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脱插座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3:51: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脱插座。


背景技术:

2.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装置,人们通常将电子设备的电源线插头与插座上的插孔连接,从而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
3.在实际生活中,插座的使用比较广泛,应用场景也比较复杂。在一些情况里,现有的插座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防止插头脱落,避免用电器因插头脱落而断电,减少因为该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脱插座,用于与插头插接,降低插头与插座因意外导致的插头脱落的风险,提高插座的实用性和用户的体验效果。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插座,包括:限制件、顶杆和卡接件。其中,限制件位于壳体内,且水平设置在插套组件和插座面板之间,限制件正对插孔处设置有开口;顶杆设置于壳体内部,且顶杆第一端连接限制件的第一端,顶杆可带动限制件的第一端移动,使限制件倾斜;卡接件被配置为:能够与顶杆卡接,使得限制件保持倾斜,以使开口卡住插头的插销。
7.本技术提供的防脱插座包括顶杆、限制件和卡接件。其中,限制件位于壳体内,且水平设置在插套组件和插座面板之间,该限制件正对插孔处设置有开口,壳体内部设置有顶杆,且该顶杆连接限制件的第一端,插头的插销可以依次通过插孔、开口,插入插套组件中,从而将插座与插头电连接,该顶杆可以带动限制件的第一端移动,使限制件倾斜,卡接件能够与顶杆卡接,使得限制件保持倾斜,以使开口卡住插头的插销。也即,当开口水平设置时,沿竖直方向插入的插销可以通过该开口,通过控制顶杆移动,带动限制件的第一端移动,使限制件倾斜,从而使开口与插头的插销接触。本技术还设置有卡接件,该卡接件作用于顶杆,能够与顶杆卡接,从而使限制件保持倾斜,使得开口与插头的插销保持接触。如此,插销与限制件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插头很难被拔出,除非恢复限制件为水平。这样一来,通过将卡接件与顶杆卡接,使限制件保持倾斜,从而锁住插头的插销,降低插头与插座因意外导致的插头脱落的风险,提高插座的实用性和用户的体验效果。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顶杆的第二端弹性伸出于插座面板,顶杆的第一端位于壳体内并连接限制件的第一端;防脱插座还包括:解锁杆,解锁杆作用于卡接件,且被配置为:能够使卡接件脱离顶杆,使限制件弹性恢复为水平;顶杆还被配置为:在插头插入时,插头按压顶杆的第二端,顶杆的第一端带动限制件的第一端向远离插座面板的方向移动,以使得限制件倾斜。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接件的延伸方向与顶杆的轴向垂直设置;卡接件的第一端伸出于插座的侧面,卡接件的第二端作用于顶杆,且卡接件被配置为:在限制件倾斜
时,推动卡接件,以使卡接件与顶杆卡接;在卡接件与顶杆卡接时,拉出卡接件,以使卡接件脱离顶杆。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解锁杆的一端伸出于插座面板,解锁杆的另一端与卡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卡接件位于解锁杆和顶杆的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插头插入方向;解锁杆还被配置为:在移动解锁杆时,带动卡接件移动,以使卡接件脱离顶杆。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解锁杆与卡接件的连接结构为斜楔结构,解锁杆的一端设置有斜楔,卡接件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在按压解锁杆时,斜楔作用于第一斜面,以使卡接件向远离顶杆方向移动,卡接件脱离顶杆。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接件上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于解锁杆的轴向对称设置;在旋转解锁杆后按压解锁杆,斜楔作用于第二斜面,卡接件向靠近顶杆方向移动,以使卡接件与顶杆卡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解锁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卡接件的第一端与第二锥齿轮的轴孔螺纹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在转动解锁杆时,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卡接件靠近顶杆,以使卡接件与顶杆卡接;或,在转动解锁杆时,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卡接件远离顶杆,以使卡接件脱离顶杆。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脱插座还包括:解锁杆,解锁杆作用于卡接件,且被配置为:能够使卡接件脱离顶杆,使限制件弹性恢复为水平;顶杆的第二端和解锁杆的一端均伸出于插座面板,卡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棘齿,沿顶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与棘齿啮合的卡接槽;在棘齿卡入第一卡接槽后,按压顶杆,棘齿卡入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为第一卡接槽和插座面板之间的任一卡接槽。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脱插座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设于壳体内,且弹性支撑卡接件,在解锁杆停止作用于卡接件时,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复位力使得卡接件的第二端靠近顶杆,以使卡接件与顶杆卡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脱插座还包括:支撑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支撑件的一端与限制件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弹性复位件设于壳体内,且弹性支撑支撑件,以使得支撑件和限制件的第二端能够向远离插座面板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和插头插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限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杆与卡接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与防脱插座插接的示意图之一;
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与防脱插座插接的示意图之二;
2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杆与卡接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28.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杆与卡接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29.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杆与卡接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30.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五。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防脱插座;200-插头;201-插销;1-壳体;2-插套组件;10-插座面板;11-插孔;111-容纳腔;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20-顶杆;21-顶杆的第一端;211-凹槽;2111-倾斜面;2112-直角面;22-顶杆的第二端;23-齿条结构;30-限制件;31-开口;32-限制件的第一端;33-限制件的第二端;40-卡接件;41-卡接部;411-斜面;412-第一面;42-卡接部的第一端;421-卡接槽;422-第二卡接槽;43-第一弹性复位件;50-第一弹性伸缩件;60-解锁杆;61-解锁杆的第一端;611-斜齿;62-解锁杆的第二端;70-第二弹性伸缩件;80-第一锥齿轮;81-第二锥齿轮;90-支撑件;91-第二弹性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和插头插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插座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头容易从插座的插孔中脱落,从而导致用电器因插头脱落而断电,使得用电器因突然断电而造成损失,例如,服务器机柜上的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power distribution unit,pdu)与服务器机柜的插头连接时,服务器机柜的插头意外脱落,会使服务器突然关闭,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脱插座100,可以降低插头200与防脱插座100因意外导致的插头200脱落的风险,提高防脱插座200的实用性,以及用户的体验效果。
38.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防脱插座100用于与插头200插接,防脱插座100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插套组件2,插套组件2正对插座面板10上的插孔11,插头200的插销201通过该插孔11与插套组件2电连接,从而将插头200与防脱插座100导通。
39.另外,如图2所示,该防脱插座100还包括:顶杆20和限制件30。限制件30位于壳体1
内,且水平设置在插套组件2和插座面板10之间,限制件30正对插孔11处设置有开口(图2中未示出)。如此,当插头200的插销201可以依次穿过插孔11、开口插入到插套组件2中,从而插头200与防脱插座100电连接。
40.可选的,图3示意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开口31可以位于限制件30的边缘位置,以形成凹槽结构,从而使限制件30呈“c”字形,插销201从该凹槽21内通过。
41.可选的,图4示意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限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开口31位于限制件30的中间位置,以形成通孔结构。这样一来,开口31位于限制件30的中间位置,可以使限制件30的重心居中,降低限制件30与插销201卡接时发生错位的几率。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壳体1内开设有容纳腔111,该容纳腔111位于插套组件2和插座面板10之间,该容纳腔111用于容纳该限制件30,且该限制件30在正对插孔11处开设有开口31。
43.此外,顶杆20设置于壳体1内部,并连接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该顶杆20可以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移动,使限制件30倾斜。可以理解的是,限制件30初始状态为水平设置在插套组件2和插座面板10之间,当移动顶杆20时,顶杆20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移动,从而使限制件30倾斜。因此,限制件30与顶杆20的连接处需要保证顶杆20与限制件3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发生改变。例如,顶杆20与限制件30的角度由垂直改变为锐角或钝角,或由锐角或钝角改变为直角。
44.从而,可选的,该限制件30可以与顶杆20铰接。这样一来,限制件30与顶杆20的连接强度较高,且保证了顶杆20与限制件3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发生改变。
45.可选的,该限制件30还可以与顶杆20通过柔性连接线连接。如此,也可以保证了顶杆20与限制件3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发生改变。以上所述的限制件30与顶杆20的连接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46.为了使限制件保持倾斜,如图2所示,该防脱插座100还包括:卡接件40,该卡接件40能够与顶杆20卡接,使得限制件30保持倾斜,从而使开口31卡住插头200的插销201。也就是说,通过将卡接件40与顶杆20卡接,使限制件30保持倾斜,从而锁住插头200的插销201。
47.本技术提供的防脱插座100包括顶杆20、限制件30和卡接件40。其中,限制件30位于壳体1内,且水平设置在插套组件2和插座面板10之间,该限制件30正对插孔11处设置有开口31,壳体1内部设置有顶杆20,且该顶杆20连接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插头200的插销201可以依次通过插孔11、开口31,插入插套组件2中,从而将防脱插座100与插头200电连接,该顶杆20可以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移动,使限制件30倾斜,卡接件40能够与顶杆20卡接,使得限制件30保持倾斜,以使开口31卡住插头200的插销201。也即,当开口31水平设置时,沿竖直方向插入的插销201可以通过该开口31,通过控制顶杆20移动,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移动,使限制件30倾斜,从而开口31与插头200的插销201接触。本技术还设置有卡接件40,该卡接件40作用于顶杆20,能够与顶杆20卡接,从而使限制件30保持倾斜,使得开口31与插头200的插销201保持接触。如此,插销201与限制件30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插头200很难被拔出,除非恢复限制件30为水平。这样一来,通过将卡接件40与顶杆20卡接,使限制件30保持倾斜,从而使限制件30锁住插头200的插销201,降低插头200与插座因意外导致的插头200脱落的风险,提高插座的实用性和用户的体验效果。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卡接件40上设置有卡接部41,顶杆2的第一端21设置有凹槽211,该凹槽211朝向卡接部41,卡接部41能够与凹槽211卡接,使得限制件30保持倾斜,以使开口31卡住插头200的插销201。这样一来,通过将卡接部41与凹槽211配合,以使卡接件40与顶杆20卡接,从而使限制件30保持倾斜。
49.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杆20的第二端22可以伸出于插座面板10,还可以伸出于壳体1的其它壁面,顶杆20的第一端21位于壳体1内并连接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用户可以移动顶杆20的第二端22,使顶杆20的第一端21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向远离插座面板10的方向移动,以使限制件30倾斜。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触发限制件30倾斜,该结构相对简单,可以降低该防脱插座100的故障率。
50.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杆20的第二端22伸出于插座面板10,顶杆20的第一端21位于壳体1内并连接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顶杆20在插座面板10的伸出处位于插座面板10与插头200的贴合面内,从而,在插头200插入防脱插座100时,插头200按压顶杆20的第二端22,顶杆20的第一端21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向远离插座面板10的方向移动,以使得限制件30倾斜。如此,插头200插入后即可触发顶杆20向第一方向(即插头200的插销201插入插孔11的方向,图2中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限制件30向远离插座面板10的方向移动,使得限制件30处于倾斜状态。这样一来,用户不需要按压顶杆20,用户操作简单,方便了用户使用。
51.可选的,该插座面板10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该第一安装孔12位于插座面板10与插头200的贴合处,顶杆2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上,且顶杆20的第二端22伸出于第一安装孔12,顶杆20的第一端21位于第一安装孔12内,且与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连接,顶杆20能够沿第一安装孔12的轴向移动。这样一来,在插销201插入插孔11,顶杆20的第二端22受到插头200推力后,顶杆20的第二端22沿第一安装孔12的轴向移动,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2移动,直至顶杆20的第二端22伸入第一安装孔12内。如此,由于顶杆20的第二端22可以伸入第一安装孔12内,可以避免顶杆20的第二端22阻挡插头200的插销201插入防脱插座100中。
52.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防脱插座100还包括第一弹性伸缩件50,其中,该第一弹性伸缩件50设于壳体1内,且弹性支撑顶杆20,并使得顶杆20的第二端22弹性伸出于插座面板10。这样一来,当卡接件40与顶杆20取消卡接时,顶杆20可以自动复位,顶杆20的第二端22自动伸出于插座面板10,并且顶杆20带动限制件30,使得限制件30恢复水平,方便用户取出插座200,而且在下次需要将插头200与防脱插座100连接时,可直接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53.其中,该第一弹性伸缩件50也可以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54.可选的,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一端的端部与顶杆20的第一端21的端部连接,该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一端的端部与顶杆20的第一端21的端部的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焊接、铆接等。该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一端的端部与顶杆20的第一端21的端部的连接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键连接、销钉连接、卡钩连接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55.可选的,如图5所示,顶杆20的第一端21还可以插入第一弹性伸缩件50中,第一弹
性伸缩件50与顶杆20的杆身连接,且第一弹性伸缩件50能够在第一安装孔12内收缩,使得当顶杆20的第一端21伸入第一安装孔12内,顶杆20的第一端21与第一安装孔12的底部接触。这样一来,提高了第一弹性伸缩件50与顶杆20的连接强度,并且提高了顶杆20在沿第一安装孔12的轴向方向移动时的稳定型。
56.此外,可选的,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孔12的底部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可选的,第一弹性伸缩件50与第一安装孔12的底部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对第一弹性伸缩件50与第一安装孔12的底部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5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脱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用户将插头200从防脱插座100中取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卡接件40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部41,该卡接部41朝向顶杆20,卡接件40的第一端伸出于插座的侧面(位于壳体1的侧壁),且卡接件40可以在第二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为卡接部40伸出凹槽211的方向(图6中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卡接部40伸入凹槽211的方向(图6中的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这样一来,当插头200插入防脱插座100,且顶杆20带动限制件30倾斜时,用户通过在防脱插座100的侧壁推入(按压)卡接件40,即可使卡接件40与凹槽211卡接,从而使限制件30保持倾斜,进而防脱插座100锁住插头200的插销201。而当需要拔出插头200时,用户可以通过拉出卡接件40,从而使得卡接件40的卡接部41从凹槽211中伸出,卡接件40与顶杆20的卡接解除。而当顶杆20的第二端22的伸出处没有位于插座面板10与插头200的贴合面内,由于顶杆20在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作用下复位(向y轴方向移动),使得限制件30恢复水平,则用户可以轻松的拔出插头200。而当顶杆20的第二端22的伸出处位于插座面板10与插头200的贴合面内,顶杆20在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作用下复位(向y轴方向移动),使得限制件30恢复水平,并将插头200自动顶出,用户不需要额外拔出插头200,方便用户使用。
5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防脱插座100还包括:解锁杆60,该解锁杆60作用于卡接件40,且能够使卡接件40脱离顶杆20(即卡接部41从凹槽211中伸出),使限制件30在第一弹性伸缩件50作用下恢复为水平。也即,用户可以通过控制解锁杆60,以使得卡接部41伸出凹槽211,从而使限制件30水平设置。
59.其中,为了方便用户使用防脱插座1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解锁杆60的第一端61设置在壳体1内,且作用于卡接件40,解锁杆60的第二端62伸出于插座面板10,卡接件40位于解锁杆60和顶杆20的第一方向,在移动解锁杆60时,带动卡接件40移动,以使卡接件40脱离顶杆20。也即解锁杆60与顶杆20均伸出插座面板10,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通过在插座面板10上控制解锁杆60与顶杆20,从而控制限制件30的开口31卡住插头200的插销201。用户在插座面板10上即可控制限制件30是否倾斜,不需要在壳体1的其他壁面上进行操作,用户的操作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60.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杆与卡接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插座面板10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3,解锁杆60安装在该第二安装孔13中,且解锁杆60的第二端62伸出于该插座面板10。如此,可以通过控制解锁杆60在第二安装孔13内的移动,使得卡接件40的卡接部41伸入或伸出凹槽211。
61.另外,卡接件40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卡接件40可以沿水平方向(图中的x轴方向和x轴相反的方向移动)移动。从而使得卡接部41与凹槽211卡接,或卡接部41从凹槽211中伸
出。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解锁杆60的轴向与卡接件40的延伸方向垂直;解锁杆60与卡接件40的连接结构为斜楔结构,在解锁杆60的第一端61设置有斜齿611(即斜楔),卡接件40的第一端42上设置有与该斜齿611啮合的卡接槽421,该卡接槽421上设置有朝向斜齿611方向的斜面(即为第一斜面),如此,当按压解锁杆60时,当斜齿611向下方移动,斜齿611首先与第一斜面相接触,并将压力作用给第一斜面,从而使卡接件40向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卡接部41从凹槽211中伸出。如此,可以使限制件30水平设置,从而可以从防脱插座100中取出插头200。
63.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防脱插座100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43,该第一弹性复位件43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弹性支撑卡接件40,使得卡接部41伸入凹槽211,使卡接件40与顶杆20卡接。如图8所示,第一弹性复位件43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弹性复位件43的一端与卡接件40的延伸部连接,当解锁杆60上的斜齿611作用于卡接槽421时,第一弹性复位件43处于压缩状态,当停止按压解锁杆60时,第一弹性复位件43的复位力使得卡接件40向x轴移动,向x轴方向的复位力作用在斜齿611上,可以使斜齿611向y轴方向移动,卡接件40的卡接部41逐渐伸入凹槽中,卡接部41与顶杆20的凹槽211卡接。
64.可以理解的时,该第一弹性复位件43可以和第一弹性伸缩件50结构相同,均为伸缩弹簧或拉伸弹簧,本技术在此为方便描述而采用不同的名称以进行区分,并不是对第一弹性复位件43和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具体结构进行区分。
65.其中,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该防脱插座100,可选的,如图8所示,该凹槽211包括:倾斜面2111和直角面2112,其中直角面2112位于倾斜面2111的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直角面2112与顶杆20的轴向相垂直,与凹槽211卡接的卡接部41上设置有:斜面411和第一面412。其中,当卡接部41与凹槽211卡接后,斜面411与倾斜面2111贴合,第一面412与直角面2112贴合。该形状的卡接结构(即凹槽211与卡接部41卡接放入结构),当顶杆20受到按压时,顶杆20的倾斜面2111将力作用给斜面411,使得卡接件40向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弹性复位件43。这样一来,当顶杆20的第二端伸入第一安装孔12内,且顶杆不受卡接件40的卡接部41的阻挡,并且,当顶杆20完全伸入第一安装孔12时,卡接部再第一弹性复位件43的复位力作用下,自动伸入凹槽211中,卡接部41的第一面412于直角面2112贴合,以避免顶杆在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作用下伸出插座面板10。
66.同理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防脱插座200还包括第二弹性伸缩件70,该第二弹性伸缩件70设于壳体1内,且弹性支撑解锁杆60,以使得解锁杆60的第二端62可以伸出于插座面板10。这样一来,当停止按压解锁杆60时,第二弹性伸缩件70的复位力使得解锁杆60的第二端62自动伸出插座面板10,方便用户下次使用。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弹性复位件43的复位力过小,无法同时作用于解锁杆60和卡接件40,导致解锁杆60与卡接件40均无法复位。
67.其中,该第二弹性伸缩件70和解锁杆60的连接可以参考上述描述的第一弹性伸缩件50与顶杆20的连接,本技术对此不再赘述。同样,第二弹性伸缩件70与第二安装孔13的底部的连接也可以参考上述描述的第一弹性伸缩件50与第一安装孔12的底部的连接,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68.此外,图9和图10示意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与防脱插座插接的不同状态示
意图,为方便理解本方案,本技术在此根据图8、图9、图10对该防脱插座100的联动关系进行统一描述。
69.如图8所示,当插头200未插入防脱插座100时,第一弹性伸缩件50弹性支撑顶杆20,顶杆20的第二端22伸出于插座面板10,限制件30水平设置。卡接件40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3的作用下与顶杆20贴合,解锁杆60的第二端62在第二弹性伸缩件70的作用下伸出于插座面板10。如图9所示,当插头200插入防脱插座100时,插头200按压顶杆20的第二端22,顶杆20的第一端21向第一安装孔12内移动,顶杆20带动限制件30向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伸缩件50压缩,限制件30倾斜,卡接件40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3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卡接部41自动与凹槽211卡接。从而,将顶杆20固定在第一安装孔12内,使限制件30保持倾斜,且限制件30的开口31卡住插头200的插销201,以使插头200与防脱插座100紧固。如图10所示,当按压解锁杆60的第二端62,解锁杆60的第一端61上的斜齿611作用于卡接件40的卡接槽421,使得卡接件40向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第一弹性复位件43收缩,卡接部41从凹槽211中伸出,顶杆20在第一弹性伸缩件50的复位力作用下伸出插座面板10,将插头200顶出,同时限制件30恢复水平设置。而当用户停止按压解锁杆60,解锁杆60在第二弹性伸缩件70作用下伸出于插座面板10,解锁杆60的斜齿611从卡接槽421中离开,卡接件40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3的作用下向x轴移动,与顶杆20贴合。
70.图11和图12均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杆与卡接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解锁杆60在第二安装孔13内能够沿第二安装孔13的周向旋转,在解锁杆20的第二端22设置有斜齿611,卡接件4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卡接槽421和第二卡接槽422,第二卡接槽42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二卡接槽422上的第二斜面靠近卡接槽421的第一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于解锁杆20的轴向对称设置。当需要使卡接部41伸入凹槽211内时,可以旋转解锁杆60后按压解锁杆60,如图12所示,使解锁杆60的斜齿611伸入第二卡接槽422中,解锁杆60的斜齿611(即斜楔)作用于第二斜面,从而使得卡接件40沿x轴方向移动,卡接部41与凹槽211卡接。当需要拔出插头200,也即需要使卡接部41伸出凹槽211,可以旋转解锁杆60后按压解锁杆60,如图11所示,使解锁杆60的斜齿611伸入卡接槽421中,解锁杆60的斜齿611(即斜楔)作用于第一斜面,从而使得卡接件40沿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卡接部41从卡接槽421内伸出。这样一来,通过旋转按压解锁杆60,将竖直方向的力作用在斜面上,使得卡接件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该结构简单,所需部件较少,可以降低该防脱插座200生产成本。
71.此外,图1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解锁杆与卡接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解锁杆60在第二安装孔13内也能够沿第二安装孔13的周向旋转,在解锁杆60的第一端61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0(也可以称为伞齿轮),解锁杆60的第一端61与第一锥齿轮80的轴孔固定连接,在水平方向(即图13中y轴方向)上设置有与该第一锥齿轮80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1,第二锥齿轮81的轴孔朝向顶杆20方向,且第二锥齿轮81的轴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卡接件40呈杆状、且杆状的卡接件40的周向壁面设置有外螺纹,卡接件40的第一端与第二锥齿轮81的轴孔螺纹连接。从而当转动解锁杆60时,第二锥齿轮81在第一锥齿轮80的作用下,将竖直方向(y轴方向)的转动转换为水平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得卡接件40沿第二锥齿轮81的轴孔转动,以使卡接件40的卡接部41伸入或伸出凹槽211。这样一来,通过锥齿轮的配合将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转换为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以使得
卡接件40在水平方向移动,从而控制卡接部41与顶杆20的凹槽211是否卡接。该连接结构紧凑,且卡接件40与凹槽211的卡接精度较高。
72.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插头生产厂家的不同,可能导致插头200的插销201规格存在一定差别。例如,插头200的插销200宽度(指限制件30卡接插头200的两侧宽度,即图13中沿x方向插销201的长度)有一定的不同。为了保证该防脱插座100可以卡住不同规格的插头20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该防脱插座还包括:支撑件90和第二弹性复位件91。其中,支撑件90的一端与限制件30的第二端33连接,第二弹性复位件91设置在壳体1内,且弹性支撑该支撑件90,也即第二弹性复位件91的一端与支撑件90连接,当支撑件90受力后可以按压第二弹性复位件91,使第二弹性复位件91压缩,从而使得支撑件90和限制件30的第二端33能够向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一方向为插销201插入插孔11的方向。这样一来,当插销201的宽度较大时,限制件30与插销201卡接紧固时,由于限制件30的第二端33是间接由第二弹性复位件91弹性支撑,这样顶杆20的第二端22可以按压限制件30,使限制件30整体向第一方向移动。如此,当插头200的插销201规格存在一定差别,也可以保证限制件30与插销201的卡接强度。
73.此外,图1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脱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顶杆20的第二端22和解锁杆60的一端均伸出于插座面板10,卡接部41为棘齿,沿顶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与棘齿啮合的卡接槽,该多个卡接槽可以为图14所示的齿条结构23,从而当按压顶杆20时,限位齿90可以与杆身的齿条结构24的不同卡接槽卡接,从而顶杆20带动限制件30的第一端33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使限制件30具有多个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将不同规格的插销201均卡接。并且,在棘齿卡入第一卡接槽后,按压顶杆20,棘齿卡入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为第一卡接槽和插座面板之间的任一卡接槽,第一卡接槽为任齿条结构23中的任一卡接槽;而当棘齿卡入第一卡接槽后,停止按压顶杆20,由于该卡接部41为棘齿,从而卡接部41会持续卡入第一卡接槽内,不会滑入第三卡接槽和第一卡接槽,第三卡接槽为齿条结构23中除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后其它的卡接槽。
74.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小孩误触插套组件2(也即直接接触带电部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1内还设置有保护门(图中未示出)。其中,该防脱插座100可以为三孔插座,即包括l(零线)极插孔、n(火线)极插孔和e(地线)级插孔,该插套组件2可以为三级插套组件,即包括l极、n极和e级,防脱插座100的三个插孔11依次和插套组件的三极(l极、n极和e级)对齐,该保护门包括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第一保护门设置在l极插孔处,且正对三级插套组件的l极,第二保护门设置在n极插孔处,且正对三级插套组件的n极。限制件30设置在e极插孔处,且正对e极插孔和三级插套组件的e极。这样一来,分别在l极插孔、n极插孔中设置保护门,当插头200的插销201插入时,保护门感受到插销201的推力,保护门自动打开。从而,插销201可以与插套组件2连接。当插头200从防脱插座100中取出,保护门可以自动关闭;当插头200未插入防脱插座100时,保护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以防止用户误触电。同时,在e极处设置限制件30,以使限制件30与插头200接地极的插销201紧固,进而将插头200与防脱插座100紧固,降低插头200与防脱插座100因意外导致的插头200脱落的风险,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7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
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