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5:53: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


背景技术:

2.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在生产的过程中有高钛渣和焦油等易结垢堵塞的特殊性,使用目前的常用液下泵,一周便会出现泵体堵塞的现象,导致流量迅速下降,无法满足生产工艺循环的要求。
3.另外目前所使用的液下泵均设有液下轴瓦支撑,在高钛渣的磨损下,轴瓦磨损很快,就会造成泵的震动,而使泵无法正常运行,与此同时,泵的轴、叶轮、泵体也都会产生严重磨损,大大降低了泵的使用寿命,使泵很快就报废。
4.由于四氯化钛的吸水性较强,而现有液下泵均采用填料密封,一般填料只使用几个小时至一、二填就泄漏严重,因此密封处的盐酸气泄漏严重,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5.由于液下泵的修理更换,均需从封闭的储罐中拉出检修或更换,需要工厂整个工艺系统停车,并且封闭的储罐会因拉出液下泵被敞开,盐酸气彻底冒出,影响环境污染和存在安全隐患,更会引起环保部门和安全部门查罚,严重情况会被政府指令停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安装在储罐外,连接于储罐出液管法兰上,包括电机座、支架、电机和下泵架,所述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设在电机座上端,在所述支架上支板的下端面连接有下泵架;
8.所述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泵轴,在所述泵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轴承系和下轴承系,所述泵轴、上轴承系和下轴承系均设置在泵支架内;
9.所述泵支架的下端与泵体相连接,在所述泵体内设有叶轮,下端装有泵盖,在所述泵盖下端的一侧设有泵进口,所述泵体的一侧设有泵出口;在位于所述下泵架下端的泵轴上设有机械式密封装置。
10.优选的:在所述泵体内的叶轮与泵体之间设有动力密封装置。
11.优选的:在所述机械式密封装置上连接有第一润滑油加注装置。
12.优选的:在所述动力密封装置上连接有第二润滑油加注装置。
13.优选的:在所述机械式密封装置上设有排油排渣管。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整泵设计将储罐内封闭安装的液下泵结构,设计成储罐外安装的立式离心泵结构,便于更换整泵和拆卸检修,解决了环境和安全隐患;
16.2.通过在泵体与泵支架之间使用机械式密封装置,改变了原有的填料密封方式,
提高了其密封性,同时避免了烟酸气的泄漏;
17.3.通过在泵轴与泵体之间采用动力密封装置,减少了泵轴磨损的同时,提高了其整体密封性,减少了泵的震动,保证了泵运行的持续性;
18.4.通过润滑油加注装置为机械式密封装置和动力密封装置提供润滑液,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机件的温度,同时能够将表面杂质冲走,使其保持油层,可增加密封性;
19.5.通过排油排渣管将废油和油渣排出,减少机件之间的磨损,提高了输送泵的使用寿命;
20.6.通过采用双轴承系统解决了整机支撑力径向力问题,使其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电机座、2-支架、3-电机、4-下泵架、5-联轴器、6-泵轴、7
‑ꢀ
上轴承系、8-下轴承系、9-泵支架、10-泵体、11-泵盖、12-动力密封装置、 13-第一润滑油加注装置、14-第二润滑油加注装置、15-排油排渣管、16-机械式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电机座1、支架2、电机3和下泵架4,所述电机座1固定安装在支架2 上,所述电机3固定设在电机座1上端,在所述支架2上支板的下端面连接有下泵架4;所述电机3的主轴通过联轴器5连接有泵轴6,在所述泵轴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轴承系7和下轴承系8,所述泵轴6、上轴承系7和下轴承系8均设置在泵支架9内;
25.所述泵支架9的下端与泵体10相连接,在所述泵体10内设有叶轮,下端装有泵盖11,在所述泵盖11下端的一侧设有泵进口,所述泵体10的一侧设有泵出口;在位于所述下泵架4下端的泵轴6上设有机械式密封装置16、在所述泵体10内的叶轮与泵体10之间设有动力密封装置12,所述动力密封装置12初步密封含有微小颗粒的液体,不能彻底密封气体,使气液混合液上升,通过位于动力密封装置12上方的机械式密封装置16对气液混合液进行密封;在所述机械式密封装置16上连接有润滑油加注杯,在所述动力密封装置上连接有润滑油加注嘴,在所述机械式密封装置16上设有排油排渣管15。
26.本实用新型在泵体与泵支架之间使用机械式密封装置,改变了原有的填料密封方式,提高了其密封性,同时避免了烟酸气的泄漏;在泵轴与泵体之间采用动力密封装置,减少了泵轴磨损的同时,提高了其整体密封性,减少了泵的震动,保证了泵运行的持续性;通过润滑油加注装置为机械式密封装置和动力密封装置提供润滑液,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机件的温度,同时能够将表面杂质冲走,使其保持油层,可增加密封性;通过排油排渣管将废油和油渣排出,减少机件之间的磨损,提高了输送泵的使用寿命;双轴承系统解决了整机支撑力径向力,整机安装于储罐外,便于维修和更换。
27.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的范围之内。
28.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座(1)、支架(2)、电机(3)和下泵架(4),所述电机座(1)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所述电机(3)固定设在电机座(1)上端,在所述支架(2)上支板的下端面连接有下泵架(4);所述电机(3)的主轴通过联轴器(5)连接有泵轴(6),在所述泵轴(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轴承系(7)和下轴承系(8),所述泵轴(6)、上轴承系(7)和下轴承系(8)均设置在泵支架(9)内;所述泵支架(9)的下端与泵体(10)相连接,在所述泵体(10)内设有叶轮,下端装有泵盖(11),在所述泵盖(11)下端的一侧设有泵进口,所述泵体(10)的一侧设有泵出口;在位于所述下泵架(4)下端的泵轴(6)上设有机械式密封装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体(10)内的叶轮与泵体(10)之间设有动力密封装置(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式密封装置(16)上连接有第一润滑油加注装置(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密封装置(12)上连接有第二润滑油加注装置(1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式密封装置(16)上设有排油排渣管(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耐磨耐腐输送泵,包括电机座、支架、电机和下泵架,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电机固定设在电机座上端,在支架上支板的下端面连接有下泵架;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泵轴,在泵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轴承系和下轴承系,泵轴、上轴承系和下轴承系均设置在泵支架内;泵支架的下端与泵体相连接,在泵体内设有叶轮,下端装有泵盖,在泵盖下端的一侧设有泵进口,泵体的一侧设有泵出口;在泵体与泵支架之间装有机械式密封装置,在泵体内叶轮上部装有动力式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输送泵的密封性,同时避免了烟酸气的泄漏,减少了泵轴磨损的同时,减少了泵的震动,保证了泵运行的持续性,延长了输送泵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葛雪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东黄海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9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