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9:4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球为工业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尤其是精密工业钢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在钢球的加工工艺中,需要对淬火后的钢球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钢球冷却装置都是采用冷却水直接喷淋冷却,这样不仅冷却效率低,而且钢球在水冷却后表面还是有水渍,无法进入下一道工序,就需要人工擦拭,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旁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于机体内部,所述滑道上设有网孔,所述滑道底部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滑道的上端设有冷却液喷淋头,所述冷却液喷淋头上设有多个扇形喷嘴,所述冷却液喷淋头通过输液管连接着制冷水箱,所述制冷水箱设置于机体外壁上,所述滑道的下端对应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与滑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输送机构与滑道相邻的一端上设有吸水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端的机体上设有风冷机构。
5.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所述主动滚轴的一端设有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旋转盘设置于机体一侧侧壁上,所述主动滚轴的另一端穿过机体连接着旋转电机,所述从动滚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旋转盘,两侧所述第二旋转盘分别设置于机体两侧侧壁上,所述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之间套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凸起的防滑网纹。
6.优选的,所述吸水机构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位于输送机构的两侧,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有海绵吸水辊,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支架上。
7.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固定于机体内部的上端,所述风扇连接着电机。
8.优选的,所述出水口通过导水管连接着制冷水箱,所述导水管上设有增压水泵。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特设的水冷方式和风冷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钢球冷却效率,使钢球迅速降温;其中通过喷淋冷却水可将钢球首先进行快速冷却,水冷后的钢球进过吸水机构将多余的水分吸除,然后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的同时风冷机构会对钢球进行二次冷却,同时还能除去钢球上的剩余水分。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钢球从进料口中投入,所述进料口11旁设有滑道2,所述滑道2倾斜设置于机体1内部,钢球会从滑道上滚动,所述滑道2的上端设有冷却液喷淋头3,所述冷却液喷淋头3上设有多个扇形喷嘴31,使冷却水呈扇形喷洒,增加喷淋面积,所述冷却液喷淋头3通过输液管32连接着制冷水箱33,所述制冷水箱33设置于机体1外壁上,钢球在滑道上滚动的同时,制冷水箱中的冷却水从冷却液喷淋头中喷出,并对钢球进行冷却喷淋,喷淋后的冷却水会从所述滑道2上设的网孔21中滴落,至所述滑道2底部设的集水槽22中,再从所述集水槽22上设有出水口23中排出,从所述出水口23排出的冷却水会通过导水管231再从进入连接着的制冷水箱33,所述导水管231上设有增压水泵232,用于将冷却水抽回至制冷水箱,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14.所述滑道2的下端对应输送机构4,经过水冷却的钢球从滑道滚落至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与滑道2之间设有隔板12用于格挡,所述输送机构4与滑道2相邻的一端的上方设有吸水机构5,滚落至输送机构的钢球经过吸水机构时,可将钢球表面的水渍清理,位于所述输送机构4上端的机体1上设有风冷机构6,用于对输送机构上的钢球做进一步的冷却,同时也可除去钢球上的剩余水分。
15.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主动滚轴41和从动滚轴42,所述主动滚轴41和从动滚轴42之间套有输送带43,输送带不仅可以将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之间进行传动,同时还能够用于输送钢球,所述输送带43上设有凸起的防滑网纹431能够防止钢球在输送带上随意滚动,所述主动滚轴41的一端设有第一旋转盘411,所述第一旋转盘411设置于机体1一侧侧壁上,所述主动滚轴41的另一端穿过机体1连接着旋转电机412,旋转电机带动主动滚轴进行旋转,所述从动滚轴4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旋转盘421,两侧所述第二旋转盘421分别设置于机体1两侧侧壁上,当主动滚轴进行旋转时,通过输送带的传动使得其和从动滚轴一起进行旋转,从而实现输送钢球。
16.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机构5包括两个支架51,两个所述支架51分别位于输送机构4的两侧,两个支架51之间设有旋转轴52,所述旋转轴52上套有海绵吸水辊521用于吸附钢球表面水渍,所述旋转轴52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设置于支架51上,通过驱动电机即可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海绵吸水辊进行转动,从而对刚出滑道的钢球进行吸水,同时转动中的海绵吸水辊还能够辅助推动钢球滚动,防止多个钢球一起从滑道上下落时堆在输送道上,有效的起到滚动传输的作用。
17.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冷机构6包括风扇61,所述风扇61固定于机体1内部的上端,所
述风扇61连接着电机62,通过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对输送带上钢球进一步冷却。
18.工作原理:将钢球从进料口中投入后,钢球就会顺着滑道滚动,在滚动的同时喷淋冷却水可将钢球首先进行快速冷却,水冷后的钢球进过吸水机构将多余的水分吸除,然后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的同时风冷机构会对钢球进行二次冷却,同时还能除去钢球上的剩余水分,然后钢球顺着输送机构输送至出口处,以便进入下一道工序。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旁设有滑道(2),所述滑道(2)倾斜设置于机体(1)内部,所述滑道(2)上设有网孔(21),所述滑道(2)底部设有集水槽(22),所述集水槽(22)上设有出水口(23),所述滑道(2)的上端设有冷却液喷淋头(3),所述冷却液喷淋头(3)上设有多个扇形喷嘴(31),所述冷却液喷淋头(3)通过输液管(32)连接着制冷水箱(33),所述制冷水箱(33)设置于机体(1)外壁上,所述滑道(2)的下端对应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与滑道(2)之间设有隔板(12),所述输送机构(4)与滑道(2)相邻的一端的上方设有吸水机构(5),位于所述输送机构(4)上端的机体(1)上设有风冷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主动滚轴(41)和从动滚轴(42),所述主动滚轴(41)的一端设有第一旋转盘(411),所述第一旋转盘(411)设置于机体(1)一侧侧壁上,所述主动滚轴(41)的另一端穿过机体(1)连接着旋转电机(412),所述从动滚轴(4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旋转盘(421),两侧所述第二旋转盘(421)分别设置于机体(1)两侧侧壁上,所述主动滚轴(41)和从动滚轴(42)之间套有输送带(43),所述输送带(43)上设有凸起的防滑网纹(4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机构(5)包括两个支架(51),两个所述支架(51)分别位于输送机构(4)的两侧,两个支架(51)之间设有旋转轴(52),所述旋转轴(52)上套有海绵吸水辊(521),所述旋转轴(52)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设置于支架(5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6)包括风扇(61),所述风扇(61)固定于机体(1)内部的上端,所述风扇(61)连接着电机(6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3)通过导水管(231)连接着制冷水箱(33),所述导水管(231)上设有增压水泵(2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球淬火冷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旁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于机体内部,所述滑道上设有网孔,所述滑道底部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滑道的上端设有冷却液喷淋头,所述冷却液喷淋头上设有多个扇形喷嘴,所述冷却液喷淋头通过输液管连接着制冷水箱,所述制冷水箱设置于机体外壁上,所述滑道的下端对应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与滑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输送机构与滑道相邻的一端上设有吸水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端的机体上设有风冷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特设的水冷方式和风冷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钢球冷却效率,使钢球迅速降温。使钢球迅速降温。使钢球迅速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汪大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市中马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