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2022-04-25 04:57: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散处理:取大豆蛋白以质量浓度2mg/ml均匀分散在水中,并在4℃下保持20h以得到蛋白质分散液1;s2、离心处理:将步骤s1所得蛋白质分散液1离心,除去不溶物并收集上清液得蛋白分散液2;s3、展开处理:将步骤s2所得蛋白分散液2的ph调至12后再逐滴加入二硫苏糖醇至二硫苏糖醇的终浓度为2.5~40mm并不断搅拌,所得溶液记为蛋白分散液3;s4、透析处理:将步骤s3所得蛋白分散液3透析处理,最后所得复合溶液冷冻干燥,即得改性蛋白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二硫苏糖醇的终浓度为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大豆蛋白是采用如下提取方法得到:脱脂豆粕以1:10g/ml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采用1mol/l naoh溶液调至ph 7.0~8.5,室温下搅拌2h;然后以4℃、10000~12000
×
g离心30~40min,取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1mol/lhcl调至ph 4~5;然后以4℃、7000~8000
×
g离心15~25min,取离心后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溶解并调溶液ph至7.0~8.5;然后冷冻干燥即得到大豆蛋白。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改性蛋白纳米颗粒。5.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蛋白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在制备疏水性多酚运载体系中的应用。6.一种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散处理:取大豆蛋白以质量浓度2mg/ml均匀分散在水中,并在4℃下保持20h以确保完全水合得到蛋白质分散液1;s2、离心处理:将步骤s1所得蛋白质分散液1离心,除去不溶物并收集上清液得蛋白分散液2;s3、展开处理:将步骤s2所得蛋白分散液2的ph调至12后再逐滴加入二硫苏糖醇至二硫苏糖醇的终浓度为2.5~40mm并不断搅拌,所得溶液记为蛋白分散液3;s4、包埋处理:将步骤s3所得蛋白分散液3与等体积的0.1~2mg/ml的姜黄素溶液均匀混合后调ph至中性得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纳米颗粒4;s5、透析处理:将步骤s4所得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纳米颗粒4透析处理,最后所得复合纳米颗粒冷冻干燥,即得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物颗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包埋处理具体条件为:将步骤s3所得蛋白分散液3与等体积的0.1~2mg/ml的姜黄素溶液混合30min后调ph至7得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纳米颗粒4。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物颗粒。9.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物颗粒在制备功能性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植物蛋白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大豆蛋白为壁材,以姜黄素为疏水性多酚模型,通过在碱性条件下断裂二硫键调控自组装,成功制备得到澄清的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纳米颗粒。本方法制备的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物颗粒具有较高的包埋率,并且在持续的光照下,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物颗粒仍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可以作为新型的功能性配料或运载体系,用于包埋、传递和运载如姜黄素等疏水性多酚物质。本发明得到了稳定的澄清透明大豆蛋白-姜黄素复合纳米颗粒,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域。域。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 王玉莹 陈旭菲 邹博文 那晓康 徐献兵 杜明 朱蓓薇 钟利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2/4/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