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拉晶夹具及拉晶炉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6:16: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晶夹具及拉晶炉。


背景技术:

2.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可以直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绿色环保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在进行光伏电池板制作的工艺中,拉晶是首要的工艺,拉晶是指将块状硅料加入到拉晶炉的坩埚中进行融化,然后通过钨丝绳牵引的籽晶伸入到熔融的硅料液面中进行引晶,放肩,转肩作业,以拉取具有一定粗度的晶棒。
4.随着光伏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晶棒的制作朝着大热场、大装料、大尺寸方向发展。随着晶棒尺寸的增大,晶棒拉制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直拉法生长晶棒,其仅仅靠钨丝绳以及籽晶引晶部位直径φ4mm-5mm的部分承重,当晶棒重量上升时,钨丝绳承重可通过增加直径的方式进行改善解决,但是,籽晶因工艺需求,暂时无法提升引晶位置的籽晶直径;特别是当晶棒重量上升到400kg以上,直径放大到300mm以上时,晶棒晶转时,偏摆放大,籽晶更容易扭曲,造成籽晶径向受力而断裂,引起晶棒掉落,砸坏石英坩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炉台爆炸,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拉晶夹具及拉晶炉,用于在拉晶过程中对晶棒进行夹持,防止晶棒掉落,砸坏石英坩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及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晶夹具,应用于二次转肩拉晶工艺,包括:
7.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上同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用于向上拉晶的拉晶绳,且所述拉晶绳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向上定位配合的定位部;
8.围绕所述通孔的轴线设置有至少三个卡爪,各所述卡爪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
9.所述第二安装件与各所述卡爪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至少用于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向上定位配合,且所述第二安装件随所述拉晶绳向上运动预定距离后,控制各所述卡爪由所述释放状态同步切换为所述夹持状态。
10.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卡爪铰接配合,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中心位于一水平线上,所述卡爪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中心位于另一水平线上;
11.所述转接件上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转接件的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转接件的铰接轴线同轴,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铰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铰接配合,所述第三连杆及所述第四连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铰接中心位于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转接件的铰接中心,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的铰接中心位于另一竖直线上;
12.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铰接。
13.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第一竖向引导结构。
14.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通孔轴线的凸起,所述凸起向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设置于所述凸起延伸的末端。
15.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为竖向导向槽或竖向导向块。
16.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转动连接有夹持保持件,所述夹持保持件用于在所述夹持状态,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在竖直方向上定位配合。
17.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夹持保持件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钩,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钩钩接在所述定位面。
18.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上下设置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杆及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板铰接;
19.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面为所述定位面。
20.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面为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面中心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定位钩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配合的第二斜面。
2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晶炉,包括炉体副室以及上述的拉晶夹具;
22.所述炉体副室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竖向引导结构,所述第二竖向引导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竖向定位结构,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与所述第二竖向引导结构竖向引导配合,且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与竖向定位结构竖向定位配合。
23.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应用于二次转肩拉晶工艺,二次转肩拉晶工艺中所拉取的晶棒,其顶部具有缩颈结构,拉晶夹具的卡爪可在水平方向上对缩颈结构的小径段进行夹持,即使在拉晶的过程中,籽晶发生断裂,由于拉晶夹具的卡爪对晶棒处于夹持状态,此时,拉晶绳通过卡爪仍对晶棒起到牵拉的作用,因此晶棒不会因籽晶的断裂而掉落,因此,避免了因籽晶断裂造成晶棒掉落砸坏石英坩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炉台爆炸,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晶棒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晶夹具的主视图;
27.图3为图2的立体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杆机构部位的立体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保持件部位的立体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晶绳的主视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拉晶炉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体副室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拉晶绳-1,定位部-11;
35.配重件-2;
36.拉晶夹具-3,第一安装件-31,第二安装件-32,第一安装板321,第二斜面3211,定位面-3212,第二安装板-322,中间连接板-323,第二连杆机构-33,第一连杆机构-34,第二连杆-341,第一连杆-342,连接套-3421,螺杆-3422,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第六连杆-345,转接件-346,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卡爪-35,夹持保持件-36,定位钩-361,第一斜面-362;
37.籽晶-4;
38.炉体副室-5,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竖向定位结构-52;
39.晶棒-6,上段-61,缩颈段-62,下段-63。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42.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晶夹具3,应用于二次转肩拉晶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二次转肩拉晶工艺是指,利用籽晶4进行引晶,然后进行放肩、转肩及等径操作;随后提高籽晶4上升速度进行缩颈操作,之后重复放肩、转肩及等径操作以完成晶棒6的拉制。采用二次转肩拉晶工艺,其可以在晶棒6的上端形成缩颈结构,也即晶棒6大体可以分为三段,依次为上段61、缩颈段62及下段63,如图1所示;缩颈段62的直径小于上段61及下段63,这样可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拉晶夹具3夹持在缩颈段62,以进行拉晶作业,防止因籽晶4断裂造成晶棒6掉落砸坏石英坩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炉台爆炸,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发生。
43.具体地,另参见图2-图6所示,该拉晶夹具3包括:
44.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32,所述第一安装件31和所述第二安装件32上同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用于向上拉晶的拉晶绳1,且所述拉晶绳1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向上定位配合的定位部11;这里不对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32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其只要可以用于连接下述的第一连杆机构34和第二连杆机构33即可。
45.例如但不限于拉晶绳1为钨丝绳。
46.由于拉晶绳1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向上定位配合的定位部11,那么在
拉晶绳1向上拉动的过程中,可以同步的带动第二安装件32向上运动。定位部11例如但不限于为直径大于拉晶绳1直径的部件,其可以为球状、环状等结构形式,只要是固定在拉晶绳1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向上定位配合,以在拉晶绳1向上拉动的过程中,可以由拉晶绳1同步的带动第二安装件32向上运动即可。该示例中,定位部11为固定在拉晶绳1上的球状结构。
47.围绕所述通孔的轴线设置有至少三个卡爪35,各所述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该示例中,围绕所述通孔的轴线设置有均匀设置了四个卡爪35,以保证对晶棒6夹持的稳定性。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还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卡爪35。
48.这里所述说的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各个卡爪35相向运动至预定位置则处于夹持状态,相反地,各个卡爪35相背运动至预定位置则处于释放状态;处于夹持状态时,可以对晶棒6的缩颈段62进行夹持,处于释放状态时,释放对晶棒6的夹持。
49.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二安装件32与各所述卡爪35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34,所述第一安装件31与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34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机构33;所述第一连杆机构34和所述第二连杆机构33,至少用于在所述定位部11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向上定位配合,且所述第二安装件32随所述拉晶绳1向上运动预定距离后,控制各所述卡爪35由所述释放状态同步切换为所述夹持状态。
50.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应用于二次转肩拉晶工艺,二次转肩拉晶工艺中所拉取的晶棒6,其顶部具有缩颈结构,拉晶夹具3的卡爪35可在水平方向上对缩颈结构的小径段进行夹持,即使在拉晶的过程中,籽晶4发生断裂,由于拉晶夹具3的卡爪35对晶棒6处于夹持状态,此时,拉晶绳1通过卡爪35仍对晶棒6起到牵拉的作用,因此晶棒6不会因籽晶4的断裂而掉落,因此,避免了因籽晶4断裂造成晶棒6掉落砸坏石英坩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炉台爆炸,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发生。
51.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杆机构34包括转接件346,这里不对转接件346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其只要可以用于铰接下述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及第三连杆343即可。所述转接件346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42和第二连杆341,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远离所述转接件346的一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卡爪35铰接配合,所述转接件346与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的铰接中心位于一水平线上,所述卡爪35与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的铰接中心位于另一水平线上,这样,转接件346、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及卡爪35形成了第一平行四边形杆机构,可以使得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切换。
52.为了在装配时,便于调整,第一连杆342或第二连杆341的长度可调,该示例中采用第一连杆342的长度可调,例如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来调节第一连杆342的长度,如第一连杆342包括两端的连接套3421,至少其中一个连接套3421内设置内螺纹,两个连接套3421之间连接螺杆3422,螺杆3422与连接套3421的内螺纹螺接,通过转动螺杆3422可以调节第一连杆342的长度。由于第一连杆342的长度可调,可以降低对转接件346、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及卡爪35的尺寸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通过调节第一连杆342的长度使得转接件346、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及卡爪35所形成的第一平行四边形杆机构处于标准的平行四边形状态,以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滞的问题。
53.所述转接件346上铰接有第三连杆343,所述第三连杆343和所述转接件346的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杆341和所述转接件346的铰接轴线同轴,所述第三连杆343远离所述转接件34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铰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杆341上铰接有第四连杆344,所述第四连杆344远离所述第二连杆3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铰接配合,所述第三连杆343及所述第四连杆344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安装件32与所述第三连杆343和所述第四连杆344的铰接中心位于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三连杆343与所述转接件346的铰接中心,和所述第二连杆341与所述第四连杆344的铰接中心位于另一竖直线上,这样,第二连杆341、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及第二安装件32形成了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平行四边形杆机构运动,以使得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切换。
54.当然,在其它的示例中,在转接件346与第二安装件32之间还可以铰接第六连杆345,第六连杆345作为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的虚约束,以提高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55.所述第二连杆机构33包括第五连杆331,所述第五连杆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4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件31铰接。在拉晶绳1拉着第二安装件32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在第一安装件31、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第五连杆331及转接件346重力的作用下,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由释放状态转变为夹持状态。为了保证具有足够的重力来保证由释放状态向夹持状态转变的可靠性,可以在第一安装件31上设置配重件2。
56.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转接件346上设置有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该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用于与拉晶炉的炉体副室5内的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进行竖向引导配合,使得在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与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在竖向引导配合时,转接件346进行在竖向上发生位移,而不能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以实现在第二安装件32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卡爪35由释放状态转变为夹持状态,对晶棒6的缩颈段62实施夹持。
57.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转接件346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通孔轴线的凸起,所述凸起向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设置于所述凸起延伸的末端。在凸起的延伸末端设置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较不在转接件346上设置凸起,而是直接在转接件346的侧面设置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可以降低转接件346的整体尺寸。
58.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为竖向导向槽或竖向导向块。竖向导向槽的截面例如可以是燕尾形、t形、直角梯形等;竖向导向块的截面例如亦可以是燕尾形、t形、直角梯形等。该示例中,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为t形的导向块。
59.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安装件31上转动连接有夹持保持件36,所述夹持保持件36用于在所述夹持状态,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在竖直方向上定位配合。通过夹持保持件36与第二安装件32在竖直方向上定位配合,使得第一安装件31与第二安装件32之间保持位置相对不动,这样第一安装件31就不能通过第五连杆331来驱动第一连杆机构34来改变卡爪35的位置,因此可以保持卡爪35一直处于对晶棒6的缩颈段62进行夹持,防止卡爪35意外脱开而造成晶棒6掉落的问题发生。
60.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夹持保持件36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件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钩361,所述第二安装件32上设置有定位面3212,所述定位钩361钩接在所述定位面3212。在重
力的作用下,保持第一安装件31与第二安装件32之间位置相对不动。
61.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安装件32包括上下设置第一安装板321和第二安装板322,所述第一安装板32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22之间固定连接有中间连接板323,所述第三连杆343及所述第四连杆344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板323铰接;
62.所述第一安装板321的底面为所述定位面3212。
63.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安装板321的侧面为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321顶面中心倾斜的第一斜面362,所述定位钩36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362接触配合的第二斜面3211。第一斜面362与第二斜面3211接触配合,相互之间起到引导的作用,在第二安装件32上升一定距离后,第一安装件31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在第一安装件3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定位钩361沿着第二斜面3211向下滑动,同时,定位钩361绕其铰接位置向外转动,待定位钩361的顶部下落至定位面3212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定位钩361向内转动,使定位钩361钩在定位面3212上,以实现对夹持状态的锁死。
6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晶炉,包括炉体副室5以及上述的拉晶夹具3;
65.所述炉体副室5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所述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的下方设置有竖向定位结构52,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与所述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竖向引导配合,且所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与竖向定位结构52竖向定位配合。
66.下面以拉晶炉的其中一个示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结构及采用该拉晶炉的拉晶方法予以示例性说明。
67.如图1-8所示,该拉晶炉包括炉体副室5,该炉体副室5可以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炉体副室5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采用的是t形槽,所述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的下方设置有竖向定位结构52,竖向定位结构52可以是位于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下方的一圈凸起,竖向定位结构52用于阻挡下述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向下运动。
68.在炉体副室5内设置有拉晶夹具3,该拉晶夹具3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32,第一安装件31可以为板状构件,第二安装件32包括上下设置第一安装板321和第二安装板322,所述第一安装板32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22之间固定连接有中间连接板323。所述第一安装件31和所述第二安装件32上同轴设置有通孔,相应地,该通孔穿过第一安装板321和第二安装板322;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用于向上拉晶的拉晶绳1,拉晶绳1可以为钨丝绳,拉晶绳1的下端用于连接具有重锤的籽晶4用于引晶。
69.围绕所述通孔的轴线均匀设置有四个卡爪35,各所述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
70.第二安装件32与各所述卡爪35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34,第一安装件31与各第一连杆机构34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机构33。
71.第一连杆机构34包括转接件346,所述转接件346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42和第二连杆341,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远离所述转接件346的一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卡爪35铰接配合,所述转接件346与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的铰接中心位于一水平线上,所述卡爪35与所述第一连杆342和所述第二连杆341的铰接中心位于另一水平线上;这样,转接件346、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及卡爪35形成了第一平行四边形杆机构,可以使得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夹
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切换。
72.为了在装配时,便于调整,第一连杆342的长度可调,例如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来调节第一连杆342的长度,如第一连杆342包括两端的连接套3421,至少其中一个连接套3421内设置内螺纹,两个连接套3421之间连接螺杆3422,螺杆3422与连接套3421的内螺纹螺接,通过转动螺杆3422可以调节第一连杆342的长度。由于第一连杆342的长度可调,可以降低对转接件346、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及卡爪35的尺寸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通过调节第一连杆342的长度使得转接件346、第一连杆342、第二连杆341及卡爪35所形成的第一平行四边形杆机构处于标准的平行四边形状态,以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滞的问题。
73.转接件346上铰接有第三连杆343,所述第三连杆343和所述转接件346的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杆341和所述转接件346的铰接轴线同轴,所述第三连杆343远离所述转接件34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的中间连接板323铰接铰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杆341上铰接有第四连杆344,所述第四连杆344远离所述第二连杆3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的中间连接板323铰接配合,所述第三连杆343及所述第四连杆344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安装件32的中间连接板323与所述第三连杆343和所述第四连杆344的铰接中心位于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三连杆343与所述转接件346的铰接中心,和所述第二连杆341与所述第四连杆344的铰接中心位于另一竖直线上,这样,第二连杆341、第三连杆343、第四连杆344及第二安装件32的中间连接板323形成了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平行四边形杆机构运动,以使得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的切换。
74.在该示例中,在转接件346与第二安装件32的中间连接板323之间还铰接第六连杆345,第六连杆345作为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的虚约束,以提高第二平行四边形杆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75.第二连杆机构33包括第五连杆331,所述第五连杆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4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件31铰接。
76.转接件346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通孔轴线的凸起,所述凸起向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凸起延伸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该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采用t形的导向块,该t形的导向块用于与上述t形槽进行竖向的导向配合。
77.在第一安装件31上转动连接有夹持保持件36,夹持保持件36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件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钩361,第一安装板321的底面为定位面3212,定位钩361能够钩在该定位面3212上。第一安装板321的侧面为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321顶面中心倾斜的第一斜面362,所述定位钩36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362接触配合的第二斜面3211,第一斜面362与第二斜面3211接触配合。
78.在进行拉晶前,先人工手动的将拉晶夹具3放入到炉体副室5内,并使转接件346上作为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的t形的导向块,插入到炉体副室5内中作为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的t形槽内,并且向下滑动到竖向定位结构52上,以阻止拉晶夹具3继续向下运动。此时,拉晶夹具3的卡爪35处于释放状态。
79.对拉晶炉进行加热,使拉晶炉内坩埚中的硅料融化,通过拉晶绳1向下释放籽晶4至熔融的硅料中进行引晶,然后顺次进行放肩、转肩及等径操作;在等径操作形成晶棒6第一预定长度的上段61后,提高所述拉晶绳1的收绳速度,也即提高籽晶4的上升速度进行缩
颈操作,以在所述上段61下形成缩颈段62,缩径段62的直径小于上段61的直径;根据实际的需要,这里也可以不采用等径操作,相应地,在转肩操作后形成晶棒6第一预定长度的上段61后进行缩颈操作。在缩颈操作形成所述晶棒6第二预定长度的缩颈段62后,再次进行放肩操作,以在所述缩颈段62下形成下段63,直至所述晶棒6拉晶结束,且所述缩径段62的直径小于下段63的直径。当然,根据产品的需要,若所需的晶棒的下段63大体呈圆柱形的话,在再次放肩操作后,还需要转肩及等径操作。晶升电机通过拉晶绳1拉取晶棒6持续上升,在拉晶绳1收绳第三预定长度后,也即拉晶绳1第三预定长度后,拉晶绳1上作为定位部11的球状部与第二安装件32的第二安装板322在竖直方向上定位配合,也即球状部与第二安装板322接触后,第二安装件32会带动第一连杆机构34随拉晶绳1向上运动,在上升一段距离,第一竖向引导结构347与第二竖向引导结构51分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杆342结构和第二连杆341结构共同作用,驱动卡爪35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夹持状态和释放状态,以对晶棒6的缩颈段62进行夹持。同时,夹持保持件36的定位钩361,钩在第一安装板321作为定位面3212的底面上,以防止卡爪35意外释放。
80.其中,第一预定长度、第二预定长度、第三预定长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里不进行限定
81.在晶棒6拉制完成后,晶棒6降落至取晶车内,拉晶绳1放松,卡爪35及夹持保持件36此时不受力,可快速的打开夹持保持件36,以使其与定位面3212分离,此时卡爪35可由夹持状态转变为释放状态,以与晶棒6脱离,便于人员剪断籽晶4,完成晶棒6运输。
82.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83.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