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式压头的制作方法

2022-03-27 00:31: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装压合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压头。


背景技术:

2.在对电子产品进行组装或者对皮革进行粘接的工作中,常使用整体仿形的压头。压头加热后再对产品压合会对产品不需要压合的地方造成烫伤,导致产品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压头,通过内嵌液冷块保护产品不需要压合的地方,降低产品不良率。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压头,所述复合式压头包括:
5.叠置的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所述第一模仁在朝向所述第二模仁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模仁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置槽并且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模仁和所述第二模仁被配置热压放置于所述第一模仁和所述第二模仁之间的产品;以及
6.第一液冷块和第二液冷块,所述第一液冷块嵌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第二液冷块嵌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所述第一液冷块和所述第二液冷块被配置为对所述产品的部分区域进行降温;
7.其中,所述第一液冷块和所述第二液冷块具有液冷流道。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仁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由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二模仁延伸出的第一容置部,并且所述第一容置部形成有所述第一容置槽;
9.所述第二模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由所述第二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模仁延伸出的第二容置部,并且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有所述第二容置槽。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管状结构配合所述第一主体部形成两个所述第一容置槽;
11.所述第二容置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管状结构,所述第二管状结构配合所述第二主体部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容置槽;
12.所述第一管状结构和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形状以及尺寸相同。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管状结构并且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等高;
14.两个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管状结构并且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等高。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块贴合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
16.所述第二液冷块贴合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块包括由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液冷流道,所述第一
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液冷流道;
18.所述第二液冷块包括由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液冷流道,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液冷流道。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流道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的第一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的第一出液流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进液流道和所述第一出液流道的第一连接流道;
20.所述第二液冷流道包括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的第二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的第二出液流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出液流道的第二连接流道。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流道在所述第一液冷块侧壁上的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液冷流道在所述第二液冷块侧壁上的第二开口通过防漏塞进行封堵。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
23.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块通过紧固件锁固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
25.所述第二液冷块通过紧固件锁固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上。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压头包括叠置的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以及第一液冷块和第二液冷块。其中,第一模仁在朝向第二模仁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置槽,第二模仁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置槽并且第二容置槽与第一容置槽相对设置。第一液冷块和第二液冷块都具有液冷流道,并且分别嵌置于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中。由此,热压放置于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之间的产品时,第一液冷块和第二液冷块可以对产品不需要压合的部分区域进行降温,从而可以避免烫伤导致产品报废,实现了提高产品良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压头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压头的张开状态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压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液冷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液冷流道的示意图;
3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液冷流道的示意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压头压合产品时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第一模仁;11-第一容置槽;12-第一主体部;121-第一通孔;13-第一容置部;131-第一管状结构;14-第一连接部;2-第二模仁;21-第二容置槽;22-第二主体部;221-第二通孔;23-第二容置部;231-第二管状结构;24-第二连接部;3-第一液冷块;31-第一进液口;32-第一出液口;33-第一液冷流道;331-第一进液流道;332-第一出液流道;333-第一连
接流道;4-第二液冷块;41-第二进液口;42-第二出液口;43-第二液冷流道;431-第二进液流道;432-第二出液流道;433-第二连接流道;a-第一开口;b-第二开口;a-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39.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40.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压头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式压头包括叠置的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其中,第一模仁1在朝向第二模仁2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置槽11,第二模仁2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置槽21并且第二容置槽21与第一容置槽11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待加工产品a的结构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各有两个,并且以相同距离间隔设置。由此,当产品a放置在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之间后,通过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对产品a进行压合时,产品a有两个部分位于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中。
4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复合式压头还包括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具体地,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分别嵌置于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中,并且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具有液冷流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后的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压合产品a可以保证产品a粘接效果,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实现对产品a无需压合的部分进行降温处理,防止产品a被烫伤导致报废。
4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是由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由铜或铝等制成的金属块,外接装有循环液的箱体,通过水泵让循环液在通道(包括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中的液冷流道)中循环流动,从而可以通过热量交换实现对产品a位于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的部分进行降温,防止产品a无需压合的部分被烫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容置循环液的开放式箱体可以替换为换热器,直接通过换热器对密闭管路中的循环液进行热量交换,既可以防止循环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又可以减小液冷系统的体积,使本实施例的复合式压头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需要被理解的是,循环液可以选用纯水或氟化液等冷却液,可应用于电子产品a的贴装压合工作中。
45.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模仁1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第一模仁1包括第一主体部12和由第一主体部12朝向第二模仁2延伸出的第一容置部13,并且第一容置部13形成有第一容置槽1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容置槽11是由第一容置部13靠近第二模仁2的一
端向远离第二模仁2的方向延伸形成。由此,将第一液冷块3嵌置于第一容置槽11中,即可使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在热压产品a时,通过第一液冷块3将第一模仁1与产品a隔开,防止产品a无需压合的部分被加热后的第一模仁1烫伤。
46.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的整体结构相同。也就是说,第二模仁2包括第二主体部22和由第二主体部22朝向第一模仁1延伸出的第二容置部23,并且第二容置部23形成有第二容置槽21。基于相同的结构和远离,将第二液冷块4嵌置于第二容置槽21中,即可使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在热压产品a时,通过第二液冷块4将第二模仁2与产品a隔开,防止产品a无需压合的部分被加热后的第二模仁2烫伤。
4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主体部12设置为平板状结构。适应于产品a的结构,第一容置部13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管状结构131。两个第一管状结构131沿轴向设置在第一主体部12上,与第一主体部12配合形成两个第一容置槽11。由此,将两个第一液冷块3嵌置于两个第一容置槽11中,可以防止产品a上的两个无需压合的区域被第一模仁1烫伤。
48.对应地,第二主体部22设置为平板状结构,第二容置部23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管状结构231,第二管状结构231配合第二主体部22形成两个第二容置槽21。由此,将两个第二液冷块4嵌置于两个第二容置槽21中,可以防止产品a上的两个无需压合的区域被第二模仁2烫伤。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状结构131和第二管状结构231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形状以及尺寸相同。由此,当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热压时,加热后的第一管状结构131和第二管状结构231相互配合。也就是说,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通过第一管状结构131和第二管状结构231热压产品a。需要被理解的是,第一管状结构131和第二管状结构231的端面与产品a需要压合的部分相匹配,以保证产品a的压合质量。还需要被理解的是,结合图8所示,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的深度或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的高度需要根据产品a结构设定,以保证第一管状结构131配合第二管状结构231热压产品a时可以贴合产品a并施加压力,避免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抵靠产品a造成第一管状结构131和第二管状结构231无法压合产品a。此外,还可以避免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压伤产品a。
5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管状结构131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4连接两个第一管状结构131,并且与第一管状结构131等高。对应地,两个第二管状结构231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24连接两个第二管状结构231并且与第二管状结构231等高。由此,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24也可以热压产品a的部分区域。需要被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24的形状以及尺寸相同。由此,相同的结构可以保证压合时产品a两侧受到的压力均匀,防止应力集中造成产品a损伤。
51.图5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液冷块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5所示,第一液冷块3贴合第一主体部12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液口31和第一出液口32。第一进液口31和第一出液口32通过管路连接装有循环液的箱体,从而可以通过水泵实现循环液从第一进液口31流入第一液冷块3、从第一出液口32流出第一液冷块3的循环。对应地,第二液冷块4贴合第二主体部22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液口41和第二出液口42,通过第二进液口41和第二出液口42实现第二液冷块4内的液冷循环。
52.进一步地,第一主体部12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21,并且第一通孔121对应第一进液口31和第一出液口32。由此,第一液冷块3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21外接管路。同样地,第二
主体部22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21,第二通孔221对应第二进液口41和第二出液口42。
53.如图6所示,第一液冷块3包括由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液冷流道33,并且第一进液口31和第一出液口32连通第一液冷流道33。由此,循环液从第一进液口31进入后,流经第一液冷流道33,再通过第一出液口32流出。同样地,第二液冷块4包括由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液冷流道43,第二进液口41和第二出液口42连通第二液冷流道43。
54.进一步地,第一液冷流道33包括连通第一进液口31的第一进液流道331、连通第一出液口32的第一出液流道332以及连通第一进液流道331和第一出液流道332的第一连接流道333。类似地,第二液冷流道43包括连通第二进液口41的第二进液流道431、连通第二出液口42的第二出液流道432以及连通第二进液流道431和第二出液流道432的第二连接流道433。
5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液流道331、第一出液流道332以及第一连接流道333是由第一液冷块3的侧壁向内延伸而形成的相互连通的盲孔。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液流道331、第一出液流道332以及第一连接流道333为三条直线流道,加工时只需要从侧壁向内打三个可以连通的盲孔即可,操作简单。进一步地,为了加工第一液冷流道33而在侧壁上留下的第一开口a通过胶塞等防漏塞进行封堵。
56.同样地,第二进液流道431、第二出液流道432以及第二连接流道433是由第二液冷块4的侧壁向内延伸而形成的相互连通的盲孔,第二液冷流道43在第二液冷块4侧壁上的第二开口b也通过防漏塞进行封堵。
57.需要被理解的是,第一液冷流道33和第二液冷流道43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形状,例如曲线型,以增强液冷效果。
5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液冷块3通过紧固件锁固在第一主体部12上,第二液冷块4通过紧固件锁固在第二主体部22上。具体地,可以通过螺丝以及液冷块和主体部上的螺孔进行连接。由此,可以对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进行检修或替换。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分别安装在第一主体部12和第二主体部22上,并与第一容置部13和第二容置部23保持一定间距。也就是说,第一液冷块3和第二液冷块4不直接与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21的槽壁接触。由此,本实施例的复合式压头上的液冷区域不会影响产品a的加热效果,保证了粘接强度。
6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压头包括叠置的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以及第一液冷块和第二液冷块。其中,第一模仁在朝向第二模仁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置槽,第二模仁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置槽并且第二容置槽与第一容置槽相对设置。第一液冷块和第二液冷块都具有液冷流道,并且分别嵌置于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中。由此,热压放置于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之间的产品时,第一液冷块和第二液冷块可以对产品不需要压合的部分区域进行降温,从而可以避免烫伤导致产品报废,实现了提高产品良率的效果。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