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2 00:05: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包括能够将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转移到预定位置的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有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抓手(21)和第二抓手(22),所述第一抓手(21)上包括能插装于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的第一结合面(11)上的第一凹口内的第一定位部(210),所述第二抓手(22)上包括能插装于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的第二结合面(12)上的第二凹口内的第二定位部(220),在所述第一抓手(21)和第二抓手(22)处于相对夹紧的状态下时,所述第一抓手(21)上的第一定位部(210)和第二抓手(22)上的第二定位部(220)能将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保持在预定姿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抓手(21)和第二抓手(22)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内设有与第一抓手(21)和第二抓手(22)均驱动相连的夹紧机构,从而能使第一抓手(21)和第二抓手(22)处于相互夹紧或张开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手(21)和第二抓手(22)均呈“l”型,所述第一抓手(21)包括第一横向部(211)和与第一横向部(211)垂直的第一竖向部(212),所述第二抓手(22)包括第二横向部(221)和与第二横向部(221)垂直的第二竖向部(222),所述第一横向部(211)和第二横向部(221)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竖向部(212)和所述第二竖向部(222)相对设置而形成夹紧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两侧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定位部(210)设于第一竖向部(212)上并朝向第二竖向部(222)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220)设于第二竖向部(222)上并朝向第一竖向部(212)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0)至少为两个,并分别沿所述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的第一结合面(11)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220)至少为两个,并分别沿所述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的第二结合面(12)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上还设有控制扶手(4),以用于控制抓取机构准确抓取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扶手(4)呈“u”字型,包括与所述安装座(3)连接的横向臂(41)以及位于横向臂(41)两侧的第一竖向臂(42)和第二竖向臂(43),所述第一竖向臂(42)与第一抓手(21)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竖向臂(43)与第二抓手(22)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竖向臂(42)和第二竖向臂(43)的自由端上设有供用户拿捏的操作部(4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手(21)的第一竖向部(212)和/或第二抓手(22)的第二竖向部(222)上设有用于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安装时防呆的定位柱(23),所述定位柱(23)插设于所述待转移变速箱壳体(1)的第一结合面(11)和/或第二结合面(12)上的定位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壳体的转移装置,包括能够将待转移变速箱壳体转移到预定位置的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移机构包括有抓取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第一抓手上包括能插装于待转移变速箱壳体的第一结合面上的第一凹口内的第一定位部,第二抓手上包括能插装于待转移变速箱壳体的第二结合面上的第二凹口内的第二定位部,在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处于相对夹紧的状态下时,第一抓手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抓手上的第二定位部能将待转移变速箱壳体保持在预定姿态。该转移装置能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保证待转移的变速箱壳体按照预定姿势进行转移及放置,且结构简单,易实现,在变速箱壳体转移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能保证转移姿态稳固。能保证转移姿态稳固。能保证转移姿态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马焕祥 牛朋 南林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7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