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20:16: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沿其径向分布设有若干与之滑动安装的第一底座(2),位于相邻两第一底座(2)之间且沿筒体(1)径向滑动安装有第二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上设有砂条(4),所述筒体(1)内设有径向调节装置且径向调节装置驱动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移动;所述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上分别设有检测气孔(5)且检测气孔(5)连通有气动测量仪,所述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上分别设有与检测气孔(5)配合的封堵板(6),当径向调节装置驱动相应底座移动时可同步将设于相邻底座上的封堵板(6)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其特征在于,相配合若干第一底座(2)的上下两端分别配合有第一紧固环(7),相配合若干第二底座(3)上下两端分别配合有第二紧固环(8),径向调节装置包括与筒体(1)同轴心设置且与之竖向滑动安装的顶推杆(9),顶推杆(9)与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之间设有扩展装置且顶推杆(9)螺纹配合有转动安装于筒体(1)上的丝杆(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底座(2)面向顶推杆(9)一侧的第一斜块(11)且顶推杆(9)圆周面上设有与第一斜块(11)配合的第一斜板(12),第二底座(3)面向中顶推杆(9)一侧设有第二斜块(14)且顶推杆(9)圆周面上设有与第二斜块(14)配合的第二斜板(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12)上端面弹性连接有与之竖向滑动配合的第一u形架(15)且第一斜块(11)上端面设有与第一u形架(15)一悬臂配合的第一孔(17),第二斜板(13)下端面弹性连接有与之竖向滑动配合的第二u形架(16)且第二斜块(14)下端面设有与第二u形架(16)一悬臂配合的第二孔(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气孔(5)呈z形设于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内且封堵板(6)连接有设于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内的控制装置,所述封堵板(6)上设有与检测气孔(5)对应的圆孔(19),当相应底座沿筒体(1)径向移动时,控制装置控制与之相邻底座上的封堵板(6)实现将检测气孔(5)封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分别竖向滑动安装于第一孔(17)、第二孔(18)内的触发板(20)且触发板(20)与第一孔(17)、第二孔(18)之间连接有触发弹簧(21),所述触发板(20)面向孔外一侧间隔设有两触点(22)且两触点(22)串联于稳压回路中,当第一u形架(15)、第二u形架(16)与触发板(20)接触时可使得稳压回路接通,所述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内设有与封堵板(6)配合且串联于稳压回路中的电磁铁,所述封堵板(6)面向电磁铁一侧设有铁片且封堵板(6)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封堵弹簧(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双进给带自测珩磨头,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现有珩磨头功能单一且无法实现在不更换的情况下完成对零件的粗磨、细磨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珩磨头先后完成对缸体内壁的粗磨、细磨,避免了在对缸体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频繁对珩磨头进行更换情况的发生,而且该珩磨头还可实时对缸体内径进行测量,以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


技术研发人员:耿忠 李春平 李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宏拓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