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更高透光率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2:23: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更高透光率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光伏组件的正面用于接收太阳光照,其接收的有效光照量是直接决定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传统的玻璃封装光伏组件中,虽然玻璃作为封装结构具有优异的透光性,然而其同样具有较明显的反射问题,因此,为了增加有效光照量,人们提出在玻璃封装光伏组件的正面设置减反射膜层。然而现有技术会认为减反射膜层仅适合应用于玻璃封装光伏组件,因此现有技术没有对于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提出设置减反射膜层的技术方案公开。
3.申请人基于在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的多年研究开发经验,认为现有技术存在技术偏见,因此决定提出技术方案来提高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的透光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透光率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通过在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结构,可以明显提高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的透光率。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具有更高透光率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包括封装层压为一体的正面柔性封装层、光伏电池串层以及背面柔性封装层;其中,所述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通过在所述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涂覆减反射增透膜液后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得到。
7.优选地,所述正面柔性封装层包括用于与减反射层直接接触的柔质基材层;其中,所述柔质基材层的外表面为平面结构,或设有纹路结构,用于增强所述减反射层的附着力。
8.优选地,所述纹路结构的形状采用平纹和/或凹点纹理。
9.优选地,所述柔质基材层的厚度范围为0.05-5mm。
10.优选地,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20-200nm。
11.优选地,所述反射增透膜液的固化温度不超过170℃。
12.优选地,所述柔质基材层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层或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
13.优选地,所述背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背面减反射层,所述背面减反射层通过在所述背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涂覆减反射增透膜液后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得到。
14.优选地,所述正面柔性封装层和/或背面柔性封装层与所述光伏电池串层之间设有封装胶膜层;所述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的安装重量不超过3.5kg/m2。
15.优选地,所述光伏电池串层采用正面光伏电池片或双面光伏电池片。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结构,具体通过在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涂覆减反射增透膜液后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得到,经过本技术人的实际验证,本技术通过在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结构,可以使得本技术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在380-1100nm波长范围内可以增加2-3%的透光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的层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的层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更高透光率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包括封装层压为一体的正面柔性封装层、光伏电池串层以及背面柔性封装层;其中,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减反射层通过在正面柔性封装层的外表面涂覆减反射增透膜液后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得到。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具有更高透光率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包括封装层压为一体的正面柔性封装层2、光伏电池串层1以及背面柔性封装层2(可采用现有任意公知的光伏背板);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电池串层1采用正面光伏电池片(即为其正面作为受光面,具体可采用任意一种公知的光伏电池片,本实施例对其不做特别限定);
23.为了确保对本实施例光伏电池串层1的柔性封装效果,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柔性封装层2和背面柔性封装层3与光伏电池串层1之间设有封装胶膜层4a、4b(可采用常规胶膜材质,例如选用典型的eva胶膜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胶膜层,本实施例对其不做特别限定);优选地,为了降低安装重量,本实施例中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采用轻质光伏组件,其安装重量不超过3.5kg/m2;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柔性轻质封装方案具体可以采用本技术人在先提出的光伏组件封装材料技术:cn201610685536.0、cn201610685240.9以及cn201610927464.6,厚度薄且重量轻,是非常理想的轻质光伏组件产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封装方案的轻质柔性光伏组件产品,其不作为本技术在实施时的唯一限定。
24.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柔性封装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5,减反射层5通过在正面柔性封装层2的外表面涂覆减反射增透膜液后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得到;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柔性封装层2采用用于与减反射层5直接接触的柔质基材层,柔质基材层的厚度范围为0.05-5mm,其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所采用的材质以及封装需求来进行具体设置,这些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唯一限定;当然地,本领域技
术人员应当知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正面柔性封装层2也可以是采用柔质基材层与其他柔质材料层组合而成的封装层结构,这些都是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
25.在本实施方式中,柔质基材层2可以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层(具体如氟膜层或pet层)或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公知且适合作为光伏组件正面封装层的柔质基材层;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质基材层2为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具体可参见cn201610685536.0的方案);在柔质基材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5,减反射层5通过在柔质基材层2的外表面涂覆减反射增透膜液后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得到。
26.为了增强减反射层5在柔质基材层2上的层间附着力,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质基材层2的外表面设有纹路结构,用于增强减反射层的附着力,当然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柔质基材层的外表面为平面结构,本技术对此不做唯一限定;优选地,纹路结构的形状采用平纹和/或凹点纹理,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纹理结构,只要能增强减反射层5的附着力即可;请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柔质基材层2的外表面设有凹点纹理结构2a,使得减反射层5与柔质基材层2可以更加稳定可靠地固化复合为一体。
27.优选地,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辊涂或喷涂方式将减反射增透膜液涂覆在正面柔性封装层2的外表面,然后通过加热将减反射增透膜液完成固化成型;优选地,减反射层5的厚度范围为20-200nm,其中,100-150nm为更为优选厚度;为了避免本实施例中正面柔性封装层2以及背面柔性封装层3在过高温度下可能产生形变或损坏,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反射增透膜液采用低温固化型减反射增透膜液,其固化温度不超过170℃,更优选不超过150℃,再进一步优选为100-120℃,甚至更低。
2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创新开发内容不涉及对减反射增透膜液本身的改进,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29.对比例1:本对比例1的其余实施方案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1采用未设置减反射层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
30.照iso9050-2003的透过率测试标准对本技术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进行光伏组件透光性对比测试,本技术人发现:在380-1100nm波长范围内,本实施例1提供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相对于对比例1增加了2.5%的透光率。
31.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请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2中,光伏电池串层采用双面光伏电池片1’;背面柔性封装层3’采用与正面柔性封装层2相同的技术方案,同时完全参照实施例1中减反射层5的成型过程,在在背面柔性封装层3’的外表面设置背面减反射层5’。
32.对比例2:本对比例2的其余实施方案同实施例2,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2采用未设置减反射层5以及背面减反射层5’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
33.照iso9050-2003的透过率测试标准对本技术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2进行光伏组件透光性对比测试,本技术人发现:在380-1100nm波长范围内,本实施例2提供的轻质柔性封装光伏组件相对于对比例2增加了约3%的透光率。
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