꢀꢀꢀꢀꢀꢀꢀꢀꢀꢀꢀꢀ
321、第二抵压斜面
37.4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下模座10、中模座20以及上模座30。
39.所述下模座10包括有下模板11、下模入块12、下模摆块13和第一弹簧14。所述下模入块12设置于下模板11上,下模入块12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容置槽101。所述下模摆块13可上下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容置槽101中,下模摆块13的顶面凹设有成型凹腔102;所述第一容置
槽101的底面凹设有第一安装槽103, 所述下模摆块13的底面延伸出有第一安装部131,所述第一安装部131与第一安装槽103配合摆动安装。所述第一弹簧14设置于下模入块12上并促使下模摆块13向上摆动;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底面凹设有第一定位孔104,所述第一弹簧14定位于第一定位孔104中,第一弹簧14的上端抵于下模摆块13的底面上。
40.所述中模座2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下模座10的正上方,所述中模座20相对下模座10的活动行程为10.0mm。所述中模座20包括有中模板21、脱料入块22、脱料摆块23和第二弹簧24。所述脱料入块22设置于中模板21上,脱料入块22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容置槽201。所述脱料摆块23可侧向内外摆动地安装在第二容置槽201中,脱料摆块23的底面凸设有与成型凹腔102相适配的成型凸部232;所述第二容置槽201的底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202,所述脱料摆块23的顶面延伸出有第二安装部231,所述第二安装部231与第二安装槽202配合摆动安装。所述第二弹簧24设置于脱料入块22上并促使脱料摆块23侧向向外摆动;所述第二容置槽20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03,所述脱料摆块23的内侧面凹设有凹孔204,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二定位孔203和凹孔204中。
41.所述上模座3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中模座20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座30相对中模座20的活动行程为3.0mm。所述上模座30包括有上模板31和插刀32;所述插刀32竖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上模板31上,插刀32的下端作用于脱料摆块23上并促使脱料摆块23侧向向内摆动。前述脱料摆块23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抵压斜面233,对应的,所述插刀32的下端形成有第二抵压斜面321,所述第二抵压斜面321抵于第一抵压斜面233上。
42.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43.步骤一:如图3所示,在开模状态下,中模座20和下模座10之间的行程为10.0mm,上模座30和中模座20之间的行程为3.0mm,将工件40放置在成型凹腔102中。
44.步骤二:如图4所示,中模座20和下模座10闭合,脱料摆块23抵于工件40上,第二弹簧24将脱料摆块23撑开,此时,行程一为3.0mm,行程二为0mm。
45.步骤三:如图5所示,中模座20和上模座30闭合,插刀32向下推动脱料摆块23使成型凸部232抵于成型凹腔102上将工件40压合成型。
46.步骤四:如图6所示,上模座30和中模座20分开,插刀32向上收回,第二弹簧24撑开脱料摆块23,此时,行程一为3.0mm,行程二为0mm。
47.步骤五:如图7所示,中模座20和下模座10分开,第一弹簧14向上顶开下模摆块13使工件40从成型凹腔102中脱出,此时,行程一为3.0mm,行程二为10mm。
48.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49.通过下模座、中模座和上模座的相互配合,将工件放置于成型凹腔中,通过插刀挤压脱料摆块,使脱料摆块底部的成型凸块与成型凹腔配合将工件冲压成型,第一弹簧复位将下模摆块顶开完成脱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