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06 12:17: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混凝土泵如拖泵、车载泵及泵车等泵送装置大多采用s管分配阀。在进行打泵时,通过s管的摆动使输送缸切换吸料和泵料。s管摆动时,扰动料斗中的混凝土,料斗底部一部分混凝土被拨到输送缸上得以泵送。为便于s管顺畅摆动,s管的底部与料斗需设有一定间隙。因此,s管摆动过程中,其与料斗之间的间隙内容易卡置混凝土的骨料,由此会加速磨损s管和料斗,甚至会卡死s管。
3.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增大s管底部与料斗之间的间隙,并且在s管的底部设置导料板。但是,现有的导料板通常是离散型的耙齿状。该类型的导料板的搅料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离散型耙齿状的导料板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管底部的导料板的搅料效果差,加工工艺复杂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以实现提升s管底部的导料板的搅料效果,简化导料板的加工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s管分配阀,包括:s管、摆动轴和连续齿形板。
6.其中,所述s管连接有所述摆动轴用以带动所述s管进行循环摆动,所述s管的底部有所述连续齿形板。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管分配阀中,所述s管连接有所述摆动轴,以带动所述s管进行循环摆动,所述s管的底部有所述连续齿形板。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连续齿形板包括立板和多个凸齿。所述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s管底部。多个所述凸齿固定在所述立板的底部。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立板和多个所述凸齿一体成型。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s管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强板。所述连续齿形板连接在所述底部加强板上;或者,
11.所述连续齿形板连接在所述s管靠近所述摆动轴的一侧的底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连续齿形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续齿形板沿所述s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布设。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所述摆动轴与所述s管的水平入口段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摆动轴和所述s管的水平入口端处均安装有轴承;或者,所述摆动轴的端部形成有花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送系统,包括料斗和如上所述的s管分
配阀。其中,所述s管分配阀安装在所述料斗内部,并且所述连续齿形板与所述料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泵送系统,所述连续齿形板上的各凸齿顶点与所述料斗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处处相等。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泵送系统,所述料斗的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搅拌所述料斗内的料体的搅拌装置。
17.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片和驱动马达,所述搅拌轴插装在所述料斗内,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搅拌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其中,所述搅拌轴在所述料斗底面上的投影与所述s管在所述料斗底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且,所述连续齿形板在所述料斗底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s管靠近摆动轴的端面在所述料斗底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搅拌轴的中心轴线在所述料斗底面上的投影之间;或者,
18.所述泵送系统还包括摆动驱动机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与所述摆动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摆动轴带动所述s管摆动;或者,
19.所述料斗包括两个吸料口,所述泵送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缸和第二输送缸,所述第一输送缸与所述第二输送缸的缸筒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吸料口连通,并且,所述s管在摆动时能够分时与所述第一输送缸、所述第二输送缸的缸筒相连通。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或者如上所述的泵送系统。
21.在该s管分配阀中,通过在s管分配阀中的所述s管的底部设置所述连续齿形板。与现有技术中在s管的底部设置离散型的耙齿结构相比,所述连续齿形板能够实现更好的搅料效果,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骨料卡置在所述s管与所述料斗之间的间隙中,对所述s管和所述料斗造成磨损。另外,所述连续齿形板的加工工艺相比于离散型耙齿结构也较为简单,进一步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2.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送系统中,由于该泵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23.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设备中,由于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或泵送系统,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管分配阀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管分配阀的结构示意图二;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送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28.附图标记:
29.100:s管;
ꢀꢀꢀꢀꢀꢀꢀꢀꢀꢀꢀꢀ
101:水平入口段;
ꢀꢀꢀ
200:摆动轴;
30.201:花键;
ꢀꢀꢀꢀꢀꢀꢀꢀꢀꢀꢀ
300:连续齿形板;
ꢀꢀꢀ
301:第一连续齿形板;
31.302:第二连续齿形板; 303:凸齿顶点;
ꢀꢀꢀꢀꢀ
400:底部加强板;
32.500:料斗;
ꢀꢀꢀꢀꢀꢀꢀꢀꢀꢀꢀ
601:搅拌轴;
ꢀꢀꢀꢀꢀꢀꢀ
602:搅拌叶片;
33.603:驱动马达;
ꢀꢀꢀꢀꢀꢀꢀ
701:第一输送缸;
ꢀꢀꢀ
702:第二输送缸。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管分配阀、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40.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管分配阀,如图1和图2所示,该s管分
配阀包括:s管100、摆动轴200和连续齿形板300。
41.其中,s管100连接有摆动轴200用以带动s管100进行循环摆动。s管100的底部有连续齿形板300。
42.在该s管分配阀中,通过在s管分配阀中的s管100的底部设置连续齿形板300。与现有技术中在s管的底部设置离散型的耙齿结构相比,连续齿形板300能够实现更好的搅料效果,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骨料卡置在s管100与料斗500之间的间隙中,对s管100和料斗500造成磨损。另外,连续齿形板300的加工工艺相比于离散型耙齿结构也较为简单,进一步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续齿形板300包括立板和多个凸齿。立板固定连接在s管100底部。多个凸齿固定在立板的底部。
44.此处应当说明的是,对于凸齿与立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任何限定。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板和多个凸齿一体成型。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s管10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强板400。连续齿形板300连接在底部加强板400上;或者,连续齿形板300连接在s管100靠近摆动轴200的一侧的底部。
46.例如,如图2所示,该s管分配阀包括:s管100、摆动轴200和连续齿形板300。
47.其中,s管100的上方设置有摆动轴200,以带动s管100进行循环摆动。s管10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强板400。连续齿形板300连接在底部加强板400上。
48.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知,通过在s管100的底部设置底部加强板400,能够极大提升s管100的强度,进而能够延长s管100的使用寿命。
49.此处应当说明的是,对于连续齿形板300与s管100上的底部加强板400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任何限定。
50.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续齿形板300焊接在底部加强板400上。
51.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连续齿形板300与底部加强板400铸造为一体式结构。
52.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也就是说,连续齿形板300与底部加强板400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是不限于焊接和一体铸造。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续齿形板3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连续齿形板30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连续齿形板300沿s管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布设。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例如,连续齿形板300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和第二连续齿形板302。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和第二连续齿形板302沿s管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布设。
55.具体地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该s管分配阀包括:s管100、摆动轴200和连续齿形板300。其中,连续齿形板300包括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和第二连续齿形板302。
56.其中,s管100的上方设置有摆动轴200,以带动s管100进行循环摆动。s管10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强板400。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和第二连续齿形板302沿s管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布设,且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及第二连续齿形板302与底部加强板400焊接连接。
57.通过在s管100的底部对称布设两组连续齿形板300,能够有效增强搅料效果,减少
混凝土中的骨料卡置在s管100的底部与料斗500的间隙之间的现象,进而有效保护了s管100和料斗500,延长了s管100和料斗500的使用寿命。
58.此处应当说明的是,连续齿形板3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以使搅拌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5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摆动轴200与s管100的水平入口段101同轴设置,并且,摆动轴200和s管100的水平入口端处均安装有轴承;或者,摆动轴200的端部形成有花键201。
60.如图1和图2所示,如图1和图2所示,该s管分配阀包括:s管100、摆动轴200和连续齿形板300。其中,连续齿形板300包括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和第二连续齿形板302。
61.其中,s管100的上方设置有摆动轴200,以带动s管100进行循环摆动。并且,摆动轴200与s管100的水平入口段101同轴设置,并且,摆动轴200和s管100的水平入口端处均安装有轴承。摆动轴200的端部形成有花键201。s管10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强板400。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和第二连续齿形板302沿s管100的中心轴线对称布设,且第一连续齿形板301及第二连续齿形板302与底部加强板400焊接连接。
62.此处应当说明的是,对于摆动轴200与摆动驱动机构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任何限定。也就是说,摆动轴200与摆动驱动机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是不限于花键连接。
6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送系统,如图3所示,该泵送系统包括料斗500和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其中,s管分配阀安装在料斗500内部。并且,使得连续齿形板300与料斗50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64.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续齿形板300上的各凸齿顶点303与料斗50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处处相等。
65.具体来讲,将s管分配阀安装在料斗500的内部,在s管分配阀的s管100的底部与料斗500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足够间隙,以使s管100底部的连续齿形板300与料斗500底部形成间隙,并且,连续齿形板300上的各凸齿顶点303与料斗50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均相等。
66.通过这种结构设置,使得s管100底部的连续齿形板300能够更加充分地搅动料体,并有效防止在间隙中卡置混凝土中的骨料,导致卡死s管100或者磨损s管100和料斗500的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该保护了泵送系统。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料斗500的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搅拌料斗内的料体的搅拌装置。
68.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601,搅拌叶片602和驱动马达603。搅拌轴601插装在料斗500内。搅拌叶片602安装在搅拌轴601上。驱动马达603与搅拌轴601连接,以驱动搅拌轴601转动。其中,搅拌轴601在料斗500底面上的投影与s管100在料斗500底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且,连续齿形板300在料斗500底面上的投影位于s管100靠近摆动轴200的端面在料斗500底面上的投影与搅拌轴601的中心轴线在料斗500底面上的投影之间;或者,
69.泵送系统还包括摆动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机构与摆动轴200连接,以驱动摆动轴200带动s管100摆动;或者,
70.料斗包括两个吸料口。泵送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缸701和第二输送缸702。第一输送缸701与第二输送缸701的缸筒端部分别与两个吸料口连通。并且,s管100在摆动时能够
分时与第一输送缸701、第二输送缸702的缸筒相连通。
71.此处应当说明的是,对于摆动驱动机构的具体类型,本实用新型不作任何具体限定。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自行选择摆动驱动机构的类型。
72.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泵送系统包括料斗500、第一输送缸701、第二输送缸702、s管分配阀和搅拌装置。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601、搅拌叶片602和驱动马达603。
73.s管分配阀安装在料斗500的内部。搅拌轴601插装在料斗500内。搅拌叶片602安装在搅拌轴601上,驱动马达603与搅拌轴601连接,以驱动搅拌轴601转动。摆动驱动机构与摆动轴200进行花键连接,摆动驱动机构带动摆动轴200进而带动s管100进行左右摆动。料斗包括两个吸料口。第一输送缸与第二输送缸的缸筒端部分别与两个吸料口连通。并且,s管在摆动时能够分时与第一输送缸701、第二输送缸702的缸筒相连通。由此第一输送缸701和第二输送缸702能够交替循环进行吸料和泵料,进而实现连续供料。
74.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知,通过在泵送系统中设置搅拌装置,能够实现s管100搅动范围之外的料体搅动。进而,更加能够更加充分搅拌料体,使料体混合均匀的同时,能够辅助混凝土被拨到第一输送缸701和第二输送缸702中得以泵送。
75.进一步,由于该泵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76.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设备,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或者泵送系统。
77.例如,上述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混凝土泵车、车载泵或者拖泵。
78.此处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也就是说,上述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泵车、车载泵或者拖泵。
79.进一步,由于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s管分配阀或者泵送系统,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8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