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抛丸机的抛丸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04:16: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钣金抛丸领域,具体为一种抛丸机的抛丸系统。


背景技术:

2.热处理后的工件(比如铸件、锻件等)表面往往有氧化皮和残留砂砾等杂质,并且表面具有一定的残余应力,为了实现去除氧化皮并消除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并提升工件表面质量和强度的目的,目前对于大型工件一般设有专用抛丸处理机,而对于小尺寸的工件一般由通用抛丸机进行批量化处理加工,但是受限于工件在抛丸机内连续化通过性差,需行人工上料和卸料,操作不便且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机的抛丸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机的抛丸系统,包括有
5.抛丸室和输料带,在所述抛丸室两侧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料带从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水平贯穿抛丸室内腔设置,所述输料带从抛丸室进料口进入并向其内水平输料;
6.循环输料结构,所述循环输料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抛丸室底部的第一横向输料器、纵向输料器和第二横向输料器;
7.分丸箱,所述分丸箱顶部设置有进丸口,在所述分丸箱内部倾斜设置的分料筛板;
8.抛丸结构,所述抛丸结构包括有储料斗和若干抛丸器,所述储料斗设置在分丸箱正下方,所述储料斗通过管道与分丸箱连通设置;所述储料斗底部出料口通过管道一一与若干抛丸器连接设置;若干所述抛丸器设置在抛丸室,且若干所述抛丸器沿输料带的输料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输料带正上方;所述抛丸器的抛丸口沿竖直方向垂直输料带向下喷丸设置;所述抛丸口呈逐渐向下扩张喇叭口状设置。
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输料器设置在抛丸室下底部,在抛丸室底部设置漏斗状落料槽,所述第一横向输料器的进料口设置在落料槽的正下方。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输料器竖直设置在抛丸室侧方,且纵向输料器的底部进料口与第一横向输料器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纵向输料器的顶部出料口与第二横向输料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横向输料器设置在分丸箱正上方,且所述第二横向输料器出料口与分丸箱顶部进料口连通。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分丸箱的进料口设置在其顶部端侧处,其内腔所述分料筛板一端设置在分丸箱进料口处,其另一端沿远离进料口处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分料筛板上设置有分料孔;在所述分丸箱内下底部设置有落料口;在所述分丸箱内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滑料板,所述滑料板的另一端向落料口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分料筛板的悬空端设置在滑料板的正上方。
12.更进一步的,所述落料口从左到右依次包括有废料落口和储料落口,所述废料落口下连通设置有废料仓,所述储料落口下方连通设置有储料斗。
13.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分丸箱左侧壁上设置有吸风口,在所述吸风口呈矩形扩口状水平吸风设置,所述吸风口水平正对滑落板端,通过所述吸风口对抛丸料进行筛选。
14.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设置在抛丸室上方;所述过滤箱内设置套设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分隔过滤箱呈下进气腔和上出气腔,所述过滤箱顶部设置有抽风风机,所述抽风风机吸风口与上出气腔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箱内底部呈漏斗状设置,且在其内底部设置废料落板。
15.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底端伸入设置在抛丸室内,所述第一进气管的顶端伸入到下进气腔内;所述过滤箱内下进气腔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吸风口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设置。
16.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位于下进气腔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若干所述出气孔向下进气腔内出气;若干所述出气孔上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环状挡气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输料带进行流水线式将待抛丸工件输送至抛丸室内抛丸,这样抛丸效率高,同时设置有循环输料结构及分丸箱,使得抛丸丸料能够得到快速循环利用,不用人工加料,使得抛丸系统简单方面;设置有过滤箱,抛丸过程中,待抛丸工件上的污染物以粉尘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通过过滤箱进行过滤分离,避免抛丸室外的操作工人呼吸污染空气,有利于保障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抛丸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过滤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机的抛丸系统包括有
22.抛丸室1和输料带2,在所述抛丸室1两侧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料带2从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水平贯穿抛丸室1内腔设置,所述输料带2 从抛丸室1进料口进入并向其内水平输料;
23.循环输料结构,所述循环输料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抛丸室1底部的第一横向输料器31、纵向输料器32和第二横向输料器33;
24.分丸箱4,所述分丸箱4顶部设置有进丸口,在所述分丸箱4内部倾斜设置的分料筛板41;
25.抛丸结构,所述抛丸结构包括有储料斗51和若干抛丸器52,所述储料斗 51设置在分丸箱4正下方,所述储料斗51通过管道与分丸箱4连通设置;所述储料斗51底部出料口通
过管道一一与若干抛丸器52连接设置;若干所述抛丸器52设置在抛丸室,且若干所述抛丸器52沿输料带2的输料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输料带2正上方;所述抛丸器52的抛丸口521沿竖直方向垂直输料带2向下喷丸设置;所述抛丸口521呈逐渐向下扩张喇叭口状设置。
26.所述第一横向输料器31设置在抛丸室1下底部,在抛丸室1底部设置漏斗状落料槽10,所述第一横向输料器31的进料口设置在落料槽10的正下方。
27.所述纵向输料器32竖直设置在抛丸室1侧方,且纵向输料器32的底部进料口与第一横向输料器3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纵向输料器32的顶部出料口与第二横向输料器3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横向输料器33设置在分丸箱4正上方,且所述第二横向输料器33的出料口与分丸箱4顶部进料口连通。
28.所述分丸箱4的进料口设置在其顶部端侧处,其内腔所述分料筛板41一端设置在分丸箱4进料口40处,其另一端沿远离进料口40处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分料筛板41上设置有分料孔;在所述分丸箱4内下底部设置有落料口43;在所述分丸箱4内远离进料口40的一侧设置有滑料板42,所述滑料板42的另一端向落料口43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分料筛板41的悬空端设置在滑料板42的正上方。所述落料口43从左到右依次包括有废料落口431和储料落口432,所述废料落口431下连通设置有废料仓6,所述储料落口432下方连通设置有储料斗51。在所述分丸箱4左侧壁上设置有吸风口44,在所述吸风口44呈矩形扩口状水平吸风设置,所述吸风口44水平正对滑落板42端,通过所述吸风口44对抛丸料进行筛选。分料筛板对进入分丸箱内的丸料进行初次分料,再次由于完好丸料与破损丸料的重量不同,丸料从滑料板上滑料水平移动距离不同,从而完成分料。
29.还包括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设置在抛丸室1上方;所述过滤箱7内设置套设有过滤芯70,所述过滤芯70分隔过滤箱7呈下进气腔71和上出气腔 72,所述过滤箱7顶部设置有抽风风机73,所述抽风风机73吸风口与上出气腔72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箱7内底部呈漏斗状设置,且在其内底部设置废料落板74。所述过滤箱7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75,所述第一进气口75处设置有第一进气管76,所述第一进气管76的底端伸入设置在抛丸室1内,所述第一进气管76的顶端伸入到下进气腔71内;所述过滤箱7内下进气腔71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口77,所述第二进气口77与吸风口44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设置。抛丸和分丸过程中,待抛丸工件上的污染物以粉尘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丸料上的细小微粒,通过过滤箱7进行过滤分离,避免抛丸室1外的操作工人呼吸污染空气,有利于保障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30.在所述第一进气管76位于下进气腔71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761,若干所述出气孔761向下进气腔71内出气;若干所述出气孔761上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环状挡气板762,环状挡气板762起到调整废气进入到下进气腔 71的方向的作用,有利于废气中颗粒物在下进气腔71内沉降。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