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20:26: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个人骑行的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的设计中,出于行车稳定的考虑,一般都会采用前后两轮的结构,转弯时,通过车身内倾,重心内移来抵消在弯道上车辆外翻的离心力。但两轮车有缺陷,骑行中出现倾侧失控时,必须用脚落地支撑来防止翻车,而当车辆未完全停稳的时候用脚落地支撑,会相当危险;另外当骑行中需时临时停车时,为防侧翻,也是需要用脚落地支撑,对车身高的车辆频繁上落,很不方便。
3.普通的多轮车可以实现停车不侧翻,但因车身不可倾侧,快速转弯时容易侧翻。在多轮车上通过联动机构将并排的两个轮子连接在一起,两个轮子可以随车身倾侧而平行摆动。
4.但是,上述的多轮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由于联动机构的设置,车辆在高速骑行时可以与两轮车辆一样灵活,转向有如两轮车辆的安全。但是在骑行过程中,出现倾侧失控,或遇到了类似红绿灯等需要临时停车的工况时,同样会出现前述两轮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方案,以解决骑行稳定与停车稳定不可共存的矛盾。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包括:车身、第一转向轮机构和第二转向轮机构,还包括:
8.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竖直连杆、第一转向连杆和至少一个第二转向连杆,所述竖直连杆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第一转向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竖直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竖直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连杆和所述第二转向连杆平行且相等设置;所述第一转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向轮机构和第二转向轮机构铰接;所述第二转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向轮机构和第二转向轮机构铰接;
9.锁合机构,所述锁合机构包括锁合件、夹持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锁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连杆,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杆,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夹紧或者松开所述锁合件。
10.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11.夹持座,
12.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滑动卡接于所述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锁合件;
13.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卡接于所述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滑动方
向垂直于所述锁合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滑动轨迹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滑动轨迹重合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座设置有锁合槽,所述锁合件贯穿所述锁合槽设置;所述锁合槽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位于所述锁合件的两侧,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15.进一步地,所述锁合件的横截面呈扇形,所述锁合件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转向连杆的中部,所述锁合槽与所述锁合件相对设置,所述锁合件的半径大于所述锁合件的圆心至锁合槽槽口的距离且小于所述锁合件的圆心至锁合槽槽底的距离。
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压力的踏板,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
17.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锁死联动机构的转向锁定机构,所述转向锁定机构包括:
18.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连杆,所述锁定件设置有卡槽;
19.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杆,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20.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杆,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卡接组件卡接于所述卡槽或者脱离卡槽。
21.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件和铰接轴,所述铰接轴设置于所述卡接件的中部,所述卡接件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竖直连杆铰接;所述卡接件包括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接部和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卡接件绕所述铰接轴转动时能使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槽或者脱离卡槽。
22.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和与所述第一调节件铰接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远离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有转轴与所述竖直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绕所述转轴转动能带动所述卡接件绕所述铰接轴转动。
2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铰接处,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竖直连杆,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转轴径向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端至转轴的距离与转轴至第一端的距离之和大于所述弹性件不受外力状态下的长度。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弹性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布于所述竖直连杆的两侧,两个所述调节件之间设置有同步轴。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骑行过程中需要临时停车时,通过控制组件驱动夹持组件夹紧锁合件,从而对联动机构进行锁死固定,本可动态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可以为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滑板车,当遇到涉水路段,泥泞路段,需要暂停待动时,无需用脚着地来支撑车身以防止侧翻,骑行人无需频繁上落,减少安全隐患,相当便利实用;在骑行过程中,当出现侧翻失控时,也可以通过锁合机构,来防止车身进一步侧翻,而无需在行进中的车辆上,用脚着地支撑来防止侧翻,造成更大的危险。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实施例的正视图;
29.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30.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图1中的转向锁定机构的放大图;
32.图6为本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实施例的卡接件脱离卡槽的状态图。
33.图中标识说明:100、车身;110、车把;111、锁舌;200、第一转向轮机构;300、第二转向轮机构;400、联动机构;410、竖直连杆;411、定位槽; 420、第一转向连杆;430、第二转向连杆;500、锁合机构;510、锁合件;511、让位槽;520、夹持组件;521、夹持座;5211、锁合槽;522、第一夹持件;523、第二夹持件;530、控制组件;532、踏板;600、转向锁定机构;610、锁定件; 611、卡槽;620、卡接组件;621、卡接件;6211、卡接部;6212、连接部;622、铰接轴;623、长轴;630、调节组件;631、第一调节件;632、第二调节件; 6321、转轴;633、定位轴;634、弹性件;6341、第一端;6342、第二端;635、同步轴。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6.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7.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8.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可动态稳定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包括:车身100、第一转向轮机构200、第二转向轮机构300、联动机构400、锁合机构500,所述联动机构400包括竖直连杆410、第一转向连杆420和至少一个第二转向连杆430,所述竖直连杆410设置于所述车身100,所述第一转向连杆420 的中部与所述竖直连杆4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
连杆430的中部与所述竖直连杆4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连杆420和所述第二转向连杆430平行且相等设置;所述第一转向连杆4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向轮机构200和第二转向轮机构300铰接;所述第二转向连杆4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向轮机构200 和第二转向轮机构300铰接;所述锁合机构500包括锁合件510、夹持组件520 和控制组件530,所述锁合件51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连杆420,所述夹持组件 520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杆410,所述控制组件530设置于所述车身100,所述控制组件530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520夹紧或者松开所述锁合件510。当骑行过程中需要临时停车时,通过控制组件530驱动夹持组件520夹紧锁合件510,从而对联动机构400进行锁死固定,无需用脚着地来支撑车身100以防车身100 倾斜或侧翻,车辆的稳定性较高。
39.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机构400设置有两个第二转向连接杆,第一转向连杆 420和第二转向连杆430平行且相等设置,通过联动机构400连接第一转向轮机构200、第二转向轮机构300,使得第一转向轮机构200、第二转向轮机构300 可以同步运动。第一转向轮机构200、第二转向轮机构300可以从市场购买获得,转向轮机构包括减震和车轮,可以适应崎岖的路面,第一转向轮机构200、第二转向轮机构300设置于车身100的前端,车身100的后端设置有一个轮子,车把110连接于竖直连杆410,竖直连杆410与车身100转动连接,车把110转动,可以带动竖直连杆410绕其轴向转动,车身100转向时可按需要而自由倾侧;经过高低不平的路面时,前两轮可随地形的变化而作自适应上下的摆动。本可动态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可以为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滑板车,当遇到涉水路段,泥泞路段,需要暂停待动时,无需用脚着地来支撑车身100以防止侧翻,骑行人无需频繁上落,减少安全隐患,相当便利实用;在骑行过程中,当出现侧翻失控时,也可以通过锁合机构500,来防止车身100进一步侧翻,而无需在行进中的车辆上,用脚着地支撑来防止侧翻,造成更大的危险。
40.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夹持组件520包括:夹持座521、第一夹持件522 和第二夹持件523,所述第一夹持件522滑动卡接于所述夹持座521,所述第一夹持件52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锁合件510;所述第二夹持件523滑动卡接于所述夹持座521,所述第二夹持件523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锁合件510,所述第二夹持件523的滑动轨迹与所述第一夹持件522的滑动轨迹重合设置。具体地,所述夹持座521设置有锁合槽5211,所述锁合件510贯穿所述锁合槽5211 设置;所述锁合槽5211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夹持件522 的第一容纳槽(图中没有标记)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夹持件523的第二容纳槽(图中没有标记),所述第一夹持件522、所述第二夹持件523分别位于所述锁合件 510的两侧,所述控制组件530与所述第一夹持件522、所述第二夹持件523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3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522、所述第二夹持件523 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41.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锁合件510的横截面呈扇形,所述锁合件510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转向连杆420的中部,所述锁合槽5211与所述锁合件510相对设置,所述锁合件510的半径大于所述锁合件510的圆心至锁合槽5211槽口的距离且小于所述锁合件510的圆心至锁合槽5211槽底的距离。具体地,夹持座521通过螺栓固定于竖直连杆410,锁合件510固定于第一转向连杆420,锁合件510能够随第一转向连杆420摆动,锁合件510与夹持座521相对设置,锁合件510的横截面呈扇形,可以使锁合件510的边缘位于锁合槽5211内,第一夹持件522和第二夹持件523可以夹紧锁合件510,骑行过程中需要暂停待动时,无需用脚着地来支撑车身100以防止侧翻,骑行人无需频繁上落,减少安全隐患。
42.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控制组件530包括液压缸(图中没有显示)和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压力的踏板532,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所述夹持组件520 连接。具体地,液压缸可以使从市场购买的油缸,液压缸安装在车身100内,踏板532安装在车身100上骑行人踩脚的位置处,方便骑行人用脚按压踏板532。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第一夹持件522与第一容纳槽之间机械密封,第二夹持件523与第二容纳槽之间机械密封,按压踏板532 时,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的油压,进而驱动第一夹持件522和第二夹持件523相互靠近夹紧锁合件510或者驱动第一夹持件522和第二夹持件523相互靠近。骑行过程中需要暂停待动时,骑行人可以用脚踩住踏板532,驱动第一夹持件522和第二夹持件523相互靠近夹紧锁合件510,对联动机构400进行固定,无需用脚着地来支撑车身100以防止侧翻,骑行人无需频繁上落,减少安全隐患。
43.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为了避免在驻车时车辆发生倾斜侧翻,可动态控制的防倾斜侧翻多轮车还包括用于锁死联动机构400 的转向锁定机构600,所述转向锁定机构600包括:锁定件610、卡接组件620 和调节组件630,所述锁定件61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连杆420,所述锁定件610 设置有卡槽611;所述卡接组件620活动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杆410,所述卡接组件620与所述卡槽611卡接配合;所述调节组件630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杆410,所述调节组件630用于控制所述卡接组件620卡接于所述卡槽611或者脱离卡槽611。当骑行结束后,可以通过调节组件630,控制卡接组件620卡接到锁定件610的卡槽611内,从而对联动机构400进行固定,从而使车身100不易发生倾斜深圳侧翻。
44.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卡接组件620包括卡接件621和铰接轴622,所述铰接轴622设置于所述卡接件621的中部,所述卡接件621通过所述铰接轴622 与所述竖直连杆410铰接;所述卡接件621包括与所述卡槽611卡接配合的卡接部6211和与所述调节组件630连接的连接部6212,所述卡接件621绕所述铰接轴622转动时能使所述卡接部6211卡接于所述卡槽611或者脱离卡槽611。具体地,竖直连杆410上开设有一个通槽(图中没有显示),铰接轴622设置于卡接件621的中部,铰接轴622安装在通槽内,卡接部6211和连接部6212分别位于卡接件621的两端,连接部6212的始终凸出于通槽设置,卡接件621绕铰接轴622转动时,卡接部6211可以凸出通槽或者回收到通槽内。为了方便安装,锁定件610可以安装在锁合件510上,且锁合件510设置有与卡槽611相通的让位槽511,卡接件621绕铰接轴622转动时,卡接部6211可以卡进让位槽511内,进一步提高了卡接的稳定性。
45.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组件620可以采用插销滑动至卡槽611的卡接配合方式。
46.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调节组件630包括第一调节件631和与所述第一调节件631铰接的第二调节件632,所述第一调节件631远离所述第二调节件 63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6212铰接,所述第二调节件632设置有转轴6321与所述竖直连杆410铰接,所述第二调节件632绕所述转轴6321转动能带动所述卡接件621绕所述铰接轴622转动。具体地,第一调节件631和第二调节件632 组成了二连杆机构,第二调节件632的中部设置转轴6321,转轴6321转动连接于竖直连杆410,从而使第二调节件632铰接于竖直连杆410,第一调节件631 和第二调节的铰接处位于竖直连杆410靠近第一转向连杆420的一侧。当需要驻车锁死联动机构400时,骑行者可以用手向下按压第二调节件632远离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第一调节件631带动连接部6212向上摆动,进而使卡接部 6211向下摆动,从而卡接到卡槽611内。
4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件632远离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至转轴6321的距离远大
于转轴6321至第二调节件632靠近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的距离,一方便可以利用杠杆原理,骑行者拨动第二调节件632时更加省力;另一方便,由于第二调节件632远离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相对于第二调节件632靠近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更重,驻车锁死联动机构400后,第二调节件632远离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不易发生向上的回弹,卡接部6211不易脱离卡槽611。
4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骑行过程中由于车身100震动使得卡接部6211 卡接到卡槽611内,竖直连杆410靠近第一转向连杆420的一侧开设于一个定位槽411,定位槽411贯穿竖直连杆410的宽度方向,第二调节件632靠近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定位轴633,定位轴633水平设置,定位轴633与定位槽411卡接配合,骑行者用手向上按压第二调节件632远离第一调节件631 的一端至最顶端时,定位轴633能卡接到定位槽411内,此时卡接部6211脱离卡槽611。定位轴633与定位槽411之间采用弹性配合的方式实现卡接,定位轴 633可以产生弹性形变。
49.如图4至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稳定第二调节件632,所述调节组件630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调节件632的弹性件634,所述弹性件634包括第一端 6341和第二端6342,所述第一端6341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件63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632的铰接处,所述第二端6342连接于所述竖直连杆410,所述第一端 6341和第二端6342分别位于转轴6321径向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端6342至转轴6321的距离与转轴6321至第一端6341的距离之和大于所述弹性件634不受外力状态下的长度。具体地,弹性件634可以是弹簧,弹簧的第二端6342位于转轴6321远离第二转动连杆的斜上方,定位槽411位于转轴6321靠近第二转动连杆的斜下方,并且当第一端6341、转轴6321、第二端6342的连线呈一条直线时,定位槽411位于该直线的下方。同时,由于第二端6342至转轴6321 的距离与转轴6321至第一端6341的距离之和大于所述弹性件634不受外力状态下的长度,当第二调节件632靠近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位于最顶端或者最底端时,弹性件634均可以拉住第二调节件632,防止第二调节件632发生摆动。
5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调节组件630,所述第一调节件631、第二调节件632和弹性件634设置有两组且分布于所述竖直连杆410的两侧,两个所述调节件之间设置有同步轴635。具体地,连接部6212安装有一个长轴623,两个第一调节件631分别铰接于长轴623的两端,两个第二调节件632靠近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通过定位轴633连接,两个第二调节件632远离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通过同步轴635连接,同步轴635的另一个作用可以方便骑行者拨动第二调节件632。
51.如图2、图5和图6所示,车把110上还设置有锁舌111,所述锁舌111与两个第二调节件632卡接配合,当骑行者用手向下按压同步轴635时,第二调节件632靠近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向上摆动,从而使锁舌111卡接进入两个第二调节件632之间,从而对车把110锁死固定。
52.工作原理:
53.当需要临时停车时,骑行者可以用脚踩踏板532,驱动第一夹持件522和第二夹持件523相互靠近夹紧锁合件510,对联动机构400进行固定,无需用脚着地来支撑车身100以防止侧翻,骑行人无需频繁上落,减少安全隐患;
54.当需要人离开驻车停车时,骑行者可以用手向下按压同步轴635,第一调节件631带动连接部6212向上摆动,进而使卡接部6211向下摆动,从而卡接到卡槽611内;同时第二
调节件632靠近第一调节件631的一端向上摆动,从而使锁舌111卡接进入两个第二调节件632之间,从而对车把110锁死固定。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